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政治忠潮》 教学大纲 张春林编写 中国政法大学2015年编印
《当代中国政治思潮》 教学大纲 张春林编写 中国政法大学 2015 年编印
目录 课程说明 ..3 前言 6 专题一 人道主义思潮 9 专题二新传统主义思潮 11 专题三 西化思潮 14 专题四新权威主义思潮 16 专题五精英主义思潮 .19 专题六市民社会思潮 21 专题七自由主义思潮 .23 专题八“新左派”思潮 25 专题九“第三条道路”思想 .28 专题十治理与善治思想 30
目 录 课程说明..............................................................................................................................3 前言.......................................................................................................................................6 专题一 人道主义思潮.....................................................................................................9 专题二 新传统主义思潮...............................................................................................11 专题三 西化思潮........................................................................................................... 14 专题四 新权威主义思潮...............................................................................................16 专题五 精英主义思潮...................................................................................................19 专题六 市民社会思潮...................................................................................................21 专题七 自由主义思潮...................................................................................................23 专题八 “新左派”思潮...............................................................................................25 专题九 “第三条道路”思想......................................................................................28 专题十 治理与善治思想...............................................................................................30
课程说明 课程英文名称: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s in China 课程号:40501068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秋季 总学时:36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 面向对象:政治学专业学生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政治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是面向政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 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对当代中国主要政治思潮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介 绍:2、梳理分析贯穿于政治思潮中的政治观念提出的历史渊源和当代中国社会 背景:3、客观分析评价这些政治思潮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作用。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相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结合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现实,对这些政治思潮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对贯穿 于这些主要政治思潮中的重要政治观念的内涵及其产生发展有清晰认识,寻找这 些政治思潮赖以产生的社会文化土壤及其变迁的内在逻辑,进而能够深入把握当 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脉络特点,理解这些政治思潮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所 立生的重大影响作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理论教学:36学时 本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对近现代以来的主要政治思潮进行讲解学习,主要内 容包括人道主义思潮、新传统主义思潮、西化思潮、新权威主义思潮、精英主义 思潮、市民社会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第三条道路”思想以及治 理与善治相关理论。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当代中国存在的重要政治思潮有 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进而对当代政治思想发展的状貌特征有宏观整体的把 象 三、课程进度表 周次 课程内容 学时 备注 1. 前言 3 2.人道主义思潮 3
