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元,丰田则不及其三分之一。但丰田的自有资本比率则为第一,高达66.2%。在营业额超过 1兆日元的大企业中,除了丰田,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拥有如此高的自资比率。在日本方面, 不但高出日产的49.1%,甚至超越以优良企业知名的松下电器的52.8% 自资比率是判断经营健全与否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对经营者而言,自资是与成本无关的 资本(除了对资本额的红利),因此成为许多企业的经营目标之一。通用的自资比率在这五 年,几乎都只有45%左右。除了收益率较低外,庞大的设备投资,也是原因之一。在这五年 的时间里,通用在设备上已经投资了351亿美元。相对地,丰田的设备投资,自1984年以 后也逐年增加。1985年度的320亿日元,比起1983年,几乎为倍增,但其仍只为通用投 资额的25%左右。只是通用的投资额中包括了对零件工厂的投资,丰田则没有包括,因此其 差距仍可以再拉近一些。另外,通用几乎已经酝酿成了其推动世界战略上的海外投资,丰田 却仍在起步阶段,今后资金上的负担,当然会日趋沉重。因此虽有1兆4千亿日元的融资, 但与通用相比,数额还是较小的 3、市场目标。目前丰田的世界战略目标是确立国内300万辆,输出300万辆,年总 600万辆的体制,达成“全球10”(占全世界生产量的10%)的目标。 1995年丰田车的出口,因美国市场的景气,仅美国销售就突破了100万辆,总计为198 万辆(比上一年增加9.9%),距目标的200万辆,只有一步之遥。2001年,丰田车的实际出 口量已经达到,但在本国内,丰田则还需要一番苦斗。 去年丰田的产量为366万辆,不管在日本本国或出口,都创下最高纪录。但就像丰田总 经理所说的,“日本市场的1/4是属于轻型车,如果包括轻型车的话,丰田的市场占有率绝 对不算高。”在除轻型车以外的市场,丰田的确有42%的市场占有率。但包括轻型汽车的市 场占有率,如表6-3所示,只有29.9%,并不算高 因为欧美各国最大厂家的本国市场占有率都很高,通用(美国)为52%,大众(德国) 为42%,雷诺(法国)为53%,菲亚特则占85%,日本的丰田与日产,在独占方面,可说落 后许多。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两公司均未大量生产,且十分独特地与11家公司共存于一个国 家内。 目前丰田公司内部有两派意见,一派是主张“加强攻势,一举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积极 派,另一派则是坚持“采取耐力战”的消极派。积极派认为,因日元升值,导致企业体质孱 弱的现象,正是加强攻势的大好时机。事实上,对于目前收益的大半为美国市场所消费的日 本厂商而言,日元升值,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例如,日元每升值一点,就产生50亿日 元的汇兑差损的丰田,三个月就有343亿日元的差损,即使因海外车价的上涨或输入零件的 合理化,赚回77亿日元,实际损失仍高达262亿日元,因此除了丰田以外的厂商,恐怕很 难避免赤字或大幅度减收。 这种情况,对于国内销售有何影响呢?过去厂商将出口所得的利益,用以援助国内销售 也就是作为对经销商的支援资金。一旦此厂商的财务紧缩,自然在支援资金上会有困难,因 此经销商的情况也随之恶化。目前,因去年日元升值的影响,已经有70%的经销商陷入经营 困境。如此一来,以丰田的丰富资金为后盾,拥有超群的高利润以及销售力量的丰田经销商, 只要一致发动攻势,要使市场占有率迅速超过半数,达到国内200万辆销售目标,也不是不 可能的。另一方面,消极派则站在最大企业的立场,认为不该蓄意发动攻势,使业界陷入混 乱,最后遭遇社会的责难。另外,即使发动攻势,使其他公司倒闭,一旦日本式的企业救济 机能(通产行政、银行系列、财界等)干涉,结果必须接收倒闭的公司。这么一来,奋战的 结果是必须负担一个赤字公司,反而造成双重压力。 被迫决定采取消极派意见的丰田的总经理主张“不能采用那么激烈的方式,还是慢慢来 吧。”但是,丰田的总经理另一方面却在心里合计着:丰田“全球10”的达成一一现在进行 中的美国(独资工厂20万辆,NUMI15万辆)、加拿大(5万辆)、中国台湾(2万辆)年产元,丰田则不及其三分之一。