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教育能反过来促进或阻碍生产力、政治、经济的发展。 2、教育的存在具有必然性 教育是人类延续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其存在的必然性不因社会的更迭、变化而 改变。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具有永恒性。 3、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一方面与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又有其自身内在 的特殊规律。如:教育的基本原理也是不以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如启发性原则、理论联系 实际的原则等。 4、教育具有继承性 一些教育的思想、制度、目标、内容、方法等都与以往各个时代的教育有着继承性的关 系,决不可能凭空产生,也绝不可能都是崭新的,但他一经产生,便具有了相对的独立性, 有了自己独立的发展道路,后来的教育要在以前教育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 教育的原则、内容、方法、组织形式等,尽管受当时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 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并不会因为 社会的变更而完全发生改变,而总是对以往教育进行某种“扬弃”。今天的教育是在以前的 教育遗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正因为如此,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 度里,有着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具有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5、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教育思 想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当就的政治经济消亡后,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思想与 内容,并不立即随之消亡,还会残存一个时期,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里,还残存着 一些封建社会的教育思想,学而优则仕。另一种情况是,由于认识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 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 想,如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在“五四”运动前后产生了“科 学、民主”的教育思想。 教育,像文化、艺术、宗教、科学一样,首先也得在解决了基本的吃喝住穿的基础上展 开。在人的这种基本需要满足后,还不断地产生新的需要,这就为教育的展开和发展不断创 造出更好的条件。 其实,教育并不总是消极地跟在经济的后面,教育后来像吃喝住穿一样为人的生活所需 要了,教育成了人生活的必需品。繁华喧嚷的城市里办教育,穷乡僻壤的小村上村长也想方 设法办一所小学,富人送子弟上大学,穷人倾家荡产、负债累累也要让子女去接受高等教育。 政府用法令强制性推行义务教育,百姓是用对教育的无名情结让孩子上学;政府可能为了发 展生产力,百姓可能没有想那么多,而只是为了下一代不做睁眼瞎。可能角度有异,但都感 悟到教育是自己的需要,人或者人群自身的需要。而当这种需要变得越来越内在化了的时候, 教育与经济的联系也就不象人们想象地那样紧密了。尽管我们仍然可以在世界上看到穷得一 贫如洗而连一个最起码的初等教育也办不起的地方,但也可以看到经济发展水平大体相当的 地区教育的普及率很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还可以看到,12世纪中国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欧洲大陆,然而,大学并不出现在中国 而出现在后者所在地,整个中世纪欧洲大陆有了数十所大学,中国却后于19世纪末即700 年之后才出现了大学。在经济更为落后的北美洲的17世纪初就有了哈佛,而在那之后的约 260年中国才有了第一所大学。经济发展水平无法解释这种现象。(人们还没吃饱饭时,教 育受经济的制约,但当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之后,教育的独立性就会越来越突显,冲破经济 束缚的藩篱。自) 6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