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作,此其三。《左传》记鲁穆姜论“元亨利贞四德,童子问》中指出:《系辞》、《文言》都有“繁衍丛脞之 与今《文言》篇首略同,且以文势看,应是《文言》抄言”“自相乖戾之说”(借童子之语);《说卦》、《杂 《左传》,而非《左传》抄《文言》,此其四 卦》则明显是“筮人之占书”,故此四种五篇,应非 钱先生在本文中特别强调思想的差异性,他孔子所作。(第170页)1其后清儒崔述也在《洙 在比较《论语》与《系辞》的不同时,提出“道”、泗考信录》中怀疑《彖》《象》与孔子的关系①,于 天”、“鬼神”三个概念,证明孔孟儒家与“系辞”所是引发学界的讨论热潮。近人如梁启超《古书真 呈现思想并不相同。并归结出:“《易系》里的思伪及其年代》顾颉刚《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 想,大体上是远于《论语》而近于老庄!”他说 故事》冯友兰《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高亨 系辞》言神言变化,相当于老庄言自然《周易大传今注》戴君仁《谈易》、屈万里《古籍导 言道;《论语》好言仁,只重人与人的相交,对读》,及当代学者如戴琏璋先生《易传之形成及其 于人类以外的自然界似少注意 思想》、黄沛荣先生《孔子与周易经传之关系》等 《系辞》言利害吉凶:老庄亦言利害吉凶;或以专书行正向论述,或以单篇做反面批驳,不仅 孔子学说的对象为人群,故不敢言利而言义。提出精彩见解,成果也灿然可观。钱先生便是在 老庄学说的对象为自然故不必言义而径言这股风潮的初期,写下《论十翼非孔子作》一文,不 过他还蕴含着分辨新旧儒家思想的目的在里面。 《系辞》、老子均重因果观念:孔子贵知 命,仅求活动于现有的状态之下;老子、《易 三、延伸与修正 系》则于命的来源均有讨究,这显见是他们思 对钱先生主张的探讨 想上的不同。所以《易·系》里的哲学,是道 家的自然哲学,他的宇宙论可以说是唯气之 钱先生以史家的眼光,独出于时人之上,在 元论,或说是法象的一元论……第387 片尊经好古的氛围中,敢疑孔子述作之事,其成就 固不待言。惟学术通例总是前修未密,后出转精 按:从文献上考查最早谈到《易传》作者的是司马在先人技荆斩棘为后人铺桥造路的情况下,才有 迁,他在《孔子世家》中说 今日的坦途可走。因此在欣赏沿途美景之余,也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莫忘前人耕耘成绩 《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 (一)主张的延伸 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卷47,第760 页上左)13 钱先生提出的十项论证中,当以“《论语》所呈 引文中的“序”字通“叙”有叙述之意。这段话中现的孔子思想与《系辞传》中思想不合”最值得注 只提到七种《易传》中的五种,未言及《序卦》、《杂意。以“道”字为例:他在比较“道”字意涵时说 卦》。其后班固《汉书·艺文志》才将七种十篇的 《论语》上的道字,是附属于人类行为的 作者加在孔子身上 种价值的品词,大概可分为三类:1.是合理 文王……重《易》六爻,作上下篇。孔子 的行为…….是行为的理法……3.是社会风 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 俗国家政治的合于理法底部分……总之,道 十篇。(《汉书·艺文志》卷三十,第1704 只是我们人类的行为。其它还有一天道…… 页)141 孔子时常说及天命,却不敢说天命的所以然 班固虽未谈到《说卦》、《杂卦》,但已明言十篇之 之天道。《系辞》上说的道却截然不同了。第 数,一般学界认为所指即今《十翼》。唐孔颖达《周 他是抽象的独立之一物,故说“一阴一阳 易正义→序》更是直接肯定“其《彖》、《象》等《十 翼》之辞,以为孔子所作,先儒更无异论”(第7页 ①崔述(洙泗考信录卷之三·归鲁上》,第38页 上)的。 《考信录下》,台北世界书局,1979年。按:钱先生所举例 时至宋代,欧阳修却提出不同看法,他在《易证有部分应是根据本节而来 201994-2010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cnki.net作 ,此其三。