课程说明 课程英文名称: Contemporary Political Thoughts in China 课程号:40501068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秋季 总学时:36 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 学时;实验学时:0 学时) 学分:2 先修课程:《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 面向对象:政治学专业学生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政治学专业的选修课程,本课程是面向政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 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对当代中国主要政治思潮进行比较系统全面的介 绍;2、梳理分析贯穿于政治思潮中的政治观念提出的历史渊源和当代中国社会 背景;3、客观分析评价这些政治思潮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作用。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对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相关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结合 当代中国社会政治现实,对这些政治思潮有比较全面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对贯穿 于这些主要政治思潮中的重要政治观念的内涵及其产生发展有清晰认识,寻找这 些政治思潮赖以产生的社会文化土壤及其变迁的内在逻辑,进而能够深入把握当 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演变的脉络特点,理解这些政治思潮对当代中国政治发展所 产生的重大影响作用。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理论教学:36 学时 本课程以专题的形式,对近现代以来的主要政治思潮进行讲解学习,主要内 容包括人道主义思潮、新传统主义思潮、西化思潮、新权威主义思潮、精英主义 思潮、市民社会思潮、自由主义思潮、新左派思潮、“第三条道路”思想以及治 理与善治相关理论。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当代中国存在的重要政治思潮有 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进而对当代政治思想发展的状貌特征有宏观整体的把 握。三、课程进度表 周次 课程内容 学时 备注 1. 前言 3 2. 人道主义思潮 3
3 新传统主义思潮 3 4. 西化思潮 3 5. 新权威主义思潮 6 精英主义思潮 7. 市民社会思潮 8.自由主义思潮 9. “新左派”思潮 3 10. “第三条道路”主张 3 11. 治理与善治思想 3 12. 讨论 3 四、说明 1、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 先修课程:《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 后续课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2、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课程的重点是80、90年代以来围绕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问题,因 而引发一系列学理上的争论。诸如人道主义和权威主义的争论、自由主义与新左 派的争论,第三条道路的选择以及治理与善治等思想进行重点介绍分析。 难点:力图结合当代国际环境及中国政治现实,从政治哲学、政治文化的角 度对贯穿于政治思潮中的政治观念进行细致分析梳理,并对某些重要政治观点进 行深入比较分析。 3、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课下预习,教师课堂讲授和研讨相结合 教学手段:1传统讲授:2.课堂研讨:3.多媒体课件展示。 4、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课程考核方法:考查 考核要求: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占30%,期末论文占70%。 5、作业要求 每章结束均应布置相应作业。 6、教材选用或自主编写的原则 以推荐的参考书目为主,同时针对具体内容提供其他相关参阅文献 五、教材选用及推荐参考书
3. 新传统主义思潮 3 4. 西化思潮 3 5. 新权威主义思潮 3 6. 精英主义思潮 3 7. 市民社会思潮 3 8. 自由主义思潮 3 9. “新左派”思潮 3 10. “第三条道路”主张 3 11. 治理与善治思想 3 12. 讨论 3 四、说明 1、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 先修课程:《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 后续课程:《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2、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课程的重点是 80、90 年代以来围绕市场化改革带来的社会问题,因 而引发一系列学理上的争论。诸如人道主义和权威主义的争论、自由主义与新左 派的争论,第三条道路的选择以及治理与善治等思想进行重点介绍分析。 难点:力图结合当代国际环境及中国政治现实,从政治哲学、政治文化的角 度对贯穿于政治思潮中的政治观念进行细致分析梳理,并对某些重要政治观点进 行深入比较分析。 3、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主要是学生课下预习,教师课堂讲授和研讨相结合。 教学手段:1.传统讲授;2.课堂研讨;3.多媒体课件展示。 4、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课程考核方法:考查 考核要求:学生出勤、课堂表现、平时作业占 30%,期末论文占 70%。 5、作业要求 每章结束均应布置相应作业。 6、教材选用或自主编写的原则 以推荐的参考书目为主,同时针对具体内容提供其他相关参阅文献 五、教材选用及推荐参考书
(一)选用教材 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二)推荐参考书 1.王炳权:《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2.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3.邵德门:《中国政治思潮研究(1840-1920年)》,吉林:吉林教有出版社,2006 年版。 4.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年版。 执笔:张春林审稿:XXX审定:×XXX学院/教学部教学指导委员会 制(修)订时间:××××年××月×X日
(一)选用教材 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 (二)推荐参考书 1.王炳权:《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年版。 2.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版。 3.邵德门:《中国政治思潮研究(1840-1920 年)》,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2006 年版。 4.许纪霖编:《二十世纪中国思想史论》,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0 年版。 执笔:张春林 审稿:×××审定:××××学院/教学部教学指导委员会 制(修)订时间:××××年××月××日
