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共识”的基础上,构建两岸和平与稳定框架,而民进党则希望在不影响其谋求“台湾独立”的前提下,与大陆 和平共存,实现台湾与大陆的“和平分离”。虽然民进党内有不少激进分子为实现“台湾独立”的基本教义,不 惜与大陆兵戎相见,但许多民进党党员及其支持者,在“台湾独立”与两岸和平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恐怕还是 认为和平更为重要。而台湾主流民意显然是要求改善两岸关系,提升台湾的经济竞争力。 形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机遇的另一个关键条件是大陆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2008年GDP总值达到3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三,国际地位随之提升。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使台湾可以参与 到中国复兴的进程中,共享祖国的发展成果。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 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决定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对 台政策亦日趋成熟。首先,在对台政策目标上,大陆方面经过多年与台湾的接触和交往,认识到台湾多数人 既不愿意马上统一,也不愿因为“台独”卷入战争,从而确立了在统一目标实现之前优先发展两岸关系的战略 思维,寓“统一”之意于两岸关系的发展之中,使两岸得以求同存异,找到利益的交集点。第二,在对台工作的 对象上,大陆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过“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的方针,随后基于台湾当局 在李登辉执政后期和陈水扁执政时期的倒行逆施,将工作重点放到台湾人民身上来。随着国共、共亲平台的 建立和台湾执政党的再次轮替,对台工作的两个“寄希望”有了新的坚实基础。第三,在两岸协商对话的前提 上,大陆以“九二共识”作为两岸进行事务性协商的基础,而不要求台湾明确接受大陆所界定的“一个中国”原 则,展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第四,在两岸协商对话的内容上,大陆本着在“一个中国”原则前提下什 么都可以谈的既定方针,明确表示可以谈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和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等敏感问题,表示了大 陆方面对议题的开放性。第五,在处理国际因素上,大陆在坚持“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的同时,让 对台研究走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在几次“台海危机”中,中美通过不同层次的渠道,保持信息沟通和意见交流, 取得了共同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共识,从而有效制止了陈水扁当局的“台独”图谋。 有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第三个关键条件是国际因素,特别是美国因素。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美国一 直与台湾维持半官方、实质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美国一方面宣称实行“一个中国”政策,另一方面又 不愿意承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问题,其政策底线是台湾问题必须由两岸和平解决,美国对统“独”结果持 开放态度。1995-96年“台海危机”后,美国官方认识到一个稳定的两岸关系符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随 之微调了对两岸和谈“不鼓励、不介入、不调停”的既定政策,鼓励两岸展开“建设性”的政治对话,并反对台湾 单方面改变现状。尤其在1999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官员多次表示,希望两岸进行政治对话,签订以维持现状 为宗旨的“中程协议”。布什上台之初,试图改变克林顿政府后期重中国、轻日本的亚洲战略,将台湾视为美 国的“准盟友”,加强美台军事交流。“9·11”后布什政府重新将中国视为战略合作者。鉴于台湾对大陆“一个中 国”原则和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正面挑战,布什在其任内,加大了反对台湾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力度。同时 出于对陈水扁当局既不兑现军售清单,又不断制造两岸紧张局势的不满,美国对岛内不同政党的态度,也发 生了微妙的变化,即从原先对蓝、绿两大阵营不偏不倚,甚至对国民党还有所猜忌,改变为希望国民党重新执 政。台湾新任领导人马英九就职后,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希尔指出,这是台湾海峡 两岸接触的机会,呼吁两岸透过更积极的对话与密切的经贸往来,解决台海歧见。2]在布什政府任内曾出任 “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的包道格,在2008年6月的一场研讨会上表示,美国在对中国的关系上,并 未将台湾当成战略上的资产,反而希望台湾不要成为战略上的负担,因此美国应不至于认为两岸走得太近会 对美国构成威胁。与此类似,奥巴马在祝贺马英九就职的信函中,支持马英九致力于改善两岸关系的作为, 并表示未来不会改变这一立场。3美国政府的上述举措,在反对台湾“独立”、维系两岸和平这一点上,与中国 政府有关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构想有相通之处,客观上有利于稳定两岸关系。 二、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路径 在如何构建两岸和平关系的问题上,台湾学界有一些先期研究,主要是运用西方学者有关分裂国家的整 ·7,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