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研究,两岸关系2010年第3期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机遇和路径 林冈万东青* 台湾在2008年出现第二次政党轮替,由积极主张改善两岸关系的国民党重新执政,为两岸关系的和平 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大陆方面正式提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思路,始于2004年国务院台 湾事务办公室发表的“五·一七”声明,并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得到进一步的阐发。但在民进党执政时 期,上述构想迟迟未能得到台湾当局的回应。马英九主政后,两岸关系出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双方进行了一系 列高层次的交流,包括在博鳌论坛期间胡锦涛总书记与萧万长的会面,2008年4月29日胡锦涛总书记与国 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会面,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的会面,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和海基 会董事长江丙坤自2008年6月以来的四次互访及其所签署的12项协议和1项共识。通过这些会面协商,两 岸在确认“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搁置争议、共创未来,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积累了相当的共识。 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历史机遇的形成,台湾岛内因素是关键条件之一。国民党凭借超过50%的得票率,控制 了“立法院”四分之三以上的席位,并凭借58%的得票率,赢得最高领导人选举,意味着台湾大多数选民对民进 党谋求“台独”、对抗大陆的路线的唾弃。马英九主张在“宪法一中”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维持“不统、不独、 不武”的台海现状,以两岸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全面正常化为起点,以双方“和解休兵”为第二阶段目标,而将 两岸问题的最终解决留待未来。这一政策思路与国民党前领导人李登辉,在“国统纲领”的旗帜下推行“独台” 路线有很大不同。马英九未将统一视为两岸关系的远程目标,但也没有像李登辉那样,致力推行“阶段性的两 个中国”政策。如果说,李登辉所追求的是“先独再统”、陈水扁所追求的是“先独再说”的话,马英九的政策思路 似乎可以简化为“先和再说”。从这一思路出发,马英九在其“就职演说”中,没有使用“本土化”、“共同体”、“认 同”、“台湾文化”、“福尔摩沙”等对大陆具有刺激性的字眼,少用“国家”这一字眼(只两次提到“民主国家”),多 用“成员”(国际社会)、“乐土”、“美丽家园”等中性字眼,同时使用“中国大陆”这一隐含两岸同属一中意义的字 眼,而不像陈水扁那样,故意将“中国”和“台湾”相提并论。马英九在“就职演说”中所提到的台湾精神,指的是 善良、正直、勤奋、诚信、包容、进取这些传统的核心价值,实际上跟中华民族的精神并没有明显区别。而马英九 有关“两岸人民同属中华民族”,“两岸问题最终解决的关键不在主权争议,而在生活方式与核心价值”,以及 “由衷盼望中国大陆能继续走向自由、民主与均富的大道,为两岸关系的长远和平发展,创造双赢的历史条件” 的说法,实际上是将统一这一未来选项隐含在他的大陆政策之中。这不但与陈水扁对统一不说不干,对“独立” 又说又干的路线截然不同,而且与李登辉对统一只说不干、对“独立”只干不说,也有很大的不同。 台湾出现第二次政党轮替和大陆政策重大转向的根本原因是两岸在经历了20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间 接“三通”后,双方的关系日益密切,远非李登辉和陈水扁的逆势操作路线所能扭转。李、陈分别推行“独台”和 “台独”路线,限制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规模,并造成了两岸政治关系的数次危机,但改变不了台湾人民要求 发展两岸关系的主流民意。虽然台湾大多数人民目前尚无法接受两岸和平统一的安排,但他们更不希望因为 “台湾独立”引起两岸战争,而是希望维持两岸和平现状。在台湾两大政党中,国民党希望在“一中各表”的“九 *林冈为上海交通大学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万东青为上海交通 大学中外政治制度硕士研究生。 ·6·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二共识”的基础上,构建两岸和平与稳定框架,而民进党则希望在不影响其谋求“台湾独立”的前提下,与大陆 和平共存,实现台湾与大陆的“和平分离”。虽然民进党内有不少激进分子为实现“台湾独立”的基本教义,不 惜与大陆兵戎相见,但许多民进党党员及其支持者,在“台湾独立”与两岸和平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恐怕还是 认为和平更为重要。而台湾主流民意显然是要求改善两岸关系,提升台湾的经济竞争力。 形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机遇的另一个关键条件是大陆因素。