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山那样思考 谛听天魑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对比的结构特征和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 3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设想】 1.本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的特点,在学习时,主要采用文本研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讨论来理解、体会。 2.文章利用多处对比来突出江南冬景之美,学习时要注意体会作者联想的思路 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使用 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明确单元学习重点 谛听天籁:表述自然之美 感悟自然: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 湖山沉思: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 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 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 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 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 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 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 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年8月29 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 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 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该文创作于1935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 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6年1月1日《文学》第6卷第1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 1936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三、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理清思路 1.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心目中的江南冬天很好,阅读之后, 你能够用哪些更具体的词语来替换这个“好”字? 2.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 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学生讨论。 明确: 1.晴暖温和可爱明朗的情调优美闲适和煦温润 2.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包括: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 突出了江南冬天的睛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 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 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 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 3.第1至4段,第6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突出了其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 特征
1 像山那样思考 谛听天籁 江南的冬景 郁达夫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捕捉对自然万物独特的审美感悟,并用美的形式把它们表达出来。 2.学习散文对比的结构特征和虚实结合的描写手法。 3 体会优美散文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浑然天成的意蕴。 【教学设想】 1.本文体现了郁达夫散文 “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笔随意转,舒卷自如” 的特点,在学习时,主要采用文本研读的方式,通过问题讨论来理解、体会。 2.文章利用多处对比来突出江南冬景之美,学习时要注意体会作者联想的思路 以及这样写的好处。并在自己的写作中学习使用。 3.使用一课时。 【学习内容与步骤】 一、明确单元学习重点 谛听天籁 : 表述自然之美; 感悟自然 :体会自然风物引起的人生感怀; 湖山沉思 : 思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方式。 二、导入新课,介绍作者 郁达夫,名文,字达夫,1896 年 12 月 7 日出生于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 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他是著名的新文学团体 “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他的第一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本小说集《沉沦》, 被公认是震世骇俗的作品,他的散文、旧体诗词、文艺评论和杂文政论也都自成一家, 不同凡响。 郁达夫在文学创作的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 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1938 年底,郁达夫应邀赴新加坡办报并从事宣传抗日 救亡,星洲沦陷后流亡至苏门答腊,因精通日语被迫做过日军翻译,其间利用职务之 便暗暗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1945 年 8 月 29 日, 被日本宪兵残酷杀害,终年四十九岁。1952 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行文如行云流水,自然有致, 笔随意转,舒卷自如;胸怀磊落,诚挚坦白,抒情性强。《江南的冬景》比较明显地 体现了郁达夫散文的美学特征。该文创作于 1935 年,是郁达夫南迁杭州之后写下的 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 1936 年 1 月 1 日《文学》第 6 卷第 1 号,收于良友出版公司 1936 年版的散文集《闲书》。 三、阅读课文,思考问题,理清思路 1.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们感受到,作者心目中的江南冬天很好,阅读之后, 你能够用哪些更具体的词语来替换这个“好”字? 2.为了突出江南冬天的美好,作者作了哪些比较?通过这些比较,作者写出了 江南冬景的哪些主要特征? 3.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思路。 学生讨论。 明确: 1.晴暖温和 可爱 明朗的情调 优美闲适 和煦温润 2.第一至四段,第六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包括:北国与江南的冬天的比较, 突出了江南冬天的晴暖温和,渲染北国冬天所不能提供的屋外曝背谈天的乐趣;江南 冬天与秋天的比较,作者将江南的冬景比作北方的夏夜,写那种“明朗的情调”;闽 粤等地的冬天与作者所说的江南冬天的比较,作者将他所感受到的“江南的冬景”作 了更明确的区域界定;德国与江南的寒郊散步的比较,这和后文提到的散步形成呼应。 3. 第1至4段,第6段,作者作了一系列的对比,突出了其所钟爱的江南冬景的主要 特征
第5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 第7段,写了江南的微雨 第8段承接上文说到的雨,又写到了江南的雨雪 第9段写到了江南旱冬的晴和,将话题引到“散步”上来。 文章最后一段语言平实而又活泼,照应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个巧妙 的收束,又是一次洒脱无羁的荡开。 《江南的冬景》里,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 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 景的主要特征。 第五段,写江南,不能不写到江南的河港湖泊。 四、研读重点段落(5-9),深入思考 1.文章写景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描写策略。读完这部分,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 是实景?哪些地方写的是虚景?虚景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趣? 文章多次引用诗文名句,找出这些诗文名句并体会: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替换 这些名句?如果替换以后,会不会影响文章的语言风格? 3.这篇散文写景时做到了语言风格与景物特征的和谐,试作简要分析。 明确 1.第5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实写)。江南丰腴润泽的土地上,芦花、红叶 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种富有生气 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 第7段,作者为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挥毫泼墨(虚写)。