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5期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No.5,2011 总第59期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General No.59 ·政治学研究· 台湾政党体系发展趋势探析 林冈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030) 摘要:2009年台湾的县市长选举、2010年初的两次“立委”补选以及年底的“五都”选举 表明,民进党的政治实力已经从2008年的低谷回升。鉴于国民党和民进党各有源于不同阶 层、不同地域的基本支持者,台湾民众在身份认同、统“独”议题、两岸关系、涉外关系方面存在 较明显的“蓝、绿”分野,有理由预料均衡两党体系和政党轮替,将成为岛内的政治常态。选举 制度对政党体系具有形塑作用,台湾的选举制度有利两党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选举制度:政党体系;国民党:民进党 中图分类号:D67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860(2011)05008408 从1986年民进党成立以来,台湾内部出现 了以两党对抗为主、多党并存为辅的局面。 一、主要概念和基本理论 2008年国民党以明显优势,从民进党手中夺回 执政权,其它小党迅速泡沫化。2009年台湾十 政党体系(Party System)在广义上指的是 七个县市选举、2010年初两次“立法委员”(以 由政党数目、规模和意识形态距离所构成的系 下简称“立委”)补选以及年底“五都”选举后, 统。迪维尔热(Duverger)根据政党数目对一党 民进党的气势从2008年的低谷回升。特别是 体系、两党体系和多党体系作了区分。]萨 在“五都”选举中,民进党虽然未能拓展其在中 托利(Sartori),根据意识形态距离和政党体系的 北部的执政版图,但在得票数上明显领先国民 碎片化(Fragmentation)程度,将政党体系区分 党。岛内政党体系的发展趋势,再次成为人们 向心性极化(Centripetal Polarization)和离心性 关注的焦点议题。民进党的回升势头,是否将 极化(Centrifugal Polarization)两大类,前者包括 延续到2012年的“立法院”和“总统”大选?台 一党独大制与两党制,具有同质、稳定特点:后 湾在未来是否会出现均衡两党体系(Two-Party 者指括多党制,具有较高的分歧性与不稳定 System)?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予以分析。 性。]z)佩尼斯(Paul Pennings)和兰恩(Jan- Erik Lane)则将政党体系定义为政党竞争与合 作的结构。B]s本文根据有效政党数目(Efec- 收稿日期:20101010 作者简介:林冈(1953一),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方 向为比较政治、民主理论、中美关系和海峡两岸关系。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研究》(批准号:10BZ☑040)和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84 1994-201I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收稿日期: 2010-10-10 作者简介: 林冈 ( 1953— ) ,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台湾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方 向为比较政治、民主理论、中美关系和海峡两岸关系。 基金项目: 本文系 2010 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台湾政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研究》( 批准号: 10BZZ040) 和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资助项目的阶段性成果。 2011 年第 5 期 总第 59 期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No. 5,2011 General No. 59 政治学研究 台湾政党体系发展趋势探析 林 冈 ( 上海交通大学 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 200030) 摘要: 2009 年台湾的县市长选举、2010 年初的两次“立委”补选以及年底的“五都”选举 表明,民进党的政治实力已经从 2008 年的低谷回升。鉴于国民党和民进党各有源于不同阶 层、不同地域的基本支持者,台湾民众在身份认同、统“独”议题、两岸关系、涉外关系方面存在 较明显的“蓝、绿”分野,有理由预料均衡两党体系和政党轮替,将成为岛内的政治常态。选举 制度对政党体系具有形塑作用,台湾的选举制度有利两党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 选举制度; 政党体系; 国民党; 民进党 中图分类号: D675. 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860( 2011) 05-0084-08 从 1986 年民进党成立以来,台湾内部出现 了以两 党 对 抗 为 主、多党并存为辅的局面。 2008 年国民党以明显优势,从民进党手中夺回 执政权,其它小党迅速泡沫化。2009 年台湾十 七个县市选举、2010 年初两次“立法委员”( 以 下简称“立委”) 补选以及年底“五都”选举后, 民进党的气势从 2008 年的低谷回升。特别是 在“五都”选举中,民进党虽然未能拓展其在中 北部的执政版图,但在得票数上明显领先国民 党。岛内政党体系的发展趋势,再次成为人们 关注的焦点议题。民进党的回升势头,是否将 延续到 2012 年的“立法院”和“总统”大选? 台 湾在未来是否会出现均衡两党体系( Two-Party System) ? 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予以分析。 一、主要概念和基本理论 政党体系( Party System) 在广义上指的是 由政党数目、规模和意识形态距离所构成的系 统。迪维尔热( Duverger) 根据政党数目对一党 体系、两党体系和多党体系作了区分。[1]( P206) 萨 托利( Sartori) 根据意识形态距离和政党体系的 碎片化( Fragmentation) 程度,将政党体系区分 向心性极化( Centripetal Polarization) 和离心性 极化( Centrifugal Polarization) 两大类,前者包括 一党独大制与两党制,具有同质、稳定特点; 后 者指括多党制,具有较高的分歧性与不稳定 性。[2]( P292) 佩尼斯( Paul Pennings) 和兰恩( JanErik Lane) 则将政党体系定义为政党竞争与合 作的结构。[3]( P5) 本文根据有效政党数目( Effec- 84
tive Number of Parties),对政党体系予以狭义的 是后者的结果,]难以通过选举制度的改 界定,所谓两党体系指的是有效政党,而未将泡 革,来改变已经结构化了的政党体系。])这 沫型政党考虑在内。根据雷伊(Douglas Rae) 种观点认为,选举制度只是反映了更深层的社 的定义,两党体系指的是两大政党的得票率总 会原因。0o]s)上述反对意见,实际上是将选 和超过90%,且没有一个政党的得票率超过 举制度视为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而非 70%。们s2本文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将均衡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对于选举制度 两党体系界定为:两个主要政党在重要选举中 对政党体系究竞有何影响,一项研究表明,单席 的得票率超过90%,两党得票率和议会席次率 多数制和比例代表制一样具有产生多党制的倾 的差距少于10%。 向。们67)但另一项新近研究却证实了选举 根据让·布隆德尔(Jean Blondel)的理想 制度对有效议会政党数目的明显影响:采用多 分类,政党体系可以根据政党的数目和大小区 数表决选举制度的国家的有效议会政党数平均 隔为:(1)两党体系,即两党在议会的席次比为 值为2.42,采用比例代表制国家的有效议会政 50-50到55-45之间(假设总席位是100,下 党数平均值为4.45,而采用混合选举制度的国 同):(2)两个半政党体系,例如三个政党的席 家的有效议会政党数平均值为3.54,介于两者 次比为45-40-15:(3)一党优势下的多党体 之间。