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大资产阶级挑起来的。因为尼赫鲁认为达赖喇嘛在印度人的计划里将起到巨大的作用,没有达 赖喇嘛西藏会乱。①中国领导人还强调:“对印度我们一定要反击,这是他们挑起来的。他们搞 冷战,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斗争的策略要有理、有力、有节,有团结,有斗争, 以斗争求团结…他们可能抛开西藏问题来掀起反共反华高潮,我们思想上要有准备。”②毛泽 东在平定西藏叛乱时曾说:现在是让印度当局多行不义,到一定时候我们再跟它算账。对于尼 赫鲁,毛泽东明确表示:“要尖锐地批评他,不怕刺激他,不怕跟他闹翻,要斗争到底。”③ 边界问题是导致中共中央重新认识尼赫鲁外交政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中印在边界问 题上的根本分歧,1959年1月23日,周恩来致函尼赫鲁,阐明中国对中印边界问题的基本立 场,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首要措施。周恩来强调,中印边界从来未经正式划定,中方建议通过友 好协商,全面解决中印边界问题;在全面解决之前,双方维持边界久己存在的状况,对于己经 发生的局部争执,可以商谈临时性的解决办法。3月22日尼赫鲁复信,不同意周恩来有关中印 边界从未经过正式划定的说法,要求中国政府正式承认英国统治印度时期所形成的边界线,并 强调印度地图上所标明的边界线,“是没有怀疑的余地的”。为此,12月26日中国政府照会印度 驻华使馆,再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照会明确指出中印双方当前亟待解 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两国之间的整个边界确实从来没有划定过,有待于通过谈判来解决;在 边界正式划定之前,必须有效地维持两国边界的现状和确保边界的安谧。④ 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不仅导致了中国领导人重新认识尼赫鲁的外交政策,更为重要 的是导致中国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对“中间地带”理论以及民族主义国家的作用的重新思考; 同50年代中后期“革命外交”的基本思想相适应,中国确立了对印度和尼赫鲁的方针政策,由 此直接影响了中国对中印边界问题的政策方向。 中国领导人相信,中印边界问题的争吵是印度挑起来的,“假如我们对尼赫鲁采取让步的办 法,不仅他会更反动,会让他觉得他对了,我们错了,粉饰他的反动的一面,并且也会使他更 得势,我们不能采取这种方针。我们采取的是批评他,然后求团结;揭露他的错误和反动的一 面,使广大人民能看清楚。另一种可能是他缓和一下,收缩一下,继续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好”⑤。 在中国领导人看来,“在亚洲所有的民族主义国家中,印度尼西亚的立场最好,这从印度尼西亚 对待西藏事件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⑥。而印度则开始变成“反动的民族主义”。为此中国领导人 认为,现在两个阵营之间出现的中间地带的国家,可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由坏变好,一种是 继续和平中立,一种是由好变坏。尼赫鲁想利用中印边界问题作为一张牌,对国内的右派进行 ①《周恩来在会见苏联等11国代表团和驻华使节时的谈话》,1959年5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第268276页。 ②《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下卷,第496页。 ③参见吴冷西《忆毛主席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新华出版社,1995年)第121一 125页。 ④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19491976》中卷(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年)第201202 页;《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6集(世界知识出版社,1961年)第149一51、125H48 页。 ⑤《周恩来年谱》中卷,第279页。 6Report of Conversation with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C CCP,Deng Xiaoping,27 May 1959,From the Diary of P.F.Iudin,TsKhSD (Center of the Storage of Contemporary Documentation of Russia),Moscow, f.5,op.49,d.235,ll.40-44.Cold W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ulletin,Issues 10.Spring 1998,pp.167H69. ·65·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大资产阶级挑起来的。