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 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一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不过, 这首诗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 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 前两句用轻松抒情的笔调叙事。“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 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 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 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 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 协调,他们的“职业”与“爱好”的不统一,本身就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它直 接来自眼前的生活,所以信口道出,自含清新的诗味。 四两句即事抒感。“逃名姓”即“逃名”、避声名而不居之意(白居易《香炉 峰下新卜山居》诗有“匡庐便是逃名地”之句)。诗人早年与弟李渤隐居庐山,后来 又曾失意归隐,诗中颇多“转知名宦是悠悠”“一自无名身事闲 从身世两相遗 往往关门到午时”一类句子,其中不免寓有与世相违的牢骚。但这里所谓“不用逃名 姓”云云,则是对上文“夜知闻”的一种反拨,是诙谐幽默之词,意思是说,我本打 算将来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豪客都知道我 的姓名,更何况“世上如今半是君”呢? 表面上看,这里不过用诙谐的口吻对绿林豪客的久闻其诗名这件事表露了由衷的 欣喜与赞赏(你们弄得我连逃名姓也逃不成了),但脱口而出的“世上如今半是君” 这句诗,却无意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感受与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农民起义尚在酝 酿之中,乱象并不显著,所谓“世上如今半是君”,显然别有所指。它所指的应该是 那些不蒙“盗贼”之名而所作所为却比“盗贼”更甚的人们,是诗人刘叉在《雪车》 中所痛斥的“相群相党,上下为蟊贼”之辈。相比之下,这些眼前的“绿林豪客”如 此敬重诗人、富于人情,倒显得有些亲切可爱了 这首诗的写作,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诗人未必有意讽刺现实、表 达严肃的主题,只是在特定情景的触发下,向读者开放了思想感情库藏中珍贵的 因此它寓庄于谐,别具一种天然的风趣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据说豪客们听了他的即兴 吟成之作,饷以牛酒,看来其中是有知音者在的 2.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泛起绿色的泡沫,小火炉吐露着红色的火焰,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 将来临的时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于是有了这首脍炙人口、 音韵和律的诗作。这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后所作,他邀请的刘十九就是刘轲,当时隐居 庐山,因为和白居易性情相投而结为好友。白居易这首诗歌怡然自适、情趣盎然 里行间看到了诗人平和舒缓的心情,确实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 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遂意和适意。 面对充满无数坎坷与磨难的现实人生,怎样立身处世,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出回 答的问题。白居易做为古代一个文人,他面对“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冲突。白居 易的态度是: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 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 也,为零豹、为冥鸿,寂兮廖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这里,白 居易表白了自己对穷达进退、立身处世的人生见解,现在看来,他把儒学的“知其不 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佛学看穿忧患超然物外的心灵境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行成自己的形成自己的生存观念,并固守着自己营造的心灵家园,以此来遮蔽人世间 的狂风暴雨。 3.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 夜归人 刘长卿(709-780),中唐前期的重要诗人,工五言,描写个人生活和自然风景 的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诗的风格以工整清丽出名。 此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名篇。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3 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 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不过, 这首诗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 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 前两句用轻松抒情的笔调叙事。“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 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 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 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 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 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环境气氛与“绿林豪客”的不 协调,他们的“职业”与“爱好”的不统一,本身就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它直 接来自眼前的生活,所以信口道出,自含清新的诗味。 三、四两句即事抒感。“逃名姓”即“逃名”、避声名而不居之意(白居易《香炉 峰下新卜山居》诗有“匡庐便是逃名地”之句)。诗人早年与弟李渤隐居庐山,后来 又曾失意归隐,诗中颇多“转知名宦是悠悠”、“一自无名身事闲”、“一从身世两相遗, 往往关门到午时”一类句子,其中不免寓有与世相违的牢骚。但这里所谓“不用逃名 姓”云云,则是对上文“夜知闻”的一种反拨,是诙谐幽默之词,意思是说,我本打 算将来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豪客都知道我 的姓名,更何况“世上如今半是君”呢? 表面上看,这里不过用诙谐的口吻对绿林豪客的久闻其诗名这件事表露了由衷的 欣喜与赞赏(你们弄得我连逃名姓也逃不成了),但脱口而出的“世上如今半是君” 这句诗,却无意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感受与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农民起义尚在酝 酿之中,乱象并不显著,所谓“世上如今半是君”,显然别有所指。它所指的应该是 那些不蒙“盗贼”之名而所作所为却比“盗贼”更甚的人们,是诗人刘叉在《雪车》 中所痛斥的“相群相党,上下为蟊贼”之辈。相比之下,这些眼前的“绿林豪客”如 此敬重诗人、富于人情,倒显得有些亲切可爱了。 这首诗的写作,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诗人未必有意讽刺现实、表 达严肃的主题,只是在特定情景的触发下,向读者开放了思想感情库藏中珍贵的一角。 因此它寓庄于谐,别具一种天然的风趣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据说豪客们听了他的即兴 吟成之作,饷以牛酒,看来其中是有知音者在的 2.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泛起绿色的泡沫,小火炉吐露着红色的火焰,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 将来临的时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于是有了这首脍炙人口、 音韵和律的诗作。这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后所作,他邀请的刘十九就是刘轲,当时隐居 庐山,因为和白居易性情相投而结为好友。白居易这首诗歌怡然自适、情趣盎然,字 里行间看到了诗人平和舒缓的心情,确实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 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遂意和适意。 面对充满无数坎坷与磨难的现实人生,怎样立身处世,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出回 答的问题。白居易做为古代一个文人,他面对“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冲突。白居 易的态度是: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 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 也,为零豹、为冥鸿,寂兮廖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这里,白 居易表白了自己对穷达进退、立身处世的人生见解,现在看来,他把儒学的“知其不 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佛学看穿忧患超然物外的心灵境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行成自己的形成自己的生存观念,并固守着自己营造的心灵家园,以此来遮蔽人世间 的狂风暴雨。 3.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 夜归人。 刘长卿(709—780),中唐前期的重要诗人,工五言,描写个人生活和自然风景 的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诗的风格以工整清丽出名。 此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名篇。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