前言 课程教学目标 本部分主要是宏观介绍当代政治思潮的相关内容,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初步了解当代政治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要内容,把握其演进的内在 逻辑,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实践,了解当代的政治主题。 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一、政治思潮的内涵及取向 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可大致归结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 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 政治思潮的取向 1政治思潮的价值取向 政治思潮的排他性价值取向决定了政治思潮具有较为壮烈的导引效应和鼓 动效应,构成了人类社会特有的观念世界或意识形态丛林。 2.政治思潮的实践取向 政治思潮在价值和制度层面上,表达了一种继承或否定某种政治传统的设想 和方案。 3政治思潮的问题取向 政治思潮通过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关注,表达着对某种价值的肯定和颂扬。 4.政治思潮的流动取向 包含从发端者向受动者的流动,也包含着从一种政治思潮向另一种政治思潮 的流动。 二、当代政治思潮兴起的外在条件 1.政治学在中国的恢复政治学的恢复,奠定了学科基础和学术基础 2.社会变革是新旧交替,社会变革的反应 3.知识群体知识群体是政治思潮的表达者 4.知识生产、传播体系、出版业的快速崛起和教育制度的改革 三、政治思潮演进的内在逻辑 1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尽管发生在当代,但关注的主题以及展开的方式,与近现代 政治思潮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近现代政治思潮为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提供了可以关 照和追溯的文化资源。 2当代政治思潮试图通过思想的力量改造或完善既定的政治体系,当代政治思潮 要在与既定政治体系的关系中,通过“迂回话语”展现着一种矛盾而复杂的面貌。 3政治思湖是知识群体介入政治发展进程的一种反映,政治思潮的变动是文化权 力与国家权力之关系的一种映射
前言 课程教学目标 本部分主要是宏观介绍当代政治思潮的相关内容,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初步了解当代政治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主要内容,把握其演进的内在 逻辑,结合当代中国政治实践,了解当代的政治主题。 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一、政治思潮的内涵及取向 政治思潮作为一种观念形态可大致归结为: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 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 政治思潮的取向 1.政治思潮的价值取向 政治思潮的排他性价值取向决定了政治思潮具有较为壮烈的导引效应和鼓 动效应,构成了人类社会特有的观念世界或意识形态丛林。 2.政治思潮的实践取向 政治思潮在价值和制度层面上,表达了一种继承或否定某种政治传统的设想 和方案。 3.政治思潮的问题取向 政治思潮通过对一些社会问题的关注,表达着对某种价值的肯定和颂扬。 4.政治思潮的流动取向 包含从发端者向受动者的流动,也包含着从一种政治思潮向另一种政治思潮 的流动。 二、当代政治思潮兴起的外在条件 1.政治学在中国的恢复 政治学的恢复,奠定了学科基础和学术基础 2.社会变革 是新旧交替,社会变革的反应 3.知识群体 知识群体是政治思潮的表达者 4.知识生产、传播体系、出版业的快速崛起和教育制度的改革 三、政治思潮演进的内在逻辑 1.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尽管发生在当代,但关注的主题以及展开的方式,与近现代 政治思潮有一脉相承的关系。近现代政治思潮为当代中国政治思潮提供了可以关 照和追溯的文化资源。 2 当代政治思潮试图通过思想的力量改造或完善既定的政治体系,当代政治思潮 要在与既定政治体系的关系中,通过“迂回话语”展现着一种矛盾而复杂的面貌。 3.政治思潮是知识群体介入政治发展进程的一种反映,政治思潮的变动是文化权 力与国家权力之关系的一种映射
当代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政治思潮,是以对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反思以 及试图对权威体系的改造作为其总体特征的。人道主义是反思意识形态的典型代 表,西化论是反思和试图改造政治体制的典型代表。 20世纪90年代,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出现一个大转折,体现为文化权力与国 家权力两级对立的局面开始消解。 首先,市场化开始缔造限制国家权力无限扩张的边界,国家与社会、公共领 域与私人领域相分化的雏形开始形成。 其次,市场化导致了知识群体的分化。 最后,在世俗化的轨道上形成的理性化力量把来自文化权力的颠覆力量抵消 掉了。 四、当代政治思潮的主题 (一)西方化与中国化 西方化与中国化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在制度层面的冲突。体现为个人本 位主义和国家本位主义的冲突。 (二)个体化与国家化 个体化与国家化冲突的根源在于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国家与社会的分野。自由 主义的总体期望是试图在一种开放性的社会中完成对集权体制的摆脱,从而实现 对国家权力的抵削与改造,完成向个人权利的回归。 (三)精英化与平民化 在中国老百姓眼里,民主政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平民政治就是民主政治 些精英主义披着自由的外衣,诚为个人权利的捍卫者。 (四)全球化与本土化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是围绕本土价值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展开的。 (五)传统化与现代化 西化论者不仅坚持政治制度上的西方化,还力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 的西方化,新传统主义试图在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保留传统文化信仰延续和弘 扬的空间。 五、当代政治思潮的基本内容 (一)价值重估运动和权威体系改造运动:对改革开放时代的早期回应 主要包括对人道主义的重估、对西方式民主的重估、对传统文化的重估和对 平民主义的重估。 1978年改革开放运动激发了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的兴起,标志就是对“文革” 时期所否定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进行重新估价。 (二)因家 一社会关系重构运动:对市场化的现代回应 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以及中国共产党推行的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战略,以社 会重构运动作为标志的各种政治思潮出现,代表性的思潮包括自由主义、/新左 派等。 (三)改革政府运动:对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性回应