2]()其实,迪维尔热定律的视角是考察 系,例如45-20-15-10-10的席次比属于此 选举制度对政党体系的影响,而不在于追究选 类:(4)不具一党优势的多党体系,席次比可能 举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同时迪维尔热也认为, 呈现为25-25-25-15-10.61m487)马尔 选举制度扮演了加速器或制动器的角 克·拉克索(Markku Laakso)和莱茵·塔克佩 色。3])本文认为选举制度对政党体系具有 拉(Rein Taagepera),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有效政 形塑作用。正如萨托利所言,如果选举制度不 党数目可以通过政党得票率或议会席次比例来 会产生什么政治结果,政客们就大可不必围绕 加以计算,其公式是用1除以主要政党得票率 选举制度的改革而拼得你死我活。4]m)事实 (或席次率)的平方和,即Nm=1/∑2,或者 上,基于台湾内部“蓝、绿”对立的政治生态,岛 内两党体系的形成和2008年“立法院”选举时 N=1/∑s2.61根据这一公式,如果两党 采取的新的选举制度以及各级领导人选举所采 得票率为50%一50%,有效选举政党数目(Ef- 取的相对多数当选制确有很大关系。 fective Number of Elective Parties)就是2,如果 是55%一45%,有效选举政党数目就是1.98, 二、台湾政党体系的演变 如果三党得票率是45%-40%-15%,有效选 举政党数目即2.33。对政党席次率也可进行 台湾两党体系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演变 同样的计算,以得出有效议会政党数目(Efec一 过程。2000年以前,在台湾政坛比较活跃的主 tive Number of Parliamentary Parties)。本文将 要是国民党(大)、民进党(中)和新党(小)三 结合上述方法,探讨台湾政党体系的发展趋势。 股政治势力。2000年后因为国民党内部的权 政党体系的变迁,跟政党数目、规模和意识 力斗争,又相继分化出亲民党和台湾团结联盟 形态以及选举制度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所讨 (台联)两个中、小型政党。在2001年和2004 论的选举制度,不但指涉台湾“立法院”选举所 年的“立法院”选举后,民进党、国民党、亲民 采取的以单席选区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 党、台联和其他小党(包括无党籍人士)在“立 两票制,也包括台湾各级领导人选举所采取的 法院”的席次先后出现过39%-30%-20%- 相对多数当选制。根据迪维尔热(Duverger)法 6%-4%和40%-35%-15%-5%-4%的 则和假设,单席选区制有利于形成两党体系,比 光谱分布,与布隆德尔的两个半政党体系模式 例代表制有利形成多党体系。们2)但也有人 有点相似,但国民党和民进党为台湾政坛“泛 认为,比例代表制不是导致多党体系的原因,而 蓝”和“泛绿”两股主要势力的代表者,却是不 85 1994-201I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tive Number of Parties) ,对政党体系予以狭义的 界定,所谓两党体系指的是有效政党,而未将泡 沫型政党考虑在内。根据雷伊( Douglas Rae) 的定义,两党体系指的是两大政党的得票率总 和超过 90% ,且没有一个政党的得票率超过 70% 。[4]( P52) 本文在这一定义的基础上,将均衡 两党体系界定为: 两个主要政党在重要选举中 的得票率超过 90% ,两党得票率和议会席次率 的差距少于 10% 。 根据让·布隆德尔( Jean Blondel) 的理想 分类,政党体系可以根据政党的数目和大小区 隔为: ( 1) 两党体系,即两党在议会的席次比为 50 - 50 到 55 - 45 之间( 假设总席位是 100,下 同) ; ( 2) 两个半政党体系,例如三个政党的席 次比为 45 - 40 - 15; ( 3) 一党优势下的多党体 系,例如 45 - 20 - 15 - 10 - 10 的席次比属于此 类; ( 4) 不具一党优势的多党体系,席次比可能 呈现为 25 - 25 - 25 - 15 - 10。[5]( PP184-187) 马尔 克·拉克索( Markku Laakso) 和莱茵·塔克佩 拉( Rein Taagepera) 在这一基础上,提出有效政 党数目可以通过政党得票率或议会席次比例来 加以计算,其公式是用 1 除以主要政党得票率 ( 或席次率) 的平方和,即 Nv = 1 /∑vi 2 ,或者 Ns = 1 /∑vs 2 。[6]( P4) 根据这一公式,如果两党 得票率为 50% —50% ,有效选举政党数目( Effective Number of Elective Parties) 就是 2,如果 是 55% —45% ,有效选举政党数目就是 1. 98, 如果三党得票率是 45% - 40% - 15% ,有效选 举政党数目即 2. 33。对政党席次率也可进行 同样的计算,以得出有效议会政党数目( Effective Number of Parliamentary Parties) 。本文将 结合上述方法,探讨台湾政党体系的发展趋势。 政党体系的变迁,跟政党数目、规模和意识 形态以及选举制度的变化密切相关。本文所讨 论的选举制度,不但指涉台湾“立法院”选举所 采取的以单席选区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辅的 两票制,也包括台湾各级领导人选举所采取的 相对多数当选制。根据迪维尔热( Duverger) 法 则和假设,单席选区制有利于形成两党体系,比 例代表制有利形成多党体系。[7]( P124) 但也有人 认为,比例代表制不是导致多党体系的原因,而 是后者的结果,[8]( P375) 难以通过选举制度的改 革,来改变已经结构化了的政党体系。[9]( P85) 这 种观点认为,选举制度只是反映了更深层的社 会原因。[10]( P253) 上述反对意见,实际上是将选 举制度视为因变量( Dependent Variable) ,而非 自变量( Independent Variable) 。对于选举制度 对政党体系究竟有何影响,一项研究表明,单席 多数制和比例代表制一样具有产生多党制的倾 向。[11]( PP146-147) 但另一项新近研究却证实了选举 制度对有效议会政党数目的明显影响: 采用多 数表决选举制度的国家的有效议会政党数平均 值为 2. 42,采用比例代表制国家的有效议会政 党数平均值为 4. 45,而采用混合选举制度的国 家的有效议会政党数平均值为 3. 54,介于两者 之间。[12]( P87) 其实,迪维尔热定律的视角是考察 选举制度对政党体系的影响,而不在于追究选 举制度是如何形成的。同时迪维尔热也认为, 选举 制 度 扮 演 了 加 速 器 或 制 动 器 的 角 色。[13]( P73) 本文认为选举制度对政党体系具有 形塑作用。正如萨托利所言,如果选举制度不 会产生什么政治结果,政客们就大可不必围绕 选举制度的改革而拼得你死我活。[14]( P27) 事实 上,基于台湾内部“蓝、绿”对立的政治生态,岛 内两党体系的形成和 2008 年“立法院”选举时 采取的新的选举制度以及各级领导人选举所采 取的相对多数当选制确有很大关系。 二、台湾政党体系的演变 台湾两党体系的形成,经历了较长的演变 过程。2000 年以前,在台湾政坛比较活跃的主 要是国民党( 大) 、民进党( 中) 和新党( 小) 三 股政治势力。2000 年后因为国民党内部的权 力斗争,又相继分化出亲民党和台湾团结联盟 ( 台联) 两个中、小型政党。在 2001 年和 2004 年的“立法院”选举后,民进党、国民党、亲民 党、台联和其他小党( 包括无党籍人士) 在“立 法院”的席次先后出现过 39% - 30% - 20% - 6% - 4% 和 40% - 35% - 15% - 5% - 4% 的 光谱分布,与布隆德尔的两个半政党体系模式 有点相似,但国民党和民进党为台湾政坛“泛 蓝”和“泛绿”两股主要势力的代表者,却是不 85
