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全球水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在供水方面,过去20a有20多亿人得到了供作用,但捐赠人的资助大幅减少了,因为灌溉不再 水,还有10亿多人的供水服务仍未得到改善。每年“流行”。要达到减贫和千年发展目标,改善灌溉和 有350万人由于与水有关的疾病而死亡。 排水系统是基本要求,它将影响可持续发展。但这 (1)供水总得有人付钱,不是消费者,就是纳税领域现在面临新的挑战: 人。只有那些能取得足够资金的服务提供者才能够 (1)在食物需求不断增长、水资源缺乏及环境 经营和维护现行系统并吸引投资来扩大服务。至少问题日益尖锐的情况下保障食物供应; 要保证,从消费者那里得到的收入可以支付运行和 (2)同时实施机构改革,引进责任制,扩大农民 维护费用。 的参与程度,提高效率,加大现有排灌设施修复与现 2)改善供水服务要求通过其他部门的合作来代化方面的投资 实现。供水部门的优先权只有与政府的战略目标相 (3)获得更加透明、更负责任和有效的政府资 结合并相应分配资源,该优先权才能得以实现。供助,增加用户和私营企业的参与。 水政策的实施应当与各行业的政策配套,例如卫生、 应该吸取的教训如下所述。 健康及土地使用规划政策 (1)根据现在的趋势,地表水灌溉系统只得到 (3)行业机构应直接或通过代表对社区负责,很少新的政府资助。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①新灌 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服务提供方法并不奏效。农村溉系统的费用高且不断上升;②农产品价格低,降 的经验表明,通过社区推动的开发会取得更公平有低了新灌溉投资的经济效益;③从河流和含水层取 效的管理,更有可能维持水源,也能收取水费,水资水的需求不断增长促使保护环境费用的大幅增加 源可以得到持续利用。农村地区目前供水的关键措④财政约束减少了政府在这一领域的资助。 是推广社区推动开发的成功试点。在城区,政府 (2)现代化及修复排灌系统、改善运行及管理 及私营服务提供者都应该通过公选机构或非正式的是减少水涝和盐碱化、提高用水效率和农业生产率、 社区团体对他们的政策行动及资金使用情况负责。减贫、降低排灌对水生态系统的不利影响的主要措 (4)建立专业技能来管理各杋构是釆用和保持施。需要实施以上措施才能保持排灌系统的可持续 新行业做法的基础。政策,制度及财政安排和那些性,应对向发展中国家迅速增加的城市人口提供食 实施它们的人一样重要。培养包括技术、管理和经物,要求的土地生产率和用水的急剧增长,同时还要 营专业在内的国内能力是改变行业的关键 增加农村地区农民的收人。 (5)城市、农村的贫困人群都需要服务。他们 (3)排灌设施需要依照政府、使用者、社会及私 当中很多没有从城市公用设施改革或农村服务改革营企业的作用及责任进行调整。应鼓励将排灌系统 中受益。对此要努力改进,为更长期的扩建和开发的运行、维护和管理的责任,包括运行维护成本的全 做好准备。 部回收,转交给有组织的用户团体。测定排灌系统 现在急需消除的是由政府管理还是由私营管理的基准点是一种改善运行及责任的必需管理措施。 的争论。这一争论不是关于政府方或私营方,而是 (4)确定一个与农民及其他方面分担改善基础 关于可持续的安全供水的问题,只有通过各方的共设施费用的范围,这一机制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 同努力才能解决。 需要改善筹资机制,使农民及其组织能够参与分担 各国必须确定并实施国内的优先权。各国的国费用。