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理论前沿问题》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国际关系理论前沿问题 课程英文名称: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ies 课程号:40502050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春季 总学时:36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学时;实验学时:0学时) 学分:3学分 先修课程:《国际政治学原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而向对象:国际政治专业全校学生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木课程是国际政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属于研讨课程。 本课程的数学日标是:1、堂握国际关系理论基本原理和概念知识:2、了解和把挥国际 关系理论发展前 3、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课堂案例分析训练,使学生掌握国际关系理论的基 知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原理,了解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基本前沿问题,为各种区域和国别问题 的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理论教学:36学时 知识单元1:导论: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的转型 (1)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 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进程与趋势。全球化具有跨越国界的全 球联结性、跨国性和不可分害割性的特点。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全球化不同于现代化、国际化 一体化:全球化绝非单一的经济全球化,而是全面的全球化:全球化首先是一种客观现象与 进程 但它同时也存在若被意识形态化的危险。 (2)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主权国家间相互依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非国家化,主权弹性增强,国际机制网络的 厚密和权威的增强。 2.全球化与中国对外政簧的转向 ()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桃战 (2)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定位与战略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融入全球化。努力改变全球 化进程中的不公正与不平衡。 3.国际关系理论与学习方法 (1)政治科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术流 派: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法的演进
《国际关系理论前沿问题》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国际关系理论前沿问题 课程英文名称: New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Relation Theories 课程号: 405020502 课程属性:专业选修课 开课学期:春季 总学时:36 学时(课堂授课学时:36 学时;实验学时:0 学时) 学分:3 学分 先修课程:《国际政治学原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面向对象:国际政治专业/全校学生 开课院/部(室/所):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国际政治系 一、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国际政治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属于研讨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掌握国际关系理论基本原理和概念知识;2、了解和把握国际 关系理论发展前沿动态;3、能够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教学与课堂案例分析训练,使学生掌握国际关系理论的基础 知识和国际关系基本原理,了解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基本前沿问题,为各种区域和国别问题 的课程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 理论教学:36 学时 知识单元 1:导论: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的转型 (1)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指当代人类社会生活跨越国家和地区界限,在全球范 围内展现的全方位的沟通、联系、相互影响的客观进程与趋势。 全球化具有跨越国界的全 球联结性、跨国性和不可分割性的特点。必须强调指出的是,全球化不同于现代化、国际化、 一体化;全球化绝非单一的经济全球化,而是全面的全球化;全球化首先是一种客观现象与 进程,但它同时也存在着被意识形态化的危险。 (2)全球化给世界带来的影响 主权国家间相互依赖的敏感性与脆弱性,非国家化,主权弹性增强,国际机制网络的 厚密和权威的增强。 2.全球化与中国对外政策的转向 (1)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中国在全球化中的定位与战略选择。必须坚定不移地融入全球化。努力改变全球 化进程中的不公正与不平衡。 3.国际关系理论与学习方法 (1)政治科学与国际关系理论研究。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学术流 派;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法的演进