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综合实力明显提升, 2008年GDP总值达到30万亿元,位居世界第三,国际地位随之提升。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使台湾可以参与 到中国复兴的进程中,共享祖国的发展成果。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巨大进步,是推动两岸关 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雄厚基础,决定了两岸关系的基本格局和发展方向。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对 台政策亦日趋成熟。首先,在对台政策目标上,大陆方面经过多年与台湾的接触和交往,认识到台湾多数人 既不愿意马上统一,也不愿因为“台独”卷入战争,从而确立了在统一目标实现之前优先发展两岸关系的战略 思维,寓“统一”之意于两岸关系的发展之中,使两岸得以求同存异,找到利益的交集点。第二,在对台工作的 对象上,大陆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过“寄希望于台湾人民,也寄希望于台湾当局”的方针,随后基于台湾当局 在李登辉执政后期和陈水扁执政时期的倒行逆施,将工作重点放到台湾人民身上来。随着国共、共亲平台的 建立和台湾执政党的再次轮替,对台工作的两个“寄希望”有了新的坚实基础。第三,在两岸协商对话的前提 上,大陆以“九二共识”作为两岸进行事务性协商的基础,而不要求台湾明确接受大陆所界定的“一个中国”原 则,展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第四,在两岸协商对话的内容上,大陆本着在“一个中国”原则前提下什 么都可以谈的既定方针,明确表示可以谈建立两岸军事互信机制和台湾参与国际活动等敏感问题,表示了大 陆方面对议题的开放性。第五,在处理国际因素上,大陆在坚持“台湾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的同时,让 对台研究走向国际社会。特别是在几次“台海危机”中,中美通过不同层次的渠道,保持信息沟通和意见交流, 取得了共同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共识,从而有效制止了陈水扁当局的“台独”图谋。 有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第三个关键条件是国际因素,特别是美国因素。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美国一 直与台湾维持半官方、实质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关系。美国一方面宣称实行“一个中国”政策,另一方面又 不愿意承认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问题,其政策底线是台湾问题必须由两岸和平解决,美国对统“独”结果持 开放态度。1995-96年“台海危机”后,美国官方认识到一个稳定的两岸关系符合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利益,随 之微调了对两岸和谈“不鼓励、不介入、不调停”的既定政策,鼓励两岸展开“建设性”的政治对话,并反对台湾 单方面改变现状。尤其在1999年上半年,美国政府官员多次表示,希望两岸进行政治对话,签订以维持现状 为宗旨的“中程协议”。布什上台之初,试图改变克林顿政府后期重中国、轻日本的亚洲战略,将台湾视为美 国的“准盟友”,加强美台军事交流。“9·11”后布什政府重新将中国视为战略合作者。鉴于台湾对大陆“一个中 国”原则和美国“一个中国”政策的正面挑战,布什在其任内,加大了反对台湾单方面改变现状的力度。同时 出于对陈水扁当局既不兑现军售清单,又不断制造两岸紧张局势的不满,美国对岛内不同政党的态度,也发 生了微妙的变化,即从原先对蓝、绿两大阵营不偏不倚,甚至对国民党还有所猜忌,改变为希望国民党重新执 政。台湾新任领导人马英九就职后,美国国务院主管东亚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希尔指出,这是台湾海峡 两岸接触的机会,呼吁两岸透过更积极的对话与密切的经贸往来,解决台海歧见。2]在布什政府任内曾出任 “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处长”的包道格,在2008年6月的一场研讨会上表示,美国在对中国的关系上,并 未将台湾当成战略上的资产,反而希望台湾不要成为战略上的负担,因此美国应不至于认为两岸走得太近会 对美国构成威胁。与此类似,奥巴马在祝贺马英九就职的信函中,支持马英九致力于改善两岸关系的作为, 并表示未来不会改变这一立场。3美国政府的上述举措,在反对台湾“独立”、维系两岸和平这一点上,与中国 政府有关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构想有相通之处,客观上有利于稳定两岸关系。 二、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路径 在如何构建两岸和平关系的问题上,台湾学界有一些先期研究,主要是运用西方学者有关分裂国家的整 ·7,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合理论,包括功能整合理论、团体互动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等,分析海峡两岸的政治互动和整合模式。