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化的测验量表。诊断的类别包括: (1)动力性诊断:对影响学生问题的各种动力的横断研究,了解学生烦恼的生理、心 理、社会原因。 (2)临床诊断:在现场操作进程中的诊断。 (3)病源性诊断:旨在了解问题的原因及形成过程。 因此,个案调査的诊断不只是对问题症状和现象的探究,更重要的是掌握问题本质及原 4.个案分析 个案调査收集到的资料往往比较粗糙、琐碎,需要用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理性的加工 通常内容分析法( content analysis)在综合个案资料上用处较大,它可以系统、客观地辨识 信息,提供推论的依据。分析的首要步骤是选择与界定所分析的类别,一般有2种维度:① (1)主观一—客观维度 个案调查对象的主观分析,主要是了解如动机、态度、情感、人生观等内部动力与行为 的因果关系;个案调査对象的客观分析,需要了解教育、社会环境、家庭等与个案的生理 心理特点及成长发展存在哪些相适应和不相适应的地方,找出这些适应和不适应的原因。 (2)现状一一过程一一背景维度 首先,分析个案当前发展现状和水平。然后,分析个案行为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 及这些情况与现有水平的动态关系。最后,进一步分析影响个案行为或现象发生的背景因素 以此来了解个案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变化的因素。 5.个案指导 个案调査不仅仅要提出研究的问题,还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指导性意见,通过跟 踪、观察、记录等方式验证先前的诊断和假设。在个案调查的诊断与假设、分析与指导过程 中难免会有错误的判断和推论,因此需要在实际的个案实施过程中,通过多方向的信息和资 料来检验先前主观推断的合理性 6.形成结论 对个案的表现进行讨论和评估,提出建议,得出结论,撰写个案调查报告。 个案调査除了收集个案相关资料外,还需与个案进行沟通,以达到辅导、咨询、解决问 题的目的。沟通方式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多对一的。沟通形式可以是正式场合,也可 以是非正式场合。在沟通过程中,研究人员要特别关注个案的非语言信息,如动作、表情等, 以全面、真实了解个案。 例3:勒索行为个案调查② 1.确定研究对象 Z是一名初中的男生,他性格急躁,善于说谎,小学6年级时学过跆拳道与 足球,从此功课节节退步,与同伴在一起抽烟、喝酒、赌博及打架滋事、逃课 常深夜不回家。在学业方面,小学5年级以前还不错,6年级就跟不上,回到家 刘电芝主编:《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2页 ②马信行著:《教育科学研究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8年版,第27-30页。8 化的测验量表。诊断的类别包括: (1)动力性诊断:对影响学生问题的各种动力的横断研究,了解学生烦恼的生理、心 理、社会原因。 (2)临床诊断:在现场操作进程中的诊断。 (3)病源性诊断:旨在了解问题的原因及形成过程。 因此,个案调查的诊断不只是对问题症状和现象的探究,更重要的是掌握问题本质及原 因。 4.个案分析 个案调查收集到的资料往往比较粗糙、琐碎,需要用逻辑思维的方式进行理性的加工。 通常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在综合个案资料上用处较大,它可以系统、客观地辨识 信息,提供推论的依据。分析的首要步骤是选择与界定所分析的类别,一般有 2 种维度:① (1)主观——客观维度 个案调查对象的主观分析,主要是了解如动机、态度、情感、人生观等内部动力与行为 的因果关系;个案调查对象的客观分析,需要了解教育、社会环境、家庭等与个案的生理、 心理特点及成长发展存在哪些相适应和不相适应的地方,找出这些适应和不适应的原因。 (2)现状——过程——背景维度 首先,分析个案当前发展现状和水平。然后,分析个案行为或现象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 及这些情况与现有水平的动态关系。最后,进一步分析影响个案行为或现象发生的背景因素, 以此来了解个案发展变化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以及影响个案发展变化的因素。 5.个案指导 个案调查不仅仅要提出研究的问题,还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指导性意见,通过跟 踪、观察、记录等方式验证先前的诊断和假设。在个案调查的诊断与假设、分析与指导过程 中难免会有错误的判断和推论,因此需要在实际的个案实施过程中,通过多方向的信息和资 料来检验先前主观推断的合理性。 6.形成结论 对个案的表现进行讨论和评估,提出建议,得出结论,撰写个案调查报告。 个案调查除了收集个案相关资料外,还需与个案进行沟通,以达到辅导、咨询、解决问 题的目的。沟通方式可以是一对一的,也可以是多对一的。沟通形式可以是正式场合,也可 以是非正式场合。在沟通过程中,研究人员要特别关注个案的非语言信息,如动作、表情等, 以全面、真实了解个案。 例 3:勒索行为个案调查② 1.确定研究对象 Z 是一名初中的男生,他性格急躁,善于说谎,小学 6 年级时学过跆拳道与 足球,从此功课节节退步,与同伴在一起抽烟、喝酒、赌博及打架滋事、逃课, 常深夜不回家。在学业方面,小学 5 年级以前还不错,6 年级就跟不上,回到家 ①刘电芝主编:《教育与心理研究方法》,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12 页。 ②马信行著:《教育科学研究法》,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98 年版,第 27-30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