(2)如何学习和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问题: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案例: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史料。 (3 国际关系有哪些“门槛”?基础元素 -概②:理论范式与逻辑方法 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价值 5.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研究的主要文献。 学习目标: 1,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概貌和主要文献 2.掌握国际关系研究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作业: 1.如何看待全球化给中国外交带来的影响? 2.列举国际关系研究和中国外交中的主要“问题”。 3.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知识单元2:第二讲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其层次分析方法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 (1)古典文明时期的国际关系理论。西方古典政治理论中的“人、政治与社会”理论 西方古典文明时期的 治学说 与国阿 系理论的源 。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政 思相 (2)中世纪晚期及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家的国际理论。中世纪晚期及西方启蒙思想家的 国际理论:近代政治思想家的国际理论。 (3)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研究主题: 爱德华卡尔的《二十年危机》:斯拜克曼二搜期间对权力政治和地缘政治的研究:冷拔期间 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2.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 (1)层次分析法的历史发展。肯尼斯华尔兹的《人、国家与战争》从人性、国家、国 际体系三个“意象”(image)对战争根源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开创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 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最早由在1959年出版中提出。在 书中,华尔兹而第一位将层次分析法作为方法论提出来的则是戴维辛格。1961年,他在《国 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问题 文 响外交政策 因素划分为 大层次: 国际体系与民 族国家。詹姆斯罗斯诺提出了5个分析层次变量:个人、角色、政府、社会 、因际系统 后来,布鲁斯拉西特和哈维斯塔尔发展了罗斯诺的层次体系,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6个 层次,依次是:世界系统、国际关系、国内社会、国家政府、决策者角色、决策者个人。世 界系统指国际行为体所处的世界环境,如国际系统结构和进程、世界科学发展水平等:国际 关系指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国内社会指决策 所处的国内社会环境,如社会的 裕程度 利益集团的行为特征、社会成员的素质等:国家政府指决策者所在政府的性质和结构,如国 家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的安排等:决策者角色指决策者的职务:决策者个人指决策者的性格、 价值观今等纯属个人的因素。 (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要义。国际体系层次(世界体系层次与国家间关系层次):国家 层次(政治体系结构、利益集团及其结构、社会结构): 个体层次(个体角色、 个休特性 (3)层次分析法的实质。究其本质 国际关系的分析层次实际上有两重涵义: 同的层次代表了不同的“解释来源”(自变量)所处的位置:二是不同的层次代表了不同的 “研究对象”(因变量)所处的位置。从本质上讲,层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究者更好地
(2)如何学习和研究国际关系理论。国际关系研究中的问题;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案例; 国际关系研究中的数据;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史料。 (3)国际关系有哪些“门槛”?基础元素——概念;理论范式与逻辑方法。 4.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其理论价值 5.国际关系理论与现实研究的主要文献。 学习目标: 1.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概貌和主要文献。 2.掌握国际关系研究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作业: 1.如何看待全球化给中国外交带来的影响? 2.列举国际关系研究和中国外交中的主要“问题”。 3.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4.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知识单元 2:第二讲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其层次分析方法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 (1)古典文明时期的国际关系理论。西方古典政治理论中的“人、政治与社会”理论; 西方古典文明时期的政治学说与国际关系理论的源起。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 (2)中世纪晚期及西方近代政治思想家的国际理论。中世纪晚期及西方启蒙思想家的 国际理论;近代政治思想家的国际理论。 (3)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产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的主要研究主题; 爱德华•卡尔的《二十年危机》;斯拜克曼二战期间对权力政治和地缘政治的研究;冷战期间 的国际关系理论研究。 2.国际关系理论的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 (1)层次分析法的历史发展。