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本刊特稿 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针的基础。中共则刚刚完成对中国所有 这一阶段的表现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争论。不过 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他们没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 需要说明的是,中苏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和争论与他们同 接受并熟悉的只是斯大林的现成模式,而在政治理念中, 资本主义阵营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不同,后者是两种意识 追求公有制和计划性是共产党人必然的价值取向。尽管毛 形态之间的斗争一如同莱夫勒教授所说是一场争夺人类 泽东也看到了斯大林模式中的某些弊端,但毕竞体会不 灵魂的斗争]:而前者则是在同一意识形态内不同派别 深,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况且,毛泽东急于向共产 之间的斗争,其实质并非信仰之争,而是在社会主义阵营 主义过渡,急于在经济上赶超美国和苏联,于是就把中国 内部的话语权之争一如同第一国际马克思与蒲鲁东、巴 的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大规模发动群众,一味地追求公有 枯宁的争论,第二国际列宁与伯恩斯坦、考茨基的争论。 化和集体化的基础上,并希望以此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 在中苏两党之间,无论是前期的内部讨论还是后期的公开 动。 论战,在争夺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和话语权的背后,实 无论如何,中共掌握国家政权比苏共晚了32年,而 质上是在争夺对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导权。因 这32年的时间差,以及两国文化和民族的差异,构成了 为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和话语权,才能占据国 中苏之间在认知和政策上产生分歧的必然趋势。 际共运领导者的正统地位,取得领导社会主义阵营、领导 第三阶段,1960-1964年,双方在一系列涉及马克思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合法性。在这方面,摩根索所说意识 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论。出现了分歧就需 形态的工具性特征显得十分突出。⑨中共指责苏联是“修 要辩明是非,这就是1960年双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正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而在苏共看来,中国则是 的各自表述,以及在世界工联会议和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的 “教条主义”和“左’倾激进主义”。从本质上讲,1960- 争吵:1963~-1964年双方通过报纸和电台开展的公开性政 1964年中苏之间进行的是争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导权, 治大论战。前期属于内部讨论和争执,目的在于说服对方 以及为此而产生的证明自身在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中正统地 承认错误并留在阵营内,而后期,即1962年末中共在内 位的斗争。 部将与苏共的分歧确定为敌我矛盾后,双方开始了指名道 此时,1956-1957年出现的潜在因素便开始发生作用。 姓的政治大论战,目的在于击败对方并将其排除在社会主 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同样存在着分歧和矛盾,其激烈程度 义阵营之外,中苏两党关系先行破裂。与此同时,毛泽东 甚至远远超过他与赫鲁晓夫之间的冲突,但那时毛泽东却 调整中国的对外防御战略,苏联成为除美国之外威助中国 甘愿服从斯大林的领导,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方 国家安全的另一个假想敌,莫斯科则在中苏第一次边界谈 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中共还不具备挑战苏共在国际 判僵持时把中国视为觊觎苏联领土的扩张主义者。中苏同 共运中领导地位的能力。到50年代中期以后,中苏在社 盟关系破裂的命运至此已经无可挽回。 会主义阵营中的政治地位逐渐发生变化。苏共在二十大公 从逻辑上讲,分歧并不等于分裂,也不一定会导致分 开进行“自我批评”,无疑大大降低了莫斯科的威信,动 裂。分歧和矛盾是任何同盟关系中普遍存在和难以避免的 摇了苏联在同盟中的领导地位,而中国共产党则日益崛 现象。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各国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和矛 起,特别是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和参与处理波匈事件、支 盾,比如英美、英法、美法、美日、美韩之间的关系,并 持赫鲁晓夫渡过政治难关,毛泽东感到他应该对国际共产 非和谐美满,有时甚至也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但是,西方 主义运动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就在这个时 的同盟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破裂。用前引中央情报局的方 候,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对于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不同 法和逻辑完全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他们之间维系相互关系 认知开始显露,他们所制定的国内发展路线和方针也出现 的原则和标准是国家利益,而在冷战时代,这种国家利益 了分歧。苏联寻求缓和,中国则制造紧张:苏联希望和平 的最终体现就是保证在与共产主义世界对抗中西方国家的 环境,中国则鼓动革命情绪:苏联主张平衡发展,中国则 整体安全。为了这个根本的利益,每个国家都可以、也愿 非要打破平衡。这种分歧直接影响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意在某时某地放弃眼前利益和个别利益,就是说在需要的 以及如何领导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世界斗争的问题。 时候,他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妥协来保证同盟的继续存 在毛泽东看来,苏共领导人本来就缺乏政治经验,现在思 在。利益是可以分割和让渡的,以利益维系国家关系就容 想路线又出现偏差,如何还能领导社会主义阵营?尽管由 易达成妥协、化解矛盾。因此,仅仅存在分歧和矛盾并不 于苏联国力雄厚且颇具国际影响力,毛泽东从冷战格局的 意味着同盟必然破裂,而只是预示了一种可能性。如果双 现实出发,只能强调“以苏联为首”,但毛寻求的社会主 方能够实现妥协,弥合分歧,缓解矛盾,那么分裂是不会 义阵营领导格局本质上是中苏两党平起平坐而中共要“垂 发生的。