受益人应分担改善排水的费用,尤其是在农 情不同,都必须全面、及时有序地实施政策改革对业方面。其他从灌溉系统转让水中受益的行业也应 话、能力建设、具体改革措施和基础设施的开发 该为其现代化投资。 国际水组织应该制定全球优先权,以充分利用 (5)一个有效的水权系统和支持用水权市场的 有限的资源。对于那些政府承诺加速改革进程并在输水系统有助于提高效率(效率较低的使用者可以 各自的资源方面进行投资的国家提供支持会很快见将水暂时或永久转让给效率较高或价值更高的用水 效。但是,对于贫困人群而言,各国的改革尚处于早者)。需要新的金融手段使农民能够将水权当作信 期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用抵押。这将有助于农民分担用于灌溉及排水系统 现代化和修复的费用。 5灌溉与排水 (6)如果由于无法解决的财政困难或环境因素 排灌对粮食生产、减贫及地区发展起过很大的使灌溉系统不可行,该系统就应重新予以调整。但 3全球水 资源 管理 面临的挑战 在供水 方 面 ,过 去 20a有 20多亿 人 得 到 了供 水 ,还有 10亿 多人 的供水 服 务仍 未得 到改善 。 每年 有 350万人 由于 与水有关 的疾病 而死 亡 。 (1)供 水总 得有人 付 钱 ,不是 消 费者 ,就 是 纳税 人 。只有 那 些能 取得 足够 资金 的服务 提供 者才 能够 经 营 和维护 现行 系统并 吸 引投 资来扩 大 服务 。至少 要 保证 ,从 消费者 那 里 得 到 的 收入 可 以支 付 运行 和 维护 费用 。 (2)改善 供水 服务要 求 通过 其 他部 门的合 作来 实 现 。供 水部 门 的优先权 只有 与政 府 的战略 目标 相 结合 并相应 分 配 资源 ,该优 先权 才 能 得 以实 现 。供 水 政策 的实施 应 当与各行 业 的政 策配套 ,例 如卫 生 、 健 康及 土地使 用规 划政 策 。 (3)行业 机 构 应 直 接 或 通 过 代 表 对 社 区负 责 , 传统 的“自上 而下 ”的 服务提 供方 法并 不奏 效 。农 村 的经验 表明 ,通过 社 区 推动 的 开发 会 取 得更 公 平 有 效 的 管理 ,更 有可 能 维 持 水 源 ,也 能 收取 水 费 ,水 资 源可 以得到 持续 利用 。农村 地 区 目前 供水 的关键 措 施是 推广社 区 推动 开 发 的 成 功试 点 。 在城 区 ,政 府 及 私营服 务提 供者都 应该 通过 公选 机构 或非正 式 的 社 区 团体 对他 们的政 策 、行 动及 资金 使用 情况 负责 。 (4)建立 专业 技能 来管 理各 机构 是 采用 和 保持 新行 业做法 的 基础 。政 策 ,制 度 及 财政 安 排 和那 些 实施 它们 的人 一样 重 要 。 培养 包 括 技 术 、管 理 和 经 营专 业在 内的国 内能 力是 改变 行业 的关 键 。 (5)城 市 、农 村 的 贫 困人 群 都需 要 服 务 。他 们 当 中很 多没有 从城 市公用 设施 改 革或农 村 服务改 革 中受益 。对此 要努 力 改 进 ,为 更 长 期 的扩 建 和 开 发 做 好准 备 。 现在急需 消 除的是 由政府 管 理还是 由私营管 理 的争论 。这 一 争论 不 是 关 于 政 府方 或 私 营 方 ,而 是 关 于可 持续 的安全 供 水 的 问 题 ,只 有 通 过各 方 的 共 同努力 才能解 决 。 各 国必须 确定 并实 施 国内 的优先 权 。各 国的 国 情不 同 ,都 必 须 全 面 、及 时有 序 地 实 施 政 策 改革 对 话 、能力 建设 、具体 改革 措施 和基 础设施 的开发 。 国 际水组 织 应该 制 定 全 球优 先 权 ,以充 分利 用 有 限的资源 。