争的事实。中小政党的出现主要不是因为意识 14%),在席次率上更呈现72%比24%的极不 形态的多极化,而是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和 对称状态,只能视为失衡的两党体系。仅就席 一区多席的选举制度互相作用的结果。 次率而言,甚至可以称为一党独大体系。们2 2008年台湾“立法院”选举采取单席选区 如果采用上述拉克索和塔克佩拉计算有效议会 (Single-Member District)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 政党数目的公式,用1除以政党席次率的平方 辅的两票制后,政党生态发生了重要变化,曾在 和,则只能得出1.7个有效政党数目。新的选 政坛上扮演或试图发挥“关键少数”角色的亲 举制度对排挤第三党的功能显然高于对均衡两 民党和台联迅速泡沫化。根据迪维尔热的理 党体系的诱导作用。 论,选举制度对政党体系的影响通过心理因素 除了历经改革的“立法院”选举制度外,台 (Psychological Factors).和机械因素(Mechanical 湾长期实行以相对多数产生地方县市长的制 Factors),起作用。前者指选民不愿将选票浪费 度,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又相继将这一选举 在无法胜出的小党身上,而采取策略性的跨党 方式延伸到台北和高雄市长选举和“总统”大 投票行为,从而影响有效的选举政党数目。后 选,对岛内政治生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 者指从选票到席位的转换方式将影响到有效的 对多数当选制和绝对多数当选制不同,前者有 议会政党数目。s]702从2008年台湾“立法 利于形成两党体系,后者则可为两大政党以外 院”选举,可以看到上述两个因素的作用。台 的其他政党留下在第二轮投票时的政党结盟空 联获得3.53%的政党票,在“区域立委”选票上 间,并不完全排斥多党体系。6]m9)从表1可 的得票率却不到1%,就反映了其支持者不愿 以看出,从1989年到2001年,台湾的23个县、 在“区域立委”选票上作无谓选择的心理因素。 市一共举行了4次县市长选举,国民党和民进 新党得到3.95%的政党票,却不参加“区域立 党囊括了85%以上的得票率.①在这12年期 委”选举,也是基于对选民这一心理因素的判 间,第三党或无党籍候选人前后一共才获得10 断。这两个小党都获得了一定的政党票,但因 个/次县市长席位,占历年92个/次席位总和的 为没有超过5%的门槛,而未能转化为任何席 比例不到11%,而且都是相对不太重要的县市 位,就是选举制度中机械因素的作用。同时,新 长席位。参照布隆德尔的分类标准,既然第三 制中的比例代表的名额不到区域“立委”的一 党或无党籍人士在得票率和席次率上都未达到 半,而且各政党所获区域“立委”和比例代表 半个政党的门槛(15%),台湾政党堪称两党体 “立委”席位之和占总席次的比例可以高于政 系。但从国、民两党在四次县市长选举中的得 党得票比例而不受影响,造成了国民党和民进 票率都不到90%,席次率分别为53.3%和35. 党两大政党的选票(分别为51.2%和36.9%)9%来看,与均衡两党体系的标准尚有一些距 和席位(分别为81席和27席)的明显落差,同 离。②不过,从2005年以来的两次县市长选 样也是机械因素的作用。可见,选举制度的设 举,可以看到国、民两党的得票率之和均已超过 计确能间接(心理因素)或直接(机械因素)影 90%,两党的得票率差距也都在10%以内。特 响到政党生态。不过台湾初次尝试新的选制, 别是2009年的县市长选举,除了脱党参选的傅 并未在“立法院”形成均衡两党体系。国、民两 崐萁获得花莲县长职位外,其余16个县市长全 党在选举中“区域立委”的得票率(分别为 为两大政党所囊括。唯在席次率的差距上,与 53.5%和38.2%),固然超过了90%,但两党的 均衡两党体系尚有距离。 得票差距超过15%(政党票的差距则超过 ①唯一的例外是在2001年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和新党共推新党候选人王建煊候选人参选台北县长,导致新党得票率的明显 上升。 ②在这四次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共获得39个/次县市长席位,民进党获得33个/次县市长席位,将其分别除以92,得出上述 比率。 86 C1994-201I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争的事实。中小政党的出现主要不是因为意识 形态的多极化,而是国民党内部的权力斗争和 一区多席的选举制度互相作用的结果。 2008 年台湾“立法院”选举采取单席选区 ( Single-Member District) 为主、政党比例代表为 辅的两票制后,政党生态发生了重要变化,曾在 政坛上扮演或试图发挥“关键少数”角色的亲 民党和台联迅速泡沫化。根据迪维尔热的理 论,选举制度对政党体系的影响通过心理因素 ( Psychological Factors) 和机械因素( Mechanical Factors) 起作用。前者指选民不愿将选票浪费 在无法胜出的小党身上,而采取策略性的跨党 投票行为,从而影响有效的选举政党数目。后 者指从选票到席位的转换方式将影响到有效的 议会政党数目。[15]( PP70-72) 从 2008 年台湾“立法 院”选举,可以看到上述两个因素的作用。台 联获得 3. 53% 的政党票,在“区域立委”选票上 的得票率却不到 1% ,就反映了其支持者不愿 在“区域立委”选票上作无谓选择的心理因素。 新党得到 3. 95% 的政党票,却不参加“区域立 委”选举,也是基于对选民这一心理因素的判 断。这两个小党都获得了一定的政党票,但因 为没有超过 5% 的门槛,而未能转化为任何席 位,就是选举制度中机械因素的作用。同时,新 制中的比例代表的名额不到区域“立委”的一 半,而且各政党所获区域“立委”和比例代表 “立委”席位之和占总席次的比例可以高于政 党得票比例而不受影响,造成了国民党和民进 党两大政党的选票( 分别为 51. 2% 和 36. 9% ) 和席位( 分别为 81 席和 27 席) 的明显落差,同 样也是机械因素的作用。可见,选举制度的设 计确能间接( 心理因素) 或直接( 机械因素) 影 响到政党生态。不过台湾初次尝试新的选制, 并未在“立法院”形成均衡两党体系。国、民两 党在 选 举 中“区 域 立 委”的 得 票 率 ( 分 别 为 53. 5% 和 38. 2% ) ,固然超过了 90% ,但两党的 得票 差 距 超 过 15% ( 政党票的差距则超过 14% ) ,在席次率上更呈现 72% 比 24% 的极不 对称状态,只能视为失衡的两党体系。仅就席 次率而言,甚至可以称为一党独大体系。[4]( P52) 如果采用上述拉克索和塔克佩拉计算有效议会 政党数目的公式,用 1 除以政党席次率的平方 和,则只能得出 1. 7 个有效政党数目。新的选 举制度对排挤第三党的功能显然高于对均衡两 党体系的诱导作用。 除了历经改革的“立法院”选举制度外,台 湾长期实行以相对多数产生地方县市长的制 度,在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又相继将这一选举 方式延伸到台北和高雄市长选举和“总统”大 选,对岛内政治生态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 对多数当选制和绝对多数当选制不同,前者有 利于形成两党体系,后者则可为两大政党以外 的其他政党留下在第二轮投票时的政党结盟空 间,并不完全排斥多党体系。[16]( PP55-59) 从表 1 可 以看出,从 1989 年到 2001 年,台湾的 23 个县、 市一共举行了 4 次县市长选举,国民党和民进 党囊括了 85% 以上的得票率。① 在这 12 年期 间,第三党或无党籍候选人前后一共才获得 10 个/次县市长席位,占历年 92 个/次席位总和的 比例不到 11% ,而且都是相对不太重要的县市 长席位。参照布隆德尔的分类标准,既然第三 党或无党籍人士在得票率和席次率上都未达到 半个政党的门槛( 15% ) ,台湾政党堪称两党体 系。但从国、民两党在四次县市长选举中的得 票率都不到 90% ,席次率分别为 53. 3% 和 35. 9% 来看,与均衡两党体系的标准尚有一些距 离。② 不过,从 2005 年以来的两次县市长选 举,可以看到国、民两党的得票率之和均已超过 90% ,两党的得票率差距也都在 10% 以内。特 别是 2009 年的县市长选举,除了脱党参选的傅 崐萁获得花莲县长职位外,其余 16 个县市长全 为两大政党所囊括。唯在席次率的差距上,与 均衡两党体系尚有距离。 86 ① ② 唯一的例外是在 2001 年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和新党共推新党候选人王建煊候选人参选台北县长,导致新党得票率的明显 上升。 在这四次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共获得 39 个/次县市长席位,民进党获得 33 个/次县市长席位,将其分别除以 92,得出上述 比率
表11989年以来台湾各政党在县市长选举中的结果 年份 国民党 民进党 亲民党 新党 席位 台联 得票率/席位 得票率/席位 得票率/席位 得票率/席位 得票率/席位 1989 33 56.19%16 30.1% 6 尚未成立 尚未成立 尚未成立 1993 23 47.3% 16 41.2% 6 尚未成立 3.1% 0 尚未成立 1997 3 42.1% 43.3% 12 尚未成立 1.4% 0 尚未成立 2001 23 35.1% 45.3% 9 2.4% 2 9.9% 无候选人 2005 23 51.0% 14 42.0% 6 1.1% 1 0.2% 1 1.1& 0 2009 47.9%12 45.3% 无候选人 无候选人 无候选人 资料来源:台湾“中夹”选举委员会。l989年的数据源自网络维基百科和Steve Tsang&Hung-mao Tien,es.,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Hong Kong: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l999),p.88。其它资料源自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 究中心网站:台湾选举类别与结果线上测览,htp:/yote.nccu.edu.tw/cec/vote4a.ap 与台湾“立法院”新的选制没有马上带来 场重要选举中的得票率之和,都超过或接近 均衡两党体系相映成趣的是,台湾在1994年台 95%,其他政党的得票率则不到5%或略微超 北市长选举时,出现了三党竞争的局面,国民 过。