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宗教与认同安全 全球化的高速发展给传统国际政治带来巨大冲击,国家主权地位受到侵蚀, 民众身份认同日趋多元。按照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观点,国家利益以身份认 知为先决条件,23意指对国家利益的判断取决于人们的认同观念结构。全球化并 没有带来认同的同质化,相反个人身份认同和集体身份认同共同面临分裂,形成 包括“归属性的,地域性的,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社会的以及国别的”认 同重叠交错的复合认同结构。24现代国家的认同结构大都包含国家认同、政治制 度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宗教认同,其中宗教认同与其他认同彼此重合共 存,互相作用。跨国实证研究就已表明,宗教促进认同,而认同则有可能助长冲 突。25关于宗教与认同安全之间的关系,十九世纪西欧民族国家达到民族宗教和 谐的主要方式是均质和同化;而亚洲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则代表了另一种“有序异 质”26的文化和宗教的认同进路。在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庞杂的信仰人群秉持 的宗教认同包含着潜在的排斥性,在特定情况下宗教认同可能凌驾其他身份认同 之上,损害国家性的身份认同,从而对国家安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 共同的宗教认同也可以是维系国家内部成员信任的纽带,相应地促进民众对政治 意义上的主权国家的忠诚。 其一,宗教影响民众对国家的身份认同。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传统国家主权经 受“碎片化”的考验,同时“种族、文化、宗教及文明上的差异是影响人们确定 认同和解释生活前景的重要因素”。27宗教认同也强化国家认同,如以妈祖崇拜 这样的民间信仰就有可能促进中国国家和民族认同。其二,宗教影响民众对政治 制度认同。宗教认同往往对世俗政治层面的认同、尤其是民众对国家实行的政治 制度的认可和遵从造成冲击。这在东欧剧变和颜色革命的过程中就有所体现。而 塔利班以宗教经典文本为基本法建立起来的神权体制也曾完全取代了苏联影响 下的阿富汗左派政治制度。就我国而言,宗教认同影响政治制度安全的表现主要 来源于外部,西方政府和团体或通过鼓吹所谓宗教自由舆论对我国的宗教政策、 少数民族政策和政治制度横加指责,或通过传教运动等宗教行为来改变或加强我 国民众基于信仰的认同,甚至支持反对我国政府的宗教分裂主义势力,以期撼动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与此同时,宗教认同也能跨越政治制度认同的差异 23[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 社2005年,第21页 Brining Religion in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 53 Susanne Hoeber Rudolph, "Introduction: Religion, States, and Transnational Civi Society, in Susanne Hoeber Rudolph, James Piscator, eds, Transnational Religion and Fading States(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7), pp 7-8 [澳]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著,李东燕译:《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 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浙江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4页6 一、宗教与认同安全 全球化的高速发展给传统国际政治带来巨大冲击,国家主权地位受到侵蚀, 民众身份认同日趋多元。按照建构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观点,国家利益以身份认 知为先决条件,23意指对国家利益的判断取决于人们的认同观念结构。全球化并 没有带来认同的同质化,相反个人身份认同和集体身份认同共同面临分裂,形成 包括“归属性的,地域性的,经济的,文化的,政治的,社会的以及国别的”认 同重叠交错的复合认同结构。24现代国家的认同结构大都包含国家认同、政治制 度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宗教认同,其中宗教认同与其他认同彼此重合共 存,互相作用。跨国实证研究就已表明,宗教促进认同,而认同则有可能助长冲 突。25关于宗教与认同安全之间的关系,十九世纪西欧民族国家达到民族宗教和 谐的主要方式是均质和同化;而亚洲和东欧的一些国家则代表了另一种“有序异 质”26的文化和宗教的认同进路。在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庞杂的信仰人群秉持 的宗教认同包含着潜在的排斥性,在特定情况下宗教认同可能凌驾其他身份认同 之上,损害国家性的身份认同,从而对国家安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 共同的宗教认同也可以是维系国家内部成员信任的纽带,相应地促进民众对政治 意义上的主权国家的忠诚。 其一,宗教影响民众对国家的身份认同。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传统国家主权经 受“碎片化”的考验,同时“种族、文化、宗教及文明上的差异是影响人们确定 认同和解释生活前景的重要因素”。27宗教认同也强化国家认同,如以妈祖崇拜 这样的民间信仰就有可能促进中国国家和民族认同。其二,宗教影响民众对政治 制度认同。宗教认同往往对世俗政治层面的认同、尤其是民众对国家实行的政治 制度的认可和遵从造成冲击。这在东欧剧变和颜色革命的过程中就有所体现。而 塔利班以宗教经典文本为基本法建立起来的神权体制也曾完全取代了苏联影响 下的阿富汗左派政治制度。就我国而言,宗教认同影响政治制度安全的表现主要 来源于外部,西方政府和团体或通过鼓吹所谓宗教自由舆论对我国的宗教政策、 少数民族政策和政治制度横加指责,或通过传教运动等宗教行为来改变或加强我 国民众基于信仰的认同,甚至支持反对我国政府的宗教分裂主义势力,以期撼动 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认同。与此同时,宗教认同也能跨越政治制度认同的差异, 23 [美]亚历山大·温特著,秦亚青译:《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年 版,289-290 页。 24 [美]塞缪尔·亨廷顿著,程克雄译:《我们是谁?美国国家特性面临的挑战》,新华出版 社 2005 年,第 21 页。 25 Brining Religion in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p.53. 26 Susanne Hoeber Rudolph, “Introduction: Religion, States, and Transnational Civil Society,”in Susanne Hoeber Rudolph, James Piscatori, eds., Transnational Religion and Fading States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7), pp.7-8. 27 [澳]约瑟夫·A·凯米莱里、吉米·福尔克著,李东燕译:《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 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第 4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