借助想像的力量,在不 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熟稔绘画的用色 江南冬景情意浓浓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既有素描的工笔,也有浓淡适宜的写 意,绘出的,总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 第8段写到了江南的雪(虚写)。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避实就虚地引 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 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 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 结合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来谈,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是作者审美情趣和景物特 征相融合的结果,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郁达夫主张表现自我,认为小说是作者的“自 叙传”。这种直接抒写性情的创作风格同样也体现在散文写作中,只是在散文里更注 重表现与再现的结合。因此,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笔下,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情 2.不能,作者借助诗句写出了江南冬天傍晚、夜里、早晨的雪景,巧借诗歌意 境,通过自己的品评,将江南雪景推向一个新的意境,增强了散文的意趣,也更能体 现出作者的心境闲适。 3.读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语言特色和行文风格,体会到,江南冬景的悠闲 和暖、作者心境的闲适和行文时的舒缓自如在全文中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 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 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 刘海粟对此深有感触:“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 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 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附:文中引用的部分古诗 1.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 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关于这首诗,《唐诗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皖 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 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
2 第5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 第7段,写了江南的微雨。 第8段承接上文说到的雨,又写到了江南的雨雪。 第9段写到了江南旱冬的晴和,将话题引到“散步”上来。 文章最后一段语言平实而又活泼,照应全文行云流水般的描述,既是一个巧妙 的收束,又是一次洒脱无羁的荡开。 《江南的冬景》里,作者从各个角度描写江南的冬天,写自己的切身感受,描绘 出一幅江南暖冬的水墨画。比较的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突出了作者所钟爱的江南冬 景的主要特征。 第五段,写江南,不能不写到江南的河港湖泊。 四、研读重点段落(5—9),深入思考 讨论: 1.文章写景时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描写策略。读完这部分,你觉得哪些地方写的 是实景?哪些地方写的是虚景?虚景传达出作者怎样的心境和情趣? 2.文章多次引用诗文名句,找出这些诗文名句并体会: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替换 这些名句?如果替换以后,会不会影响文章的语言风格? 3.这篇散文写景时做到了语言风格与景物特征的和谐,试作简要分析。 明确: 1.第 5 段作者写到了江南的植被(实写)。江南丰腴润泽的土地上,芦花、红叶、 桕子、草汇合成江南冬景的底色,在青天碧落之下泛出生气。作者将这种种富有生气 的色彩和雪莱《西风颂》中的名句相连接,别有一番情趣; 第 7 段,作者为微雨寒村的冬霖景象挥毫泼墨(虚写)。借助想像的力量,在不 经意的点染之间,一幅悠闲情调的水墨画就呈现在读者面前。郁达夫熟稔绘画的用色 技巧,也能够较好把握情绪的节奏,因而写景时,他善于运用五颜六色状物写景,把 江南冬景情意浓浓的画面展现在读者眼前、其中既有素描的工笔,也有浓淡适宜的写 意,绘出的,总是一幅幅情景交融的优美图画。 第 8 段写到了江南的雪(虚写)。作者对雪景没有作实景的描绘,避实就虚地引 了一些诗句,在品评诗句的时候写出了雪趣。作者引用诗句、避实就虚的用意在于巧 借诗句意境,并通过自己的品评将这个意境推到一个新的境界;虽则语句简省洗练, 但所包容的意象十分丰富。 结合郁达夫的创作风格来谈,这种虚实结合的写景方法是作者审美情趣和景物特 征相融合的结果,是表现与再现的统一。郁达夫主张表现自我,认为小说是作者的“自 叙传”。这种直接抒写性情的创作风格同样也体现在散文写作中,只是在散文里更注 重表现与再现的结合。因此,江南的冬景在郁达夫笔下,既是一种意境,也是一种情 境。 2.不能,作者借助诗句写出了江南冬天傍晚、夜里、早晨的雪景,巧借诗歌意 境,通过自己的品评,将江南雪景推向一个新的意境,增强了散文的意趣,也更能体 现出作者的心境闲适。 3.读这篇文章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语言特色和行文风格,体会到,江南冬景的悠闲 和暖、作者心境的闲适和行文时的舒缓自如在全文中水乳交融,和谐统一。 全文语调舒缓,恰似江南冬天的悠闲;语言清新、纯朴,和江南冬景的清朗相得 益彰。声调平和、叙述节奏徐缓,有利于作者对描写对象进行多角度的反复渲染,实 现景物描写的绘画美。画家刘海粟对此深有感触:“青年画家不精读郁达夫的游记, 画不了浙皖的山水;不看钱塘、富阳、新安,也读不通达夫的妙文。”这是对郁达夫写 景散文的高度评价。 附:文中引用的部分古诗 1.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名 姓, 世上如今半是君。 关于这首诗,《唐诗纪事》上有一则饶有趣味的记载:“涉尝过九江,至皖口(皖 水入长江的渡口),遇盗,问:‘何人?’从者曰:‘李博士(涉曾任太学博士)也。’ 其豪酋曰:‘若是李涉博士,不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涉赠一绝云
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 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一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不过, 这首诗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 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 前两句用轻松抒情的笔调叙事。“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 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 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 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 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 协调,他们的“职业”与“爱好”的不统一,本身就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它直 接来自眼前的生活,所以信口道出,自含清新的诗味。 四两句即事抒感。“逃名姓”即“逃名”、避声名而不居之意(白居易《香炉 峰下新卜山居》诗有“匡庐便是逃名地”之句)。诗人早年与弟李渤隐居庐山,后来 又曾失意归隐,诗中颇多“转知名宦是悠悠”“一自无名身事闲 从身世两相遗 往往关门到午时”一类句子,其中不免寓有与世相违的牢骚。但这里所谓“不用逃名 姓”云云,则是对上文“夜知闻”的一种反拨,是诙谐幽默之词,意思是说,我本打 算将来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豪客都知道我 的姓名,更何况“世上如今半是君”呢? 表面上看,这里不过用诙谐的口吻对绿林豪客的久闻其诗名这件事表露了由衷的 欣喜与赞赏(你们弄得我连逃名姓也逃不成了),但脱口而出的“世上如今半是君” 这句诗,却无意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感受与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农民起义尚在酝 酿之中,乱象并不显著,所谓“世上如今半是君”,显然别有所指。它所指的应该是 那些不蒙“盗贼”之名而所作所为却比“盗贼”更甚的人们,是诗人刘叉在《雪车》 中所痛斥的“相群相党,上下为蟊贼”之辈。相比之下,这些眼前的“绿林豪客”如 此敬重诗人、富于人情,倒显得有些亲切可爱了 这首诗的写作,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诗人未必有意讽刺现实、表 达严肃的主题,只是在特定情景的触发下,向读者开放了思想感情库藏中珍贵的 因此它寓庄于谐,别具一种天然的风趣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据说豪客们听了他的即兴 吟成之作,饷以牛酒,看来其中是有知音者在的 2.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泛起绿色的泡沫,小火炉吐露着红色的火焰,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 将来临的时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于是有了这首脍炙人口、 音韵和律的诗作。这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后所作,他邀请的刘十九就是刘轲,当时隐居 庐山,因为和白居易性情相投而结为好友。