国、民两党的得票率的差距基本在10%之 党、民进党和新党的得票率分别为25.9%, 内。虽然民进党在2008年最高领导人选举和 43.7%和30.2%,民进党胜出。在1996年开 两次台北市长选举中的得票率均偏低,但如与 放最高领导人选举时,出现过四组候选人相竞 其他数字平均计算,也就相差无几。就当选的 争的局面,在2000年也出现过三组主要候选 席次而言,两党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在两次最 人。但这些只是新制伊始时的短暂现象。1998 高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和民进党互有胜负;在 年后的“直辖市长”选举和2004年后的最高领 北、高市长的两次选举中,两党也维系了“北蓝 导人选举,均以两组候选人的对决为基本规律。 南绿”的对峙格局。随着民进党政治实力的恢 如表2所示,2001年以来国民党和民进党在几复,两党体系的特征将更为明显。 表22000年以来国民党和民进党在重要选举中的得票率(%) 党派 最高领导人选举 台北市长选举 高雄市长选举 两市合计 20042008均值20022006均值20022006均值20022006均值 国民党 49.8958.4554.2064.1153.8160.6746.8249.2749.1457.8552.1156.42 民进党 50.1141.4545.8035.8940.8939.3350.0449.4150.8641.0144.0843.58 資料来源:根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网站的资料整理。其中最高领导人选举的均值,系将某个政党在两次 选举中的得票数相加,除以两次选举的有效票数之和而得出。台北市长和高雄市长选举的均值,系将某个政党在 某市两次选举中的得票数相加,除以某市两次选举的有效票数之和而得出。两市合计的均值系以某个政党在北高 两市两次选举中的总得票数除以两次选举的所有有效票数而得出。 率而言,民进党从2005年的1,764,734票(包 三、民进党政治实力的恢复 括台联的58,243票),增加到1,982,914票,多 了218,180票:得票率从4年前的39.5%提高 2009年县市长选举,带有明显的两党对决 到45.3%,增加了5.8%。与此相反,国民党的 色彩。在这次选举中,民进党不但夺回宜兰县, 得票数比4年前“泛蓝”阵营总得票数 在桃园县、南投县、云林县、屏东县、基隆市和新 2,331,337张少了236,819票,得票率由52.2% 竹市的得票数也显著增加,国民党则相形见绌。 下降为47.9%,减少了4.3%。两党得票率合 国民党因为提名作业没有摆平内部矛盾,在新 计93.2%,差距2.5%,符合均衡两党体系的标 竹县的选票大量流入脱党竞选的张碧琴手中, 准。但如果将脱党参选花莲县长的傅崐萁和张 以险胜告终:在彰化县的得票率虽然不变,但选 志明所获得的113,127张选票计入“泛蓝”阵 票流失了2万多张:唯有在苗栗县、南投县和嘉 营的票源,后者所实际流失的票数应为123,692 义县等地才有所斩获。 张,得票率应为50.6%,而不是47.9%。根据 就2009年17个县、市长选举的总体得票 这种算法,两大阵营得票率合计将近96%,差 87 1994-201I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表 1 1989 年以来台湾各政党在县市长选举中的结果 年份 席位 国民党 民进党 亲民党 新党 台联 得票率/席位 得票率/席位 得票率/席位 得票率/席位 得票率/席位 1989 23 56. 1% 16 30. 1% 6 尚未成立 尚未成立 尚未成立 1993 23 47. 3% 16 41. 2% 6 尚未成立 3. 1% 0 尚未成立 1997 23 42. 1% 8 43. 3% 12 尚未成立 1. 4% 0 尚未成立 2001 23 35. 1% 9 45. 3% 9 2. 4% 2 9. 9% 1 无候选人 2005 23 51. 0% 14 42. 0% 6 1. 1% 1 0. 2% 1 1. 1& 0 2009 17 47. 9% 12 45. 3% 4 无候选人 无候选人 无候选人 资料来源: 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1989 年的数据源自网络维基百科和 Steve Tsang & Hung - mao Tien,eds. , Democratization in Taiwan(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1999) ,p. 88。其它资料源自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 究中心网站: 台湾选举类别与结果线上浏览,http: / /vote. nccu. edu. tw/cec /vote4a. asp 与台湾“立法院”新的选制没有马上带来 均衡两党体系相映成趣的是,台湾在 1994 年台 北市长选举时,出现了三党竞争的局面,国民 党、民进党和新党的得票率分别为 25. 9% , 43. 7% 和 30. 2% ,民进党胜出。在 1996 年开 放最高领导人选举时,出现过四组候选人相竞 争的局面,在 2000 年也出现过三组主要候选 人。但这些只是新制伊始时的短暂现象。1998 年后的“直辖市长”选举和 2004 年后的最高领 导人选举,均以两组候选人的对决为基本规律。 如表 2 所示,2001 年以来国民党和民进党在几 场重要选举中的得票率之和,都超过或接近 95% ,其他政党的得票率则不到 5% 或略微超 过。国、民两党的得票率的差距基本在 10% 之 内。虽然民进党在 2008 年最高领导人选举和 两次台北市长选举中的得票率均偏低,但如与 其他数字平均计算,也就相差无几。就当选的 席次而言,两党可以说是平分秋色。在两次最 高领导人选举中,国民党和民进党互有胜负; 在 北、高市长的两次选举中,两党也维系了“北蓝 南绿”的对峙格局。随着民进党政治实力的恢 复,两党体系的特征将更为明显。 表 2 2000 年以来国民党和民进党在重要选举中的得票率( %) 党派 最高领导人选举 台北市长选举 高雄市长选举 两市合计 2004 2008 均值 2002 2006 均值 2002 2006 均值 2002 2006 均值 国民党 49. 89 58. 45 54. 20 64. 11 53. 81 60. 67 46. 82 49. 27 49. 14 57. 85 52. 11 56. 42 民进党 50. 11 41. 45 45. 80 35. 89 40. 89 39. 33 50. 04 49. 41 50. 86 41. 01 44. 08 43. 58 资料来源: 根据台湾政治大学选举研究网站的资料整理。其中最高领导人选举的均值,系将某个政党在两次 选举中的得票数相加,除以两次选举的有效票数之和而得出。台北市长和高雄市长选举的均值,系将某个政党在 某市两次选举中的得票数相加,除以某市两次选举的有效票数之和而得出。两市合计的均值系以某个政党在北高 两市两次选举中的总得票数除以两次选举的所有有效票数而得出。 三、民进党政治实力的恢复 2009 年县市长选举,带有明显的两党对决 色彩。在这次选举中,民进党不但夺回宜兰县, 在桃园县、南投县、云林县、屏东县、基隆市和新 竹市的得票数也显著增加,国民党则相形见绌。 国民党因为提名作业没有摆平内部矛盾,在新 竹县的选票大量流入脱党竞选的张碧琴手中, 以险胜告终; 在彰化县的得票率虽然不变,但选 票流失了 2 万多张; 唯有在苗栗县、南投县和嘉 义县等地才有所斩获。 就 2009 年 17 个县、市长选举的总体得票 率而言,民进党从 2005 年的 1,764,734 票( 包 括台联的 58,243 票) ,增加到 1,982,914 票,多 了 218,180 票; 得票率从 4 年前的 39. 5% 提高 到 45. 3% ,增加了 5. 8% 。与此相反,国民党的 得票 数 比 4 年 前“泛 蓝 ”阵 营 总 得 票 数 2,331,337张少了236,819 票,得票率由52. 2% 下降为 47. 9% ,减少了 4. 3% 。两党得票率合 计 93. 2% ,差距 2. 5% ,符合均衡两党体系的标 准。但如果将脱党参选花莲县长的傅崐萁和张 志明所获得的 113,127 张选票计入“泛蓝”阵 营的票源,后者所实际流失的票数应为123,692 张,得票率应为 50. 6% ,而不是 47. 9% 。根据 这种算法,两大阵营得票率合计将近 96% ,差 87
