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张友国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视域中的公共空间政治 定义。狭义的“公共空间”一般是指那些供居民日原因如下: 常与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广义的“公共 1.公共空间具有民族文化符号承载性。民族 空间”不仅仅是个地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进入空是人类社会多样性的标志之一。在族际交往的过 可的人们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程中,民族心理特质以及民族风俗习惯也会外化到 互动。在“国家统一构设”这一主题下的公共空间公共空间之中。正如著名学者郭洪纪在其《文化民 可以被定义为“具有潜移默化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族主义》一书中所说的,“族群主要建立在共同的名 居民日常与社会生活所涉及的室外行动空间(街称、神话、价值和风俗习惯之上,以祖先的居住地 道、广场、公园、自然风景等)与造型空间(建筑与雕历史叙事、民间传说为文化根源。它具有建基在种 塑艺术)。”显然,“国家统一构设”可以在公共空间族、血统、语言、宗教、风俗、乡土一类的文化要素 中寻求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过程和关系的以及历史传统之上的心理情感和非政治行为。族 理解方式,因为这类过程和关系塑造特定的公共空群作为某种共同体的象征符号,既有自己的生存空 间。同时,这种方式也反过来,重申、反驳、或者改间和以与之有关的传统,包括宗教组织和神职人 变现有的社会和政治关系 员,像神庙、仪式、教义等,又有怀旧母题及认同符 由于人的很多社会性活动都是公共空间中的号系统,像民族英雄、宗教领袖、效忠意识以及草 活动,公共空间又牵涉到关系的整合,因此,多民族 国家一般都比较重视公共空间的“国家统一构设”原、森林、山峦、族源地等。”① 按照郭洪纪的说法,这种外化主要体现为具有 功能,围绕公共空间进行政策设计,培养不同民族 民族文化特色的景物型公共空间及各类与民族相 的国家认同,从而产生公共空间政治 关的建筑符号,这种外化是文化与社会的产物 前关于公共空间政治的相关研究或者以民 因此,公共空间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符号意 主暨文化多元性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为核心进行阐 义的民族物质与精神遗产的容纳与延续场域,可以 KE(Democracy and public space the physical sites of democratic per formance Mediating cul 折射出民族文化的本质,同时成为民族认同的重要 ural diversity in a globalized public >pace)或参照系。公共空间的这一特性导致公共空间的全 者侧重于公共空间中的历史争议( Contested h2民性展示不一定会产生全民性的观赏者,观赏者因 ries in public space memory, race, and nation 或者直接论证公共空间政治( The politics of pu 现实,公共空间如果要想实现国家统一构设功能 lic space, Memory and the impact of political 其承载性就需要体现主权边界内诸多民族文化的 trans formation in public space 融合与升华,塑造国家认同。从这一假设出发,公 但综而观之,上述研究从“国家统一构设”视角共空间呈现为主体客体化,在意识形态的语境中或 切入公共空间政治比较薄弱,因此,本文试图从这者被创造,或者被毁灭。恢复与特定民族与地方相 视角探讨为什么公共空间在“国家统一构设”中关的意识形态的历史,就成为理解公共空间的重要 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公共空间政治的具体表现与基础。塑造、展示和观看成为公共空间由主体客体 实质是什么?下文将展开尝试性的梳理 化到客体主体化的系列环节。公共空间所蕴涵的 历史、价值等文化符号意义逐渐塑造其所需要塑造 、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的 之特定人群的世界观。文化形塑现实,而非仅仅是 公共空间:何以重要? 模仿现实,公共空间成为认同塑造的场所。更为重 为塑造不同民族对国家的认同,通过多种途径要的是,既然公共空间是文化(精神)意义的载体, 赋予公共空间以政治社会化价值,成为多民族国家“谁拥有公共空间”就成为公共空间文化意义的 统一构设的一个重要路径。这一路径何以重要?部分。