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服务提供体系 生活方式、酗酒等高风险行为以及空气污染等环 不高或有关服务质量的信息有限,高级医疗机构 境因素。交通安全的挑战也日益突出。 的候诊时间长,人们对他们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 互动有所不满。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 与此同时,还需要扩展当前的改革,在已有 们对医疗机构的信心。 的创新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国卫生服务提 供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2008年以来,中国的卫 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些挑战,并制订 生总费用的增长明显高于GDP的增速。尽管原有 了影响深远的政策,以改革卫生服务提供体系。 费用基数和占GDP的比重较低,2015年尚仍未 2009年新医改以来,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开展 达到6%,但由于被抑制的需求,流行病和人口 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结构的变化,收人增长和技术创新,支出压力持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得到强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 续加大,医疗费用快速上升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 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显著扩大。特别是 扭转。一些高收人国家的经历表明,如果没有适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 当的控制,过快的卫生支出增长会加重个人、企业、 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0号)。 政府的负担,难以持续。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健 康中国”国家战略,将改善全民健康作为卫生系 世界银行为此联合研究专门开展的财政投入 统的主要战略目标。这一战略将指导“十三五” 预测显示,若继续现有的服务提供模式,不进行 (2016-2020)期间卫生改革的规划和实施。中国 改革,中国卫生总费用将由2014年占GDP的 政府也加快了卫生领域立法的步伐。涉及基层卫 5.6%增长至2035年占GDP的9%的以上,分阶 生筹资、服务提供、医药和社会力量投资等各方 段预测的平均年增长率为8.4%。这些增长中超过 面的《基本卫生法》也已经被纳入全国人大立法 60%以上都将来自于住院服务。也就是说,若能 工作日程。 控制相关不合理因素,减少体系中的低效率,中 国可以节省大约占GDP3%左右的支出。要真正 中共中央有关“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和最近 节省这些支出,要更多地使用门诊和基层服务。 发布的医改政策中都包含了服务提供体系改革的 本研究报告分析了为实现这一目标要进行的改革。 核心内容。例如,政策强调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包括强调基层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推进人 在取得了前述成果的基础上,中国需要进一 事制度改革,更好地发挥医疗保险作用以及鼓励 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而避免高收入国家 社会力量参与办医。政策还提出“以人为本”的 经历过的走向高成本、低价值的医疗卫生服务体 原则,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通过建立分级诊疗, 系的风险。当前的服务体系以医院为中心、注重 使用多学科服务团队和服务联合体来促进防治结 服务数量。服务模式注重提供治疗服务,而不是 合,让资源下沉到基层,改革公立医院治理模式, 从源头上保障健康;人们倾向于在医院,而不是 完善区域卫生服务规划。虽然已取得重要的进展, 在基层接受服务。卫生筹资分散,医疗保险还没 但主要限于试点项目。这就显示了推进改革实施, 有更加主动地购买卫生服务。基层缺乏合格的医 强化改革扩面推广的必要性。当然,这些改革措 务人员,进一步削弱了卫生系统发挥疾病预防、 施的实施有难度,广泛推广也需要假以时日,因 早诊断、早治疗、服务一体化等核心职能的能力。 此大家都认为改革进入了“深水区”。 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xii 深化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设基于价值的优质服务提供体系 生活方式、酗酒等高风险行为以及空气污染等环 境因素。交通安全的挑战也日益突出。 与此同时,还需要扩展当前的改革,在已有 的创新试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中国卫生服务提 供体系的有效性和效率。2008 年以来,中国的卫 生总费用的增长明显高于 GDP 的增速。尽管原有 费用基数和占 GDP 的比重较低,2015 年尚仍未 达到 6%,但由于被抑制的需求,流行病和人口 结构的变化,收入增长和技术创新,支出压力持 续加大,医疗费用快速上升的趋势在短期内难以 扭转。一些高收入国家的经历表明,如果没有适 当的控制,过快的卫生支出增长会加重个人、企业、 政府的负担,难以持续。 世界银行为此联合研究专门开展的财政投入 预测显示,若继续现有的服务提供模式,不进行 改革,中国卫生总费用将由 2014 年占 GDP 的 5.6% 增长至 2035 年占 GDP 的 9% 的以上,分阶 段预测的平均年增长率为 8.4%。这些增长中超过 60% 以上都将来自于住院服务。也就是说,若能 控制相关不合理因素,减少体系中的低效率,中 国可以节省大约占 GDP3% 左右的支出。要真正 节省这些支出,要更多地使用门诊和基层服务。 本研究报告分析了为实现这一目标要进行的改革。 在取得了前述成果的基础上,中国需要进一 步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从而避免高收入国家 经历过的走向高成本、低价值的医疗卫生服务体 系的风险。当前的服务体系以医院为中心、注重 服务数量。服务模式注重提供治疗服务,而不是 从源头上保障健康;人们倾向于在医院,而不是 在基层接受服务。卫生筹资分散,医疗保险还没 有更加主动地购买卫生服务。基层缺乏合格的医 务人员,进一步削弱了卫生系统发挥疾病预防、 早诊断、早治疗、服务一体化等核心职能的能力。 一些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 不高或有关服务质量的信息有限,高级医疗机构 的候诊时间长,人们对他们与服务提供者之间的 互动有所不满。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 们对医疗机构的信心。 中国领导人已经认识到了这些挑战,并制订 了影响深远的政策,以改革卫生服务提供体系。 2009 年新医改以来,中国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开展 基层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建立全科医生制度, 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得到强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提 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面显著扩大。特别是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 度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5]70 号)。 2015 年 10 月 29 日,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健 康中国”国家战略,将改善全民健康作为卫生系 统的主要战略目标。这一战略将指导“十三五” (2016-2020)期间卫生改革的规划和实施。中国 政府也加快了卫生领域立法的步伐。涉及基层卫 生筹资、服务提供、医药和社会力量投资等各方 面的《基本卫生法》也已经被纳入全国人大立法 工作日程。 中共中央有关“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和最近 发布的医改政策中都包含了服务提供体系改革的 核心内容。例如,政策强调要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包括强调基层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推进人 事制度改革,更好地发挥医疗保险作用以及鼓励 社会力量参与办医。政策还提出“以人为本”的 原则,如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通过建立分级诊疗, 使用多学科服务团队和服务联合体来促进防治结 合,让资源下沉到基层,改革公立医院治理模式, 完善区域卫生服务规划。虽然已取得重要的进展, 但主要限于试点项目。这就显示了推进改革实施, 强化改革扩面推广的必要性。当然,这些改革措 施的实施有难度,广泛推广也需要假以时日,因 此大家都认为改革进入了“深水区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