当代 20 世纪 80 年代出现的政治思潮,是以对意识形态和政治体制的反思以 及试图对权威体系的改造作为其总体特征的。人道主义是反思意识形态的典型代 表,西化论是反思和试图改造政治体制的典型代表。 20 世纪 90 年代,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出现一个大转折,体现为文化权力与国 家权力两级对立的局面开始消解。 首先,市场化开始缔造限制国家权力无限扩张的边界,国家与社会、公共领 域与私人领域相分化的雏形开始形成。 其次,市场化导致了知识群体的分化。 最后,在世俗化的轨道上形成的理性化力量把来自文化权力的颠覆力量抵消 掉了。 四、当代政治思潮的主题 (一)西方化与中国化 西方化与中国化反映了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在制度层面的冲突。体现为个人本 位主义和国家本位主义的冲突。 (二)个体化与国家化 个体化与国家化冲突的根源在于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国家与社会的分野。自由 主义的总体期望是试图在一种开放性的社会中完成对集权体制的摆脱,从而实现 对国家权力的抵制与改造,完成向个人权利的回归。 (三)精英化与平民化 在中国老百姓眼里,民主政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平民政治就是民主政治。 一些精英主义披着自由的外衣,诚为个人权利的捍卫者。 (四)全球化与本土化 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冲突是围绕本土价值在全球化时代的命运展开的。 (五)传统化与现代化 西化论者不仅坚持政治制度上的西方化,还力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上 的西方化,新传统主义试图在经济现代化的进程中,保留传统文化信仰延续和弘 扬的空间。 五、当代政治思潮的基本内容 (一) 价值重估运动和权威体系改造运动:对改革开放时代的早期回应 主要包括对人道主义的重估、对西方式民主的重估、对传统文化的重估和对 平民主义的重估。 1978 年改革开放运动激发了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的兴起,标志就是对“文革” 时期所否定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进行重新估价。 (二) 国家——社会关系重构运动:对市场化的现代回应 邓小平同志的南方谈话以及中国共产党推行的彻底的市场化改革战略,以社 会重构运动作为标志的各种政治思潮出现,代表性的思潮包括自由主义、/新左 派等。 (三) 改革政府运动:对市场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制度性回应
主要体现为建设性的改革政府运动之中,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塑 是基本主顾。 (四)民族主义与民族复兴运动:对后冷战时代与全球化的政治回应 学习目标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当代政治思潮产生的现实基础和思想渊源 有所了解,对当代政治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逻辑和特点有整体宏观的把握。 作业 当代政治思潮主要包括几大方面的内容? 参考书目 1.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王炳权:《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版。 3.朱义禄、张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8年 版 4.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主要体现为建设性的改革政府运动之中,对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模式的重塑 是基本主题。 (四) 民族主义与民族复兴运动:对后冷战时代与全球化的政治回应 学习目标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当代政治思潮产生的现实基础和思想渊源 有所了解,对当代政治思潮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逻辑和特点有整体宏观的把握。 作业 当代政治思潮主要包括几大方面的内容? 参考书目 1.刘建军:《当代中国政治思潮》,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年版。 2.王炳权:《当代中国政治思潮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年版。 3.朱义禄、张劲:《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潮研究》,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1998 年 版 4.高瑞泉主编:《中国近代社会思潮》,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7 年版
