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管那是苏联提出的也无关宏旨。43 根据肯尼迪的决定,美国政府对谈判采取了积极的态度。2月12日日内瓦三边谈判复 会。5月下旬,美苏签订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合作备忘录。6月8日,赫鲁晓夫致函肯尼迪, 宣布同意美英派特使到莫斯科谈判。两天后,肯尼迪便以一次热情洋溢的公开讲话给予了回 应。7月14日,美国特使哈里曼( Averell w. harriman)率领的谈判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并 受到苏联政府的热烈欢迎。肯尼迪在第二天给哈里曼的指示中,再次透露了他对急于与苏联 达成协议的动机。他声称即使少量的核武器掌握在中国领导人手中,对“我们大家都是非常 危险的”,所以哈里曼还应在私下与苏联领导人讨论中国发展核武器的严重性。4显然,拉 拢苏联以阻止中国掌握核武器,至少也是肯尼迪政府急于同苏联达成协议的主要原因之一。 7月25日,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草签了《禁止在大气层、外空与水下核武器试验 条约》,其主要内容就是两条:一是签约国不进行条约禁止的核试验:二是不纵容其他国家 进行核试验。8月5日美英苏代表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正式签约仪式,10月10日互换文本, 条约正式生效。从美国对华政策的角度看,该条约其实是美国在核武器问题上向中国施加政 治压力和在国际上孤立中国的手段。45实际上美国在条约签定以前已经估计到,苏联对中国 核政策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尽管肯尼迪仍然幻想苏联也许能说服中国也签署该条约。苏联与 美国合作与其说是准备承担义务,说服中国放弃研制核武器的计划,不如说是因为恐惧而与 美国合谋向中国施加压力 美国领导人在争取苏联合作迫使中国放弃研制核武器计划的同时,也在考虑使用武力打 击中国的核设施。6月24日,肯尼迪在访问波恩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针对中国研制 核武器问题称,美国将说服其他国家不要“抓起棘手的核问题”,否则得到的将是“与核扩 散相伴而来的虚假安全”。46 在为哈里曼赴莫斯科谈判做准备的过程中,了解苏联是否会与美国合作对付中国的核武 器计划,成了美国决策圈子的重要话题。肯尼迪在哈里曼启程前授权后者,在探讨美苏就对 付中国达成谅解的可能性方面,他“要走多远就可以走多远”。47哈里曼到达莫斯科的第 天便接到肯尼迪的一项更为露骨的指示,要求他“尽力査明赫鲁晓夫对限制或阻止中共核计 划的看法,以及他愿意由苏联采取行动,还是愿意接受美国的行动”。48根据哈里曼的报告 赫鲁晓夫对美国的试探兴趣不大。他认为,在法国也没有签署核禁试条约的情况下,单独将 中国挑出来作为威胁是难以接受的,而且一旦中国有了核武器,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喊大 叫”了。4苏联领导人很可能认为,与美国共同签署核禁试条约,已经是向中国施加了足够 的压力,因此没有必要再为过分的行动付出政治代价。 美英苏签署核禁试条约后,美国政府内部一直有关于使用军事打击阻止中国核试验的设 想。其中比较具体的是1964年4月,国务院的罗伯特·约翰逊( Robert johnson)根据国务院 政策设计室领导人的要求,提出了四种供选择的方案,包括:1,由美国发动对中国核设施 进行空中打击;2,由台湾的空军进行空中打击:3,雇佣在中国的特务进行地面破坏;4, 空投国民党军队。不过他在报告中指出,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并不可取,不仅是因为没有苏 联的合作行不通,而且美国可能会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509月15日,在中国第一次核试验 43转引自《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册,第422-423页 P, Telegram from State Department to Embassy in Soviet Union", July 15, 1963, FRUS 1961-1963, Volume VIl, Ns Oral History interview of Humphrey Treveyan by Joerph E. O'Connor, September 13, 1963, Kennedy Library New York Time, June 25, 1963, pp. 1,10 4《一千天》,第644页 801. elegram from State Department to in Soviet Union", July 15, 1963, FRUS 1961-1963, Volume VIl, p Dl."" Telegram from Embassy in Soviet Union to State Department", July 27, 1963, FRUS uction of Chinese Nuclear Weapons Capabilities", Dcember 24, 1964, David wolff edited,管那是苏联提出的也无关宏旨。