白居易这首诗歌怡然自适、情趣盎然 里行间看到了诗人平和舒缓的心情,确实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 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遂意和适意。 面对充满无数坎坷与磨难的现实人生,怎样立身处世,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出回 答的问题。白居易做为古代一个文人,他面对“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冲突。白居 易的态度是: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 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 也,为零豹、为冥鸿,寂兮廖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这里,白 居易表白了自己对穷达进退、立身处世的人生见解,现在看来,他把儒学的“知其不 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佛学看穿忧患超然物外的心灵境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行成自己的形成自己的生存观念,并固守着自己营造的心灵家园,以此来遮蔽人世间 的狂风暴雨。 3.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 夜归人 刘长卿(709-780),中唐前期的重要诗人,工五言,描写个人生活和自然风景 的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诗的风格以工整清丽出名。 此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名篇。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
3 这件趣闻不但生动地反映出唐代诗人在社会上的广泛影响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 可以看出唐诗在社会生活中运用的广泛──甚至可以用来酬应“绿林豪客”。不过, 这首诗的流传,倒不单纯由于“本事”之奇,而是由于它在即兴式的诙谐幽默中寓有 颇为严肃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感慨。 前两句用轻松抒情的笔调叙事。“江上村”,即诗人夜宿的皖口小村井栏砂;“知 闻”,即“久闻诗名”。风高放火,月黑杀人,这似乎是“遇盗”的典型环境;此处却 不经意地点染出在潇潇暮雨笼罩下一片静谧的江村。环境气氛既富诗意,人物面貌也 不狰狞可怖,这从称对方为“绿林豪客”自可看出。看来诗人是带着安然的诗意感受 来吟咏这场饶有兴味的奇遇的。“夜知闻”,既流露出对自己诗名闻于绿林的自喜,也 蕴含着对爱好风雅、尊重诗人的“绿林豪客”的欣赏。环境气氛与“绿林豪客”的不 协调,他们的“职业”与“爱好”的不统一,本身就构成一种耐人寻味的幽默。它直 接来自眼前的生活,所以信口道出,自含清新的诗味。 三、四两句即事抒感。“逃名姓”即“逃名”、避声名而不居之意(白居易《香炉 峰下新卜山居》诗有“匡庐便是逃名地”之句)。诗人早年与弟李渤隐居庐山,后来 又曾失意归隐,诗中颇多“转知名宦是悠悠”、“一自无名身事闲”、“一从身世两相遗, 往往关门到午时”一类句子,其中不免寓有与世相违的牢骚。但这里所谓“不用逃名 姓”云云,则是对上文“夜知闻”的一种反拨,是诙谐幽默之词,意思是说,我本打 算将来隐居避世,逃名于天地间,看来也不必了,因为连你们这些绿林豪客都知道我 的姓名,更何况“世上如今半是君”呢? 表面上看,这里不过用诙谐的口吻对绿林豪客的久闻其诗名这件事表露了由衷的 欣喜与赞赏(你们弄得我连逃名姓也逃不成了),但脱口而出的“世上如今半是君” 这句诗,却无意中表达了他对现实的感受与认识。诗人生活的时代,农民起义尚在酝 酿之中,乱象并不显著,所谓“世上如今半是君”,显然别有所指。它所指的应该是 那些不蒙“盗贼”之名而所作所为却比“盗贼”更甚的人们,是诗人刘叉在《雪车》 中所痛斥的“相群相党,上下为蟊贼”之辈。相比之下,这些眼前的“绿林豪客”如 此敬重诗人、富于人情,倒显得有些亲切可爱了。 这首诗的写作,颇有些“无心插柳柳成阴”的味道。诗人未必有意讽刺现实、表 达严肃的主题,只是在特定情景的触发下,向读者开放了思想感情库藏中珍贵的一角。 因此它寓庄于谐,别具一种天然的风趣和耐人寻味的幽默。据说豪客们听了他的即兴 吟成之作,饷以牛酒,看来其中是有知音者在的 2.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新酿的米酒泛起绿色的泡沫,小火炉吐露着红色的火焰,在天空彤云密布大雪即 将来临的时侯,我希望我的朋友能来和我共同把酒话古今。于是有了这首脍炙人口、 音韵和律的诗作。这是白居易被贬江州后所作,他邀请的刘十九就是刘轲,当时隐居 庐山,因为和白居易性情相投而结为好友。白居易这首诗歌怡然自适、情趣盎然,字 里行间看到了诗人平和舒缓的心情,确实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 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遂意和适意。 面对充满无数坎坷与磨难的现实人生,怎样立身处世,是每一个人都必须做出回 答的问题。白居易做为古代一个文人,他面对“兼济”与“独善”的矛盾冲突。白居 易的态度是: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 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 也,为零豹、为冥鸿,寂兮廖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这里,白 居易表白了自己对穷达进退、立身处世的人生见解,现在看来,他把儒学的“知其不 可为而为之”的积极进取精神和佛学看穿忧患超然物外的心灵境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行成自己的形成自己的生存观念,并固守着自己营造的心灵家园,以此来遮蔽人世间 的狂风暴雨。 3.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 夜归人。 刘长卿(709—780),中唐前期的重要诗人,工五言,描写个人生活和自然风景 的诗,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诗的风格以工整清丽出名。 此诗为刘长卿山水诗的名篇。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寥寥几笔勾画出暮雪中的山村
图景,直叙旅途中雪夜投宿的见闻,不加渲染,而意思曲折、深刻。开篇即是一组静 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空旷的山野中惟有一座茅屋立于风雪之中。诗人极尽旅途 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顿时带来一股温暖的气息。苍山、风雪、白屋、柴门、归人, 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一幅淡雅的雪夜客至图。 4,.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 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舂台。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 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 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舂台来。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几年后 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 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 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亳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 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 西地平线上 高建群 【本课意义】 亲近大自然,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途径。本课属于“欣赏自然”板块中的 另一篇,主要任务便是让学生欣赏与表述自然之美,并启发学生:自然之美来自 于个人感情的直接参与,同时让学生了解想象、联想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 1、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2、理解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年前,当代著名作家路遥曾经说过“我劝你们注意高建群,这是一个很大的谜 个很大的未知数”。高建群这个谜什么时候能够被完全解析、彻头彻尾地浮出水面 呢?今天我们就让这篇文章走近他的世界 、文章解读: 高建群,一位被公认的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他 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在他的创作题材中,始终激情高唱着生命的赞歌 营造一种生命中最为壮丽的风景,同时也融入了作家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高建群 认为,作家必须要体验生活,而体验生活准确的说是体验生命。正因为如此,我们就 不难理解,为什么作家向往西部生活,总是对西地平线的那块土地情有独钟,是的, 正因为那里充满了对生命的考验,他钟爱这个地方,就像钟爱他的生命一样,因而他 能够发现那里的美,因为那里的景物都充满了生命,处处洋溢着感动因子。而西部景 物中,最难忘,最令作者震撼的便数落日,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领略西地平线上的 三次落日景象 3、文本探讨 第一段介绍了“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的总体感受, 于是便简约地记述起三次落日。这一句整个文章结构中,起着总领全文地作用 第一次落日地点:定西高原 发现落日 在苍茫地远方,弧状地群山之巅,一轮血红地落日像一辆勒勒 车地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其中几个字眼:苍茫、弧状、血红、轮子、静静 们暂时还不觉得很美,但至少能吸引每个人的注意力,这说明任何美的所在都 有吸引人的地方,我们该做的挖掘出他的美,怎么做?就是仔细的观察 观察落日没有火焰(没有灼热感) 像红纸柔和、美丽、安谧(不真实) 惊呆了!