专题一人道主义思潮 课程教学目标 本专题内容是对80年代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介绍,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到人道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基于对国家意识形态的重估,其内在理 论基础是人性论,把握人道主义的具体内容及其演变过程。 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一、人道主义的理论依据 人道主义在英文中有两个词:一是humanism,意为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二 是humanitarianism,意为博爱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人道主义是一个内涵十分厂 泛、丰富的概念,它概括了14世纪以来一种广泛的意识形态现象和一种伴随着 资产积极的产生而产生的社会思潮。其核心内容是:(1)以“人道”同“神道 对立,用“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具有明显的反对基督教思想统治和世 俗统治的倾向:(2)推崇、歌颂和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幸福,人的尊严,与天堂 生活相对的人的世俗生活和以人为目的的生活:(3)是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思想运 动:(4)是以后一切思想溢觞鹤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飞跃。而博爱主义人道主义 的核心思想是爱人,这种爱是不分男女,不分贵贱,不分君臣和百姓,不分种族 不分阶级甚至不分人、神的泛爱。 其共同的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人性论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人道主义思潮其思想来源继承了西方人道主义中的 “人性论”思想,试图把人从阶级性的束缚和吞并中解放出来。其理论依据主要 是基于对早年马克思的解读,主要是其“异化”思想。 二、人道主义的主要观点 人道主义的兴起与“文革”有密切关系。文革时期极左政治路线极大摧 残人性,真正的“人”已经消失,代之以“阶级斗争”的工具,人被划分为两部 分,一是革命的人,二是反革命的人。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人道主义是基于 重新发现人、重新寻找人、重新认识人这一使命而在中国文学界思想界出现的 人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要复原“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面貌,主要特 征是用人道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并为这种改造提供理论上的依据,这种反思与 重建是以对意识形态的质疑作为总体特征的,既要完成对反现代性的马克思主义 的批判,又要完成对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超越。 王若水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系列阐述,他把马克思的“异化”概念 转变为批判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武器,即把马克思所言的“劳动异化”扩展为“政 治异化”、“宗教异化”、“经济异化”等。从现实生活中举例说明,社会主义社会 也有异化: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依靠人道主义重构马克思主义,证明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开始逐渐成形
专题一 人道主义思潮 课程教学目标 本专题内容是对 80 年代以来人道主义思想的介绍,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了解到人道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是基于对国家意识形态的重估,其内在理 论基础是人性论,把握人道主义的具体内容及其演变过程。 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 一、人道主义的理论依据 人道主义在英文中有两个词:一是 humanism,意为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二 是 humanitarianism,意为博爱主义、人道主义。人文人道主义是一个内涵十分广 泛、丰富的概念,它概括了 14 世纪以来一种广泛的意识形态现象和一种伴随着 资产积极的产生而产生的社会思潮。其核心内容是:(1)以“人道”同“神道” 对立,用“以人为本”反对“以神为本”,具有明显的反对基督教思想统治和世 俗统治的倾向;(2)推崇、歌颂和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幸福,人的尊严,与天堂 生活相对的人的世俗生活和以人为目的的生活;(3)是具有反封建性质的思想运 动;(4)是以后一切思想滥觞鹤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飞跃。而博爱主义人道主义 的核心思想是爱人,这种爱是不分男女,不分贵贱,不分君臣和百姓,不分种族, 不分阶级甚至不分人、神的泛爱。 其共同的存在的理论基础是人性论。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的人道主义思潮其思想来源继承了西方人道主义中的 “人性论”思想,试图把人从阶级性的束缚和吞并中解放出来。其理论依据主要 是基于对早年马克思的解读,主要是其“异化”思想。 二、人道主义的主要观点 人道主义的兴起与“文革”有密切关系。文革时期极左政治路线极大摧 残人性,真正的“人”已经消失,代之以“阶级斗争”的工具,人被划分为两部 分,一是革命的人,二是反革命的人。20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的人道主义是基于 重新发现人、重新寻找人、重新认识人这一使命而在中国文学界思想界出现的。 人道的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要复原“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面貌,主要特 征是用人道主义改造马克思主义,并为这种改造提供理论上的依据,这种反思与 重建是以对意识形态的质疑作为总体特征的,既要完成对反现代性的马克思主义 的批判,又要完成对现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超越。 王若水对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进行了系列阐述,他把马克思的“异化”概念 转变为批判传统社会主义体制的武器,即把马克思所言的“劳动异化”扩展为“政 治异化”、“宗教异化”、“经济异化”等。从现实生活中举例说明,社会主义社会 也有异化: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经济的。依靠人道主义重构马克思主义,证明 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开始逐渐成形