肯尼斯·华尔兹的《人、国家与战争》从人性、国家、国 际体系三个“意象”(image)对战争根源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而开创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层 次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是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方法之一,最早由在 1959 年出版中提出。在 书中,华尔兹而第一位将层次分析法作为方法论提出来的则是戴维·辛格。1961 年,他在《国 际关系中的层次分析问题》一文中,把影响外交政策的因素划分为两大层次:国际体系与民 族国家。詹姆斯·罗斯诺提出了 5 个分析层次变量:个人、角色、政府、社会、国际系统。 后来,布鲁斯·拉西特和哈维·斯塔尔发展了罗斯诺的层次体系,提出了从宏观到微观的 6 个 层次,依次是:世界系统、国际关系、国内社会、国家政府、决策者角色、决策者个人。世 界系统指国际行为体所处的世界环境,如国际系统结构和进程、世界科学发展水平等;国际 关系指国际行为体之间的关系;国内社会指决策者所处的国内社会环境,如社会的富裕程度、 利益集团的行为特征、社会成员的素质等;国家政府指决策者所在政府的性质和结构,如国 家政治制度和政府机构的安排等;决策者角色指决策者的职务;决策者个人指决策者的性格、 价值观念等纯属个人的因素。 (2)层次分析法的基本要义。国际体系层次(世界体系层次与国家间关系层次);国家 层次(政治体系结构、利益集团及其结构、社会结构);个体层次(个体角色、个体特性)。 (3)层次分析法的实质。究其本质,国际关系的分析层次实际上有两重涵义:一是不 同的层次代表了不同的“解释来源”(自变量)所处的位置;二是不同的层次代表了不同的 “研究对象”(因变量)所处的位置。 从本质上讲,层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使研究者更好地
辨别和区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各种变量,从而使研究者能够在不同的变量间建立可供验证的 关系假设。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讲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进程和层次分析法的产生和 发展。 2.掌握国际关系理论从古代到近代和现代的历史发展线索:初步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研 究的基本方法。 作业 1 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主要有哪几个阶段 2.层次分析法的要义是什么? 知识单元3:第三讲21世纪的国际体系及其变革趋势 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内容 1.国际体系及其历史演进 (1)什么是国际体系体系与国际体系:国际体系的内容要素 (2)国际体系的性质。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特征 (3)国际体系的历史演进:国际体系的早期形态: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一华盛倾体系:雅尔塔体系:冷战后的国际体系。 2.国际体系的结构 (1) 国际 系的结构国际体系的结构就是体系单元的排列组合模式,单元的能力分面 (权力分配)状况决定了单元在体系内的不同排列组合模式,也即决定了体系的结构类型。由 于单元能力分配决定了单元在体系结构中的等级地位,因此,单元的如何排列就成为国际体 系结构的基本间题。 (2)国际体系的结构植式。草顿.卡善兰围际体系六模式说:霍尔断蒂国际体系五模式 说:约翰罗尔克国阿 体系四模式说 三种国际体系结构模式:单极体系、 极体系、多极 体系。 3.国际体系的稳定性与国际秩序。 (1)国际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学说。国际体系结构视角的分析:相互依赖和制度视角的 分析:国际体系文化视角的分析。 (2)均势与国际体系的稳定 “均势”概念:均势思想的发展演变:均势的主要内容 均势理论的局限性 4,国际体系的变革及当代趋势。 (1)国际体系变革的理论视角。现实主义的国际体系变革观:自由主义的国际体系变 革观:激进主义的国际体系变革观 (2)国际体系的变革因素。体系层次的变革因素:单元层次的变革因素:互动层次的 变革因素 (3)当代因际体系的变革趋势。当代因标体系的主要特点:当代因际体系的变革趋势。 学习目标: 1.了解国际体系结构发展演变的历史与趋势 2。掌握国际体系结构的内及国际体系结构模式:握国际体系稳定与变革的主要因 素:初步学会运用国际体系结构理论分析国际问题 作业:
辨别和区分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各种变量,从而使研究者能够在不同的变量间建立可供验证的 关系假设。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讲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进程和层次分析法的产生和 发展。 2.掌握国际关系理论从古代到近代和现代的历史发展线索;初步了解国际关系理论研 究的基本方法。 作业: 1.国际关系理论发展主要有哪几个阶段? 2.层次分析法的要义是什么? 知识单元 3:第三讲 21 世纪的国际体系及其变革趋势 参考学时:6 学时 学习内容: 1.国际体系及其历史演进 (1)什么是国际体系 .体系与国际体系;国际体系的内容要素。 (2)国际体系的性质。无政府状态;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特征 (3)国际体系的历史演进:国际体系的早期形态;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冷战后的国际体系。 2.国际体系的结构 (1)国际体系的结构.国际体系的结构就是体系单元的排列组合模式,单元的能力分配 (权力分配)状况决定了单元在体系内的不同排列组合模式,也即决定了体系的结构类型。由 于单元能力分配决定了单元在体系结构中的等级地位,因此,单元的如何排列就成为国际体 系结构的基本问题。 (2)国际体系的结构模式。莫顿·卡普兰国际体系六模式说;霍尔斯蒂国际体系五模式 说;约翰·罗尔克国际体系四模式说。三种国际体系结构模式:单极体系、两极体系、多极 体系。 3. 国际体系的稳定性与国际秩序。 (1)国际体系稳定性的主要学说。国际体系结构视角的分析;相互依赖和制度视角的 分析;国际体系文化视角的分析。 (2)均势与国际体系的稳定。“均势” 概念;均势思想的发展演变;均势的主要内容; 均势理论的局限性。 4. 国际体系的变革及当代趋势。 (1)国际体系变革的理论视角。现实主义的国际体系变革观;自由主义的国际体系变 革观;激进主义的国际体系变革观。 (2)国际体系的变革因素。体系层次的变革因素;单元层次的变革因素;互动层次的 变革因素。 (3)当代国际体系的变革趋势。当代国际体系的主要特点;当代国际体系的变革趋势。 学习目标: 1.了解国际体系结构发展演变的历史与趋势。 2.掌握国际体系结构的内涵及国际体系结构模式;掌握国际体系稳定与变革的主要因 素;初步学会运用国际体系结构理论分析国际问题。 作业:
1.什么是国际体系? 2.国际体系结构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国际体系结枸 要要素有哪 4.阐述国际体系结构模式的主要学说。 5.国际体系稳定与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未来的国际体系演变趋势如何? 知识单元4:第四讲全球化、相互依存与国家主权变迁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全球化的内涵与影响。 (1)全球化的内涵与历史发展。全球化的内涵:全球化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特征:全球 化发展的内容与动力」 2)全球化的表现与质疑。全球化的表现:对全球化的质疑 2 全球化、相互依糗与国家主权变迁。 (1)相互依赖与相互依赖的政治。相互依赖的政治含义:复合相互依赖及其在21世纪 的发展。 (2)全球化、相互依赖与国家主权变迁。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及其主权的挑战:对全球 化时代下的主权认知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转型。世界秩序模式转向:权力模式转向:权利与利益政 治模式转向。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化的内涵与影响,理解全球化和相互依赖对国家主权变迁带来的影响。 2,堂握相互依越政治与复合相互依赖的内通:初步了解全球化和相互依栽对国际政治 转型的意义。 作业 1.什么是全球化? 2.全球化给国家主权带来哪些影响? 3.相互依赖的政治主要内涵是什么? 4.如何看待相互依赖中的权力? 什么是复合相互依赖 6. 全球化与相互依赖对当今国际政治的影响有哪些: 7, 如何看待相互依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是经济因素还是地缘政治更能够对相互依 赖程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相互依賴理论解释中美关系吗? 8.如何看待国家主权在21世纪的演变? 知识单元5:第五讲冲突、战争与和平 参考学时:6学时 学习内容: 1,冲突与战争。 (1)冲突的基本概念。多尔蒂、普法尔茨格拉芙:某一可以确认的人群(如部族、人 种、语言、文化、宗教、社会经济、政治或其他群体)有意识地反对一个或几个可以确认的 人群 原因是它们各自在谋求不同的或看起来不同的目标。 刘易斯科塞尔 冲突是 场 夺价值以及少有的地位、权力和资源的斗争,敌对者的目的是压制、伤苦或消灭对方
1. 什么是国际体系? 2. 国际体系结构的主要含义是什么? 3. 国际体系结构的主要要素有哪些? 4. 阐述国际体系结构模式的主要学说。 5. 国际体系稳定与变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6. 未来的国际体系演变趋势如何? 知识单元 4:第四讲 全球化、相互依存与国家主权变迁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 全球化的内涵与影响。 (1)全球化的内涵与历史发展。全球化的内涵;全球化的历史发展阶段与特征;全球 化发展的内容与动力。 (2)全球化的表现与质疑。全球化的表现;对全球化的质疑。 2.全球化、相互依赖与国家主权变迁。 (1)相互依赖与相互依赖的政治。相互依赖的政治含义;复合相互依赖及其在 21 世纪 的发展。 (2)全球化、相互依赖与国家主权变迁。全球化对民族国家及其主权的挑战;对全球 化时代下的主权认知。 (3)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转型。世界秩序模式转向;权力模式转向;权利与利益政 治模式转向。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化的内涵与影响,理解全球化和相互依赖对国家主权变迁带来的影响。 2.掌握相互依赖政治与复合相互依赖的内涵;初步了解全球化和相互依赖对国际政治 转型的意义。 作业: 1. 什么是全球化? 2. 全球化给国家主权带来哪些影响? 3. 相互依赖的政治主要内涵是什么? 4. 如何看待相互依赖中的权力 ? 5. 什么是复合相互依赖? 6. 全球化与相互依赖对当今国际政治的影响有哪些? 7. 如何看待相互依赖与地缘政治的关系?是经济因素还是地缘政治更能够对相互依 赖程度产生影响?可以用相互依赖理论解释中美关系吗? 8. 如何看待国家主权在 21 世纪的演变? 知识单元 5:第五讲 冲突、战争与和平 参考学时:6 学时 学习内容: 1.冲突与战争。 (1)冲突的基本概念。多尔蒂、普法尔茨格拉芙:某一可以确认的人群(如部族、人 种、语言、文化、宗教、社会经济、政治或其他群体)有意识地反对一个或几个可以确认的 人群,原因是它们各自在谋求不同的或看起来不同的目标。刘易斯·科塞尔:冲突是一场争 夺价值以及少有的地位、权力和资源的斗争,敌对者的目的是压制、伤害或消灭对方
(2)冲突的特征:一是双方目标和利益的不相容:二是双方为了达到目标采取了敌对 行为 (3)冲突的分类。潜在冲突、明显冲突、危机、严重危机、战争:打到底的冲突与共 存的冲突:根本性冲突与偶然性冲突:可驾取与不可驾驭冲突:古典战争、总体战争、后现 代战争:冲突与战争的历史发展。 (4)战争发生的原因。国际体系层次的原因:国家层次的原因分析:个体层次的原因 分析。 (5)冲突的解决与消除, 2.国家安全 军事力量与国家安全:作为政治工具的武力使用。 3.国际安全 (1)集体安全。集体安全的含义:集体安全的历史发展:集体安全机制(国际联盟与 联合国)。 (2)军备控制与裁军。军备控制与裁军的历史发展:军备控制方法(限制武器数量 种类、研究、开发与部署、转让):冷战后世界军控与裁军的特点。 (3)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国际裁军。 (4)中国的核立场与裁军。 4.人的安全与世界安全 (1)反思国家安全。人的安全:人类安全 (2)世界安全理论 学习目标: 1.了解冲突与战争的基本理论:。 2.掌握战争发生的原因、集体安全、人的安全、人类安全和世界安全的基本理论:初 步了解国际裁军特别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控制的基本发展态势及其中存在的问愿。 作业. 1什么是冲突? 2.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什么是集体安全、人的安全和人类安全? 4.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控制领域存在症结主要有哪些? 分析中国的核立场和政策主张 知识单元6:第六讲东亚国际体系与东亚合作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国际共同体 (2)东亚国际体系、 东亚国 社会与东亚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2.东亚区域合作与东亚共同体建设。 (1)东亚区域合作的主要机制及其功能和不足。 (2)东亚共同体建设的主要指向、面临的问题及可能的出路。 学习目标: 1. 了解东亚地区历史上出现的国际关系形态和当今东亚区域主要合作机制 2.掌握国际体系、国际社会与国际共同体的概念内通:初步了解和学会分析东亚区域 合作机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路径
