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依据之 (一)悬滴法 【原理】细菌是否具有鞭毛是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特征之一。采用鞭毛染色法虽能观察 到鞭毛的形态、位置和数目,但此法既费时又麻烦。如果仅需了解某菌是否有鞭毛,可采用 悬滴法或水封片法(即压滴法)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査活细菌是否具有运动能力,以此来 判断细菌是否有鞭毛。此法较快速、简便。 悬滴法就是将菌液滴加在洁净的盖玻片中央,在其周边涂上凡士林,然后将它倒盖在有 凹槽的载玻片中央,即可放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水封片法是将菌液滴在普通的载玻 片上,然后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大多数球菌不生鞭毛,杆菌中有的有鞭毛有的无 鞭毛,弧菌和螺菌几乎都有鞭毛。有鞭毛的细菌在幼龄时具有较强的运动力,衰老的细菌鞭 毛易脱落,故观察时宜选用幼龄菌体。 【材料】 1.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8-12小时肉汤培养物 2.凹玻片,盖玻片,凡士林等。 【方法】 1.取凹玻片一张,于凹窝周围涂少许凡士林(图2-1) 2.用接种环沾取变形杆菌或葡萄球菌8~12小时培养物,置于盖玻片中央 3.反转凹玻片,使凹窝对准盖玻片中央,盖于其上,轻压后,迅速翻转玻片,使盖破 片面向上。 4.标本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弱光线,低倍镜找物象,再改换高倍镜观察,密 切注意,勿压破盖玻片。因凹玻片较厚,油焦距很短,一般不用油镜观察。 5.镜检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到标记,再稍微移动凹玻片即可找到菌滴的边缘,然后将菌液移到视野中 央换高倍镜观察。由于菌体是透明的,镜检时可适当缩小光圈或降低集光器以增大反差,便 于观察。镜检时要仔细辨别是细菌的运动还是分子运动(即布朗运动),前者在视野下可见 细菌自一处游动至他处,而后者仅在原处左右摆动。细菌的运动速度依菌种不同而异,应仔 细观察。细菌在镜下为灰色半透明体,并呈现真运动,如在明亮的海洋中,深入浅出游来动 【结果】有鞭毛的枯草杆菌和假单胞菌可看到活跃的运动,而无鞭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10 依据之一。 (一)悬滴法 【原理】细菌是否具有鞭毛是细菌分类鉴定的重要特征之一。采用鞭毛染色法虽能观察 到鞭毛的形态、位置和数目,但此法既费时又麻烦。如果仅需了解某菌是否有鞭毛,可采用 悬滴法或水封片法(即压滴法)直接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查活细菌是否具有运动能力,以此来 判断细菌是否有鞭毛。此法较快速、简便。 悬滴法就是将菌液滴加在洁净的盖玻片中央,在其周边涂上凡士林,然后将它倒盖在有 凹槽的载玻片中央,即可放置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水封片法是将菌液滴在普通的载玻 片上,然后盖上盖玻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大多数球菌不生鞭毛,杆菌中有的有鞭毛有的无 鞭毛,弧菌和螺菌几乎都有鞭毛。有鞭毛的细菌在幼龄时具有较强的运动力,衰老的细菌鞭 毛易脱落,故观察时宜选用幼龄菌体。 【材料】 1. 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 8~12 小时肉汤培养物。 2. 凹玻片,盖玻片,凡士林等。 【方法】 1. 取凹玻片一张,于凹窝周围涂少许凡士林(图 2-1)。 2. 用接种环沾取变形杆菌或葡萄球菌 8~12 小时培养物,置于盖玻片中央。 3. 反转凹玻片,使凹窝对准盖玻片中央,盖于其上,轻压后,迅速翻转玻片,使盖破 片面向上。 4. 标本片置于显微镜载物台上,先用弱光线,低倍镜找物象,再改换高倍镜观察,密 切注意,勿压破盖玻片。因凹玻片较厚,油焦距很短,一般不用油镜观察。 5. 镜检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到标记,再稍微移动凹玻片即可找到菌滴的边缘,然后将菌液移到视野中 央换高倍镜观察。由于菌体是透明的,镜检时可适当缩小光圈或降低集光器以增大反差,便 于观察。镜检时要仔细辨别是细菌的运动还是分子运动(即布朗运动),前者在视野下可见 细菌自一处游动至他处,而后者仅在原处左右摆动。细菌的运动速度依菌种不同而异,应仔 细观察。细菌在镜下为灰色半透明体,并呈现真运动,如在明亮的海洋中,深入浅出游来动 去。 【结果】有鞭毛的枯草杆菌和假单胞菌可看到活跃的运动,而无鞭毛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图 2-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