《左传》记鲁穆姜论“元亨利贞”四德 , 与今《文言》篇首略同 ,且以文势看 ,应是《文言》抄 《左传》,而非《左传》抄《文言》,此其四。 钱先生在本文中特别强调思想的差异性 ,他 在比较《论语》与《系辞》的不同时 ,提出“道”、 “天”“、鬼神”三个概念 ,证明孔孟儒家与“系辞”所 呈现思想并不相同。并归结出 :“《易系》里的思 想 ,大体上是远于《论语》而近于老庄 !”他说 : 《系辞》言神言变化 ,相当于老庄言自然 言道《; 论语》好言仁 ,只重人与人的相交 ,对 于人类以外的自然界似少注意。 《系辞》言利害吉凶 :老庄亦言利害吉凶 ; 孔子学说的对象为人群 ,故不敢言利而言义。 老庄学说的对象为自然 ,故不必言义而径言 利。 《系辞》、老子均重因果观念 :孔子贵知 命 ,仅求活动于现有的状态之下 ;老子《、易 · 系》则于命的来源均有讨究 ,这显见是他们思 想上的不同。所以《易 ·系》里的哲学 ,是道 家的自然哲学 ,他的宇宙论可以说是唯气之 一元论 ,或说是法象的一元论 ……(第 387 - 388 页) [12 ] 按 :从文献上考查 ,最早谈到《易传》作者的是司马 迁 ,他在《孔子世家》中说 : 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 《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 ,曰“假我数 年 ,若是 ,我于《易》则彬彬矣。”(卷 47 ,第 760 页上左) [13 ] 引文中的“序”字通“叙”,有叙述之意。这段话中 只提到七种《易传》中的五种 ,未言及《序卦》《、杂 卦》。其后班固《汉书 ·艺文志》才将七种十篇的 作者加在孔子身上 : 文王 ……重《易》六爻 ,作上下篇。孔子 为之《彖》《、象》《、系辞》《、文言》《、序卦》之属 十篇。《( 汉书 ·艺文志》卷三十 , 第 1704 页) [14 ] 班固虽未谈到《说卦》、《杂卦》,但已明言十篇之 数 ,一般学界认为所指即今《十翼》。唐孔颖达《周 易正义 ·序》更是直接肯定“其《彖》、《象》等《十 翼》之辞 ,以为孔子所作 ,先儒更无异论”(第 7 页 上) [15 ] 。 时至宋代 ,欧阳修却提出不同看法 ,他在《易 童子问》中指出《: 系辞》《、文言》都有“繁衍丛脞之 言”“、自相乖戾之说”(借童子之语) 《; 说卦》《、杂 卦》则明显是“筮人之占书”,故此四种五篇 ,应非 孔子所作。(第 170 页) [16 ]其后清儒崔述也在《洙 泗考信录》中怀疑《彖》《、象》与孔子的关系 ①,于 是引发学界的讨论热潮。近人如梁启超《古书真 伪及其年代》、顾颉刚《论易系辞传中观象制器的 故事》、冯友兰《孔子在中国历史中之地位》、高亨 《周易大传今注》、戴君仁《谈易》、屈万里《古籍导 读》,及当代学者如戴琏璋先生《易传之形成及其 思想》、黄沛荣先生《孔子与周易经传之关系》等 , 或以专书行正向论述 ,或以单篇做反面批驳 ,不仅 提出精彩见解 ,成果也灿然可观。钱先生便是在 这股风潮的初期 ,写下《论十翼非孔子作》一文 ,不 过他还蕴含着分辨新旧儒家思想的目的在里面。 三、延伸与修正 : 对钱先生主张的探讨 钱先生以史家的眼光 ,独出于时人之上 ,在一 片尊经好古的氛围中 ,敢疑孔子述作之事 ,其成就 固不待言。惟学术通例总是前修未密 ,后出转精。 在先人披荆斩棘为后人铺桥造路的情况下 ,才有 今日的坦途可走。因此在欣赏沿途美景之余 ,也 莫忘前人耕耘成绩。 (一) 主张的延伸 : 钱先生提出的十项论证中 ,当以“《论语》所呈 现的孔子思想与《系辞传》中思想不合”最值得注 意。以“道”字为例 :他在比较“道”字意涵时说 : 《论语》上的道字 ,是附属于人类行为的 一种价值的品词 ,大概可分为三类 :1. 是合理 的行为 ……2. 是行为的理法 ……3. 是社会风 俗国家政治的合于理法底部分 ……总之 ,道 只是我们人类的行为。其它还有一天道 …… 孔子时常说及天命 ,却不敢说天命的所以然 之天道。《系辞》上说的道却截然不同了。第 一 ,他是抽象的独立之一物 ,故说“一阴一阳 47 ① 崔述《洙泗考信录卷之三 ·归鲁上》,第 38 页 , 《考信录下》,台北世界书局 ,1979 年。按 :钱先生所举例 证有部分应是根据本节而来。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http://www.cnki.net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