因为尼赫鲁认为达赖喇嘛在印度人的计划里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 没有达 赖喇嘛西藏会乱。① 中国领导人还强调 :“对印度我们一定要反击 , 这是他们挑起来的。他们搞 冷战 , 我们要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斗争的策略要有理、有力、有节 , 有团结 , 有斗争 , 以斗争求团结 ……他们可能抛开西藏问题来掀起反共反华高潮 , 我们思想上要有准备。”② 毛泽 东在平定西藏叛乱时曾说 : 现在是让印度当局多行不义 , 到一定时候我们再跟它算账。对于尼 赫鲁 , 毛泽东明确表示 :“要尖锐地批评他 , 不怕刺激他 , 不怕跟他闹翻 , 要斗争到底。”③ 边界问题是导致中共中央重新认识尼赫鲁外交政策的另一个重要问题。鉴于中印在边界问 题上的根本分歧 , 1959 年 1 月 23 日 , 周恩来致函尼赫鲁 , 阐明中国对中印边界问题的基本立 场 , 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首要措施。周恩来强调 , 中印边界从来未经正式划定 , 中方建议通过友 好协商 , 全面解决中印边界问题 ; 在全面解决之前 , 双方维持边界久已存在的状况 , 对于已经 发生的局部争执 , 可以商谈临时性的解决办法。3 月 22 日尼赫鲁复信 , 不同意周恩来有关中印 边界从未经过正式划定的说法 , 要求中国政府正式承认英国统治印度时期所形成的边界线 , 并 强调印度地图上所标明的边界线 ,“是没有怀疑的余地的”。为此 , 12 月 26 日中国政府照会印度 驻华使馆 , 再次全面阐述了中国在中印边界问题上的立场。照会明确指出中印双方当前亟待解 决的两个关键问题是 : 两国之间的整个边界确实从来没有划定过 , 有待于通过谈判来解决 ; 在 边界正式划定之前 , 必须有效地维持两国边界的现状和确保边界的安谧。④ 西藏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 , 不仅导致了中国领导人重新认识尼赫鲁的外交政策 , 更为重要 的是导致中国领导人特别是毛泽东对“中间地带”理论以及民族主义国家的作用的重新思考 ; 同 50 年代中后期“革命外交”的基本思想相适应 , 中国确立了对印度和尼赫鲁的方针政策 , 由 此直接影响了中国对中印边界问题的政策方向。 中国领导人相信 , 中印边界问题的争吵是印度挑起来的 , “假如我们对尼赫鲁采取让步的办 法 , 不仅他会更反动 , 会让他觉得他对了 , 我们错了 , 粉饰他的反动的一面 , 并且也会使他更 得势 , 我们不能采取这种方针。我们采取的是批评他 , 然后求团结 ; 揭露他的错误和反动的一 面 , 使广大人民能看清楚。另一种可能是他缓和一下 , 收缩一下 , 继续同社会主义国家和好”⑤。 在中国领导人看来 , “在亚洲所有的民族主义国家中 , 印度尼西亚的立场最好 , 这从印度尼西亚 对待西藏事件的态度中可以看出来”⑥。而印度则开始变成“反动的民族主义”。为此中国领导人 认为 , 现在两个阵营之间出现的中间地带的国家 , 可分为三种情况 : 一种是由坏变好 , 一种是 继续和平中立 , 一种是由好变坏。尼赫鲁想利用中印边界问题作为一张牌 , 对国内的右派进行 ·65 · 中印边界冲突与苏联的反应和政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Report of Conversation with the General Secretary of the CC CCP , Deng Xiaoping , 27 May 1959 , From the Diary of P. F. Iudin , TsKhSD (Center of the Storage of Contemporary Documentation of Russia) , Moscow , f. 5 , op. 49 , d. 235 , ll. 40 —44. Cold W ar International History Project B ulletin , Issues 10. Spring 1998 , pp. 167 —169. 《周恩来年谱》中卷 , 第 279 页。 参见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年谱 1949 —1976》中卷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7 年) 第 201 —202 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第 6 集 (世界知识出版社 , 1961 年) 第 149 —151、125 —148 页。 参见吴冷西《忆毛主席 ———我亲身经历的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片断》 (新华出版社 , 1995 年) 第 121 — 125 页。 《周恩来军事活动纪事》下卷 , 第 496 页。 《周恩来在会见苏联等 11 国代表团和驻华使节时的谈话》, 1959 年 5 月 6 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周恩来外交文选》, 中央文献出版社 , 1996 年 , 第 268 —276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