魏镛 在多年前曾提出“民族内共同体”的概念,用以说明台海两岸并未分裂为两个国家,而是彼此竞争的两个政治 体系。两个体系之间的关系不适用国际法,应由双方的协议或内部法律处理彼此之间的关系,但对外则适用 国际法,双方均可与其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及加人国际组织而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魏辅认为在“民族内 共同体"的框架下,双方可共同发扬中华文化,共同维持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不在国际社会上相互打压,设 法建立军事预警机制,全面扩展经贸文化科技交流,并由经贸之统合,迈向文化及政治统合。4但他所说的 “一个中国”是指“历史、地理、文化的中国”,这与两岸在“九二共识”中所体现的“一个中国”原则有相当距离。 所谓两岸可以与其他国家建交及加入国际组织而不违背“一个中国”原则,也有难以自圆其说之嫌。张亚中 认为欧盟式的“新功能主义”理论可适用于两岸政治整合的过程,即不是一下子由“联邦主义”方式实现统一, 而是以“超国家主义”与“政府间主义”两者并重,仿效欧洲共同体,创造一个除了两岸各自完整的法律主体之 外的“两岸共同体”,即非国际法人的“第三主体”。5这一理论虽然含有两岸走向统一的价值导向,但强调台 湾在过渡期享有完整的法律主体性,与台海的实际现状有一定距离。 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出发点是两岸的政治现状。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东西德和南北韩 等分裂国家不同,两岸在1949年后虽然在政治上处于对立状态,但在宪法和国际法的意义上并没有分裂为 两个国家。按照国际法学者克劳福(Crawford)的概念,台湾在国际公法的地位,是一个“处于内战局面的既成 事实的地方政府(a consolidated local de facto government in a civil war situation)”。i61不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还是“中华民国宪法”,均将对方所实际控制的领域视为己方的主权范围。而且,国际社会只承认一个中 国,没有对两岸在外交上进行交叉承认,两岸在以国家为单位的国际组织中也没有出现双重代表权问题。从 法律的意义上说,两岸处于一种“分而不离”的“交战”状态。我们承认中国尚未完全统一,不等于说中国已经 分裂成为两个国家,更不能以此论定台湾已经“事实上独立”(de facto independence)。上述这些特点,界定了 两岸政治关系的现状,也是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基础。如果说,军事上交战双方签定和平协议的前 提是放弃对他方领土要求的话,那么,两岸在政治上达成和平协议的前提,恰恰是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 的民族认同,不对国家主权进行政治和法律意义上的切割。 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路径是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先经济后政治,逐步破解政治难题。两岸 经济和文化的扩大交流,包括双方在经贸和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人员的高度地域流动性(常住大陆地区的 数十万台商及其家属和大量的大陆游客)和大陆对台湾人民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利于加强两岸间的相互依 存意识,促进经济,文化一体化发展,强化国家认同。大陆经济的持续发展,特别是海峡西岸繁荣带的逐渐成 形,将对台湾产生进一步的吸引力。民间交流不但可以使台湾人民从中直接受益,也有助于化解或抵消台湾 当局多年来所进行的“恐共”、“反共”或“去中国化”的宣传结果。根据台湾学者魏镛的“联锁社群”概念,在 “多体系国家”某一政治体系之内有一群人民,与另一政治体系的人民及社群可能因为广泛的社会、文化、商 业或其它形式的接触,导致他们跨越体系界线而发展出与另一体系中的人民及社会间的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敏感度与情感关系,同时又与本身政治体系内具有相似性与经验的人民保持密切联系。这一理论可以在大 陆台商的一些政治行为得到验证。从2005年“绿色台商”许文龙公开表态支持《反分裂国家法》,到2007年 台湾企业界人士曹兴诚倡导两岸制定“和平共处法”,都可以视为“联锁社群”效应的典型例证。 优先推动两岸经济和文化交流,不等于应该将政治议题束之高阁。台湾学者高朗曾指出,在两岸之间政 治问题未解决及台湾内部政治精英意见未整合前,不能期望透过两岸经贸来迅速进行政治整合。⑧20年来 两岸经济和文化交流虽然不断扩大,但政治对立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说明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 关键,应从政治的视角切人,确立双方对“一个中国”的认同。 国家或民族认同属于一种社会观念性质的概念。政治学领域中的原生主义(primodialist)或本质主义 (essentialism)理论认为民族认同是社会共同体成员通过一些共有的象征符号、语言、神话和历史而形成的, 具有很强的稳定性。政府间主义理论强调认同的稳定性和政府的功能,认为集体认同应该而且只能限于民 族国家范围之内。[建构主义理论则认为,民族和民族认同属于历史性发展的社会建构。