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稳定的积极的架构。他的对华政策团队,是战后美 到反感,因此对华态度从去年对华示好突然大转 国“知华派”人士最多的一个,其中包括具有丰富 折,对中国的公开批评代替了软性外交,强硬态度 对华外交经验的拜登和希拉里、美国历史上第一位 代替了温和谦逊,四奥巴马在2月2日称要对中国 会说中文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和“能为奥巴马传递中 采取贸易强硬措施。与此同时,美国政府逐渐修复 国信息的最重要渠道”的美驻华大使洪博培。商务 与欧洲传统盟友的政治和军事关系,在伊拉克进行 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等多位华裔同时入 战略收缩,加大在阿富汗的军事投入。并积极缓和 阁开创了美国历史的先河。这个团队既不是亲华 与缅甸和朝鲜的紧张关系,强化与韩国、日本的军 派,也不是反华派。他们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和 事同盟,这一切可以说都是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遏 执行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两国关系走向产生重要影 制的目的。今年以来中美之间的这场风波,是在美国 响。但另一方面,也许因为“知华派”多,坚持维护 走弱而中国走强的背景下发生的。从年初贸易争 美国利益的一面反而会更加突出。 端、谷歌事件到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还 3.美国国内政治因素使奥巴马政府突然对华 有更麻烦的中美汇率回合,频率之高和问题之多超 “变脸” 出了人们的想象。美国向中国核心利益发起挑战, 在2009年,奥巴马政府认识到美国在许多全 展示强硬态度,使中美关系受到严重干扰,给两国 球性问题上有求于中国,必需用一种“软”的方式 诸多重要领域交往与合作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这 与中国沟通,和中国搞好关系。因此,奥巴马执政之 一系列事件表明,2010年将是中美关系不平静的一 初,他和他的团队在对华交流上主动积极,姿态低 年。希拉里在1月11日对媒体表示,中美关系可能 调、温和谦卑,愿意“倾听中国”,处处对华示好。奥 在今年进入“一个不愉快的时期”:美国的中国问 巴马执政后,主动提出要访华,美国新任驻华大使 题专家蓝普顿说,“中美关系将经历一二年的困难 洪博培8月上任即宣布奥巴马11月中旬访华。于 时期”。有的美国媒体则把两国关系渲染成“风暴 是美国政府高官在2009年“扎堆”访华。奥论称希 正在太平洋上空酝酿”。 拉里访华是“握手之旅”,盖特纳是“卖国债”之 行,两位华裔部长则是为“卖技术”而访华。他们争 三、中美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不会变化 先恐后接踵而至,形成一种集体行动,在美国新政 府对外交往中十分罕见。佩洛西访华,避而不谈敏 1.两国关系仍面临考验和挑战 感的人权问题,而大讲能源和气候问题。希拉里访 诚然,中美关系在奥巴马政府第一年向前发展 华,欲与中国“同舟共济”,高调呼吁两国合作。美 的同时,确实仍有不少问题和矛盾,面临新的不确 国政府高官一改美国一家独大形象和强硬作风,放 定性和挑战。它是一对“充满矛盾的双边关系”。基 下身段,强调共同利益。他们避谈分歧,不提人权, 辛格说过,“中美之间始终存在重大政治分歧”。从 对华赞誉有加,并以高规格礼遇和前所未有的大排 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次看,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对立 场接待中国高级官员。中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2009 依然尖锐。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所决定的深层 年9月访美和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10月访 次结构的矛盾非但没有消失,而且变得比过去更为 美,都受到美方高礼遇高规格的接待。 深刻。双方战略互信严重不足。近年来两国关系发 然而,中美关系虽说开局良好,但是进入2010 展,主要表现在双方经济合作上,但互信并没有因 年的短短的一两个月,两国关系却出现“大变脸”。四 此而增加。中国外交和经济影响的扩展,引起了美 为摆脱民调持续下滑的尴尬处境和2010年11月 国所有各派精英的不快、嫉妒和忧虑。美对台军售 国会中期选举,拿中国说事成了奥巴马的最佳选 仍是悬在中美关系之上的一把利剑。美国在能源安 择。由于美国正从经济危机中慢慢复苏,总体情况 “比去年好”,美国对华“两面下注”战略的惯性又 [1]环球时报,2010-02-03 开始起作用。