距在5%左右。同时县市长选举的投票率由 降到50.7%。两者合计,“泛蓝”在2009年的 2005年的67.5%下降为63.3%,有效票数减 得票率很可能是50.6%,只比民进党略高一 少了9万多,但远远不及国民党所流失的23多 些。但民进党在23个县市长选举的估算得票 万张选票,也不及“泛蓝”阵营所流失的12万 率48.9%,己经是历史的新高,意味着均衡两 多张选票,可见还是有不少选民转投了民进党 党体系的到来。 候选人。 民进党实力回升的另一指标是在2009年 民进党在2009年县市长选举中的得票率 9月以来的多次“立委”补选中,增加了6个席 达到其历史上的最高纪录,掌握了宜兰、云 位,从原先的27席,增加到33席,占“立法院” 林、嘉义和屏东四县的执政权。如果台北县、 总席次的比率将近30%。其中3个席位是由 台中县市、台南县市和高雄县在2009年没有 于国民党原当选“立委”因贿选被认定无效,使 因为升格而推迟选举,民进党的执政县市可 民进党得以推出在2008年“立委”选举中落选 能达到7个以上。如表3所示,就延举的6个 的三位候选人再次上阵,赢回席位。另外三个 县市而言,“泛绿”阵营在2005年的得票率约 席位则源于国民党“立委”转换跑道,获选台 46.7%,按照跟17个县、市同样的增长幅度, 东、桃园和新竹县长而出现空缺,民进党候选人 假如这6个县、市在2009年也进行选举,民进 赖坤成、黄仁杼和彭绍瑾,分别击败国民党籍候 党可望获得52.5%的得票率。与该党在17 选人邝丽贞、陈学圣和郑永堂,获得这三个席 个县、市实际得票率(45.3%)合计,民进党的 位。原任台东县长邝丽贞未能接替黄健庭留下 总得票率可能冲到48.9%。与此相对照“泛 的空缺,原任嘉义县长陈明文却可以接替张花 蓝”阵营在2009年17个县市长选举中的得 冠留下的“立委”席位,同样是转换跑道,成败 票率,从4年前的总得票率52.2%下降到 结果迥异,从另一方面展现了两大政党政治实 50.5%。按照同样的减幅推算,“泛蓝”上述6 力的消长。补选结果对“立法院”政治生态的 个县、市的得票率,也可能由4年前的52.4% 影响,由表3可以概见。 表32008年“立法院”选举以来国民党和民进党在“立法院”席位变化情况 “区域立委 “不分区立委” 原住民“立委” 合计 时间 国民党民进党其它国民党民进党国民党其它* 国民党民进党其他 2008.1 57席 13席 3席 20席14席 4席 2席 6 27 2010.850席 19席 4席 20席 14席 4席 1席 74 33 5 *包括亲民党籍原住民“立委”林正二。2010年7月林正二因被认定贿选而当选无效,不再补选,故现在“立 法院”只有112个席位。 败给陈菊,国民党在中北部所得,远不及南部 四“北蓝南绿”格局的新变化 所失。 根据2010年之前三次市(县)长选举得票 2010年的“五都”选举催生了岛内“北蓝南 平均值,可以看出国民党在台北市、新北市和大 绿”格局的新变化。在这次选举中,国民党虽 台中原来就处于领先地位(分别领先17.7%, 然维持了在台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的执政优 2.9%和12.8%),在大台南和大高雄则处于落 势,但民进党在选票上比国民党多40万,得票 后地位(分别落后11.6%和8.0%),2010年的 率比国民党多5.3%,明显领先。虽然,国民党 选举没有改变这一基本格局,但民进党在台北 候选人郝龙斌在台北市大胜民进党候选人苏贞 市和台中市与国民党的差距明显缩小,在南部 昌17万票,朱立伦在新北市赢蔡英文11万票, 的领先优势明显增加。 胡志强在台中市险胜苏嘉全3万票,但国民党 国民党在台北市长选举中打了一场成功的 候选人郭添财在台南以21万之差败给民进党 保卫战,但也流失了一些传统选票。台北市的 候选人赖清德,黄昭顺在高雄又以50万票之差 选票结构历来“蓝”大于“绿”,民进党在台北市 88 C1994-201I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距在 5% 左右。同时县市长选举的投票率由 2005 年的 67. 5% 下降为 63. 3% ,有效票数减 少了 9 万多,但远远不及国民党所流失的 23 多 万张选票,也不及“泛蓝”阵营所流失的 12 万 多张选票,可见还是有不少选民转投了民进党 候选人。 民进党在 2009 年县市长选举中的得票率 达到其历史上的最高纪录,掌 握 了 宜 兰、云 林、嘉义和屏东四县的执政权。如果台北县、 台中县市、台南县市和高雄县在 2009 年没有 因为升格而推迟选举,民进党的执政县市可 能达到 7 个以上。如表 3 所示,就延举的 6 个 县市而言,“泛绿”阵营在 2005 年的得票率约 46. 7% ,按照跟 17 个县、市同样的增长幅度, 假如这 6 个县、市在 2009 年也进行选举,民进 党可望获 得 52. 5% 的 得 票 率。与 该 党 在 17 个县、市实际得票率( 45. 3% ) 合计,民进党的 总得票率可能冲到 48. 9% 。与此相对照,“泛 蓝”阵营在 2009 年 17 个县市长选举中的得 票率,从 4 年 前 的 总 得 票 率 52. 2% 下 降 到 50. 5% 。按照同样的减幅推算,“泛蓝”上述 6 个县、市的得票率,也可能由 4 年前的 52. 4% 降到 50. 7% 。两者合计,“泛蓝”在 2009 年的 得票率很可能是 50. 6% ,只比民进党略高一 些。但民进党在 23 个县市长选举的估算得票 率 48. 9% ,已经是历史的新高,意味着均衡两 党体系的到来。 民进党实力回升的另一指标是在 2009 年 9 月以来的多次“立委”补选中,增加了 6 个席 位,从原先的 27 席,增加到 33 席,占“立法院” 总席次的比率将近 30% 。其中 3 个席位是由 于国民党原当选“立委”因贿选被认定无效,使 民进党得以推出在 2008 年“立委”选举中落选 的三位候选人再次上阵,赢回席位。另外三个 席位则源于国民党“立委”转换跑道,获选台 东、桃园和新竹县长而出现空缺,民进党候选人 赖坤成、黄仁杼和彭绍瑾,分别击败国民党籍候 选人邝丽贞、陈学圣和郑永堂,获得这三个席 位。原任台东县长邝丽贞未能接替黄健庭留下 的空缺,原任嘉义县长陈明文却可以接替张花 冠留下的“立委”席位,同样是转换跑道,成败 结果迥异,从另一方面展现了两大政党政治实 力的消长。补选结果对“立法院”政治生态的 影响,由表 3 可以概见。 表 3 2008 年“立法院”选举以来国民党和民进党在“立法院”席位变化情况 时间 “区域立委” “不分区立委” 原住民“立委” 合计 国民党 民进党 其它 国民党 民进党 国民党 其它* 国民党 民进党 其他 2008. 1 57 席 13 席 3 席 20 席 14 席 4 席 2 席 81 27 5 2010. 8 50 席 19 席 4 席 20 席 14 席 4 席 1 席 74 33 5 * 包括亲民党籍原住民“立委”林正二。2010 年 7 月林正二因被认定贿选而当选无效,不再补选,故现在“立 法院”只有 112 个席位。 四、“北蓝南绿”格局的新变化 2010 年的“五都”选举催生了岛内“北蓝南 绿”格局的新变化。在这次选举中,国民党虽 然维持了在台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的执政优 势,但民进党在选票上比国民党多 40 万,得票 率比国民党多 5. 3% ,明显领先。虽然,国民党 候选人郝龙斌在台北市大胜民进党候选人苏贞 昌 17 万票,朱立伦在新北市赢蔡英文 11 万票, 胡志强在台中市险胜苏嘉全 3 万票,但国民党 候选人郭添财在台南以 21 万之差败给民进党 候选人赖清德,黄昭顺在高雄又以 50 万票之差 败给陈菊,国民党在中北部所得,远不及南部 所失。 根据 2010 年之前三次市( 县) 长选举得票 平均值,可以看出国民党在台北市、新北市和大 台中原来就处于领先地位( 分别领先 17. 7% , 2. 9% 和 12. 8% ) ,在大台南和大高雄则处于落 后地位( 分别落后 11. 6% 和 8. 0% ) ,2010 年的 选举没有改变这一基本格局,但民进党在台北 市和台中市与国民党的差距明显缩小,在南部 的领先优势明显增加。 国民党在台北市长选举中打了一场成功的 保卫战,但也流失了一些传统选票。台北市的 选票结构历来“蓝”大于“绿”,民进党在台北市 88
从未获得过半选票。在2010年选举中,不少外 的得票数比前三次选举中国民党得票数的均值 界人士一度看好苏贞昌的选战和从政经验,认 多15万多票,但得票率却比前三次选举的均值 为其可能击败郝龙斌,打破民进党在该市得票 少2.7%。与此相反,民进党候选人苏嘉全所 记录。但选举结果表明,苏贞昌的得票数仅比 获选票比前三次选举中“泛绿”得票数的均值 前三次选举中“泛绿”得票数的均值多近6万 多26万多票,得票率比前三次选举的均值猛增 票,比得票率的均值多2.7%,所得票数和得票 近8%。如果只是比较最近两次选举,胡志强 率低于陈水扁在1998年创下的记录。郝龙斌 的得票数比起“泛蓝”2005年在台中县、市的得 的得票数比前三次选举中“泛蓝”得票数均值 票总数(690,872)固然多4万票,但苏嘉全的 少1万多票,比得票率的均值少3.2%。如果 得票数则比当年得票总数(450,745)多将近25 只是对比最近的两次台北市长选举国、民两党 万票,并超过2010年大台中选举新增加的15 的得票,郝龙斌比2006年选举时多10.6万票, 万选民这一数目。“泛蓝”在2005年台中县、 得票率增加近2%(从53.8%增至55.7%);苏 市的得票率约59.9%,比民进党的39.1%多出 贞昌也比当年参选的谢长廷多10.2万票,得票 20%以上,这次仅以两个多百分点低空掠过,也 率增加近3%(从40.9%增至43.8%)。不过, 令不少人跌破眼镜。 如果将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在2006年的选票 大台南是此次“五都”选举中最没有悬念 (53,281张)视为“泛蓝”票源,同时将台联候 的。国民党候选人郭添财的得票数比前三次选 选人周玉蔻的选票(3,372张)视为“泛绿”票 举中“泛蓝”得票数的均值多近6万票,但得票 源,郝龙斌在执政四年后实际上只新增5.2万 率却比前三次选举的均值少1.6%;而民进党 多张选票,得票率反而下降2%以上;“泛绿”的 候选人赖清德所获选票比前三次选举中“泛 得票率则上升2%以上。 