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化,在出口后表面和出口处中心部位有出现拉应力区的趋势,计算表明:出口处中心的 拉应力区,随摩擦系数、模角和变形量的增加而变小,直至消失,其中变形量的影响尤 为显著。出口后表面的拉应力区随摩擦系数和模角的增加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随变形 量的增加,其区域大小变化不明显,但最大拉应力值是增加的。 3实验验证 采用与计算相同的材料一硬铝合金(LR12)进行了实验研究。材料硬化曲线 为4们: 0=37.6+4e031 实验包括用压力传感器实测挤压力和用网格法,并利用视塑性算法计算变形应力、应 变场和模具表面压力两个内容。 表1为实测挤压力与计算值之比较,可见两者吻合良好。 -539 43 490 343 -441 196 98 1,421.361.301.231,131.061.0 Z/L (a)24=20 578.2 646.8 195 539 -490 49 59 245 9 441 294 -4 196 1.451,37 1.c2 1.0 Z/L 1.221.0? Z/L (b)2a=45 (c)2a=6f 图4不同模角下轴向应力前分布 其中:m=0.17中=45.6% 单位:MPa Fig.4 Axial stress vs die angle form=0.17,=45.6% 165化 , 在 出口后表面和 出 口 处 中心 部位有 出现拉应力区的趋势 , 计算表明 出口处 中心的 拉应力区 , 随摩擦系数 、 模角和变形量的增加而变小 , 直至 消失, 其 中变形量的影响 尤 为 显著 。 出 口后表面的拉应力区随摩擦系数和模角的增加 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随变形 量的增加 , 其 区域大小变化不 明显 , 但最大拉应力值是增加的 。 实验验证 采用 与计 算相同 的材料 —硬铝 合金 进行 了实验研究 。 材料 硬 化 曲 线 为匕 〕 £一 · 实验包括用 压力 传感 器实测 挤 压力和用 网格法 , 并利 用 视塑性算法计算变形应力 、 应 变场和模具表面压力 两个 内容 。 表 为实测挤压力与计算值之 比较 , 可 见两者吻合良好 。 、 弓夕宁 …价。 二 , 方 见 匕 。 二 诀二 二 了 图 不同模角下轴向应力的分布 其 中 一。 中 书 单位 吕 , “ 。 , 心 多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