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本刊特稿 合的潜在因素。事实上,中苏之间的原则性分歧在1957 中苏同盟破裂过程及原因分析框架 年底的莫斯科会议开始露出苗头,到1958年下半年及以 年代 1954-1957 1958-19591960-19641964-1969 1970- 后便在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具体说就 历史 阵营领导 两国政策两党争夺两党关系国家利益 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炮击金门、中印冲突、赫 机制发生 取向出现国际共运破裂两国的冲突和 现象 鲁晓夫访美等一系列事件。这些分歧就其表现而言,既不 结构变化 分歧 话语权 关系敌对 对抗 是意识形态(双方都承认他们的政治目标和理论体系是相 原因两党团结对时代特争夺社会社会主义中苏同盟 同的,也不是国家利益(双方都认为他们的根本利益是 或 合作取长征的认知主义阵营国家关系彻底瓦解 结果 补短 差异 的主导权 结构失衡 一致),而是方针政策的取向:中国急于向共产主义过 渡,苏联则反对这样的激进政策:中国要制造紧张局势, 理念 党际关系:国家消亡一国际主义一上下级关系 冲突 国家关系:民族国家一主权观念一平等关系 苏联则坚持必须缓和。至于造成这些分歧的原因,主要在 于双方对外部世界和自身发展道路的认知差异。 首先,我们把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从友好到分裂的基 其一,中苏两国处于不同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因 本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而对世界政治的认识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统治已经得到 第一阶段,1954-1957年,中苏两党和两国在相互帮 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认可,尤其是经历了一场人类 助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关系日益密切,并 浩劫之后,斯大林与西方大国共同缔造了战后世界政治体 达到高峰。在此期间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中国在社会主义阵 制和秩序。苏联已经融入了国际社会,因此必须遵守那些 营的地位和威望不断提高,而苏共的政治影响力却日趋下 它本身参与制定的游戏规则。苏联可以同美国对话,也具 降,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机制及其内在结构开始悄悄 备同西方国家集团实现关系缓和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在 发生变化:过去是苏联一党一国单独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 核武器出现的战后年代,莫斯科能够并已经同西方大国形 动,现在则是中苏两党两国平起平坐,共同执掌帅印,而 成共识,即如果没有妥协而硬性对抗,只能导致两败俱伤 毛泽东构想的形式是苏共在台前,中共在幕后。天无二 的结果:任何一方所采取的极端措施,都会最终毁灭人类 日,一个阵营出现两个平行的领导核心,就构成了同盟破 自己。因此,对抗与缓和并存,两个阵营“和平共处”, 裂的可能性因素。如果二者没有矛盾,同盟可以继续,如 以“和平竞赛”决定胜负,这是苏共对外政策的基本方 果二者发生分歧,分裂的可能性就会加强,并将随时导致 针。而那时中国共产党刚刚夺取政权不久,且由于同苏联 同盟破裂。1957年底的莫斯科会议是中苏关系发展的顶 结盟和朝鲜战争,被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新中国不仅没 点,也是转折点,随后分歧出现,问题就来了。 有加入联合国,甚至遭到世界各国的敌视和封锁。毛泽东 第二阶段,1958~1959年,在根本利益和意识形态一 既不熟悉,也不承认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他甚至想要自 致的前提下,中苏之间在经济建设、处理周边关系及确立 己制定一些规则。中共领导的新国家一无所有,一穷二 对美政策等重大方针政策上发生分歧。一个同盟的解体, 白,没有后顾之忧。相反,它必须在对抗中求生存,也只 从逻辑上讲,首先是同盟双方或各方之间发生了分歧,没 能通过不断抗争,取得自立于世界列强的政治地位。