绿”得票数的均值多17万多票,得票率比前三 民进党在新北市本有长期执政的经验, 次选举的均值增加近8%。如果只是比较最近 “泛蓝”在新北市得票率从1997年的41.1%, 两次选举,郭添财的票数比起国民党2005年在 上升到2001年的48.2%,在2005年始以 台南县、市的得票总数(385,135)固然多2万 54.9%的得票率,取回执政权。民进党主席蔡 多票,但赖清德的票数则比“泛绿”当年在台南 英文参选新北市,并非该党的首选人物,只是苏 县、市的得票总数(457,589)多16万多票,得 贞昌在国民党决定由朱立伦参选新北市后,擅 票率增加7%。同时,“蓝、绿”在2005年台南 自宣布参选台北市,才使民进党被迫调整选战 县、市长选举的得票率为46.0%比53.4%,相 部署。选举结果表明,蔡英文在新北市的得票 差7.4%,但到2010年得票率差距则扩大为 数比前三次选举中民进党得票数的均值多25 20.8%,增加13.4%。 万多票,得票率比前三次选举的均值多1.7%, 大高雄是此次“五都”选举中最有戏剧性 但朱立伦的得票数也比前三次选举中“泛蓝” 的。由于民进党候选人杨秋兴脱党竞选,抢夺 得票数的均值多32万多票,得票率比前三次选 了不少“泛蓝”选票,使国民党候选人黄昭顺的 举的均值多4个多百分点。但如果只是对比最 得票数比前三次选举“泛蓝”得票数的均值少 近的两次选举,朱立伦的得票数较之五年前周 27万多票,得票率比前三次选举的均值少 锡玮的得票数仅增加12.7万,蔡英文的得票数 23.5%以上:而民进党候选人陈菊所获选票比 则比五年前民进党候选人罗文嘉的得票数多约 前三次选举中“泛绿”得票数的均值多12万多 20.7万:在得票率上,周锡玮在2005年领先罗 票,得票率比前三次选举的均值增加近1%。 文嘉超过10%,这次朱立伦仅领先蔡英文5% 如果只是比较最近两次选举,黄昭顺的票数比 以上。两种比较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明显不同。 起国民党2005年在高雄县和2006年在高雄市 国民党在大台中有着厚实的选票基础,现 的得票总数(622,318)少30万多票,但陈菊的 任台中市长胡志强的执政和公关能力首屈一 票数则比“泛绿”当年得票总数(739,248)多8 指,但其战果却是差强人意。胡志强在大台中 万多票。同时,“蓝、绿”在上一次的得票率为 89 C1994-201I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从未获得过半选票。在 2010 年选举中,不少外 界人士一度看好苏贞昌的选战和从政经验,认 为其可能击败郝龙斌,打破民进党在该市得票 记录。但选举结果表明,苏贞昌的得票数仅比 前三次选举中“泛绿”得票数的均值多近 6 万 票,比得票率的均值多 2. 7% ,所得票数和得票 率低于陈水扁在 1998 年创下的记录。郝龙斌 的得票数比前三次选举中“泛蓝”得票数均值 少 1 万多票,比得票率的均值少 3. 2% 。如果 只是对比最近的两次台北市长选举国、民两党 的得票,郝龙斌比 2006 年选举时多 10. 6 万票, 得票率增加近 2% ( 从 53. 8% 增至 55. 7% ) ; 苏 贞昌也比当年参选的谢长廷多 10. 2 万票,得票 率增加近 3% ( 从 40. 9% 增至 43. 8% ) 。不过, 如果将亲民党候选人宋楚瑜在 2006 年的选票 ( 53,281 张) 视为“泛蓝”票源,同时将台联候 选人周玉蔻的选票( 3,372 张) 视为“泛绿”票 源,郝龙斌在执政四年后实际上只新增 5. 2 万 多张选票,得票率反而下降 2% 以上; “泛绿”的 得票率则上升 2% 以上。 民进党在新北市本有长期执政的经验, “泛蓝”在新北市得票率从 1997 年的 41. 1% , 上升 到 2001 年 的 48. 2% ,在 2005 年 始 以 54. 9% 的得票率,取回执政权。民进党主席蔡 英文参选新北市,并非该党的首选人物,只是苏 贞昌在国民党决定由朱立伦参选新北市后,擅 自宣布参选台北市,才使民进党被迫调整选战 部署。选举结果表明,蔡英文在新北市的得票 数比前三次选举中民进党得票数的均值多 25 万多票,得票率比前三次选举的均值多 1. 7% , 但朱立伦的得票数也比前三次选举中“泛蓝” 得票数的均值多 32 万多票,得票率比前三次选 举的均值多 4 个多百分点。但如果只是对比最 近的两次选举,朱立伦的得票数较之五年前周 锡玮的得票数仅增加 12. 7 万,蔡英文的得票数 则比五年前民进党候选人罗文嘉的得票数多约 20. 7 万; 在得票率上,周锡玮在 2005 年领先罗 文嘉超过 10% ,这次朱立伦仅领先蔡英文 5% 以上。两种比较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明显不同。 国民党在大台中有着厚实的选票基础,现 任台中市长胡志强的执政和公关能力首屈一 指,但其战果却是差强人意。胡志强在大台中 的得票数比前三次选举中国民党得票数的均值 多 15 万多票,但得票率却比前三次选举的均值 少 2. 7% 。与此相反,民进党候选人苏嘉全所 获选票比前三次选举中“泛绿”得票数的均值 多 26 万多票,得票率比前三次选举的均值猛增 近 8% 。如果只是比较最近两次选举,胡志强 的得票数比起“泛蓝”2005 年在台中县、市的得 票总数( 690,872) 固然多 4 万票,但苏嘉全的 得票数则比当年得票总数( 450,745) 多将近 25 万票,并超过 2010 年大台中选举新增加的 15 万选民这一数目。“泛蓝”在 2005 年台中县、 市的得票率约 59. 9% ,比民进党的 39. 1% 多出 20% 以上,这次仅以两个多百分点低空掠过,也 令不少人跌破眼镜。 大台南是此次“五都”选举中最没有悬念 的。国民党候选人郭添财的得票数比前三次选 举中“泛蓝”得票数的均值多近 6 万票,但得票 率却比前三次选举的均值少 1. 6% ; 而民进党 候选人赖清德所获选票比前三次选举中“泛 绿”得票数的均值多 17 万多票,得票率比前三 次选举的均值增加近 8% 。如果只是比较最近 两次选举,郭添财的票数比起国民党 2005 年在 台南县、市的得票总数( 385,135) 固然多 2 万 多票,但赖清德的票数则比“泛绿”当年在台南 县、市的得票总数( 457,589) 多 16 万多票,得 票率增加 7% 。同时,“蓝、绿”在 2005 年台南 县、市长选举的得票率为 46. 0% 比 53. 4% ,相 差 7. 4% ,但到 2010 年得票率差距则扩大为 20. 8% ,增加 13. 4% 。 大高雄是此次“五都”选举中最有戏剧性 的。由于民进党候选人杨秋兴脱党竞选,抢夺 了不少“泛蓝”选票,使国民党候选人黄昭顺的 得票数比前三次选举“泛蓝”得票数的均值少 27 万 多 票,得票率比前三次选举的均值少 23. 5% 以上; 而民进党候选人陈菊所获选票比 前三次选举中“泛绿”得票数的均值多 12 万多 票,得票率比前三次选举的均值增加近 1% 。 如果只是比较最近两次选举,黄昭顺的票数比 起国民党 2005 年在高雄县和 2006 年在高雄市 的得票总数( 622,318) 少 30 万多票,但陈菊的 票数则比“泛绿”当年得票总数( 739,248) 多 8 万多票。同时,“蓝、绿”在上一次的得票率为 89
45.6%比54.2%,相差8.6%,但到2010年得 政党认同,采取策略性投票行为。此外,台湾 票率差距则扩大为32.3%。 “立法院”保留了少部分的政党比例代表席位, 杨秋兴在2010年大高雄选举中所获得的 以及县市议员(包括台北市和高雄市议员)选 414,950张选票,究竞多少属于国民党和民进 举仍是采取一区多席制,第三党或无党籍人士 党的票源,难以准确估计,但可以根据民进党候 在一定时期尚有部分的存活空间,但不会影响 选人赖清德在大台南的选票增加的趋势予以推 到两党体系的发展趋势。2009年以来台湾的 论,因为两地“蓝、绿”实力对比接近。如果杨 县市长选举和“立委”补选表明,民进党的政治 秋兴没有独立参选,陈菊在大高雄的得票率可 实力己经从2008年的低谷回升。单席选区相 望较前三次选举的均值多8%,达到60%左 对多数当选制所隐含的“赢者全拿”(The Win- 右。①国、民两党候选人在大高雄的得票率可 ner Takes All)的政治逻辑,在“蓝”大于“绿”的 能跟大台南一样,呈现四六对开的局面,也就是 选票结构下固然对国民党有利,但一旦“泛蓝” 国民党候选人可能获得62万票,陈菊获得93 选民的投票意愿发生变化,也可能导致选举结 万票,相差31万票。换言之,杨秋兴的41万张 果的逆转。2010年的“五都”选举强化了台湾 选票中,有30万张属“泛蓝”选票,11万张属 两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国民党虽然维持了在台 “泛绿”选票。杨秋兴对陈菊的分票效应,远远 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的执政权,但在“五都” 小于对黄昭顺的“夹杀”威胁。 市长选举的总体得票上,明显落后于民进党。 鉴于杨秋兴对国民党票源的蚕食,国民党 就2009年和2010年两次地方领导人选举的结 在“五都”选举中的总得票数,与民进党的落差 果综而述之,蓝、绿”的选票基础大致持平,今 原本不会是40万票,而很可能是21万票。