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生在世,必追求人之理,以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欲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便需尽心 尽性。这实际上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成就理想人格是人之理的要求,是做人的必需 而尽心尽性便能达到这个理想人格,是做人的方法,只有尽心尽性,力求觉解人之所 以为人的道理,人生才有意义。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生的意义并不相同。人生的意义是主观的,全在于他对人 之理的理解,这种理解有程度深浅之别 人对于人生愈有觉解,则人生对于他,即愈有意义 为什么会如此?冯友兰解释道:一个事物的意义和一个事物的性质是不同的。事 物的性质是客观的,你了解不了解,它都是那个样子:意义却不同,它不是本来就有 的,不完全是客观的,而是随着人对事物的了解才有的,是在人与事物的关系中发生 的,因而,是主观的 在确定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各人对人生的不同的了解这个前提之后,冯友兰指出, 人的了解可有最低程度的了解、一般的了解、深的了解(胜解)和最深的了解(殊胜 解)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的了解在人生方面表现为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 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境界高低完全取决于觉解程度的深浅,标志着人格完善的程度 第一,自然境界。 自然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这里的才是指人 的自然属性,以区别于人的本质属性一—即人性。才是人之辅性即次要性质,性是人 之正性即主要性质,顺才即按照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要求而行事。顺习即不自觉地因 袭传统、照章办事。自然境界的人“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所以 冯友兰说,古诗中“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不识天工,安知帝力”几句最能代表自然境界中的人的心理状态 自然境界中的人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以近乎本能的状态行动着,他们“少知寡欲 不著不察",生活纯朴自然,常常得到道家的赞美。其实,自然境界的人实践能力和 认识水平都十分低下,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冯友兰指出,道家知道纯朴自然之可 贵,以自然为美,这已经不是什么自然境界了。自然境界的觉解程度最低,几乎到了 没有觉解的程度。而道家论自然已是有了很高的觉解,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自然境界 的人是自然的必然性的奴隶,而道家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必然性而去顺应它。不得已而 顺才顺习与自觉的顺才顺习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前者是被动之顺,后者是主动之顺 冯友兰认为:照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说,自然境界不是人所应该有的。在他看来,要 追求理想的人格,就不能停留在混沌自然之乡,而要自觉认识自然,了解宇宙人生之 真谛,冲破自然境界之樊篱,达到一个较高的精神境界 冯友兰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觉解,无觉解的人生便无意义,强调了自我意识在人 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很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对人生的深刻的领悟,也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不断觉醒的一种理论反映。他把不著不察作为自然境界的基本特 征,把自然境界作为人生境界的逻辑起点,并认为自然境界是人所不应当有的,这些生在世,必追求人之理,以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欲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便需尽心 尽性。这实际上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成就理想人格是人之理的要求,是做人的必需; 而尽心尽性便能达到这个理想人格,是做人的方法,只有尽心尽性,力求觉解人之所 以为人的道理,人生才有意义。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人生的意义并不相同。人生的意义是主观的,全在于他对人 之理的理解,这种理解有程度深浅之别。 人对于人生愈有觉解,则人生对于他,即愈有意义。 为什么会如此?冯友兰解释道:一个事物的意义和一个事物的性质是不同的。事 物的性质是客观的,你了解不了解,它都是那个样子;意义却不同,它不是本来就有 的,不完全是客观的,而是随着人对事物的了解才有的,是在人与事物的关系中发生 的,因而,是主观的。 在确定了人生的意义在于各人对人生的不同的了解这个前提之后,冯友兰指出, 人的了解可有最低程度的了解、一般的了解、深的了解(胜解)和最深的了解(殊胜 解)几个层次,这几个层次的了解在人生方面表现为四种不同的人生境界,即自然境 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这四种境界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的发展过程, 境界高低完全取决于觉解程度的深浅,标志着人格完善的程度。 第一,自然境界。 自然境界的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顺才或顺习的。这里的才是指人 的自然属性,以区别于人的本质属性──即人性。才是人之辅性即次要性质,性是人 之正性即主要性质,顺才即按照人的生理心理的自然要求而行事。顺习即不自觉地因 袭传统、照章办事。自然境界的人“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所以, 冯友兰说,古诗中“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不识不知,顺帝之则”“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不识天工,安知帝力”几句最能代表自然境界中的人的心理状态。 自然境界中的人浑浑噩噩地混日子,以近乎本能的状态行动着,他们“少知寡欲, 不著不察”,生活纯朴自然,常常得到道家的赞美。其实,自然境界的人实践能力和 认识水平都十分低下,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冯友兰指出,道家知道纯朴自然之可 贵,以自然为美,这已经不是什么自然境界了。自然境界的觉解程度最低,几乎到了 没有觉解的程度。而道家论自然已是有了很高的觉解,用我们今天的话说,自然境界 的人是自然的必然性的奴隶,而道家已经认识到了这种必然性而去顺应它。不得已而 顺才顺习与自觉的顺才顺习是两种不同的境界,前者是被动之顺,后者是主动之顺。 冯友兰认为:照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说,自然境界不是人所应该有的。在他看来,要 追求理想的人格,就不能停留在混沌自然之乡,而要自觉认识自然,了解宇宙人生之 真谛,冲破自然境界之樊篱,达到一个较高的精神境界。 冯友兰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觉解,无觉解的人生便无意义,强调了自我意识在人 生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很重要的,是他作为一个哲学家对人生的深刻的领悟,也是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人不断觉醒的一种理论反映。他把不著不察作为自然境界的基本特 征,把自然境界作为人生境界的逻辑起点,并认为自然境界是人所不应当有的,这些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