43 根据肯尼迪的决定,美国政府对谈判采取了积极的态度。2 月 12 日日内瓦三边谈判复 会。5 月下旬,美苏签订了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合作备忘录。6 月 8 日,赫鲁晓夫致函肯尼迪, 宣布同意美英派特使到莫斯科谈判。两天后,肯尼迪便以一次热情洋溢的公开讲话给予了回 应。7 月 14 日,美国特使哈里曼(Averell W. Harriman)率领的谈判代表团到达莫斯科,并 受到苏联政府的热烈欢迎。肯尼迪在第二天给哈里曼的指示中,再次透露了他对急于与苏联 达成协议的动机。他声称即使少量的核武器掌握在中国领导人手中,对“我们大家都是非常 危险的”,所以哈里曼还应在私下与苏联领导人讨论中国发展核武器的严重性。44显然,拉 拢苏联以阻止中国掌握核武器,至少也是肯尼迪政府急于同苏联达成协议的主要原因之一。 7 月 25 日,美英苏三国代表在莫斯科草签了《禁止在大气层、外空与水下核武器试验 条约》,其主要内容就是两条:一是签约国不进行条约禁止的核试验;二是不纵容其他国家 进行核试验。8 月 5 日美英苏代表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正式签约仪式,10 月 10 日互换文本, 条约正式生效。从美国对华政策的角度看,该条约其实是美国在核武器问题上向中国施加政 治压力和在国际上孤立中国的手段。45实际上美国在条约签定以前已经估计到,苏联对中国 核政策的影响力微乎其微,尽管肯尼迪仍然幻想苏联也许能说服中国也签署该条约。苏联与 美国合作与其说是准备承担义务,说服中国放弃研制核武器的计划,不如说是因为恐惧而与 美国合谋向中国施加压力。 美国领导人在争取苏联合作迫使中国放弃研制核武器计划的同时,也在考虑使用武力打 击中国的核设施。6 月 24 日,肯尼迪在访问波恩期间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针对中国研制 核武器问题称,美国将说服其他国家不要“抓起棘手的核问题”,否则得到的将是“与核扩 散相伴而来的虚假安全”。46 在为哈里曼赴莫斯科谈判做准备的过程中,了解苏联是否会与美国合作对付中国的核武 器计划,成了美国决策圈子的重要话题。肯尼迪在哈里曼启程前授权后者,在探讨美苏就对 付中国达成谅解的可能性方面,他“要走多远就可以走多远”。47哈里曼到达莫斯科的第二 天便接到肯尼迪的一项更为露骨的指示,要求他“尽力查明赫鲁晓夫对限制或阻止中共核计 划的看法,以及他愿意由苏联采取行动,还是愿意接受美国的行动”。48根据哈里曼的报告, 赫鲁晓夫对美国的试探兴趣不大。他认为,在法国也没有签署核禁试条约的情况下,单独将 中国挑出来作为威胁是难以接受的,而且一旦中国有了核武器,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喊大 叫”了。49苏联领导人很可能认为,与美国共同签署核禁试条约,已经是向中国施加了足够 的压力,因此没有必要再为过分的行动付出政治代价。 美英苏签署核禁试条约后,美国政府内部一直有关于使用军事打击阻止中国核试验的设 想。其中比较具体的是 1964 年 4 月,国务院的罗伯特·约翰逊(Robert Johnson)根据国务院 政策设计室领导人的要求,提出了四种供选择的方案,包括:1,由美国发动对中国核设施 进行空中打击;2,由台湾的空军进行空中打击;3,雇佣在中国的特务进行地面破坏;4, 空投国民党军队。不过他在报告中指出,先发制人的军事行动并不可取,不仅是因为没有苏 联的合作行不通,而且美国可能会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509 月 15 日,在中国第一次核试验 43 转引自《战后美国外交史:从杜鲁门到里根》,上册,第 422——423 页。 44 “Telegram from State Department to Embassy in Soviet Union”, July 15, 1963, FRUS 1961-1963, Volume VII, p 801. 45 Oral History interview of Humphrey Treveyan by Joerph E. O’Connor, September 13, 1963, Kennedy Library. 46 New York Time, June 25, 1963, pp. 1,10. 47 《一千天》,第 644 页。 48 “The Telegram from State Department to in Soviet Union”, July 15, 1963, FRUS 1961-1963, Volume VII, p 801. 49 《一千天》,第 648 页。”Telegram from Embassy in Soviet Union to State Department”, July 27, 1963, FRUS 1961-1963, Volume VII, p 860. 50 G.W.Rathjens, “Destruction of Chinese Nuclear Weapons Capabilities”, Dcember 24, 1964, David Wolff edited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