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在这种心理之下,一些贫困生就选择“伪 装奢侈”的生活方式,以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的问题: 如果说接受国家和政府的各种资助是贫困生的一种权利,要求贫困生担负一定的责任也 是应该的。也就是说,贫困生应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申请资助,且在接受资助后不能将钱使 用在“不正当”领域(比如高消费),否则就应当受到相应制约。这项原则可以说是维系奖助 学金制度正常运作的重点所在。但是在实际实施中,这种不明确的道德规范就遇到了难题。 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求贫困生吃糠咽菜才对得起他们“贫困生”的“头衔”,才有得到助 学金的资格?如果是的话,设立助学金的意义又在什么地方呢?助学金原本就是帮助贫困学 生完成学业,尽量在生活上贴近普通学生的 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 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 学金、助学金:…”。另外,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这是不是说助学金拿到手了就是自己的钱,随便怎么花都行 好像也不是这样,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助学金是因为国家考虑到有些学生无力完成学业 而发放的,那么它的最佳用途当然是拿来支付学费,购置学习用品 既然助学金不应该拿来奢侈消费,那怎样才是奢侈消费?就拿电脑来说,笔记本和二手 电脑的价格区别甚大,而且电脑渐有成为必需品之势,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相关电 脑知识更是未来参与社会竞争的必备条件,如果武断地视之为高消费,恐怕不妥。再说说手 机,现在一部具有最简单功能的手机,哪怕是如 Nokia, Samsung一类的品牌机也不过是几 百元的消费,硬是把这也归类到“高消费”而逼着贫困生不得使用,否则酌情减少甚至取消 其助学金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学生不是圣人,更不可能过着完全禁欲的生活,在面对外界诱惑的同时,无论是谁都难 免有虚荣心作祟的时候,要求贫困生达到“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是不是太困难了?是不是 需要适当的心理辅导来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仅仅用发放助学贷款来解决? “双助计划”的意义在于让受助的学生懂得回报社会,同时使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得到 一定的提高。学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受助学生回馈社会和学校,想法是很好的。现如今的 些大学生接受别人的恩惠的同时,却对同样需要帮助的人很漠然、冷淡。参加双助计划有利 于让学生培养感恩心态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在这种心理之下,一些贫困生就选择“伪 装奢侈”的生活方式,以期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 最后的问题: 如果说接受国家和政府的各种资助是贫困生的一种权利,要求贫困生担负一定的责任也 是应该的。也就是说,贫困生应根据自己的真实情况申请资助,且在接受资助后不能将钱使 用在“不正当”领域(比如高消费),否则就应当受到相应制约。这项原则可以说是维系奖助 学金制度正常运作的重点所在。但是在实际实施中,这种不明确的道德规范就遇到了难题。 我们是不是一定要求贫困生吃糠咽菜才对得起他们“贫困生”的“头衔”,才有得到助 学金的资格?如果是的话,设立助学金的意义又在什么地方呢?助学金原本就是帮助贫困学 生完成学业,尽量在生活上贴近普通学生的。 我国《教育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1、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 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2、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 学金、助学金;……”。另外,我国《高等教育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可以申请补助或者减免学费”。这是不是说助学金拿到手了就是自己的钱,随便怎么花都行? 好像也不是这样,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助学金是因为国家考虑到有些学生无力完成学业 而发放的,那么它的最佳用途当然是拿来支付学费,购置学习用品。 既然助学金不应该拿来奢侈消费,那怎样才是奢侈消费?就拿电脑来说,笔记本和二手 电脑的价格区别甚大,而且电脑渐有成为必需品之势,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来说,掌握相关电 脑知识更是未来参与社会竞争的必备条件,如果武断地视之为高消费,恐怕不妥。再说说手 机,现在一部具有最简单功能的手机,哪怕是如 Nokia,Samsung 一类的品牌机也不过是几 百元的消费,硬是把这也归类到“高消费”而逼着贫困生不得使用,否则酌情减少甚至取消 其助学金是不是有点过分了? 学生不是圣人,更不可能过着完全禁欲的生活,在面对外界诱惑的同时,无论是谁都难 免有虚荣心作祟的时候,要求贫困生达到“每分钱都花在刀刃上”是不是太困难了?是不是 需要适当的心理辅导来帮助贫困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不是仅仅用发放助学贷款来解决? “双助计划”的意义在于让受助的学生懂得回报社会,同时使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得到 一定的提高。学校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受助学生回馈社会和学校,想法是很好的。现如今的一 些大学生接受别人的恩惠的同时,却对同样需要帮助的人很漠然、冷淡。参加双助计划有利 于让学生培养感恩心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