尽管 有分歧,自然不会分裂。那么,中苏之间的分歧在哪里, 中国共产党也制定和实施了“和平共处”的方针,但那只 又为什么会发生? 是一种暂时的策略,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中,矛盾和斗争 关于中苏分歧的由来,过去主要是政治性的解释,认 从来都是第一位的。按照中共当时的认识,只有通过不断 为自苏共二十大以来,苏联领导人提出并执行了一条修正 的革命和斗争,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这就 主义路线,遭到中共的反对,从而引起中苏分歧,并最终 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导致中苏分裂。但新的研究表明,中苏之间的原则性分歧 其二,中苏两党处于历史进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因而 并非产生于苏共二十大或1956年。这里所说的原则性分 对后进民族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理解不同。苏联最早走 歧是指双方无法弥合的矛盾,而毛泽东对赫鲁晓夫在二十 上了革命的道路,最先建立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为特征的社 大期间片面强调“和平过渡”和批判斯大林的做法所产生 会主义国家,并且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即斯大林模 的不同意见,不久便被苏共接受了。到1957年,中苏关 式。但是,经验和教训使苏共开始思考和反省。内战时期 系不仅没有出现裂痕,反而更加紧密一向中国提供核武 农村“十月革命”和公社化造成的恶果,曾迫使列宁提出 器技术的决定就是1957年10月做出的。要说分歧,其实 了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的工业化导致苏联经济畸形发展和 在斯大林时期中苏两党之间的意见冲突更为严重,但是并 社会生活水平长期落后,又迫使赫鲁晓夫提出了新的经济 没有阻止中苏结盟,因为双方都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容忍了 发展纲领。苏联新一代领导人开始意识到,社会主义可能 对方。所以,导致中苏同盟破裂的分歧的起点不在1956 还有不同的发展模式,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某些经验和做 年,更不在1950年或此前,尽管那时已经隐含着双方不 法也许是值得借鉴的。这种构想奠定了赫鲁晓夫时期苏联 5 C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本刊特稿 年代 历史 现象 阵 营 领 导 机 制 发 生 结构变化 两 国 政 策 取 向 出 现 分歧 两 党 争 夺 国 际 共 运 话语权 两 党 关 系 破 裂 两 国 关系敌对 国 家 利 益 的 冲 突 和 对抗 原因 或 结果 两 党 团 结 合 作 取 长 补短 对 时 代 特 征 的 认 知 差异 争 夺 社 会 主 义 阵 营 的主导权 社 会 主 义 国 家 关 系 结构失衡 中 苏 同 盟 彻底瓦解 理念 冲突 党际关系:国家消亡—国际主义—上下级关系 国家关系:民族国家—主权观念—平等关系 中苏同盟破裂过程及原因分析框架 1954~1957 1958~1959 1960~1964 1964~1969 1970~ 首先,我们把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从友好到分裂的基 本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54~1957 年,中苏两党和两国在相互帮 助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合作,取长补短,关系日益密切,并 达到高峰。在此期间一个重大的变化是中国在社会主义阵 营的地位和威望不断提高,而苏共的政治影响力却日趋下 降,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的领导机制及其内在结构开始悄悄 发生变化:过去是苏联一党一国单独领导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现在则是中苏两党两国平起平坐,共同执掌帅印,而 毛泽东构想的形式是苏共在台前,中共在幕后。