(2)冲突的特征:一是双方目标和利益的不相容;二是双方为了达到目标采取了敌对 行为。 (3)冲突的分类。潜在冲突、明显冲突、危机、严重危机、战争;打到底的冲突与共 存的冲突;根本性冲突与偶然性冲突;可驾驭与不可驾驭冲突;古典战争、总体战争、后现 代战争;冲突与战争的历史发展。 (4)战争发生的原因。国际体系层次的原因;国家层次的原因分析;个体层次的原因 分析。 (5)冲突的解决与消除。 2.国家安全。 军事力量与国家安全;作为政治工具的武力使用。 3. 国际安全 (1)集体安全。集体安全的含义;集体安全的历史发展;集体安全机制(国际联盟与 联合国)。 (2)军备控制与裁军。军备控制与裁军的历史发展;军备控制方法(限制武器数量、 种类、研究、开发与部署、转让);冷战后世界军控与裁军的特点。 (3)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与国际裁军。 (4)中国的核立场与裁军。 4. 人的安全与世界安全。 (1)反思国家安全。人的安全;人类安全。 (2)世界安全理论。 学习目标: 1.了解冲突与战争的基本理论;。 2.掌握战争发生的原因、集体安全、人的安全、人类安全和世界安全的基本理论;初 步了解国际裁军特别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控制的基本发展态势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作业: 1. 什么是冲突? 2. 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什么是集体安全、人的安全和人类安全? 4. 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控制领域存在症结主要有哪些? 5. 试阐述和分析中国的核立场和政策主张。 6. 知识单元 6:第六讲 东亚国际体系与东亚合作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 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国际共同体。 (1)国际体系、国际社会和国际共同体的概念与内涵。 (2)东亚国际体系、东亚国际社会与东亚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2.东亚区域合作与东亚共同体建设。 (1)东亚区域合作的主要机制及其功能和不足。 (2)东亚共同体建设的主要指向、面临的问题及可能的出路。 学习目标: 1.了解东亚地区历史上出现的国际关系形态和当今东亚区域主要合作机制。 2.掌握国际体系、国际社会与国际共同体的概念内涵;初步了解和学会分析东亚区域 合作机制存在问题及其发展路径
作业: 1闲际体系、国际社会与国际共同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东亚区域合作机 主要有哪些 其主要功能及存在问题是什么? 3.试分析东亚区域合作和东亚共同体建设可能的出路: 知识单元7:第七讲全球经济政治长周期与21世纪的国际经济政治发展趋势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全球经济长周期理论 (1)早期的世界经济长周期思想, (2)全球经济长周期理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能彼得的创新视角的长周期理论:资 本视角长周期理论及其发展:创新视角长周期理论及其发展:对经济长周期理论的应用与检 验。 2.全球政治长周期理论 沃勒斯坦的政治长周期理论:莫德尔斯基的全球政治长周期理论:全球政治长周期理论 的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经济长周期与政治长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2.初步领会和理解21世纪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长期趋势, 作业 1.你如何看待全球政治经济长周期 2.如何看待美国在21世纪的霸权发展态势? 3.面对21世纪的政治经济长周期,中国的国际战略应向哪些方面发展? 知识单元8:第八讲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的未来 参考学时:3学时 学习内容 1,大国崛起概念与中国崛起。 (1)大国崛起的概念与性质。妮起的概念:崛起的零和性:崛起阶段与国际环境 (2)大国崛起与体系战争。核时代的大国崛起与体系战争:民主大国崛起与体系战争】 (3)妮起战略选择与大国崛起成败。堀起大国面临的崛起困境: 缓解崛起困境的不同 思考:崛起战略 相对实力与崛起成败 (4)中国崛起的影响。中因的嫗起将使亚洲和平更有保障:中崛起将使世界更加文 明:中国崛起将是世界更加繁荣。 2.中国晦起战略与国际秩序的未来。 (1)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及其途径。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中国和平崛起的途径。 (2)中国和平起面临的挑战与安全 作战略。 中国据起与西方的忧 虑: 中国崛起与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崛起国家的逻辑:中国和平垢起面临的安全问题与挑战:中国崛起的安 全合作战略。 (3)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的未米。国际秩序的性质与中国崛起: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 的未来。 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及面临的挑战, 2.掌握大国崛起的主要概念内涵:初步把握中国崛起在未来的崛起路径和国际秩序演
