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版本 阅读参考资料 宋代注解《老子》亦多名著,道士陈景元撰《道德真经藏室纂微》0 卷,范应元撰《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2卷,有《续古逸丛书》影印 宋刊本,明《道藏》未收,元明以来亦少引用,是书搜罗古本旧注颇 多,亦足珍贵。 司马光著《道德真经论》,第一章无名、有名、无欲、有欲,皆于 “无”与“有”字下断句,与先儒不同。 王安石喜读《老子》,作《老子注》,第一章句读与司马光相同,但 王安石阐释“道”时,认为“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 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以气一元论解释“道”。司马光则认为“道 生一”,道是虚无,即自无入有。 ·王安石子王雾(滂音)、同党吕惠卿、陆佃、刘仲平皆有《老子注》 彭耜撰《道德真经集注》18卷,所引注本,或存或亡。其胪列解老者 诸姓名,亦为珍贵的史料。版本——阅读参考资料 v 宋代注解《老子》亦多名著,道士陈景元撰《道德真经藏室纂微》10 卷,范应元撰《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2卷,有《续古逸丛书》影印 宋刊本,明《道藏》未收,元明以来亦少引用,是书搜罗古本旧注颇 多,亦足珍贵。 v 司马光著《道德真经论》,第一章无名、有名、无欲、有欲,皆于 “无”与“有”字下断句,与先儒不同。 v 王安石喜读《老子》,作《老子注》,第一章句读与司马光相同,但 王安石阐释“道”时,认为“道有体有用,体者,元气之不动;用者, 冲气运行于天地之间” ,以气一元论解释“道” 。司马光则认为“道 生一” ,道是虚无,即自无入有。 v 王安石子王雱(滂音)、同党吕惠卿、陆佃、刘仲平皆有《老子注》。 彭耜撰《道德真经集注》18卷,所引注本,或存或亡。其胪列解老者 诸姓名,亦为珍贵的史料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