然而,中苏之间的分歧并非利益之争。 帘听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导权的重要体现是意识形 为了证明自己所采取的政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中苏 态的正统地位,因为在共产党的理念中,只有高举马克思 双方必须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中寻找理论依据。因此, 列宁主义大旗,也即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正统地位的 6 C1994-201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社会和经济发展方针的基础。中共则刚刚完成对中国所有 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他们没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 接受并熟悉的只是斯大林的现成模式,而在政治理念中, 追求公有制和计划性是共产党人必然的价值取向。尽管毛 泽东也看到了斯大林模式中的某些弊端,但毕竟体会不 深,没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况且,毛泽东急于向共产 主义过渡,急于在经济上赶超美国和苏联,于是就把中国 的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在大规模发动群众,一味地追求公有 化和集体化的基础上,并希望以此影响国际共产主义运 动。 无论如何,中共掌握国家政权比苏共晚了 32 年,而 这 32 年的时间差,以及两国文化和民族的差异,构成了 中苏之间在认知和政策上产生分歧的必然趋势。 第三阶段,1960~1964 年,双方在一系列涉及马克思 主义基本原理的问题上展开了激烈争论。出现了分歧就需 要辩明是非,这就是 1960 年双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 的各自表述,以及在世界工联会议和布加勒斯特会议上的 争吵;1963~1964 年双方通过报纸和电台开展的公开性政 治大论战。前期属于内部讨论和争执,目的在于说服对方 承认错误并留在阵营内,而后期,即 1962 年末中共在内 部将与苏共的分歧确定为敌我矛盾后,双方开始了指名道 姓的政治大论战,目的在于击败对方并将其排除在社会主 义阵营之外,中苏两党关系先行破裂。与此同时,毛泽东 调整中国的对外防御战略,苏联成为除美国之外威胁中国 国家安全的另一个假想敌,莫斯科则在中苏第一次边界谈 判僵持时把中国视为觊觎苏联领土的扩张主义者。中苏同 盟关系破裂的命运至此已经无可挽回。 从逻辑上讲,分歧并不等于分裂,也不一定会导致分 裂。分歧和矛盾是任何同盟关系中普遍存在和难以避免的 现象。在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各国之间也存在着分歧和矛 盾,比如英美、英法、美法、美日、美韩之间的关系,并 非和谐美满,有时甚至也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但是,西方 的同盟始终没有发生根本性破裂。用前引中央情报局的方 法和逻辑完全可以解释这一现象:他们之间维系相互关系 的原则和标准是国家利益,而在冷战时代,这种国家利益 的最终体现就是保证在与共产主义世界对抗中西方国家的 整体安全。为了这个根本的利益,每个国家都可以、也愿 意在某时某地放弃眼前利益和个别利益,就是说在需要的 时候,他们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妥协来保证同盟的继续存 在。利益是可以分割和让渡的,以利益维系国家关系就容 易达成妥协、化解矛盾。因此,仅仅存在分歧和矛盾并不 意味着同盟必然破裂,而只是预示了一种可能性。如果双 方能够实现妥协,弥合分歧,缓解矛盾,那么分裂是不会 发生的。然而,中苏之间的分歧并非利益之争。 为了证明自己所采取的政策的合理性和正确性,中苏 双方必须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原理中寻找理论依据。因此, 这一阶段的表现就是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和争论。不过 需要说明的是,中苏之间意识形态的分歧和争论与他们同 资本主义阵营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不同,后者是两种意识 形态之间的斗争——如同莱夫勒教授所说是一场争夺人类 灵魂的斗争 [12];而前者则是在同一意识形态内不同派别 之间的斗争,其实质并非信仰之争,而是在社会主义阵营 内部的话语权之争——如同第一国际马克思与蒲鲁东、巴 枯宁的争论,第二国际列宁与伯恩斯坦、考茨基的争论。 在中苏两党之间,无论是前期的内部讨论还是后期的公开 论战,在争夺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和话语权的背后,实 质上是在争夺对国际共运和社会主义阵营的主导权。⑧因 为只有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权和话语权,才能占据国 际共运领导者的正统地位,取得领导社会主义阵营、领导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合法性。在这方面,摩根索所说意识 形态的工具性特征显得十分突出。⑨中共指责苏联是“修 正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而在苏共看来,中国则是 “教条主义”和“‘左’倾激进主义”。从本质上讲,1960~ 1964 年中苏之间进行的是争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导权, 以及为此而产生的证明自身在马列主义意识形态中正统地 位的斗争。 此时,1956~1957 年出现的潜在因素便开始发生作用。 毛泽东与斯大林之间同样存在着分歧和矛盾,其激烈程度 甚至远远超过他与赫鲁晓夫之间的冲突,但那时毛泽东却 甘愿服从斯大林的领导,采取了向苏联“一边倒”的方 针,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当时中共还不具备挑战苏共在国际 共运中领导地位的能力。到 50 年代中期以后,中苏在社 会主义阵营中的政治地位逐渐发生变化。苏共在二十大公 开进行“自我批评”,无疑大大降低了莫斯科的威信,动 摇了苏联在同盟中的领导地位,而中国共产党则日益崛 起,特别是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和参与处理波匈事件、支 持赫鲁晓夫渡过政治难关,毛泽东感到他应该对国际共产 主义运动和人类未来的发展承担更大的责任。就在这个时 候,毛泽东与赫鲁晓夫对于国际形势及其发展趋势的不同 认知开始显露,他们所制定的国内发展路线和方针也出现 了分歧。苏联寻求缓和,中国则制造紧张;苏联希望和平 环境,中国则鼓动革命情绪;苏联主张平衡发展,中国则 非要打破平衡。这种分歧直接影响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以及如何领导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世界斗争的问题。 在毛泽东看来,苏共领导人本来就缺乏政治经验,现在思 想路线又出现偏差,如何还能领导社会主义阵营?尽管由 于苏联国力雄厚且颇具国际影响力,毛泽东从冷战格局的 现实出发,只能强调“以苏联为首”,但毛寻求的社会主 义阵营领导格局本质上是中苏两党平起平坐而中共要“垂 帘听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主导权的重要体现是意识形 态的正统地位,因为在共产党的理念中,只有高举马克思 列宁主义大旗,也即拥有意识形态话语权和正统地位的 本刊特稿 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