作业: 1. 国际体系、国际社会与国际共同体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2. 东亚区域合作机制主要有哪些?其主要功能及存在问题是什么? 3. 试分析东亚区域合作和东亚共同体建设可能的出路。 知识单元 7:第七讲 全球经济政治长周期与 21 世纪的国际经济政治发展趋势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 全球经济长周期理论。 (1)早期的世界经济长周期思想。 (2)全球经济长周期理论。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熊彼得的创新视角的长周期理论;资 本视角长周期理论及其发展;创新视角长周期理论及其发展;对经济长周期理论的应用与检 验。 2.全球政治长周期理论。 沃勒斯坦的政治长周期理论;莫德尔斯基的全球政治长周期理论;全球政治长周期理论 的评价。 学习目标: 1.了解全球经济长周期与政治长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 2.初步领会和理解 21 世纪全球经济政治发展的长期趋势。 作业: 1. 你如何看待全球政治经济长周期? 2. 如何看待美国在 21 世纪的霸权发展态势? 3. 面对 21 世纪的政治经济长周期,中国的国际战略应向哪些方面发展? 知识单元 8:第八讲 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的未来 参考学时:3 学时 学习内容: 1.大国崛起概念与中国崛起。 (1)大国崛起的概念与性质。崛起的概念;崛起的零和性;崛起阶段与国际环境 (2)大国崛起与体系战争。核时代的大国崛起与体系战争;民主大国崛起与体系战争。 (3)崛起战略选择与大国崛起成败。崛起大国面临的崛起困境;缓解崛起困境的不同 思考;崛起战略、相对实力与崛起成败。 (4)中国崛起的影响。中国的崛起将使亚洲和平更有保障;中国崛起将使世界更加文 明;中国崛起将是世界更加繁荣。 2. 中国崛起战略与国际秩序的未来。 (1)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及其途径。中国和平崛起的内涵;中国和平崛起的途径。 (2)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挑战与安全合作战略。中国崛起与西方的忧虑;中国崛起与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崛起国家的逻辑;中国和平崛起面临的安全问题与挑战;中国崛起的安 全合作战略。 (3)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的未来。国际秩序的性质与中国崛起;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 的未来。 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崛起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及面临的挑战。 2.掌握大国崛起的主要概念内涵;初步把握中国崛起在未来的崛起路径和国际秩序演
变的趋势。 作业: 大国崛起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大国崛起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3.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桃战有哪些? 4.试阐述中国崛起对未来国际秩序演变的影响。 (二)实践教学本课程实践教学主要为课堂问题分析原理分析练习,设没有专门的实验课 堂安排。课堂问顺分析和案例分析的训练主要安排在每个专颗教擎课微中穿桶讲行,八个知识 单元的教学中, 除导论外有七个知识单元共计9周次的课堂专题教学 每周课堂专题教学约为 0.5个课时,共计约为45个学时。 三、课程进度表 周次 课程内容 各注 时 1. 第一讲导论: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 3讲授 2. 第二讲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其层次分 专愿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析方法 问题分析练习 第三讲21世纪的国际体系及其变革趋势(1) 3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问题分析练习 第三讲21世纪的国际体系及其变革趋势(I)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 4 3 案例分析练习 第四讲全球化、相互依存与国家主权变迁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案例分析练习 第五讲冲突、战争与和平()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案例分析练习 7 第五讲冲突、战争与和平(1)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 案例分析练习 第六讲东亚国际体系与东亚合作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8. 案例分析练习 第七讲全球经济政治长周期与21世纪的国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9. 际经济政治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练习 10 第八讲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的未来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 案例分析练习 11. 课堂研讨 3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 12.结课考查 3 四、说明 1、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 先修课程:《国际政治学原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后续课程:《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流派》