4 图景,直叙旅途中雪夜投宿的见闻,不加渲染,而意思曲折、深刻。开篇即是一组静 物,日薄西山,苍山隐隐,空旷的山野中惟有一座茅屋立于风雪之中。诗人极尽旅途 之苦,风雪中得入柴门,顿时带来一股温暖的气息。苍山、风雪、白屋、柴门、归人, 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形成一幅淡雅的雪夜客至图。 4.齐己《早梅》:万木冻欲折,孤根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 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 万木经受不住严寒的侵袭,枝干将被摧折。梅树的孤根却吸取地下的暖气,恢复 了生气。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独开。它的幽香随风飘散,一只鸟儿 惊异地看着这枝素艳的早梅。我想寄语梅花,如果明年按时开花,请先开到望春台来。 齐已是乡下贫苦人家的孩子,从小一边放牛一边读书,学习非常刻苦。几年后, 能够吟诗作赋,被寺院长老发现,收进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刚刚下过一场大雪, 清晨齐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几只报春的蜡梅花引来了报 春鸟围着梅花唱歌,齐已被这景色惊呆了,回寺后,马上写下了《早梅》这首诗。 这是一首咏物诗。全诗语言轻润平淡毫无浮艳之气,以含蕴的笔触刻画了梅花傲 寒的品性及素艳的风韵,创作了一种高远的境界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意蕴深刻。 西地平线上 高建群 【本课意义】 亲近大自然,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良好途径。本课属于“欣赏自然”板块中的 另一篇,主要任务便是让学生欣赏与表述自然之美,并启发学生:自然之美来自 于个人感情的直接参与,同时让学生了解想象、联想在写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教学目标 1、 感悟三次落日不同的美 2、 理解想象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语设计: 20 年前,当代著名作家路遥曾经说过“我劝你们注意高建群,这是一个很大的谜、 一个很大的未知数”。高建群这个谜什么时候能够被完全解析、彻头彻尾地浮出水面 呢?今天我们就让这篇文章走近他的世界。 2、文章解读: 高建群,一位被公认的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色彩的写作者,他 的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在他的创作题材中,始终激情高唱着生命的赞歌, 营造一种生命中最为壮丽的风景,同时也融入了作家对生活,对生命的思考。高建群 认为,作家必须要体验生活,而体验生活准确的说是体验生命。正因为如此,我们就 不难理解,为什么作家向往西部生活,总是对西地平线的那块土地情有独钟,是的, 正因为那里充满了对生命的考验,他钟爱这个地方,就像钟爱他的生命一样,因而他 能够发现那里的美,因为那里的景物都充满了生命,处处洋溢着感动因子。而西部景 物中,最难忘,最令作者震撼的便数落日,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领略西地平线上的 三次落日景象。 3、文本探讨: 第一段介绍了“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的总体感受, 于是便简约地记述起三次落日。这一句整个文章结构中,起着总领全文地作用。 第一次落日 地点:定西高原 发现落日 “在苍茫地远方,弧状地群山之巅,一轮血红地落日像一辆勒勒 车地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其中几个字眼:苍茫、弧状、血红、轮子、静静 我们暂时还不觉得很美,但至少能吸引每个人的注意力,这说明任何美的所在都 有吸引人的地方,我们该做的挖掘出他的美,怎么做?就是仔细的观察。 观察落日 没有火焰 (没有灼热感) 像红纸 柔和、美丽、安谧 (不真实) 惊呆了!
太大(较轮子大得多) 悬挂群山托扶 (想象之景) 托树拍照联想 左公柳 〖探讨〗关于“左公柳”的故事,似乎与“落日”无关,那么还为什么要如此安 〖参考〗摆文弄墨无可厚非,在写作时适时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体现一种文化涵 养。但从另一个角度,走在异地他乡,陌生的环境下寻求一些与自我认知熟悉的东西 也是可以理解的。 〖经验总结〗我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有意识探寻事物背后的故事,这样做至少有 几种好处:一是可以丰富文章内容,而不显得单调乏味:其次,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 每个人都看见过日落,但似乎认真留意整个日落过程的很少,可是即便认真留意 并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在作者笔下,日落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日落跳跃、颤抖 纹丝不动、颤抖两下、往下一跃 依恋、慈爱、贪恋、不愿离去 〖探讨〗我们会发现,这些字眼,很熟悉,甚至在脑海里能形象地呈现出来,为 什么呢?原来这些词语一般都用来形容人的,但作家却在此用来形容大自然中的一个 景观落日,这样处理,好吗? 〖参考〗至少,用拟人的手法将落日写活了,在每个人眼里都可以感受到落日 的 那种活力,虽然有人认为有些不切实际,但这是作者感受中的落日景象,我们还知道 作者是一位热爱生命,具有崇高理想追求的写作者,在他眼中万物皆有情,将事物人 格化,也是情理中的事。 〖回味〗高建群是一位善于用感情写作的人,他经常会写自己留下眼泪,其实, 不经意中,读者也会为此感动,正符合诗人艾青的名诗《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 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他能够将大自然景物想象得如 此充满活力,正因为他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爱,让他能够感受到万物的 勃勃生机,万物同样带有人的感情,正如文中所描述的“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 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第二次落日 地点:罗布淖尔荒原 日落前:不显明、像灰白的硬币、冷冷 大地、天 沌、灰蒙蒙 被遗忘 感受: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辉煌的罗布泊落日 血红的落日、停滞 我们震 脸上泛着红光 像在画月掉下泪水 〖探讨〗作者为何而掉泪 不生的罗布泊,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是低沉的。而后来的落日突然变得血红 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那是已干涸生命的复燃, 是一种活力的体现,尤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更显得重要,至少给了作者精神上的鼓 〖探讨〗文中说:“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当如何理 〖参考〗落日终归要日落西山,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死亡,任何事物都逃避不 了死亡,但面对死亡,不同的过程,产生不一样的结局,有的平淡苍凉,有的却可以 轰轰烈烈。正如文中,在灰白的落日之后,突然变得血红血红,虽然终归下山,但毕 竟之前也曾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讨论〗面对死亡,假如仍有时间去做些事情,你会如何安排? 〖思考〗第十五段的内容是关于日出给作家罗曼·罗兰带来了创作的灵感,那么 写这一段与上文有联系吗? 〖参考〗这一段写了日出对人的影响,而上文则是日落让作者带来的人生感悟
5 太大(较轮子大得多) 悬挂 群山托扶 (想象之景) 托树拍照 联想 左公柳 〖探讨〗关于“左公柳”的故事,似乎与“落日”无关,那么还为什么要如此安 排? 〖参考〗摆文弄墨无可厚非,在写作时适时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体现一种文化涵 养。但从另一个角度,走在异地他乡,陌生的环境下寻求一些与自我认知熟悉的东西, 也是可以理解的。 〖经验总结〗我们在观察事物时,要有意识探寻事物背后的故事,这样做至少有 几种好处:一是可以丰富文章内容,而不显得单调乏味;其次,加深对该事物的认识。 每个人都看见过日落,但似乎认真留意整个日落过程的很少,可是即便认真留意 并用文字表述出来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那么在作者笔下,日落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日落 跳跃、颤抖 纹丝不动、颤抖两下、往下一跃 依恋、慈爱、贪恋、不愿离去 〖探讨〗我们会发现,这些字眼,很熟悉,甚至在脑海里能形象地呈现出来,为 什么呢?原来这些词语一般都用来形容人的,但作家却在此用来形容大自然中的一个 景观落日,这样处理,好吗? 〖参考〗至少,用拟人的手法将落日写活了,在每个人眼里都可以感受到落日的 那种活力,虽然有人认为有些不切实际,但这是作者感受中的落日景象,我们还知道 作者是一位热爱生命,具有崇高理想追求的写作者,在他眼中万物皆有情,将事物人 格化,也是情理中的事。 〖回味〗高建群是一位善于用感情写作的人,他经常会写自己留下眼泪,其实, 不经意中,读者也会为此感动,正符合诗人艾青的名诗《我爱这土地》:“为什么我的 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为什么他能够将大自然景物想象得如 此充满活力,正因为他是一位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爱,让他能够感受到万物的 勃勃生机,万物同样带有人的感情,正如文中所描述的“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视着 人间,好像有些贪恋,不愿离去,或者说不愿离去正在注视它的我们”。 第二次落日 地点:罗布淖尔荒原 日落前:不显明、像灰白的硬币、冷冷 大地、天空 混沌、灰蒙蒙 感受: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辉煌的罗布泊落日: 血红的落日、停滞 我们震撼了 脸上泛着红光 像在画中 〖探讨〗作者为何而掉泪 〖参考〗之前的落日,给作者苍白荒凉之感,一切都充满了死寂,加上荒凉寸草 不生的罗布泊,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下,心情是低沉的。而后来的落日突然变得血红, 以至每个人的脸上都泛着红光,整个场景的基调是红色的,那是已干涸生命的复燃, 是一种活力的体现,尤其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更显得重要,至少给了作者精神上的鼓 励。 〖探讨〗文中说:“死亡原来也可以是一件充满庄严和尊严的事情。”这当如何理 解? 〖参考〗落日终归要日落西山,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死亡,任何事物都逃避不 了死亡,但面对死亡,不同的过程,产生不一样的结局,有的平淡苍凉,有的却可以 轰轰烈烈。正如文中,在灰白的落日之后,突然变得血红血红,虽然终归下山,但毕 竟之前也曾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讨论〗面对死亡,假如仍有时间去做些事情,你会如何安排? 〖思考〗第十五段的内容是关于日出给作家罗曼·罗兰带来了创作的灵感,那么 写这一段与上文有联系吗? 〖参考〗这一段写了日出对人的影响,而上文则是日落让作者带来的人生感悟, 被遗忘 掉下泪水