奥巴马政府意识到,中国已经在各方 [21(新加坡)联合早报.2009-09-15.] 面有了挑战美国霸权的潜力,对中国的“傲慢”感 [3)国际问题研究,2009(1). —35-[1]环球时报, 2010-02-03. [2](新加坡) 联合早报, 2009-09-15.] [3]国际问题研究,2009(1). 稳定的积极的架构。他的对华政策团队,是战后美 国“知华派”人士最多的一个,其中包括具有丰富 对华外交经验的拜登和希拉里、美国历史上第一位 会说中文的财政部长盖特纳和“能为奥巴马传递中 国信息的最重要渠道”的美驻华大使洪博培。商务 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等多位华裔同时入 阁开创了美国历史的先河。这个团队既不是亲华 派,也不是反华派。他们在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和 执行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两国关系走向产生重要影 响。但另一方面,也许因为“知华派”多,坚持维护 美国利益的一面反而会更加突出。 3. 美国国内政治因素使奥巴马政府突然对华 “变脸” 在 2009 年,奥巴马政府认识到美国在许多全 球性问题上有求于中国,必需用一种“软”的方式 与中国沟通,和中国搞好关系。因此,奥巴马执政之 初,他和他的团队在对华交流上主动积极,姿态低 调、温和谦卑,愿意“倾听中国”,处处对华示好。奥 巴马执政后,主动提出要访华,美国新任驻华大使 洪博培 8 月上任即宣布奥巴马 11 月中旬访华。于 是美国政府高官在 2009 年“扎堆”访华。舆论称希 拉里访华是“握手之旅”,盖特纳是“卖国债”之 行,两位华裔部长则是为“卖技术”而访华。他们争 先恐后接踵而至,形成一种集体行动,在美国新政 府对外交往中十分罕见。佩洛西访华,避而不谈敏 感的人权问题,而大讲能源和气候问题。希拉里访 华,欲与中国“同舟共济”,高调呼吁两国合作。美 国政府高官一改美国一家独大形象和强硬作风,放 下身段,强调共同利益。他们避谈分歧,不提人权, 对华赞誉有加,并以高规格礼遇和前所未有的大排 场接待中国高级官员。中国人大委员长吴邦国 2009 年 9 月访美和中国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 10 月访 美,都受到美方高礼遇高规格的接待。 然而,中美关系虽说开局良好,但是进入 2010 年的短短的一两个月,两国关系却出现“大变脸”。[1] 为摆脱民调持续下滑的尴尬处境和 2010 年 11 月 国会中期选举,拿中国说事成了奥巴马的最佳选 择。由于美国正从经济危机中慢慢复苏,总体情况 “比去年好”,美国对华“两面下注”战略的惯性又 开始起作用。奥巴马政府意识到,中国已经在各方 面有了挑战美国霸权的潜力,对中国的“傲慢”感 到反感,因此对华态度从去年对华示好突然大转 折,对中国的公开批评代替了软性外交,强硬态度 代替了温和谦逊,[2] 奥巴马在 2 月 2 日称要对中国 采取贸易强硬措施。与此同时,美国政府逐渐修复 与欧洲传统盟友的政治和军事关系,在伊拉克进行 战略收缩,加大在阿富汗的军事投入。并积极缓和 与缅甸和朝鲜的紧张关系,强化与韩国、日本的军 事同盟,这一切可以说都是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遏 制的目的。今年以来中美之间的这场风波,是在美国 走弱而中国走强的背景下发生的。从年初贸易争 端、谷歌事件到美国对台军售,奥巴马会见达赖,还 有更麻烦的中美汇率回合,频率之高和问题之多超 出了人们的想象。美国向中国核心利益发起挑战, 展示强硬态度,使中美关系受到严重干扰,给两国 诸多重要领域交往与合作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这 一系列事件表明,2010 年将是中美关系不平静的一 年。希拉里在 1 月 11 日对媒体表示,中美关系可能 在今年进入“一个不愉快的时期”;美国的中国问 题专家蓝普顿说,“中美关系将经历一二年的困难 时期”。有的美国媒体则把两国关系渲染成“风暴 正在太平洋上空酝酿”。 三、中美关系发展的大趋势不会变化 1.两国关系仍面临考验和挑战 诚然,中美关系在奥巴马政府第一年向前发展 的同时,确实仍有不少问题和矛盾,面临新的不确 定性和挑战。它是一对“充满矛盾的双边关系”。基 辛格说过,“中美之间始终存在重大政治分歧”。从 结构性矛盾的深层次看,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对立 依然尖锐。不同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所决定的深层 次结构的矛盾非但没有消失,而且变得比过去更为 深刻。[3]双方战略互信严重不足。近年来两国关系发 展,主要表现在双方经济合作上,但互信并没有因 此而增加。中国外交和经济影响的扩展,引起了美 国所有各派精英的不快、嫉妒和忧虑。美对台军售 仍是悬在中美关系之上的一把利剑。美国在能源安 — — 3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