变的趋势。 作业: 1. 大国崛起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2. 大国崛起面临的主要困境有哪些? 3. 中国崛起面临的国际挑战有哪些? 4. 试阐述中国崛起对未来国际秩序演变的影响。 (二) 实践教学 本课程实践教学主要为课堂问题分析原理分析练习,没有专门的实验课 堂安排。课堂问题分析和案例分析的训练主要安排在每个专题教学课堂中穿插进行,八个知识 单元的教学中,除导论外有七个知识单元共计 9 周次的课堂专题教学,每周课堂专题教学约为 0.5 个课时,共计约为 4-5 个学时。 三、课程进度表 周次 课 程 内 容 学 时 备 注 1. 第一讲 导论:全球化与当代国际关系 3 讲授 2. 第二讲 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其层次分 析方法 3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问题分析练习 3. 第三讲 21 世纪的国际体系及其变革趋势(I) 3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问题分析练习 4. 第三讲 21 世纪的国际体系及其变革趋势(II) 3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案例分析练习 5. 第四讲 全球化、相互依存与国家主权变迁 3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案例分析练习 6. 第五讲 冲突、战争与和平(I) 3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案例分析练习 7. 第五讲 冲突、战争与和平(II) 3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案例分析练习 8. 第六讲 东亚国际体系与东亚合作 3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案例分析练习 9. 第七讲 全球经济政治长周期与 21 世纪的国 际经济政治发展趋势 3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案例分析练习 10. 第八讲 中国崛起与国际秩序的未来 3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课堂 案例分析练习 11. 课堂研讨 3 专题讲授、案例分析 12. 结课考查 3 四、说明 1、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 先修课程:《国际政治学原理》、《近现代国际关系史》。 后续课程:《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与流派》
2、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第二知识单元层次分析法、第三知识单元国际体系与国际体系结构模式、第四知 识单元全球化和相互依赖对国家主权变迁的影响、第五知识单元国际安全与人的安全的内话 于主要内容等。 难点:第二知识单元加何理解和学会云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间题、第三知识单元加何运用 国际体系结构理论分析当今国际体系、第五知识单元如何理解与调和国家安全与人的安全之 间的张力、第六知识单元如何把握全球政治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第七知识单元如何理解和评 估东亚共同体建设存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第八知识单元如何评估中国崛起对未来国际秩序 的影响。 3、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各知识单元主要采取专题讲授的方式授课 2,案例分析。每个知识单元都采取专题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调 3.课堂案例分析和现实问题分析的练习 教学手段: 1.多媒体。 )课微过论 3.课堂练习与测验 4、实践教学环境(实验室、设备和软件) 多媒体教室。 5、课程自主学习和课外实验课时 课外阅读经典原著,撰写读书报告两份以上。 6、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课程考核方法:考查 考核要求:期末总评中,平时成绩占15%,考核内容有:学生出勒、课堂表现、作业 完成情况及平时随堂检测情况:课内问题分析与案例分析练习占15%:期末考试占70% 7、作业要求: 每章结束均应需按照章节预留作业进行课下阅读和练习。 &、教材选用或自主编写的原则 由于本门课程属于课堂研学课,课程内容又主要跟踪学术前沿进展,故暂无适用教材。 五、教材选用及推荐参考书 (一)选用教材 无。 (二)推荐参考书 1.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 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年版 2.肯尼斯·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第四至六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年版。 3.托布约尔·克努成著,余万里、何宗强译:《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 4.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2、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第二知识单元层次分析法、第三知识单元国际体系与国际体系结构模式、第四知 识单元全球化和相互依赖对国家主权变迁的影响、第五知识单元国际安全与人的安全的内涵 于主要内容等。 难点:第二知识单元如何理解和学会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问题、第三知识单元如何运用 国际体系结构理论分析当今国际体系、第五知识单元如何理解与调和国家安全与人的安全之 间的张力、第六知识单元如何把握全球政治经济长期发展趋势、第七知识单元如何理解和评 估东亚共同体建设存在的有利和不利条件、第八知识单元如何评估中国崛起对未来国际秩序 的影响。 3、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各知识单元主要采取专题讲授的方式授课。 2.案例分析。每个知识单元都采取专题讲授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 3.课堂案例分析和现实问题分析的练习 教学手段: 1.多媒体。 2.课堂讨论。 3. 课堂练习与测验。 4、实践教学环境(实验室、设备和软件) 多媒体教室。 5、课程自主学习和课外实验课时 课外阅读经典原著,撰写读书报告两份以上。 6、课程考核方法与要求 课程考核方法:考查 考核要求:期末总评中,平时成绩占 15%,考核内容有: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 完成情况及平时随堂检测情况;课内问题分析与案例分析练习占 15%;期末考试占 70%。 7、作业要求: 每章结束均应需按照章节预留作业进行课下阅读和练习。 8、教材选用或自主编写的原则 由于本门课程属于课堂研学课,课程内容又主要跟踪学术前沿进展,故暂无适用教材。 五、教材选用及推荐参考书 (一)选用教材 无。 (二)推荐参考书 1.詹姆斯•多尔蒂、小罗伯特•普法尔茨格拉夫著,阎学通、陈寒溪等译:《争论中的国 际关系理论》,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3 年版。 2.肯尼斯•华尔兹著,信强译:《国际政治理论》,第四至六章,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 3.托布约尔•克努成著,余万里、何宗强译:《国际关系理论史导论》,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年版。 4.王逸舟著:《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
