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2016年第4期 黄琪轩,等包容性制度、海外市场与企业家创新 53 于维持现状。图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英国从来就不是一个彻底的工业与制造业经济,因为传统文 化深深嵌入了这个商业与金融社会。⑨在此文化影响下,英国企业家对新兴技术的态度比较消 极。但问题是,如果这样的观点成立,又如何解释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以及英国企 业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呢? 2.资本外流 有学者认为英国企业家对新兴技术缺乏兴趣是因为英国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对外输 出了大量资本,导致英国企业家缺乏更新技术的资金来源。研究发现,伦敦金融城经常会忽略 英国本国的工业,而更倾向于把资金借给国外的政府与企业,这一现象在一战爆发前的三四十 年间尤为显著。但是缺少金融资本并不是关键,问题在于当时英国企业家对资金并没有表现出 强烈的需求。①因此,我们需要解释,在1870年以后,为何英国企业家缺少对资金的需求。 3.劳工集团的抵制 有学者认为,英国的企业家迟迟不采用新技术是由于强大的劳工集团的抵制。①研究发现, 19世纪末英国工会组织的数量快速上升。一些学者相信正是劳工集团的反对减慢了英国在制 造业的技术进步,致使英国在1870年后逐渐走向技术衰退。®但问题是,英国曾有效地处理过 抵制新技术的劳工运动,从而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且,当面临激烈的劳工抵制时,理性的 企业家将采用新技术来替代劳动力,1945年后的美国就是如此.。® 4.海外市场及其制度保障 19世纪末以后,美国、德国等国家开始引领大规模生产的潮流,并逐渐在钢铁、汽车、飞机等 产业占据领先优势。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来实现大规模生产,而庞大的市场规模是大 规模生产的重要前提。尽管英国曾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却缺乏相应的制度来维系庞大的帝国市 场。各国的贸易保护与殖民地的相继独立使英国的海外市场不断萎缩,降低了英国企业家的出 口激励,进而削弱了他们投资新技术的意愿。 以往的制度研究都把英国的制度作为促进技术进步的典范。德隆·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和詹姆斯·罗宾逊(James Robinson)在其著作《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中指出,英国的 成功在于建立了包容性制度。这个制度包括:在政治上,民众具有政治权利,能够参与政治活 动,制衡领导人:在经济上,建立了自由竞争的市场,国家保护民众的财产权,使人们有较高的生 产积极性。⑧但是本文指出,英国尽管在本土建立了良好的制度,却没有在国际社会建立包容性 制度。本文试图展示,英国的制度缺陷使其难以维系庞大的海外市场。在帝国体系内,英国的 制度无法将殖民地的臣民吸纳为公民,致使殖民地离心力不断增长,大英帝国体系内的市场逐 Martin Wiener,English Culture and the Decline of the Industrial Spirit:1850-1980,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W.D.Rubinstein.Capitalism,Culture and Decline in Britain:1750-1990,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4. Alec Cairncross.Economic Ideas and Government Policy:Contributions to Contemporary Economic History. New York:Routledge,1996,p.228. Joel Mokyr."Cardwell's Law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Research Policy.Vol.23. N0.5,1994,p.565. Donald Coleman and Christine MacLeod."Attitudes to New Techniques:British Businessmen,1800-1950," Economic History Review,Vol.39,No.4,1986,pp.588-611. David Noble.Forces of Production:A Social History of Industrial Automation,New York:Alfred A.Knopf, 1984,chapter 2. ©德隆·阿西莫格鲁、詹姆斯·罗宾逊著,李增刚译:《国家为什么会失败》,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版, 第72-88页。 ?1994-201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2016年第4期 黄琪轩,等 包容性制度、海外市场与企业家创新 于维持现状。⑧ 一些学者甚至认为英国从来就不是一个彻底的工业与制造业经济,因为传统文 化深深嵌入了这个商业与金融社会。⑨ 在此文化影响下,英国企业家对新兴技术的态度比较消 极。但问题是,如果这样的观点成立,又如何解释英国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成功以及英国企 业家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呢? 2.资本外流 有学者认为英国企业家对新兴技术缺乏兴趣是因为英国在19世纪末与20世纪 初对外输 出了大量资本,导致英国企业家缺乏更新技术的资金来源。研 究发 现,伦 敦金融城经 常会忽略 英国本国的工业,而更倾向于把资金借给国外的政府与企业,这 一 现 象 在 一战爆发前 的三四十 年间尤为显著。但是缺少金融资本并不是关键,问题在于当时英国企业家对资金并没有表现出 强烈的需求。瑏瑠 因此,我们需要解释,在1870年以后,为何英国企业家缺少对资金的需求。 3.劳工集团的抵制 有学者认为,英国的企业家迟迟不采用新技术是由于强大的劳工集团的抵制。瑏瑡研究发现, 19世纪末英国工会组织的数量快速上升。一些学者相信正是劳工集团的反对减慢了英国在制 造业的技术进步,致使英国在1870年后逐渐走向技术衰退。瑏瑢 但问题是,英国曾有效 地处理过 抵制新技术的劳工运动,从而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而且,当面临激烈的劳工抵制时,理性的 企业家将采用新技术来替代劳动力,1945年后的美国就是如此。瑏瑣 4.海外市场及其制度保障 19世纪末以后,美国、德国等国家开始引领大规模生产的潮流,并逐渐在钢铁、汽车、飞机等 产业占据领先优势。这些产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来实现大规模生产,而庞大的市场规模是大 规模生产的重要前提。尽管英国曾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却缺乏相应的制度来维系庞大的帝国市 场。各国的贸易保护与殖民地的相继独立使英国的海外市场不断萎缩,降低了英国企业家的出 口激励,进而削弱了他们投资新技术的意愿。 以往的制度研究都把英国的制度作为促进技术进步的典范。德 隆 · 阿 西 莫 格 鲁(Daron Acemoglu)和詹姆斯·罗宾逊(JamesRobinson)在其著 作《国家为什么会失败》中指 出,英国 的 成功在于建立了包容性制度。这 个 制 度 包 括:在 政 治 上,民 众 具 有 政 治 权 利,能够参与政治活 动,制衡领导人;在经济上,建立了自由竞争的市场,国家保护民众的财产权,使人们有较高的生 产积极性。瑏瑤 但是本文指出,英国尽管在本土建立了良好的制度,却没有在国际社会建立包容性 制度。本文试图展示,英国的制度缺陷使 其 难以 维 系 庞大 的 海外 市 场。在 帝国体系内,英国 的 制度无法将殖民地的臣民吸纳为公民,致使殖民地离心 力 不断 增 长,大 英 帝国体系内 的市场逐 53 ⑧ ⑨ 瑏瑠 瑏瑡 瑏瑢 瑏瑣 瑏瑤 MartinWiener,EnglishCultureandtheDeclineoftheIndustrialSpirit:1850-1980,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1981. W.D.Rubinstein,Capitalism,Cultureand Declinein Britain:1750 -1990,London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4. AlecCairncross,EconomicIdeasand GovernmentPolicy:ContributionstoContemporaryEconomic History, NewYork:Routledge,1996,p.228. JoelMokyr,“Cardwell’sLawandthePoliticalEconomyofTechnologicalProgress,”ResearchPolicy,Vol.23, No.5,1994,p.565. DonaldColemanandChristine MacLeod,“AttitudestoNew Techniques:BritishBusinessmen,1800-1950,” EconomicHistoryReview,Vol.39,No.4,1986,pp.588-611. DavidNoble,ForcesofProduction:ASocialHistoryofIndustrialAutomation,NewYork:AlfredA.Knopf, 1984,chapter2. 德隆·阿西莫格鲁、詹姆斯·罗宾逊著,李增刚译:《国家为什么会失败》,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年版, 第72-88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