作者通过日落,联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对的。 〖领悟〗可见,大自然与人类并不是割裂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一个睿智的人 便是能从自然界发掘力量,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第三次落日地点:阿勒泰草原 火烧云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烧红可 惊骇 第二十段作者通过火烧云所映照得地方,又一次联想到历史中,这块土地曾被称 为欧亚大平原(小亚细亚),接着便想到历史中的两件大事匈奴民族西迁以及成吉思 汗的誓师大会,这给全文增添了些许历史厚重之感。原来在如此平凡的土地上竟曾发 生过如此惊世骇俗的一幕,而作者通过火烧云才想到这一切顿觉自己是那么的卑微那 么的平庸 第二十四段作者进行了总结,照应开头,并对“雄伟的风景”和“世间有大美” 两句话的出处进行了说明 全文小节 这篇课文,指引我们通晓生活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美的所在,自然界同样不 乏其美,对于此,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观察、欣赏、感悟美 本文作者高建群,便是发现了三次落日,并通过观察,领悟并欣赏到不同的美:第 次落日是一种壮烈奔放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东;第二次落日则是死亡前 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悲剧感。是一种崇高的美:第三次落日带有一种历 史的沧桑之感,原来在落日下,历史里竟有那么多让人惊骇的故事 这篇课文,还启发我们要发现自然的美,必然要带着一颗感动赤诚的心,用心去 感受所观察的事 只有心中充满爱,爱生活、爱生命、爱社会中一切事物,那么你 的心里才会充满感动,感动是你捕获美的利器 四、活动设计 深情地观察一下你身边大自然中一切,并用文字把你的感受记述下来 自然 壁赋》 教学目标 l、通过文本研习,学生能够品味作品的独特韵味,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 的精神世界,概括作品书写的人生感悟。 2、学生能把握本板块写景、抒情、说理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特色。 3、学生能够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止、舞、泣、危、东、举、 卒、是、徒、觉、异、穷、志”等实词和“之、然、于、而、其”等虚词 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教学重点 学生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写景、抒情、说理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方式:文本研习 、课前准备 1、学生对照文中注释理解句子、疏通文义。有疑难的字句互相探讨解决,无法 解决的在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学生熟读全文。 、教学过程 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图片:赤壁实景、苏轼画像及其诗词书画作品 )《赤壁赋》写作背景 宋代的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 西北的长江边上,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 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壁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 也被称为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
6 作者通过日落,联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对的。 〖领悟〗可见,大自然与人类并不是割裂开的,而是相互影响的,一个睿智的人 便是能从自然界发掘力量,让自己生活得更好。 第三次落日 地点:阿勒泰草原 火烧云 灿烂地、热烈地、夸张地、烤红了、烧红了 惊骇 第二十段作者通过火烧云所映照得地方,又一次联想到历史中,这块土地曾被称 为欧亚大平原(小亚细亚),接着便想到历史中的两件大事匈奴民族西迁以及成吉思 汗的誓师大会,这给全文增添了些许历史厚重之感。原来在如此平凡的土地上竟曾发 生过如此惊世骇俗的一幕,而作者通过火烧云才想到这一切顿觉自己是那么的卑微那 么的平庸。 第二十四段作者进行了总结,照应开头,并对“雄伟的风景”和“世间有大美” 两句话的出处进行了说明。 5、全文小节: 这篇课文,指引我们通晓生活之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现美的所在,自然界同样不 乏其美,对于此,我们又能做什么呢?我们能做的就是发现、观察、欣赏、感悟美。 本文作者高建群,便是发现了三次落日,并通过观察,领悟并欣赏到不同的美:第一 次落日是一种壮烈奔放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东;第二次落日则是死亡前 的精神写照,庄严、肃穆、神圣、悲剧感。是一种崇高的美;第三次落日带有一种历 史的沧桑之感,原来在落日下,历史里竟有那么多让人惊骇的故事。 这篇课文,还启发我们要发现自然的美,必然要带着一颗感动赤诚的心,用心去 感受所观察的事物,只有心中充满爱,爱生活、爱生命、爱社会中一切事物,那么你 的心里才会充满感动,感动是你捕获美的利器。 四、活动设计 深情地观察一下你身边大自然中一切,并用文字把你的感受记述下来。 感悟自然 《赤壁赋》 苏轼 一、 教学目标 1、 通过文本研习,学生能够品味作品的独特韵味,了解作者的处境,理解作者 的精神世界,概括作品书写的人生感悟。 2、 学生能把握本板块写景、抒情、说理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特色。 3、 学生能够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汇,如“属、如、止、舞、泣、危、东、举、 卒、是、徒、觉、异、穷、志”等实词和“之、然、于、而、其”等虚词, 同时积累常见的文言句式。 二、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会大自然在丰富人的生命体验时的重要作用。 三、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写景、抒情、说理相结合以及虚实结合的写作方法。 四、 课时安排:2 课时 五、教学方式:文本研习 一、课前准备 1、 学生对照文中注释理解句子、疏通文义。有疑难的字句互相探讨解决,无法 解决的在课堂上提出,师生共同探讨解决。 2、 学生熟读全文。 二、教学过程 (一)、多媒体展示相关资料图片:赤壁实景、苏轼画像及其诗词书画作品。 (二)、《赤壁赋》写作背景。 宋代的黄州,即今天的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 崖,因为形状很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壁矶;又因为山崖陡峭如一面墙壁,所以它 也被称为赤壁。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
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 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 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 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检查预习情况:字词、注音 ren 0、酾酒(shi 2、桂棹(zhao) 11、横槊(shuo) 3、余音袅袅(nio) 4、幽壑(he) 13、扁舟(pion) 5、嫠妇(Ii) 4、匏樽(pao) 6、愀然(qiao) 15、蜉蝣(fyou) 7、山川相缪(liao) 16、无尽藏(zang) 8、舳舻千里(zhul) 17、狼籍 9、旌旗(jing) 18、枕藉(jie) (四)解释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1、分别请学生起来朗读并单独翻译各节 2、师提示、纠正、补充、答疑、解释重点字词,疏理文意。 (五)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1、举酒属客——“属”同“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一—“冯”同“凭”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连接,盘绕 4、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5、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同“藉” 6、击空明兮泝流光——泝”同“溯”,逆水而上 (六)指出文句的修辞手法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一互文见义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对偶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一一比喻 (七)句子的句式和词语的活用现象: 、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2、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3、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5、侣鱼虾而友麇鹿(意动用法) 6、正襟危坐(使动用法) 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8、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9、夫水,智者乐也。