5.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6、图学通、孙学峰苦:《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7、Marc Genest著:《冲突与合作:演进中的国际关系理论》(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 社2O03年版。或者参考Marc Genest,Conflict and Cooperation:Evolv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Harcourt Brace&Company,1996.Chapter 1. 8.Patrick M.Morgan,Theories and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4th Edition,New Brunswick,N.J.:Transaction Books,1986. 9.M.Wight,International Theory:The Three Traditions,Leicester: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199 10.Paul R.Viotti,Mark V.Kauppi,ed.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Realism, Pluralism,Globalism,and Beyond.Boston:Allyn and Bacon,1999. 11.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 12.(澳)凯米莱里/澳)福尔克: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李东燕翻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3.赵汀阳:《天下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14.郭定平主编:《东亚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复且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张蕴岭:《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对东亚合作的研究、参与和思考》,社科文献出版 社2015年版。 16.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7.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执笔:刘贞晔审稿:刘贞晔审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制(修)订时间:2015年11月2日
5.倪世雄等著:《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6、阎学通、孙学峰著:《国际关系研究实用方法》,人民出版社 2001 年版。 7、Marc Genest 著:《冲突与合作:演进中的国际关系理论》(英文版),北京大学出版 社 2003 年版。或者参考 Marc Genest,Conflict and Cooperation: Evolv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arcourt Brace& Company, 1996. Chapter 1. 8、Patrick M. Morgan, Theories and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4th Edition,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Books, 1986. 9、M. Wight, International Theory: The Three Traditions, Leicester: Leicester University Press, 1991. 10.Paul R. Viotti,Mark V. Kauppi, e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Realism, Pluralism, Globalism, and Beyond. Boston: Allyn and Bacon, 1999. 11.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年。 12.(澳)凯米莱里/(澳)福尔克:主权的终结(日趋缩小和碎片化的世界政治)/ 李东燕 翻 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3.赵汀阳:《天下体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年版。 14.郭定平主编:《东亚共同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 15.张蕴岭:《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我对东亚合作的研究、参与和思考》,社科文献出版 社 2015 年版。 16.约瑟夫•奈:《理解国际冲突》,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年版。 17.罗伯特•吉尔平:《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执笔:刘贞晔 审稿:刘贞晔 审定: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 制(修)订时间:2015 年 11 月 2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