但 后任何一个政党要想维持长期的优势均非易 即使如此“泛蓝”在2009年17个县市长选举 事。鉴于国民党和民进党各有源于不同阶层、 中领先民进党22万多张选票(包括脱党参选 不同地域的基本支持者,台湾民众在身份认同、 的傅崐萁和张志明二人的选票)的优势,经过 统“独”议题、两岸关系、涉外关系方面存在较 “五都”市长选举,己经基本荡然无存。当然, 明显的“蓝、绿”分野,有理由预料均衡两党体 这两次选举的性质与即将来临的2012年两次 系和政党轮替,将成为岛内的政治常态。 大选不同,难以简单推论。但国民党的票源在 南北地区不同程度的流失趋势,在今后一两年 参考文献: 是否还会持续,却是值得观测的重要变量。 [1]Maurice Duverger.Political Parties:Their Organiza- 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 [M].New 五、结论 York:Wiley,1963 2]Giovanni Sartori.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A Frame- 本文以2008年台湾“立法院”单席选区两 work for Analysis [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 票制和多年来县市长、“直辖市长”和最高领导 sity Press,1976 人选举所实行的相对多数当选制为例,说明单 B]Paul Pennings Jan-Erik Lane,Comparing Party Sys- 席选区相对多数当选制有利于两党体系的形 tem Change [M].New York:Rutledge,1998. 成。但选举制度变化对政党体系的影响,存在 4]Douglas Rae.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lectoral 滞后效应。就心理因素而言,政治人物和选民 Laws [M].New Haven,CT:Yale University Press, 对新的选举制度的作用,有个逐渐认识的过程。 1971. 只有当实践表明单席选区相对多数当选制确实 5]Jean Blondel.Party Systems and Patterns of Govern- 不利第三党存活的时候,人们才会调适原有的 ment in Western Democracies []Canadian Journal ①如果仅仅对比两次选举,陈菊的得票率可望较上一次增加7%,超过61%“蓝、绿”阵营在大高雄的得票差距甚至可能从上 一次的8.6%扩大到22%。 90 C1994-201I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45. 6% 比 54. 2% ,相差 8. 6% ,但到 2010 年得 票率差距则扩大为 32. 3% 。 杨秋兴在 2010 年大高雄选举中所获得的 414,950 张选票,究竟多少属于国民党和民进 党的票源,难以准确估计,但可以根据民进党候 选人赖清德在大台南的选票增加的趋势予以推 论,因为两地“蓝、绿”实力对比接近。如果杨 秋兴没有独立参选,陈菊在大高雄的得票率可 望较前三次选举的均值多 8% ,达到 60% 左 右。① 国、民两党候选人在大高雄的得票率可 能跟大台南一样,呈现四六对开的局面,也就是 国民党候选人可能获得 62 万票,陈菊获得 93 万票,相差 31 万票。换言之,杨秋兴的 41 万张 选票中,有 30 万张属“泛蓝”选票,11 万张属 “泛绿”选票。杨秋兴对陈菊的分票效应,远远 小于对黄昭顺的“夹杀”威胁。 鉴于杨秋兴对国民党票源的蚕食,国民党 在“五都”选举中的总得票数,与民进党的落差 原本不会是 40 万票,而很可能是 21 万票。但 即使如此,“泛蓝”在 2009 年 17 个县市长选举 中领先民进党 22 万多张选票( 包括脱党参选 的傅崐萁和张志明二人的选票) 的优势,经过 “五都”市长选举,已经基本荡然无存。当然, 这两次选举的性质与即将来临的 2012 年两次 大选不同,难以简单推论。但国民党的票源在 南北地区不同程度的流失趋势,在今后一两年 是否还会持续,却是值得观测的重要变量。 五、结 论 本文以 2008 年台湾“立法院”单席选区两 票制和多年来县市长、“直辖市长”和最高领导 人选举所实行的相对多数当选制为例,说明单 席选区相对多数当选制有利于两党体系的形 成。但选举制度变化对政党体系的影响,存在 滞后效应。就心理因素而言,政治人物和选民 对新的选举制度的作用,有个逐渐认识的过程。 只有当实践表明单席选区相对多数当选制确实 不利第三党存活的时候,人们才会调适原有的 政党认同,采取策略性投票行为。此外,台湾 “立法院”保留了少部分的政党比例代表席位, 以及县市议员( 包括台北市和高雄市议员) 选 举仍是采取一区多席制,第三党或无党籍人士 在一定时期尚有部分的存活空间,但不会影响 到两党体系的发展趋势。2009 年以来台湾的 县市长选举和“立委”补选表明,民进党的政治 实力已经从 2008 年的低谷回升。单席选区相 对多数当选制所隐含的“赢者全拿”( The Winner Takes All) 的政治逻辑,在“蓝”大于“绿”的 选票结构下固然对国民党有利,但一旦“泛蓝” 选民的投票意愿发生变化,也可能导致选举结 果的逆转。2010 年的“五都”选举强化了台湾 两党政治的发展趋势。国民党虽然维持了在台 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的执政权,但在“五都” 市长选举的总体得票上,明显落后于民进党。 就 2009 年和 2010 年两次地方领导人选举的结 果综而述之,“蓝、绿”的选票基础大致持平,今 后任何一个政党要想维持长期的优势均非易 事。鉴于国民党和民进党各有源于不同阶层、 不同地域的基本支持者,台湾民众在身份认同、 统“独”议题、两岸关系、涉外关系方面存在较 明显的“蓝、绿”分野,有理由预料均衡两党体 系和政党轮替,将成为岛内的政治常态。 参考文献: [1]Maurice Duverger.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M]. New York: Wiley,1963. [2]Giovanni Sartori. Parties and Party System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6. [3]Paul Pennings & Jan-Erik Lane,Comparing Party System Change[M]. New York: Rutledge,1998. [4]Douglas Rae. The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Electoral Laws[M]. New Haven,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1. [5]Jean Blondel. Party Systems and Patterns of Government in Western Democracies[J]. Canadian Journal 90 ①如果仅仅对比两次选举,陈菊的得票率可望较上一次增加 7% ,超过 61%,“蓝、绿”阵营在大高雄的得票差距甚至可能从上 一次的 8. 6% 扩大到 22%
of Political Science,1968(2).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6]Markku Laakso Rein Taagepera.Effective Number [12]Pippa Norris.Electoral Engineering:Voting Rules of Parties:A Measure with Application to West Eu- and Political Behavior [M].New York:Cambridge rop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1979(1). University Press,2004. Maurice Duverger.Political Parties:Their Organiza- [13]Maurice Duverger.Duverger's Law:Forty Years Later 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 [Bernard Grofman Arend Lijphart (eds.).E- [8]John C.Grumm.Theories of Electoral Systems [] lectoral Laws and Their Political Consequences.New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58(2). York:Agathon Press. Peter Siavelis Arturo Valenzuela.Electoral Engineer- [14]Giovanni Sartori.