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二、为什么要读经典原著 圣约翰学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经典原著和小班讨论的极端强调。事实上,它们几乎 构成了我四年绝大部分的课内生活。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教科书、二手资料和习题。 我无意论证这种极端的教育是否可以是理想中的完美的教育的一种。我其实认为,任何极端 的东西都肯定有它不足、矫枉过正甚至糟糕的地方。 关于阅读经典原著,我想也许每个人都会问,为什么要读经典原著。当时我去圣约翰, 只是觉得阅读这些原著是件很牛、很酷、很值得炫耀的事情,四年读下来,如果又懂古希腊 文又懂量子力学,天下能有几个人能有这等本事。大一的古希腊年还算好,到了大二,阅读 圣经和宗教,我的心情有时候都如中世纪般黑暗了。我找到我的老师,开始认真地问为什么 要读经典?我当时依然想不通的问题是:一,为什么圣约翰要抑制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创造欲, 强迫学生必修经典,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自己的阅读和专攻:二,为什 么要抛开现代科学和文明的积累,忽略宇宙大爆炸、神经科学、博弈论和行为科学的最新研 究成果,而研读看似原始,甚至错误的古代的地心说、灵魂学说或是伦理学。除了陶治情操 和考古考据以外,这样的阅读为什么必要?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的老师回答说,创造力可以是好事,但也可以是坏事。他认为,很 多所谓的有创造力的人,自己的身心并不健全,却想着影响和改善这个世界。这样的人在现 实中其实己经给世人带来了诸多灾难。面对那些经典著作,那些“有创造力"的人,往往以高 高在上的眼光,在完全没有花功夫读书的情况下,就开始用自己的独特观点、学说,或者借 后来人的观点学说,去"修正”,"质疑”,"改进”,"批判”,而不知这种个人的小聪明往往是 多么廉价。在圣约翰的四年中,我和周围的人经历了很多次这样的阅读经验。从一开始面对 古代经典时现代人审判官般的自傲,到细细品读和讨论中慢慢体会到其微言大义,以及个人 的局限,以至最终有时候发展成为了对某些作品近乎宗教般的敬畏,或把它们当成生命中的 一个最可靠的慰藉了。通过对原典的阅读,我学到的也许是在保持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知 道谦逊,认识到自我性情和智性中的局限、褊狭甚至愚蠢。也许只有那些经典作品的高度, 才能让我慢慢觉察到,我以前的很多小聪明和创造力,是真正只能用一个“小”字来形容的。 按圣约翰一位同学的话讲就是:“在读那些书之前,我一直在沉睡。” 关于我当时的第二个疑问,即为什么要抛开现代科学与文明那么久的积累,去读那些古 代的作品,我的老师当时并没有明确回答。但是在之后我逐渐察觉,圣约翰的这种教育方式 并不是简单地认为“积累"越多便越好。它的目的不在于积累知识,不在于追求通常所谓的知 识上的“进步”、专业上的进取,或是追赶某学科最新的突破和进展。这些当然不一定不好, 但是圣约翰学院似乎认为这些都是研究生院,或是其他职业学校的专业化教育的任务,在这 之前,需要做比专业化教育更“根本”的事情,即培养一个人思考的能力,磨砺人的品质和 心性。从这种意义上讲,在圣约翰读那些经典并不一定是为了饱览诗书,或是成为哲学家或 古典专家什么的,而是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经典,照这么说,也许可以说是最有"人道” 的书籍。 四年下来,也许我,或是我的一些同学最终会成为某门学科杰出的专家,但是我们并没 有像当时我预期的一样,成什么样样精通的通才。