根据这些理论,海 ·8·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峡两岸对一个中国的认同是历史形成的产物。只是由于两岸的长期分离、制度差异和生活水平距离,才使一 部分台湾人产生了不同的政治认同,即所谓的“台湾认同”。产生这一分离意识的直接原因,是台湾当局的建 构行为。虽然国民党在两蒋时期,以“反攻大陆”作为其在台实行威权统治的基础,拒不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府的政治合法性,但仍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90年代中期以来,岛内分裂主义势力利用民众要求自主 决定台湾前途命运的意愿,刻意在国际社会推行“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制造两岸政治对立。而美国政界 的一些人士也在有意或无意地向岛内“台独”势力传递错误信息,使其有恃无恐,毒化两岸关系的气氛,造成 岛内部分民意对大陆的敌对情绪。李登辉刻意宣扬“台湾主体意识”,在政治上强调两岸差距(如在“千岛湖 事件”后攻击大陆政府是“土匪政权”),将所谓“中华民国到台湾”的论述改变为“中华民国在台湾”,通过全面 改选“民意机构"和直接选举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凸显政权的地区代表性,与大陆相切割(仅代表台湾,与大 陆无关);在经济上限制两岸的交流规模;在文化上从历史遭遇和“国际孤立"两个方面,渲染“台湾悲情”,并 有意让民众在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之间进行选择,形塑“共同体感”、“相互同情感”和“我群意识”。民进党 执政后,继续限制两岸交流,加快“去中国化”步伐,建构“台湾认同”。 岛内政治人物的分裂言行对民意的影响之后遗症并未因为台湾政党的二次轮替而得到根除。根据台湾 政治大学选举研究中心的追踪调查,从1992年6月到2009年6月,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从17.3%上 升到52.1%,认为自已是中国人的比例,从26.2%下降到4.3%,认为自己既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的比例,分别 为45.4%和39.2%。在这期间,认为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出现过三次明显的下降。第一次是在1995年6月 和1996年6月期间,从24.9%陡降到15.8%。第二次是在1998年12月和1999年12月期间,从16.3%剧降 到10.7%。第三次是在2003年6月和2004年6月期间,从9.9%下降到6.3%。而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比例, 则出现过四次明显上升。第一次是在1996年6月和1997年6月期间,从23.1%飙升到33.7%。第二次是在 2000年6月和2001年12月期间,从36.9%剧升到43.2%。第三次是在2004年6月和2005年12月期间,从 40.6%上升到46.5%。第四次是在2007年12月和2009年6月期间,从43.7%上升到52.1%。从上述数字, 可以看出台湾民众中国意识的淡化和台湾意识的上升,跟李登辉1995年访美,1999年提出“两国论”、陈水 扇2003年推行“公投绑大选”以及2007年推动“人联公投”所导致的四次“台海危机”有着难解之缘。认为自 己是中国人的受访民众的减少,没有导致认为自己是台湾人的受访民众在同一时段同步增加,其效应在后一 时段才体现出来,意味着民众认同的改变,是一个逐渐位移的过程。换言之,原先以中国为唯一认同对象的 民众,更容易转化为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认同,而新增加的以台湾为唯一认同的民众,则来自原先自认 为既是中国人也是台湾人的部分民众。不管怎么说,岛内台湾认同意识的上升确实导致了部分台湾民众对 维系台湾“独立主权"的更高要求和对中国统一的较低热情。不解决台湾认同问题,就无法杜绝“台独”的市 场。确立“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民族认同,诚属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关键环节。 三、结论 台湾2008年的选举结果,为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框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期。台湾的第 二次政党轮替和大陆对台政策的与时俱进,开拓了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广阔前景,也构成了两岸发展机遇期 的一个关键支撑点。两岸直接“三通”的全面启动,既符合两岸民心,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欢迎。在两岸经济、 文化交流的基础上,正式结束敌对状态,解决台湾的对外交往问题,是保证双方关系和平稳定的题中之义,也 是两岸关系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味着双方不但可以在经济、文化领域进行广泛的 交流与合作,而且可以在军事领域建立互信机制,在政治领域保持良性的互动和沟通。