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蟋蟀釋典:英雄不論出身低 堂,歲聿其莫。」1一爲豳風「七月」,文謂:「五月斯螽動股,六 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 下。」2詩經中「蟋蟀」與「七月」二篇,上引數句骸做何解,並 無定向。然唐風「蟋蟀」一篇相涉者,因僅八字二句,發揮不易, 故《詩經·正義》就以經解經之傳統,過去均以豳風「七月」之篇 篇其註腳。引「九月在戶」之說,爲「蟋蟀在堂」之意。詩傳並進 而稱「堂者室之基也,戶内戶外德名爲堂」作「堂」字與「在堂」 文意之解。3 在細考詩傅、詩箋、正義、朱註,與詩經大全等歷代注疏對豳 風「七月」一篇之解釋後,後代讀者乃祧然大悟,上古以來讀詩註 詩者對詩經此處看來似全微不足道之說,其理解頜會之情,表面上 似乎在追蹤一外界細物隨季節而異動之事寶,骨子裡其實更爲其所 蕭「近人」「依人」之習性而悸動。蓋「七月」詩篇中所說的「五 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引起讀詩解詩人的興致不大,倒是 七月至十月,「在野」、「在宇」、「在戶」~怒而「入我床下」的 步步變化,牵動起注疏者不小注意,撩起想像,頗作了一番引申。 而有趣的是,這歷代幾番引申的說詞,大抵均環著蟋蟀「自外而 入」,「從遠而至於近」,4總之這一細微的生物,如何「隨時變化」 之外5,其行止「有渐」等現象,6最諼人們一包括最初觀察牠 的舉動習性從而筆之入詩的詩人民眾,以及後代援詩沈吟,追溯緬 懷此「黑身赤頭」「小蟲」的註釋者7一悴然心動的,還是牠不知 有意或者無心之間,由「暑則在野」,到「寒則依人」8的這番近 人、戀室,由簷下之「宇」9,終而悄然鑽戶,及至深秋十月,竟 051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