天气学原理题库
天气学原理题库
第一章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1.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重力的定义、表达式 和意义 2大尺度系统的运动方程的简化方程式(一级、零级 系、p系) >3.关于静力学方程,连续反成,热力学方程的方程式 和意义;速度散度的表达式和意义 4.大气运动系统的分类与尺度 >5地转风的定义、表达式、意义 6梯度风定义、表达式、意义 >7.热成风定义、表达式、意义
第一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特征 ► 1.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重力的定义、表达式 和意义 ► 2.大尺度系统的运动方程的简化方程式(一级、零级 z系、p系) ► 3.关于静力学方程,连续反成,热力学方程的方程式 和意义;速度散度的表达式和意义 ► 4.大气运动系统的分类与尺度 ► 5.地转风的定义、表达式、意义 ► 6.梯度风定义、表达式、意义 ► 7.热成风定义、表达式、意义
>8热成风与冷暖平流的关系 >9中纬度系统的温压场结构特点 10.地转偏差的定义 11.摩擦层中地转偏差的概念、表达式和意义 12.自由大气中的地转偏差概念、表达式和意义
► 8.热成风与冷暖平流的关系 ► 9.中纬度系统的温压场结构特点 ► 10.地转偏差的定义 ► 11.摩擦层中地转偏差的概念、表达式和意义 ► 12.自由大气中的地转偏差概念、表达式和意义
第二章气团与锋 >1气团的定义,气团的变性,气团形成的两个条件 >2锋的概念 >3.锋的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4锋面坡度公式和讨论 5.锋附近温度场的特征 6.锋附近气压场的特征 7.锋附近变压场的特征 8气压倾向方程的推导及物理意义 >9.锋附近风场的特征
第二章 气团与锋 ► 1.气团的定义,气团的变性,气团形成的两个条件. ► 2.锋的概念. ► 3.锋的类型——冷锋,暖锋,准静止锋,锢囚锋. ► 4.锋面坡度公式和讨论. ► 5.锋附近温度场的特征. ► 6.锋附近气压场的特征. ► 7.锋附近变压场的特征. ► 8.气压倾向方程的推导及物理意义. ► 9.锋附近风场的特征
>10.锋生和锋消的定义 11.锋生公式及各项的讨 >12我国主要的锋生区 >13我国有利锋生的天气形势 >14我国主要的静止锋和锢囚锋
► 10.锋生和锋消的定义. ► 11.锋生公式及各项的讨论. ► 12.我国主要的锋生区. ► 13.我国有利锋生的天气形势. ► 14.我国主要的静止锋和锢囚锋
第三章气旋和反气旋 1气旋和反气旋的定义和分类 >2.涡度定义 >3绝对涡度的表达式 >4.自然坐标中涡度的表达式及意义 5涡度方程及各项的物理意义 6.简化涡度方程式 >7.位势倾向方程及各项的物理意义 8.0方程及各项的物理意义
第三章 气旋和反气旋 ► 1.气旋和反气旋的定义和分类 ► 2.涡度定义 ► 3.绝对涡度的表达式 ► 4.自然坐标中涡度的表达式及意义 ► 5.涡度方程及各项的物理意义 ► 6.简化涡度方程式 ► 7.位势倾向方程及各项的物理意义 ► 8.ω方程及各项的物理意义
>9.锋面气旋发展的四个阶段(叙述温压场变化): 波动阶段,成熟阶段,锢囚阶段,消亡阶段 >10.两类热低压的形成原因
► 9.锋面气旋发展的四个阶段(叙述温压场变化): 波动阶段,成熟阶段,锢囚阶段,消亡阶段 ► 10.两类热低压的形成原因
第四章大气环流 1大气环流 >2.北半球对流层中部(500hpa)平均环流特点 P145~147图44~4.5 3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场特点 4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 5.三圈经向环流 6.极锋与副热带锋的概念和形成 Z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8.西风指数与指数循环
第四章 大气环流 ► 1.大气环流 ► 2.北半球对流层中部(500hpa)平均环流特点 P145~147图4.4~4.5 ► 3.北半球海平面气压场特点 ► 4.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 ► 5.三圈经向环流 ► 6.极锋与副热带锋的概念和形成 ► 7.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 8.西风指数与指数循环
9.西风带三类波动的概 10.长波的波速公式 11.长波调整,上下游效应,波群速 12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的定义和形成 13高空急流的定义,基本特点,分类 14东亚冬夏环流概况
► 9.西风带三类波动的概念 ► 10.长波的波速公式 ► 11.长波调整,上下游效应,波群速 ► 12.阻塞高压和切断低压的定义和形成 ► 13.高空急流的定义,基本特点,分类 ► 14.东亚冬夏环流概况
第五章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 报方法 1.槽脊线移动的预报规则 2气旋,反气旋中心移动的预报规贝 3高空形势预报方程及讨论 4地面形势预报方程及讨论 5.引导气流 6地形和摩擦的作用
第五章 天气系统与天气形势的天气学预 报方法 ► 1.槽脊线移动的预报规则 ► 2.气旋,反气旋中心移动的预报规则 ► 3.高空形势预报方程及讨论 ► 4.地面形势预报方程及讨论 ► 5.引导气流 ► 6.地形和摩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