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周扬被称为“党的文艺政策的传达者”,将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高 潮。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1983年3月的报告,成为反思 反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象征。认为:“异化”是一个辨证的概念,马克思讲 的异化,是现实的人的异化,主要是劳动的异化,各种异化现象,都是束缚人 奴役人、贬低人的价值。社会主义的异化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异化,经过社会主义 制度本身能克服异化,异化的根源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体制上的问题。 当人道主义与异化理论相连时,导致人道主义对既定国家意识形态的挑战, 人道主义从文学思潮向政治思潮转折,试图挖掘“共同的人性”,试图将社会制 度和改治制度构律在抽象的人民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人民性高于章性 人道主义显示出与既定意识形态的对抗性,最终在反“精神污染”的运动中 趋于消解 80年代初发生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之后,意识形态批判发生了分化。 1986年对政治体制的批评以“西化论”的面目出现,意识形态批判被政治体制 批判所替代。政治体制的西化论从1986年一直延续到1989年。 中共党将“反精神污染”逐渐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之中 使之服从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逻辑,避免了一系列负面效应的产生与蔓延。 学习目标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人道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 有清晰的认识,对人道主义的思想内容有完整的认识,并把握其发展演变的历程。 作业 阐述人道主义和异化理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英]凯蒂.索珀:《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白桦:《白桦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4.王若水:《谈谈异化问题》,《新闻战线》,第8期,1980。 5.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文汇报》,1983年1月17日。 6.王若水:《论社会主义需要人道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第1期6. 7王若水:《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 一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 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艺报》,1979年第11一12期合刊。 8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1983年3月的报告。 9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间题》,《人民日报》,1987年1月27日 10.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2.高磊:《1983:人道主义与异化争论的分析一以周扬、胡乔木为中心》,2015 年硕土论文周扬 被称为“党的文艺政策的传达者”,将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高 潮。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1983 年 3 月的报告,成为反思 反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象征。认为:“异化”是一个辨证的概念,马克思讲 的异化,是现实的人的异化,主要是劳动的异化,各种异化现象,都是束缚人、 奴役人、贬低人的价值。社会主义的异化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异化,经过社会主义 制度本身能克服异化,异化的根源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体制上的问题。 当人道主义与异化理论相连时,导致人道主义对既定国家意识形态的挑战, 人道主义从文学思潮向政治思潮转折,试图挖掘“共同的人性”,试图将社会制 度和政治制度构建在抽象的人民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 人道主义显示出与既定意识形态的对抗性,最终在反“精神污染”的运动中 趋于消解 80 年代初发生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之后,意识形态批判发生了分化。 1986 年对政治体制的批评以“西化论”的面目出现,意识形态批判被政治体制 批判所替代。政治体制的西化论从 1986 年一直延续到 1989 年。 中共党将“反精神污染”逐渐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之中, 使之服从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逻辑,避免了一系列负面效应的产生与蔓延。 学习目标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人道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 有清晰的认识,对人道主义的思想内容有完整的认识,并把握其发展演变的历程。 作业 阐述人道主义和异化理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 2.[英]凯蒂﹒索珀:《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版。 3.白桦:《白桦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 4.王若水:《谈谈异化问题》,《新闻战线》,第 8 期,1980。 5.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文汇报》,1983 年 1 月 17 日。 6.王若水:《论社会主义需要人道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983 年第 1 期 6. 7.王若水:《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 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艺报》,1979 年第 11—12 期合刊。 8.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1983 年 3 月的报告。 9.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人民日报》,1987 年 1 月 27 日。 10.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11.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年版。 12.高磊:《1983:人道主义与异化争论的分析 ——以周扬、胡乔木为中心》,2015 年硕士论文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