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对于间断式分组的组距大小的计算,必须采用如下公式 组距=本组上限-前组上限 (1) (或)=后组下限-本组下限(2) (或)=本组上限-本组下限+1 (3)》 在上面的例子中,可见其组距实际上是5人。应当注意到,连续组距式分 组的组距大小,也可根据公式(1)或(2)求得。 (二)组数 全距是总体中最大的标志值与最小的标志值之差。 组数的多少直接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总体的全距,另一个是组距。在 等距分组的条件下,组数等于全距除以组距。 在组距既定的条件下,全距大则组数多,全距小则组数少:在全距既定的 条件下,组距大则组数少,组距小则组数多。全距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所以,确定组数的关键是确定组距。如对学生成绩情况的统计分组 中,组数过少,例如学生成绩分为2组,不能很好地达到分组的基本要求:组数 过多,例如成绩分为101组,即分组过细,也无法起到化繁为简的作用,难以显 示出总体分布的规律。 (三)组中值 组中值:为上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组中值的计算公式为:组中值=(上限 +下限)/2 在计算平均指标或进行其它统计分析时,常以组中值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 平均水平。当各组标志值均匀分布时,组中值代表各组标志值的水平,其代表性 就高。因此,分组时应注意 1、尽可能使组内各单位标志值分布均匀: 2、为避免产生过大的计算误差,在选取各组上、下限时,应尽可能使组中 值恰为整数。 3、当连续型变量按离散型变量表示时,组距数列的编制采取相邻组限不重 叠的形式,组中值的确定应考虑到连续型变量自身的特点。 年龄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它实质上是连续型变量,习惯上用整数表示。 例如一群大学生分为17-19岁、20-22岁两组,则组距3岁,组中值分别为18.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