(判断句) 10、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八)解析文本 1、第一节:作者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秋江上“举酒属客” 写景ε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 2、二、三节:“客”举曹操之例,表述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并发出 哀 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 抒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邀游,抱明月而长终 3、四节:作者借用江水、明月、清风这些自然意象,阐述事物皆具 “不变”的二重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变者”观之还是自“不变者
7 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水中的鲜鱼,山间的竹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 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莫大的慰藉。他曾站立在江边赤壁之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 了“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 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检查预习情况:字词、注音 1、壬戌( rénxū ) 10、酾酒( shī ) 2、桂棹( zhào ) 11、横槊( shuò ) 3、余音袅袅( niǎo ) 12、渔樵( qiáo ) 4、幽壑( hè ) 13、扁舟( piān ) 5、嫠妇( lí ) 14、匏樽( páo ) 6、愀然( qiǎo ) 15、蜉蝣( fúyóu ) 7、山川相缪( liáo ) 16、无尽藏( zàng ) 8、舳舻千里( zhúlú ) 17、狼籍 ( jí ) 9、旌旗( jīng ) 18、枕藉 ( jiè ) (四)、解释重点字词,疏通文意。 1、分别请学生起来朗读并单独翻译各节。 2、师提示、纠正、补充、答疑、解释重点字词,疏理文意。 (五)、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1、举酒属客——“属”同“嘱”,劝酒 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同“凭” 3、山川相缪,郁乎苍苍——“缪”同“缭”,连接,盘绕 4、举匏尊以相属——“尊”同“樽”,酒杯 5、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籍”同“藉” 6、击空明兮泝流光 ——“泝”同“溯”,逆水而上 (六)、指出文句的修辞手法: 1、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互文见义 2、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对偶 3、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比喻 (七)、句子的句式和词语的活用现象: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 2、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 3、渺渺兮予怀(主谓倒装)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名作状) 5、侣鱼虾而友麋鹿(意动用法) 6、正襟危坐(使动用法) 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使动用法) 8、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名作动) 9、夫水,智者乐也。(判断句) 10、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 (八)、解析文本 1、第一节:作者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秋江上“举酒属客”。 写景: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东山,徘徊斗牛;白露横江,水光接 天。 2、二、三节:“客”举曹操之例,表述英雄人物不能与天地共存,并发出 “哀 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感慨。 抒情: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3、四节:作者借用江水、明月、清风这些 自然意象,阐述事物皆具“变” 与 “不变”的二重性。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变者”观之还是自“不变者” 观之
议论: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月,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变,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4、全文景、情、理融于一体 (九)齐读全文,深入思考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 明确:A、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 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 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 积极向上。 感情变化过程:乐一悲一乐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 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 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本文体现了苏轼的哪些艺术才情? 明确:苏轼的这篇文章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 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词俪句,整散结合:句式长短不齐,用韵错落 有致,更多地表现了散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的艺术特色 三、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总结虚词“而、乎、其、且”的用法 始得西山宴游记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为”、“穷”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伯然不动;儆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由《小石潭记》中的佳句导入,可引起共鸣,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二、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秘 “柳河东”。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 永州司马。在永州长达10年,后虽奉召回京,旋即又被贬为柳州刺史,世称“柳柳 州”。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曾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文学 创作上支持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创作成就主要表现在寓言、传说、 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 有《河东先生集》(刘禹锡编)、《柳河东集》(明人辑注)传世 三、研读课文 1.一读课文,落实词句, ①学生自读:圈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标记解决 ②教师范读:补充注 斫(zhuo):砍伐。遁(din)隐:躲避、隐藏。栗(i)觉而起(jio)睡醒