但丰田的自有资本比率则为第一,高达 66.2%。在营业额超过 1 兆日元的大企业中,除了丰田,没有任何一个企业拥有如此高的自资比率。在日本方面, 不但高出日产的 49.1%,甚至超越以优良企业知名的松下电器的 52.8%。 自资比率是判断经营健全与否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对经营者而言,自资是与成本无关的 资本(除了对资本额的红利),因此成为许多企业的经营目标之一。通用的自资比率在这五 年,几乎都只有 45%左右。除了收益率较低外,庞大的设备投资,也是原因之一。在这五年 的时间里,通用在设备上已经投资了 351 亿美元。相对地,丰田的设备投资,自 1984 年以 后也逐年增加。1985 年度的 3200 亿日元,比起 1983 年,几乎为倍增,但其仍只为通用投 资额的 25%左右。只是通用的投资额中包括了对零件工厂的投资,丰田则没有包括,因此其 差距仍可以再拉近一些。另外,通用几乎已经酝酿成了其推动世界战略上的海外投资,丰田 却仍在起步阶段,今后资金上的负担,当然会日趋沉重。因此虽有 1 兆 4 千亿日元的融资, 但与通用相比,数额还是较小的。 3、市场目标。目前丰田的世界战略目标是确立国内 300 万辆,输出 300 万辆,年总产 600 万辆的体制,达成“全球 10”(占全世界生产量的 10%)的目标。 1995 年丰田车的出口,因美国市场的景气,仅美国销售就突破了 100 万辆,总计为 198 万辆(比上一年增加 9.9%),距目标的 200 万辆,只有一步之遥。2001 年,丰田车的实际出 口量已经达到,但在本国内,丰田则还需要一番苦斗。 去年丰田的产量为 366 万辆,不管在日本本国或出口,都创下最高纪录。但就像丰田总 经理所说的,“日本市场的 1/4 是属于轻型车,如果包括轻型车的话,丰田的市场占有率绝 对不算高。”在除轻型车以外的市场,丰田的确有 42%的市场占有率。但包括轻型汽车的市 场占有率,如表 6—3 所示,只有 29.9%,并不算高。 因为欧美各国最大厂家的本国市场占有率都很高,通用(美国)为 52%,大众(德国) 为 42%,雷诺(法国)为 53%,菲亚特则占 85%,日本的丰田与日产,在独占方面,可说落 后许多。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两公司均未大量生产,且十分独特地与 11 家公司共存于一个国 家内。 目前丰田公司内部有两派意见,一派是主张“加强攻势,一举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积极 派,另一派则是坚持“采取耐力战”的消极派。积极派认为,因日元升值,导致企业体质孱 弱的现象,正是加强攻势的大好时机。事实上,对于目前收益的大半为美国市场所消费的日 本厂商而言,日元升值,是一个极为沉重的打击。例如,日元每升值一点,就产生 50 亿日 元的汇兑差损的丰田,三个月就有 343 亿日元的差损,即使因海外车价的上涨或输入零件的 合理化,赚回 77 亿日元,实际损失仍高达 262 亿日元,因此除了丰田以外的厂商,恐怕很 难避免赤字或大幅度减收。 这种情况,对于国内销售有何影响呢?过去厂商将出口所得的利益,用以援助国内销售, 也就是作为对经销商的支援资金。一旦此厂商的财务紧缩,自然在支援资金上会有困难,因 此经销商的情况也随之恶化。目前,因去年日元升值的影响,已经有 70%的经销商陷入经营 困境。如此一来,以丰田的丰富资金为后盾,拥有超群的高利润以及销售力量的丰田经销商, 只要一致发动攻势,要使市场占有率迅速超过半数,达到国内 200 万辆销售目标,也不是不 可能的。另一方面,消极派则站在最大企业的立场,认为不该蓄意发动攻势,使业界陷入混 乱,最后遭遇社会的责难。另外,即使发动攻势,使其他公司倒闭,一旦日本式的企业救济 机能(通产行政、银行系列、财界等)干涉,结果必须接收倒闭的公司。这么一来,奋战的 结果是必须负担一个赤字公司,反而造成双重压力。 被迫决定采取消极派意见的丰田的总经理主张“不能采用那么激烈的方式,还是慢慢来 吧。”但是,丰田的总经理另一方面却在心里合计着:丰田“全球 10”的达成——现在进行 中的美国(独资工厂 20 万辆,NUMMI15 万辆)、加拿大(5 万辆)、中国台湾(2 万辆)年产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