从学问的角度讲,四年内学如此多的内容 只能是走马观花,一辈子的阅读与学习才刚刚起步。这样的原典阅读,首先培养的也许并不 仅仅在于学问,而是做学问或是不做学问之前都要培养的一些东西,一些”人之为人“所普遍二、为什么要读经典原著 圣约翰学院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对经典原著和小班讨论的极端强调。事实上,它们几乎 构成了我四年绝大部分的课内生活。只有在必要的时候,才使用教科书、二手资料和习题。 我无意论证这种极端的教育是否可以是理想中的完美的教育的一种。我其实认为,任何极端 的东西都肯定有它不足、矫枉过正甚至糟糕的地方。 关于阅读经典原著,我想也许每个人都会问,为什么要读经典原著。当时我去圣约翰, 只是觉得阅读这些原著是件很牛、很酷、很值得炫耀的事情,四年读下来,如果又懂古希腊 文又懂量子力学,天下能有几个人能有这等本事。大一的古希腊年还算好,到了大二,阅读 圣经和宗教,我的心情有时候都如中世纪般黑暗了。我找到我的老师,开始认真地问为什么 要读经典?我当时依然想不通的问题是:一,为什么圣约翰要抑制学生们的创造力和创造欲, 强迫学生必修经典,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自由选择自己的阅读和专攻;二,为什 么要抛开现代科学和文明的积累,忽略宇宙大爆炸、神经科学、博弈论和行为科学的最新研 究成果,而研读看似原始,甚至错误的古代的地心说、灵魂学说或是伦理学。除了陶冶情操 和考古考据以外,这样的阅读为什么必要? 关于第一个问题,我的老师回答说,创造力可以是好事,但也可以是坏事。他认为,很 多所谓的有创造力的人,自己的身心并不健全,却想着影响和改善这个世界。这样的人在现 实中其实已经给世人带来了诸多灾难。面对那些经典著作,那些“有创造力”的人,往往以高 高在上的眼光,在完全没有花功夫读书的情况下,就开始用自己的独特观点、学说,或者借 后来人的观点学说,去“修正”,“质疑”,“改进”,“批判”,而不知这种个人的小聪明往往是 多么廉价。在圣约翰的四年中,我和周围的人经历了很多次这样的阅读经验。从一开始面对 古代经典时现代人审判官般的自傲,到细细品读和讨论中慢慢体会到其微言大义,以及个人 的局限,以至最终有时候发展成为了对某些作品近乎宗教般的敬畏,或把它们当成生命中的 一个最可靠的慰藉了。通过对原典的阅读,我学到的也许是在保持个性和创造力的同时,知 道谦逊,认识到自我性情和智性中的局限、褊狭甚至愚蠢。也许只有那些经典作品的高度, 才能让我慢慢觉察到,我以前的很多小聪明和创造力,是真正只能用一个“小”字来形容的。 按圣约翰一位同学的话讲就是:“在读那些书之前,我一直在沉睡。” 关于我当时的第二个疑问,即为什么要抛开现代科学与文明那么久的积累,去读那些古 代的作品,我的老师当时并没有明确回答。但是在之后我逐渐察觉,圣约翰的这种教育方式 并不是简单地认为“积累”越多便越好。它的目的不在于积累知识,不在于追求通常所谓的知 识上的“进步”、专业上的进取,或是追赶某学科最新的突破和进展。这些当然不一定不好, 但是圣约翰学院似乎认为这些都是研究生院,或是其他职业学校的专业化教育的任务,在这 之前,需要做比专业化教育更“根本” 的事情,即培养一个人思考的能力,磨砺人的品质和 心性。从这种意义上讲,在圣约翰读那些经典并不一定是为了饱览诗书,或是成为哲学家或 古典专家什么的,而是为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经典,照这么说,也许可以说是最有“人道” 的书籍。 四年下来,也许我,或是我的一些同学最终会成为某门学科杰出的专家,但是我们并没 有像当时我预期的一样,成什么样样精通的通才。从学问的角度讲,四年内学如此多的内容 只能是走马观花,一辈子的阅读与学习才刚刚起步。这样的原典阅读,首先培养的也许并不 仅仅在于学问,而是做学问或是不做学问之前都要培养的一些东西,一些“人之为人”所普遍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