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误差产生的原因: (1)观测者 由于观测者感觉器官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仪器安置、照准、读数 等方面都产生误差。同时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及状态都对测量成果的 质量有直接影响。 (2)测量仪器 每种仪器有一定限度的精密程度,因而观测值的精确度也必然受到一定的 限度。同时仪器本身在设计、制造、安装、校正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如 钢尺的刻划误差、度盘的偏心等。 (3)外界条件 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大气折光等因素都会对观测结果 产生一定的影响。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观测成果将随之变化。 上述三方面的因素是引起观测误差的主要来源,因此把这三方面因素综合起 来称为观测条件。观测条件的好坏与观测成果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3测量误差分类: (1)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若观测误差的符号及大小 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这种误差往往随着观 测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积累。如某钢尺的注记长度为30m,经鉴定后,它的实际长 度为30.016m,即每量一整尺,就比实际长度量小0.016m,也就是每量一整尺段 就有+0.016m的系统误差。这种误差的数值和符号是固定的,误差的大小与距离 成正比,若丈量了五个整尺段,则长度误差为5×(+0.016)=+0.080m。若用此钢 尺丈量结果为167.213m,则实际长度为: 167.213+167,213×0.0016=167.213+0.089=167,302(m) 30 系统误差对测量成果影响较大,且一般具有累积性,应尽可能消除或限制到 最小程度,其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检校仪器,把系统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 >加改正数,在观测结果中加入系统误差改正数,如尺长改正等。 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使系统误差相互抵消或减弱,如测水平角时采用 盘左、盘右现在每个测回起始方向上改变度盘的配置等。 (2)偶然误差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若观测误差的大小及符号变化 -3-- 3 - 2 误差产生的原因: (1)观测者 由于观测者感觉器官鉴别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仪器安置、照准、读数 等方面都产生误差。同时观测者的技术水平、工作态度及状态都对测量成果的 质量有直接影响。 (2)测量仪器 每种仪器有一定限度的精密程度,因而观测值的精确度也必然受到一定的 限度。同时仪器本身在设计、制造、安装、校正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误差,如 钢尺的刻划误差、度盘的偏心等。 (3)外界条件 观测时所处的外界条件,如温度、湿度、大气折光等因素都会对观测结果 产生一定的影响。外界条件发生变化,观测成果将随之变化。 上述三方面的因素是引起观测误差的主要来源,因此把这三方面因素综合起 来称为观测条件。观测条件的好坏与观测成果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 3 测量误差分类: (1)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一系列的观测,若观测误差的符号及大小 保持不变,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系统误差。这种误差往往随着观 测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积累。如某钢尺的注记长度为 30m,经鉴定后,它的实际长 度为 30.016m,即每量一整尺,就比实际长度量小 0.016m,也就是每量一整尺段 就有+0.016m 的系统误差。这种误差的数值和符号是固定的,误差的大小与距离 成正比,若丈量了五个整尺段,则长度误差为 5×(+0.016)=+0.080m。若用此钢 尺丈量结果为 167.213m,则实际长度为: 167.213+ 30 167.213 ×0.0016=167.213+0.089=167.302(m) 系统误差对测量成果影响较大,且一般具有累积性,应尽可能消除或限制到 最小程度,其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 检校仪器,把系统误差降低到最小程度。  加改正数,在观测结果中加入系统误差改正数,如尺长改正等。  采用适当的观测方法,使系统误差相互抵消或减弱,如测水平角时采用 盘左、盘右现在每个测回起始方向上改变度盘的配置等。 (2)偶然误差 在相同观测条件下,对某量作一系列的观测,若观测误差的大小及符号变化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