对 于那 些政府 承诺 加速 改革进 程并 在 各 自的资源 方 面进 行投 资 的 国家 提供 支持 会很快 见 效 。但是 ,对 于 贫困人 群而 言 ,各 国的改革 尚处 于早 期 阶段 ,还 有很 长的路 要走 。 5 灌溉 与 排 水 排灌对 粮 食 生产 、减贫 及 地 区 发展 起 过很 大 的 作用 ,但 捐 赠 人 的资 助 大 幅 减 少 了 ,因 为 灌 溉 不 再 “流行 ”。要 达 到减 贫 和 千 年发 展 目标 ,改善 灌 溉 和 排水 系统 是基 本 要求 ,它 将影 响可 持 续 发 展 。但 这 一 领 域现 在 面临新 的挑 战 : (1)在食 物 需 求 不 断增 长 、水 资源 缺 乏 及 环 境 问题 日益 尖锐 的情 况下保 障 食物供 应 ; (2)同时实施 机构 改革 ,引进责 任制 ,扩 大 农 民 的参 与 程度 ,提高效 率 ,加 大现有 排灌 设施 修复 与 现 代 化方 面 的投资 ; (3)获 得更 加 透 明 、更 负责 任 和有 效 的政 府 资 助 ,增加 用 户和私 营企 业 的参 与 。 应 该吸 取 的教训 如下所 述 。 (1)根 据 现在 的趋 势 ,地 表 水 灌 溉 系 统 只 得 到 很 少新 的政 府资 助 。原 因有 以下几 个 方 面 :① 新 灌 溉 系统 的 费用 高 且 不 断上 升 ;② 农 产 品价 格 低 ,降 低 了新 灌溉 投资 的经 济效益 ;③ 从河 流 和 含水 层 取 水 的需 求不 断增 长 促使 保 护 环 境 费 用 的 大 幅增 加 ; ④ 财政 约束 减少 了政府 在这 一领域 的资助 。 (2)现代 化 及 修 复 排灌 系统 、改 善 运 行 及 管 理 是减 少水 涝和 盐碱化 、提 高用 水效率 和 农业 生产 率 、 减贫 、降低 排灌对 水 生 态 系 统 的 不 利 影 响 的 主要 措 施 。需要 实施 以上措 施才 能保 持 排灌 系统 的可持 续 性 ,应 对 向发展 中 国家 迅 速 增 加 的 城市 人 口提 供 食 物 ,要 求 的土地 生产 率和用 水 的急 剧增 长 ,同时还 要 增 加农村 地 区农 民的收 入 。 (3)排 灌设施 需要 依照 政府 、使 用 者 、社 会及 私 营 企业 的作 用及责 任进行 调整 。应 鼓励 将 排灌 系统 的运行 、维护 和管理 的责 任 ,包 括 运行 维护 成本 的全 部 回收 ,转交 给有 组 织 的 用 户 团体 。 测 定 排灌 系统 的基 准 点是 一种 改善运 行及 责任 的必 需 管理措 施 。 (4)确 定一 个 与农 民及 其 他方 面 分 担 改善基 础 设施 费用 的 范 围 ,这 一 机 制 需 要 得 到 更 多 的 关 注 。 需要 改善 筹 资机 制 ,使 农 民及 其 组 织 能 够 参 与分 担 费 用 。受益 人应 分担 改 善 排 水 的 费 用 ,尤 其 是 在农 业 方 面。其 他从灌 溉 系统转 让水 中受 益 的行业 也应 该 为其 现代 化投 资 。 (5)一个 有效 的水权 系统 和 支持 用 水 权市 场 的 输 水 系统 有助 于提 高效 率 (效率 较 低 的使 用 者 可 以 将 水 暂时或 永久 转让 给效 率较 高或 价值 更高 的用 水 者)。需 要新 的金 融 手 段使 农 民能 够 将 水 权 当作 信 用 抵 押 。这 将有 助于农 民分担用 于 灌溉 及排 水 系统 现代 化和修 复 的费用 。 (6)如果 由于无法解 决 的财 政 困难 或 环境 因 素 使 灌溉 系统 不 可 行 ,该 系统 就 应 重 新 予 以调整 。 但 · 3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