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十一章元素化学 色 m-n I K 酸强度 0 <10-8 HClO,HBrO,H3AsO3,HsBO3 10-2~10 中强 H2SO3,HNO2.HsPO4 103 HCIOH2SO4 HNO3 108 很品 HCIO4 这一经验规则有着广泛地用途。m-n值越小,酸性越弱。例如 m-n 含氧酸 HCIO4>HCIO3>HCIO2>HCIO 酸性 相对强弱 HNO3>HNO2 规则2:多元含氧酸的分步解离常数K0al:K0a2:K0a3=1:105:100 还值得指出以下几点: (I)HPO3、HPO2(次磷酸)的结构式分别为HO)2HPO和(HO)HPO,HPO: 是二元酸(pKi(实验值上1.30:而H3PO2是一元酸(pK;=1.1)。 2H2CO分子中C与非羟基氧原子之间为C0双键,其pK(实验值)=6.38。 (3H5106(仲高碘酸) 酸)的非羟基氧原子个数(m)分别为1、0,其 pK(实验值)分别为1.55、7.61,以上几例都与估算值很接近 (4)HBO3(或B(OH))属Lwis酸,水溶液中因反应: HO)3B十H2O一HO)B←OH十Ht 生成受电子配键,其影响与R→O配键刚好相反,所以HBO3是很弱的酸 pK=9.24片 (⑤)当含氧酸的m相同、又具有相同的分子构型时,有大致相近(与m不同时 比较)的解离常数。但随R半径减小、荷正电增加、电负性变大,增强了R对羟 基氧原子的电子对的吸引,酸的强度增大。例如: H3PO4>H3AsO4:H2SO>HSeO3:HCIO>HBO>HIO等。 11.3.2含氧酸盐的溶解性与热稳定性 1溶解性 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含氧酸盐尤其如此。因为含氧酸盐大多数是离子 型或强极性的化合物,受极性水分子的作用,或多或少会发生溶解。 实际情况表明,在常见的含氧酸盐中,碱金属元素的多数化合物易溶于水, 一般的铵盐和硝酸盐也易溶于水。其它的化合物,如氯化物、硫化物、氢氧化物 有的易溶,有的微溶或难溶于水,与含氧酸盐归并一起详见表11一14。 表11-14常见的难容固体无机化合构(沉淀) 物类 微溶物 难溶物 PC(热水易溶 酸盐(SO 除A除L的及NH盐外都难溶 磷酸盐(PO, 除A'(除L门及NH 外都难溶 氢氧化物OHD 除A'.NH'.Ca".Sr及Ba外都难溶第十一章 元素化学 155 m-n Ki 酸强度 举 例 0 <10-8 弱 HClO,HBrO,H3AsO3,H3BO3 1 10-2~10-4 中强 H2SO3,HNO2,H3PO4 2 ~103 强 HClO3,H2SO4, HNO3 3 ~108 很强 HClO4 这一经验规则有着广泛地用途。m-n 值越小,酸性越弱。例如: m-n 3 2 1 0 含氧酸 酸性 相对强弱 HClO4> HClO3> HClO2> HClO HClO4> H2SO4> H3PO4 HNO3> HNO2 规则 2:多元含氧酸的分步解离常数 K  a1: K  a2: K  a3=1:10-5 :10-10 还值得指出以下几点: (1)H3PO3、H3PO2(次磷酸)的结构式分别为(HO)2HPO 和(HO)H2PO,H3PO3 是二元酸(pKj(实验值)=1.30):而 H3PO2 是一元酸(pKi =1.1)。 (2)H2CO3 分子中 C 与非羟基氧原子之间为 C=O 双键,其 pKi (实验值)=6.38。 (3)H5IO6(仲高碘酸)、H6TeO6(碲酸)的非羟基氧原子个数(m)分别为 1、0,其 pKi (实验值)分别为 1.55、7.61,以上几例都与估算值很接近。 (4)H3BO3(或 B(OH)3)属 Lewis 酸,水溶液中因反应: (HO)3B 十 H2O  (HO)3B  OH-十 H+ 生成受电子配键,其影响与 R → O 配键刚好相反,所以 H3BO3 是很弱的酸 (pKi=9.24): (5)当含氧酸的 m 相同、又具有相同的分子构型时,有大致相近(与 m 不同时 比较)的解离常数。但随 R 半径减小、荷正电增加、电负性变大,增强了 R 对羟 基氧原子的电子对的吸引,酸的强度增大。例如: H3PO4>H3AsO4;H2SO3>H2SeO3:HClO>HBrO>HIO 等。 11.3.2 含氧酸盐的溶解性与热稳定性 l.溶解性 绝对不溶的物质是没有的,含氧酸盐尤其如此。因为含氧酸盐大多数是离子 型或强极性的化合物,受极性水分子的作用,或多或少会发生溶解。 实际情况表明,在常见的含氧酸盐中,碱金属元素的多数化合物易溶于水, —般的铵盐和硝酸盐也易溶于水。其它的化合物,如氯化物、硫化物、氢氧化物, 有的易溶,有的微溶或难溶于水,与含氧酸盐归并一起详见表 11—14。 表 11-14 常见的难溶固体无机化合构(沉淀)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