在两岸重新统一的条 件成熟之前,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这一选项的提出,使台湾人民和政党可以在“和平统一”和“战争独 立”这两个选项之外进行第三项选择,符合台湾的主流民意,体现了祖国大陆尊重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稳 定两岸关系现状的政治意愿,展现了我方维系台海和平的最大诚意,也是中国政府有关“由包括台湾同胞在 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问题这一政策宣示的必然逻辑。唯有在和平的状态中,才有 ·9·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可能从根本上破解“台独”政客有意毒化两岸关系气氛的企图,谋求两岸关系的发展;唯有良性的政治沟通, 才有可能求同存异,化解两岸在政治认同方面的差异,最终实现中国的重新统一。 注释: [1]有关“中程协议”"的内容,请参见拙文,《美国因素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影响》,《台湾研究集刊》2008年第3期。 [2][3]中国评论社香港2008年5月23日电、2008年6月27日电。 [4]魏铺:《迈向民族内共同体:台海两岸互动模式之建构.发展与检验》,《中国大陆研究》第45卷第5期,2000年9月/10月。 [5]张亚中:《两岸统合之理论与实践:欧盟经验的启示》,《美欧季刊》第14卷第1期(2000年春季)。 [6]黄光国著:《民粹亡台记》,台湾“民主行动联盟"2004年9月出版,第18页。 [7]Yung Wei,"From'Multi-System Nations'to 'Linkage Communities':A New Conceptual Scheme for the Integration of Di- vided Nations,"Issues and Studies,Vol.33,No.10(October 1997). [8]高朗:《从整合理论探索两岸整合的条件与困境》,载包宗和、吴玉山编,《争辩中的两岸关系理论》,台湾三民书局 1990年。 [9]Anthony D.Smith,National Identity,London:Penguin,1991. [10]Stanley Hoffmann,"Obstinate of Obsolete?-The Fate of the Nation-State and the Case of Western Europe,"Dedalus, Vol.85(1966),p.868. [11](美)亚历山大·温特:《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27-29页。 [l2]这三个概念的含义可参见多伊奇的沟通交流理论。Karl Deutsch,ed.,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Greenwood Press,1957),p.36. [13]http://esc.nccu.edu.tw/eng/data/data03-2.htm. (责任编辑刘国奋) (上接第5页) [7]《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参加两岸经贸论坛人士时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4月17日。 [8]《胡锦涛十七大政治报告有关对台论述》,《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10月16日。 [9]《胡锦涛: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人民日报》2009年1月1日。 [10]余克礼:《对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几点看法》,《台湾研究》2008年第6期。 〔11]早在1998年2月,前美国国家安全会议亚太安全事务主任李侃如就曾提出两岸应签订“台湾不独立、大陆不用武,维 持现状50年不变"的“中程协议”,2004年李侃如又在《华盛顿邮报》上再次撰文推销其主张。 [12]《中美联合声明》,《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8日。 [13]数据来源于台“陆委会"网站《自开放以来截至99年3月两岸交流统计表》,ww.mac.gov..w。 [14]余克礼:《促进两岸政治关系是深化和平发展的必由之路》,《中国评论》2009年12月号。 [15]《国台办:两岸建立军事互信机制适时展开》,台湾《中国时报》2009年4月29日。 [16]《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初级阶段与深化政治互信》,《中国评论》2009年12月号。 [17]《反分裂国家法》,《人民日报》2005年3月15日。 [18]《马:两岸属非国与国特别关系》,台湾《中国时报》2008年9月4日:《马英九“总统”就职演说全文》,台湾《中时晚报》 2008年5月20日;《马:大陆是“中华民国”领土》,台湾《自由时报》2008年10月8日;《马“总统”:台湾!是和平缔造者》,台 湾《联合报》2010年1月1日;《府:两岸虽无法互相承认但可互不否认》,台湾《中时晚报》2008年9月4日;《“总统”:台湾未 来掌握在2300万人手中》,台湾《中国时报》2010年1月1日。 [19]数据来源于台湾《远见》杂志2010年4月号。 [20]数据来源于台“陆委会”网站《“民众对当前两岸关系之看法”民意调查》(2010-4-29-2010-5-02),www.mac.gow.tw。 [21]刘佳雁、汪曙申:《美国“一个中国”政策三十年之省思》,《台湾研究》2009年第1期。 (责任编辑刘国奋) ·10… C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