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促进各方交流和理解,推进和平。其三,宗教认同影响民族的、种族的认同。比 如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交融形成的宗教民族主义( Religious nationalism)正是以 宗教认同为标志特征的民族主义,是披着神圣外衣的世俗运动。我国宗教具有鲜 明的民族性,28如我国回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29。另外不 少单一民族村落中同一个民族原本同宗同祖甚至同一家庭的村民们如今既有信 仰佛教的、又有信仰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等宗教的,使民族整合面临考验。宗教信 仰认同与民族认同重合对促进各种宗教信仰间的交流对话,增进大范围民族和族 群理解也有正面作用。其四,宗教认同影响民众的文化认同。现代社会里宗教 方面作为文化结构的一部分构成完整的文化体系;另一方面宗教的教义性与制度 化结合的特质又决定它不完全等同于广义的文化;最终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从最初 的浑然一体演变到后来的互相渗透。“五四运动”以来对中国文化是否为“非宗 教”文化的论辩30恰好是国家内部宗教认同与文化认同相互竞争的一种表现。 二、宗教与利益安全 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选择外交手段及行为的根本动因和依据,是 国家参与复杂的国际政治事务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3但国家利益从来不是单 的、而是个多元复合的结构体,不仅有横向的利益板块之分,如美国的国家利益 就被界定为经济繁荣、国家安全和推进民主;32也有纵向的等级主次之分,如目 前我国已明确提出我国对台湾和西藏的主权为他国必须关照的核心利益。国家利 益也是动态的,一国在不同时期有着需要加以侧重的国家利益,但对国家利益顾 此失彼,即过于偏重某些国家利益而忽视其他国家利益,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 果 当前全球宗教格局发生重大变迁的情况下,重新认识宗教在我国社会中的作 用对维护国家利益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特别是在意识形态至上的年代, 宗教问题在我国被视为高度敏感的安全问题,在国家利益的位置排列中相当靠 前,所谓“宗教无小事”。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后冷战时期,我国国 家利益的排序已发生变化并且日益多元化,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坚持党的领导 和社会主义道路、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塑造大国形象,已构成当前我 国国家利益的四大要件。3宗教与国家统一、制度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形象 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第143页 2《我国少数民族信仰哪些宗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网页 http://www.seac.gov.cn/gjmw/wtjd/2004-07-11/1169170090600374.htm(2008.12.05) 30卓新平:《当代中国人对宗教与文化的理解》,载卓新平著:《“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363-373页。 3[美]玛莎·费丽莫著:《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第1页。 H. W. Brands, "Idea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 in Diplomatic History 3可参《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宗教回归”》,第28-29页:徐以骅:“当前宗教与国际关系的 若干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4月3日),第3版。有学者认为我国目 前国家核心利益的排序依次为“发展中的”、“尚未统一的”、“社会主义的”“大国”,见刘7 促进各方交流和理解,推进和平。其三,宗教认同影响民族的、种族的认同。比 如宗教认同与民族认同交融形成的宗教民族主义(Religious Nationalism)正是以 宗教认同为标志特征的民族主义,是披着神圣外衣的世俗运动。我国宗教具有鲜 明的民族性,28 如我国回族、维吾尔族等多个民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29。另外不 少单一民族村落中同一个民族原本同宗同祖甚至同一家庭的村民们如今既有信 仰佛教的、又有信仰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等宗教的,使民族整合面临考验。宗教信 仰认同与民族认同重合对促进各种宗教信仰间的交流对话,增进大范围民族和族 群理解也有正面作用。其四,宗教认同影响民众的文化认同。现代社会里宗教一 方面作为文化结构的一部分构成完整的文化体系;另一方面宗教的教义性与制度 化结合的特质又决定它不完全等同于广义的文化;最终宗教与文化的关系从最初 的浑然一体演变到后来的互相渗透。“五四运动”以来对中国文化是否为“非宗 教”文化的论辩30恰好是国家内部宗教认同与文化认同相互竞争的一种表现。 二、宗教与利益安全 国家利益是国家制定外交政策、选择外交手段及行为的根本动因和依据,是 国家参与复杂的国际政治事务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31但国家利益从来不是单一 的、而是个多元复合的结构体,不仅有横向的利益板块之分,如美国的国家利益 就被界定为经济繁荣、国家安全和推进民主;32也有纵向的等级主次之分,如目 前我国已明确提出我国对台湾和西藏的主权为他国必须关照的核心利益。国家利 益也是动态的,一国在不同时期有着需要加以侧重的国家利益,但对国家利益顾 此失彼,即过于偏重某些国家利益而忽视其他国家利益,往往会带来灾难性的后 果。 当前全球宗教格局发生重大变迁的情况下,重新认识宗教在我国社会中的作 用对维护国家利益安全有着重要意义。长期以来特别是在意识形态至上的年代, 宗教问题在我国被视为高度敏感的安全问题,在国家利益的位置排列中相当靠 前,所谓“宗教无小事”。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在后冷战时期,我国国 家利益的排序已发生变化并且日益多元化,维护国家主权和统一、坚持党的领导 和社会主义道路、促进经济和社会和谐发展,以及塑造大国形象,已构成当前我 国国家利益的四大要件。33 宗教与国家统一、制度安全、社会安全、和国家形象 28 李维汉:《统一战线问题与民族问题》,第 143 页。 29 《我国少数民族信仰哪些宗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官方网页 http://www.seac.gov.cn/gjmw/wtjd/2004-07-11/1169170090600374.htm(2008.12.05) 30 卓新平:《当代中国人对宗教与文化的理解》,载卓新平著:《“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年,363-373 页。 31 [美]玛莎·费丽莫著:《国际社会中的国家利益》,第 1 页。 32 H. W. Brands, “Idea of the National Interest,” in Diplomatic History, 33 可参《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宗教回归”》,第 28-29 页;徐以骅:“当前宗教与国际关系的 若干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 年 4 月 3 日),第 3 版。有学者认为我国目 前国家核心利益的排序依次为“发展中的”、“尚未统一的”、“社会主义的”“大国”,见刘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