周扬被称为“党的文艺政策的传达者”,将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高 潮。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1983年3月的报告,成为反思 反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象征。认为:“异化”是一个辨证的概念,马克思讲 的异化,是现实的人的异化,主要是劳动的异化,各种异化现象,都是束缚人 奴役人、贬低人的价值。社会主义的异化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异化,经过社会主义 制度本身能克服异化,异化的根源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体制上的问题。 当人道主义与异化理论相连时,导致人道主义对既定国家意识形态的挑战, 人道主义从文学思潮向政治思潮转折,试图挖掘“共同的人性”,试图将社会制 度和改治制度构律在抽象的人民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人民性高于章性 人道主义显示出与既定意识形态的对抗性,最终在反“精神污染”的运动中 趋于消解 80年代初发生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之后,意识形态批判发生了分化。 1986年对政治体制的批评以“西化论”的面目出现,意识形态批判被政治体制 批判所替代。政治体制的西化论从1986年一直延续到1989年。 中共党将“反精神污染”逐渐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之中 使之服从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逻辑,避免了一系列负面效应的产生与蔓延。 学习目标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人道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 有清晰的认识,对人道主义的思想内容有完整的认识,并把握其发展演变的历程。 作业 阐述人道主义和异化理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 2.[英]凯蒂.索珀:《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 3.白桦:《白桦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 4.王若水:《谈谈异化问题》,《新闻战线》,第8期,1980。 5.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文汇报》,1983年1月17日。 6.王若水:《论社会主义需要人道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第1期6. 7王若水:《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 一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 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艺报》,1979年第11一12期合刊。 8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1983年3月的报告。 9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间题》,《人民日报》,1987年1月27日 10.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1.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版。 12.高磊:《1983:人道主义与异化争论的分析一以周扬、胡乔木为中心》,2015 年硕土论文
周扬 被称为“党的文艺政策的传达者”,将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推向一个高 潮。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1983 年 3 月的报告,成为反思 反现代性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象征。认为:“异化”是一个辨证的概念,马克思讲 的异化,是现实的人的异化,主要是劳动的异化,各种异化现象,都是束缚人、 奴役人、贬低人的价值。社会主义的异化不同于资本主义的异化,经过社会主义 制度本身能克服异化,异化的根源不是社会主义制度,而是体制上的问题。 当人道主义与异化理论相连时,导致人道主义对既定国家意识形态的挑战, 人道主义从文学思潮向政治思潮转折,试图挖掘“共同的人性”,试图将社会制 度和政治制度构建在抽象的人民性的基础之上,,提出人民性高于党性。 人道主义显示出与既定意识形态的对抗性,最终在反“精神污染”的运动中 趋于消解 80 年代初发生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之后,意识形态批判发生了分化。 1986 年对政治体制的批评以“西化论”的面目出现,意识形态批判被政治体制 批判所替代。政治体制的西化论从 1986 年一直延续到 1989 年。 中共党将“反精神污染”逐渐融入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之中, 使之服从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逻辑,避免了一系列负面效应的产生与蔓延。 学习目标 通过本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人道主义思潮产生的社会背景和理论基础 有清晰的认识,对人道主义的思想内容有完整的认识,并把握其发展演变的历程。 作业 阐述人道主义和异化理论的关系。 参考文献 1.[法]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年版。 2.[英]凯蒂﹒索珀:《人道主义与反人道主义》,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年版。 3.白桦:《白桦的诗》,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年版。 4.王若水:《谈谈异化问题》,《新闻战线》,第 8 期,1980。 5.王若水:《为人道主义辩护》,《文汇报》,1983 年 1 月 17 日。 6.王若水:《论社会主义需要人道主义》,《文艺理论研究》,,1983 年第 1 期 6. 7.王若水:《继往开来,繁荣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文艺——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 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文艺报》,1979 年第 11—12 期合刊。 8.周扬:《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1983 年 3 月的报告。 9.胡乔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人民日报》,1987 年 1 月 27 日。 10.陈思和主编:《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年版。 11.朱学勤:《道德理想国的覆灭》,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年版。 12.高磊:《1983:人道主义与异化争论的分析 ——以周扬、胡乔木为中心》,2015 年硕士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