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 ing and Democratic Stability:The Legacy of Authoritar- neering [M].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ian Rule in Chile [M].Arend Lijphart Carlos H. 1994. Waisman(eds.)Institutional Design in New Democ- [15]Arend Lijphart.Electoral Systems and Party Systems racies.Boulder,Colorado:Westview Press,1996. [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0]Harry Eckstein David Apter.Comparative Poli- 6王业立.比较选举制度].台北:五南图书出版 tics:A Reader [M].New York:Free Press,1963. 股份有限公司,2008. [11]Richard S.Katz.Democracy and Elections [M]. 责任编辑王金水 An Analysi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Party System in Taiwan LIN Gang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As the 2009 county magistrate elections,supplementary legislator elections,and 2010 municipal elections indicated,the political momentum of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DPP)has resumed from its lowest point in 2008. Given the fact that both the Kuomintang (KMT)and the DPP have their basic supporters from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and re- gions respectively,and that a "blue or green"dichotomy exists among the Taiwanese people in terms of identity,issues on unification and secession,cross-strait relations,and Taiwan's external ties,it is reasonable to expect a symmetric two party system and frequent power transfers between the two main parties in the years to come. Key Words:Electoral System:Party Systems:The Kuomintang: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91 1994-2011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
of Political Science,1968( 2) . [6]Markku Laakso & Rein Taagepera. Effective Number of Parties: A Measure with Application to West Europe[J].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1979( 1) . [7]Maurice Duverger. Political Parties: Their Organization and Activity in the Modern State. [8]John C. Grumm. Theories of Electoral Systems[J]. Midwest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958( 2) . [9]Peter Siavelis & Arturo Valenzuela. Electoral Engineering and Democratic Stability: The Legacy of Authoritarian Rule in Chile[M]. Arend Lijphart & Carlos H. Waisman( eds. ) . Institutional Design in New Democracies. Boulder,Colorado: Westview Press,1996. [10]Harry Eckstein & David Apter. Comparative Politics: A Reader[M]. New York: Free Press,1963. [11]Richard S. Katz. Democracy and Elections[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7. [12]Pippa Norris. Electoral Engineering: Voting Rules and Political Behavior[M].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 [13]Maurice Duverger. Duverger's Law: Forty Years Later [M]. Bernard Grofman & Arend Lijphart ( eds. ) . Electoral Laws and Their Political Consequences. New York: Agathon Press. [14]Giovanni Sartori. Comparative Constitutional Engineering[M].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4. [15]Arend Lijphart. Electoral Systems and Party Systems [M].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4. [16]王业立. 比较选举制度[M]. 台北: 五南图书出版 股份有限公司,2008. 责任编辑 王金水 An Analysis of Future Development of Party System in Taiwan LIN Gang (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and Public Affairs,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hanghai 200030,China) Abstract: As the 2009 county magistrate elections,supplementary legislator elections,and 2010 municipal elections indicated,the political momentum of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 DPP) has resumed from its lowest point in 2008. Given the fact that both the Kuomintang ( KMT) and the DPP have their basic supporters from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and regions respectively,and that a“blue or green”dichotomy exists among the Taiwanese people in terms of identity,issues on unification and secession,cross-strait relations,and Taiwan's external ties,it is reasonable to expect a symmetric two party system and frequent power transfers between the two main parties in the years to come. Key Words: Electoral System; Party Systems; The Kuomintang; The Democratic Progressive Party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