8 议论:水,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月,盈虚者如彼,卒莫消长也;变,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不变,物与我皆无尽。 4、全文景、情、理融于一体。 (九)、齐读全文,深入思考: 1、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是如何转化的? 明确:A、苏轼力图排遣政治打击而带来的苦闷从而听任自然,乐观旷达。作者力 图从消极中超脱出来,其实是含蓄地向他的政敌暗示,我虽然遭贬,但 我却超然世外,飘然欲仙,寄情山水,尽得其乐,不寂寞不烦恼,反而 积极向上。 B、感情变化过程:乐-悲-乐。 先写月夜泛舟,饮酒赋诗,沉浸在美好景色中而忘怀世俗的快乐心情;再从 凭吊历史人物的兴亡.感到人生短促,变化无常,因而跌入现实的苦闷;最 后阐发变与不变的哲理,表现了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2、本文体现了苏轼的哪些艺术才情? 明确:苏轼的这篇文章既保留了传统赋体那种诗的特质与情韵,同时又吸 取了散文的笔调和手法;骈词俪句,整散结合;句式长短不齐,用韵错落 有致,更多地表现了散文融景情理于一体的艺术特色。 三、课后作业 1、 背诵全文。 2、 总结虚词“而、乎、其、且”的用法。 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 【教学重难点】 1.学习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 诵读法、点拨法、质疑法、讨论法。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 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由《小石潭记》中的佳句导入,可引起共鸣,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二、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 “柳河东”。永贞元年,柳宗元积极参加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活动,失败后被贬为 永州司马。在永州长达 10 年,后虽奉召回京,旋即又被贬为柳州刺史,世称“柳柳 州”。柳宗元在政治思想上受儒家民本思想影响,曾提出“官为民役”的观点。文学 创作上支持韩愈倡导的古文运动,并称“韩柳”。其创作成就主要表现在寓言、传说、 山水游记等散文方面,《永州八记》是山水游记的代表作。他是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有《河东先生集》(刘禹锡编)、《柳河东集》(明人辑注)传世。 三、研读课文 1.一读课文,落实词句。 ①学生自读:圈出生字、生词,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标记解决。 ②教师范读:补充注释。 斫(zhuó):砍伐。 遁(dùn)隐:躲避、隐藏。 栗(lì)觉而起( jiào)睡醒
③学生朗读:读准字音、停顿、语调 (解说:反复读课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 习,以便读准字音,熟悉课文内容。) 2.二读课文,疏通大意。 ①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②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③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④复述主要内容 3.三读课文,把握总体。 ①说说作者围绕“始”“游”叙写了哪些内容? ②抓住了西山的什么特点? 讨论解决:第1段写游西山前,自以为永州的奇山异水自己都游遍了,面对幽泉怪石 饮酒娱乐自然洒脱。 第2段写游西山,通过望而见其异,登高知其隐,醉而忘归突出西山之怪特,及作者 始得胜景的喜悦。 第3段点明游西山的时间 ●小结:文章过渡自然。第1段“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为过渡句,第2段“望西山 始指异之”领起西山之游,结尾“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与前文相照 应 4.四读课文,难点突击。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 (3)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4)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5)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提示〗(1)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 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 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 特殊的感受,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 山”时,“数州之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这高峻的西山 卓尔不群的人格是何其熟悉,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欣喜之情溢 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深切体会到 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 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2)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 的游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以往所见的幽泉怪石没 有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与解脱,虽然畅游酒醉,却不能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大自 然中,因此“觉而起,起而归”,心中的烦闷依然无法排遣。而西山之游却不同,作 者首先是被那高悬下望的景象所震惊,所有的景物都聚集在视野之内,浮云萦绕群 山,与天空连成一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同游的快慰。 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作者 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 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 思归 (3)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 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 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游山水景物无 不融人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4)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 生活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仍一切 如故,心中的压抑烦闷并未减少。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他要“引
9 ③学生朗读:读准字音、停顿、语调。 (解说:反复读课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学 习,以便读准字音,熟悉课文内容。) 2.二读课文,疏通大意。 ①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②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③集体解疑,教师点拨。 ④复述主要内容。 3.三读课文,把握总体。 ①说说作者围绕“始”“游”叙写了哪些内容? ②抓住了西山的什么特点? 讨论解决:第 1 段写游西山前,自以为永州的奇山异水自己都游遍了,面对幽泉怪石 饮酒娱乐自然洒脱。 第 2 段写游西山,通过望而见其异,登高知其隐,醉而忘归突出西山之怪特,及作者 始得胜景的喜悦。 第 3 段点明游西山的时间。 ●小结:文章过渡自然。第 1 段“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为过渡句,第 2 段“望西山, 始指异之”领起西山之 游,结尾“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与前文相照 应。 4.四读课文,难点突击。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 (3)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4)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5)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提示〗(1)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 荒后“恒惴栗”郁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以至“凡是州 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 特殊的感受,没有感到此山此水有何“怪特”之处。然而当作者“坐法华西亭,望西 山”时,“数州之壤”尽收眼底,方觉西山是任何地 方都无法相比的,这高峻的西山 卓尔不群的人格是何其熟悉,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欣喜之情溢 于言表,“引觞满酌”,沉醉于自然之美中,“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深切体会到 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 上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2)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 的游览, 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以往所见的幽泉怪石没 有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 悦与解脱,虽然畅游酒醉,却不能把自己的全身心投入大自 然中,因此“觉而起,起而归”,心 中的烦闷依然无法排遣。而西山之游却不同,作 者首先是被那高悬下望的景象所震惊,所有的景 物都聚集在视野之内,浮云萦绕群 山,与天空连成一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 与天地同游的快慰。 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 合”,作者 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 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 思归。 (3)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 而归”, 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 山之喜,沉醉之乐, 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游山水景物无 不融人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4)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 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 生活及苦闷抑郁的 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仍一切 如故,心中的压抑烦闷并未减少。而西山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他要“引