“公共空间成为文化权力的工具’,成为一 ①郭洪纪:《文化民族主义》,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4页 21994-2015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定义。狭义的“公共空间”一般是指那些供居民日 常与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广义的“公共 空间”不仅仅是个地理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进入空 间的人们以及展现在空间之上的广泛参与、交流与 互动。在“国家统一构设”这一主题下的公共空间 可以被定义为“具有潜移默化之政治社会化功能的 居民日常与 社 会 生 活 所 涉 及 的 室 外 行 动 空 间(街 道、广场、公园、自然风景等)与造型空间(建筑与雕 塑艺术)。”显然,“国家统一构设”可以在公共空间 中寻求对社会、政治、经济以及文化过程和关系的 理解方式,因为这类过程和关系塑造特定的公共空 间。同时,这种方式也反过来,重申、反驳、或 者 改 变现有的社会和政治关系。 由于人的很多社会性活动都是公共空间中的 活动,公共空间又牵涉到关系的整合,因此,多民族 国家一般都比较重视公共空间的“国家统一构设” 功能,围绕公共空间进行政策设计,培养不同民族 的国家认同,从而产生公共空间政治。 目前关于公共空间政治的相关研究或者以民 主暨文化多元性与公共空间的关系为核心进行阐 述 (Democracyand publicspace :thephysical sitesofdemocraticperformance 、Mediatingcul- turaldiversityinaglobalizedpublicspace )、或 者侧重于公共空间中的历史争议(Contestedhisto- riesinpublicspace :memory,race,andnation)、 或者直接论证公共空间政治(Thepoliticsofpub- licspace、Memoryandtheimpactof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inpublicspace)。 但综而观之,上述研究从“国家统一构设”视角 切入公共空间政治比较薄弱,因此,本文试图从这 一视角探讨为什么公共空间在“国家统一构设”中 具有重要地位?其中公共空间政治的具体表现与 实质是什么?下文将展开尝试性的梳理。 一、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中的 公共空间:何以重要? 为塑造不同民族对国家的认同,通过多种途径 赋予公共空间以政治社会化价值,成为多民族国家 统一构 设 的 一 个 重 要 路 径。这一路径何以重要? 原因如下: 1.公共空间具有民族文化符号承载性。民族 是人类社会多样性的标志之一。在族际交往的过 程中,民族心理特质以及民族风俗习惯也会外化到 公共空间之中。正如著名学者郭洪纪在其《文化民 族主义》一书中所说的,“族群主要建立在共同的名 称、神话、价值和风俗习惯之上,以祖先的居住地、 历史叙事、民间传说为文化根源。它具有建基在种 族、血统、语言、宗教、风俗、乡土一类的文化要素, 以及历史传统之上的心理情感和非政治行为。族 群作为某种共同体的象征符号,既有自己的生存空 间和以与之 有 关 的 传 统,包 括 宗 教 组 织 和 神 职 人 员,像神庙、仪式、教义等,又有怀旧母题及认同符 号系 统,像 民 族 英 雄、宗 教 领 袖、效 忠 意 识 以 及 草 原、森林、山峦、族源地等。”① 按照郭洪纪的说法,这种外化主要体现为具有 民族文化特色的景物型公共空间及各类与民族相 关的建筑符号,这种外化是文化与社会的产物。 因此,公共空间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具有符号意 义的民族物质与精神遗产的容纳与延续场域,可以 折射出民族文化的本质,同时成为民族认同的重要 参照系。公共空间的这一特性导致公共空间的全 民性展示不一定会产生全民性的观赏者,观赏者因 民族或宗教的不同而给出不同的解读。根据这一 现实,公共空间如果要想实现国家统一构设功能, 其承载性就需要体现主权边界内诸多民族文化的 融合与升华,塑造国家认同。从这一假设出发,公 共空间呈现为主体客体化,在意识形态的语境中或 者被创造,或者被毁灭。恢复与特定民族与地方相 关的意识形态的历史,就成为理解公共空间的重要 基础。塑造、展示和观看成为公共空间由主体客体 化到客体主体化的系列环节。公共空间所蕴涵的 历史、价值等文化符号意义逐渐塑造其所需要塑造 之特定人群的世界观。文化形塑现实,而非仅仅是 模仿现实,公共空间成为认同塑造的场所。更为重 要的是,既然公共空间是文化(精神)意义的载体, “谁拥有公共空间”就成为公共空间文化意义的一 部分。“公共空间成为‘文化权力的工具’,成为一 张友国 多民族国家统一构设视域中的公共空间政治 95 ① 郭洪纪:《文化民族主义》,台北: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版,第4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