天无二 日,一个阵营出现两个平行的领导核心,就构成了同盟破 裂的可能性因素。如果二者没有矛盾,同盟可以继续,如 果二者发生分歧,分裂的可能性就会加强,并将随时导致 同盟破裂。1957 年底的莫斯科会议是中苏关系发展的顶 点,也是转折点,随后分歧出现,问题就来了。 第二阶段,1958~1959 年,在根本利益和意识形态一 致的前提下,中苏之间在经济建设、处理周边关系及确立 对美政策等重大方针政策上发生分歧。一个同盟的解体, 从逻辑上讲,首先是同盟双方或各方之间发生了分歧,没 有分歧,自然不会分裂。那么,中苏之间的分歧在哪里, 又为什么会发生? 关于中苏分歧的由来,过去主要是政治性的解释,认 为自苏共二十大以来,苏联领导人提出并执行了一条修正 主义路线,遭到中共的反对,从而引起中苏分歧,并最终 导致中苏分裂。但新的研究表明,中苏之间的原则性分歧 并非产生于苏共二十大或 1956 年。这里所说的原则性分 歧是指双方无法弥合的矛盾,而毛泽东对赫鲁晓夫在二十 大期间片面强调“和平过渡”和批判斯大林的做法所产生 的不同意见,不久便被苏共接受了。到 1957 年,中苏关 系不仅没有出现裂痕,反而更加紧密——向中国提供核武 器技术的决定就是 1957 年 10 月做出的。要说分歧,其实 在斯大林时期中苏两党之间的意见冲突更为严重,但是并 没有阻止中苏结盟,因为双方都为了更大的目标而容忍了 对方。所以,导致中苏同盟破裂的分歧的起点不在 1956 年,更不在 1950 年或此前,尽管那时已经隐含着双方不 合的潜在因素。事实上,中苏之间的原则性分歧在 1957 年底的莫斯科会议开始露出苗头,到 1958 年下半年及以 后便在对内政策和对外政策两个方面表现出来,具体说就 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炮击金门、中印冲突、赫 鲁晓夫访美等一系列事件。这些分歧就其表现而言,既不 是意识形态 (双方都承认他们的政治目标和理论体系是相 同的),也不是国家利益 (双方都认为他们的根本利益是 一致的),而是方针政策的取向:中国急于向共产主义过 渡,苏联则反对这样的激进政策;中国要制造紧张局势, 苏联则坚持必须缓和。至于造成这些分歧的原因,主要在 于双方对外部世界和自身发展道路的认知差异。 其一,中苏两国处于不同的国际环境和国际地位,因 而对世界政治的认识不同。苏联的社会主义统治已经得到 国际社会特别是西方国家的认可,尤其是经历了一场人类 浩劫之后,斯大林与西方大国共同缔造了战后世界政治体 制和秩序。苏联已经融入了国际社会,因此必须遵守那些 它本身参与制定的游戏规则。苏联可以同美国对话,也具 备同西方国家集团实现关系缓和的基础和条件。特别是在 核武器出现的战后年代,莫斯科能够并已经同西方大国形 成共识,即如果没有妥协而硬性对抗,只能导致两败俱伤 的结果;任何一方所采取的极端措施,都会最终毁灭人类 自己。因此,对抗与缓和并存,两个阵营“和平共处”, 以“和平竞赛”决定胜负,这是苏共对外政策的基本方 针。而那时中国共产党刚刚夺取政权不久,且由于同苏联 结盟和朝鲜战争,被排斥在国际社会之外。新中国不仅没 有加入联合国,甚至遭到世界各国的敌视和封锁。毛泽东 既不熟悉,也不承认国际社会的游戏规则,他甚至想要自 己制定一些规则。中共领导的新国家一无所有,一穷二 白,没有后顾之忧。相反,它必须在对抗中求生存,也只 能通过不断抗争,取得自立于世界列强的政治地位。尽管 中国共产党也制定和实施了“和平共处”的方针,但那只 是一种暂时的策略,在毛泽东的哲学思想中,矛盾和斗争 从来都是第一位的。按照中共当时的认识,只有通过不断 的革命和斗争,才能最终战胜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这就 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出发点。 其二,中苏两党处于历史进程的不同发展阶段,因而 对后进民族国家如何走向现代化的理解不同。苏联最早走 上了革命的道路,最先建立了以无产阶级专政为特征的社 会主义国家,并且创造了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即斯大林模 式。但是,经验和教训使苏共开始思考和反省。内战时期 农村“十月革命”和公社化造成的恶果,曾迫使列宁提出 了新经济政策;斯大林的工业化导致苏联经济畸形发展和 社会生活水平长期落后,又迫使赫鲁晓夫提出了新的经济 发展纲领。苏联新一代领导人开始意识到,社会主义可能 还有不同的发展模式,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某些经验和做 法也许是值得借鉴的。这种构想奠定了赫鲁晓夫时期苏联 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