觞满酌,颓然就醉”,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 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愉悦不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 (5)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情景交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作者 对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 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 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高悬下 望所见之山,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 天相连浑然一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摟为类”的感受。 我们自然如身临其境,仿佛和作者一同饱览这高峻西山,发出相同的感慨。在这比照 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作者卓尔不群之人格才更具感 染力 5.五读课文,欣赏品味 本文虽记写西山之景、西山之游,但却句句写景,字字见情,真正体现了“一切 景语皆情语”的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品味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品味文中精美词句的描写。 (2)推荐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喜欢的理由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苹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 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此五句语气急促,并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即后一句的第一个字与前一句的末一字相 同,强调“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出 以往的游览大多心不在焉,未能真正投入其中,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鸣 并照应了前文的“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抓住西山的特点:怪、特,为后文写西山之貌给作者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作铺垫。 ③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螻为类。悠悠平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 不知其所穷。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此时他 仿佛觉得脚下的西山及大自然中的一切与自己完全消融在一起,物我合 ④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作者为自己找到知音而欣喜,为目睹西山之高峻而自慰。醉而忘归,流连忘返,更表 明此刻沉醉于西山之美,陶醉于西山之游的欢悦。真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会 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⑤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作者全身心投入自然万物之中,与天地之气相融,泯灭了主客之差异,在物我同一中 获得巨大的精神愉悦。因此把西山之游视为真正的游览。 ⑥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作者将主观感受融人景物描写,通过恰当的比喻,映衬西山的高峻。可见柳宗元写景 之传神,文笔之幽丽,用词之精致。 6.课堂小结,强化能力 (1)学生谈学习收获 (2)教师再小结 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很容易陶醉于作者所描绘的奇山秀美的山水风光之中,今天我 们仿佛也和作者一起消融在万物之中,领会到作者借西山之景表达的自己的人格与情 操。作者在游览之中得到了解脱以至醉而忘归。我们不仅要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也 要学习本文比照映衬写景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1.柳宗元的山水诗文都流露出借游解忧的情绪,试找出有关诗文并加以体会 2.背诵全文 附:译文
10 觞满酌,颓然就醉”,不只是美酒醉 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物我相融, 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愉悦不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特感 受。 (5)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刻画细致,寄托深远,情景交融,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作者 对西山之景的描摹,不直接写眼中西山,而从多角度写登西山所见所感,采用比照映 衬手法突出其高峻峭拔之貌。如先写“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再写登上 西山始感高险难测,云天相连。由“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衬其高。高悬下 望所见之山,好像土堆洞口,千里之外的景物尤如近在咫尺亦衬其高,青云萦绕,云 天相连浑然一体更衬其高。由此写出“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的感受。 我们自然如身临其境,仿佛和作者一同饱览这高峻西山,发出相同的感慨。在这比照 映衬之下,西山之景更显其美,西山之游更觉其异,作者卓尔不群之人格才更 具感 染力。 5.五读课文,欣赏品味 本文虽记写西山之景、西山之游,但却句句写景,字字见情,真正体现了“一切 景语皆情语”的 特点。现在我们就来品味作者写作的精妙之处。 (1)学生自由诵读课文,品味文中精美词句的描写。 (2)推荐自己喜欢的语句,并简要分析喜欢的理由。 ①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苹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 所极,梦亦 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此五句语气急促,并运用顶针的修辞手法,即后一句的第一个字与前一句的末一字相 同,强 调“到”、“醉”、“卧”、“起”等动作,造成一种单调、无味的效果,表现出 以往的游览大 多心不在焉,未能真正投入其中,也没有形成真正的精神上的共鸣, 并照应了前文的“施施而 行,漫漫而游”。 ②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抓住西山的特点:怪、特,为后文写西山之貌给作者带来的精神上的共鸣作铺垫。 ③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平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 不知其所 穷。 作者由西山的特立之貌,喻自己卓而不群的人格,表现自己志高不俗的志向。此时他 仿佛觉得脚 下的西山及大自然中的一切与自己完全消融在一起,物我合一。 ④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作者为自己找到知音而欣喜,为目睹西山之高峻而自慰。醉而忘归,流连忘返,更表 明此刻沉醉 于西山之美,陶醉于西山之游的欢悦。真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会 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⑤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作者全身心投入自然万物之中,与天地之气相融,泯灭了主客之差异,在物我同一中 获得巨大的 精神愉悦。因此把西山之游视为真正的游览。 ⑥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作者将主观感受融人景物描写,通过恰当的比喻,映衬西山的高峻。可见柳宗元写景 之传神,文笔之幽丽,用词之精致。 6.课堂小结, 强化能力 (1)学生谈学习收获。 (2)教师再小结。 读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很容易陶醉于作者所描绘的奇山秀美的山水风光之中,今天我 们仿佛也和作者一起消融在万物之中,领会到作者借西山之景表达的自己的人格与情 操。作者在游览之中得到了解脱以至醉而忘归。我们不仅要掌握本文的主要内容,也 要学习本文比照映衬写景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1.柳宗元的山水诗文都流露出借游解忧的情绪,试找出有关诗文并加以体会。 2.背诵全文。 附:译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