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第四,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主要是通过教师来实现的,教师根据一定社会 制定的方针去培养人,使学生的身心发展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前进。最后,教 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教师必须在符合这一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主导作用。 承认教师的主导作用并不意味着否定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作为教 师的教育对象具有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最终是要 看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是不是被调动起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总 是互为条件的,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教师的主导地位就无从发挥。同时,我 们在正确处理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动性发挥的关系时,要保持两者之间 的必要张力,一定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三、教师的角色 所谓角色,原指演员扮演的剧中人物,是独立于演员个人而存在的行为和 形象。后来人们将其引入心理学和社会学领域,特指一个人处于某一特定社会 群体中的身份,及其为身份所规定的行为和行为模式的总和。常常比喻生活中 某种类型的人物。个人的社会身份就是个人的社会职能、权利和责任,它规定 了一个人活动的特定范围,即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其中包含有对人对 己的情操、态度和价值观等心理成分。当一个人行使自己社会身份规定的行为 规范和行为模式时,便充当着角色。①依此类推,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社会 大舞台上由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的行为模式,不仅意味着充当教师的人所应当 完成的有关行为,而且意味着社会各界对教师所抱的期望,不仅是教师社会群 体的基础,也是教师社会地位的外在表现。教师角色是教师的地位、作用、与 专业特点的具体反映形式。一个善于扮演好自己角色的教师,才是一个合格的 教师,美国心理学家林格伦(H.C.Lindgren)曾指出,一个教师“所要了解的 第一件事就是他自己和他周围环境的心理因素和力量”,在现实的教育教学中, 有些教师的工作低效,其中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角色理解的短缺和模糊,将 教师的丰富的工作内容做的过于单调了,将教师多维的工作看的过于简单了。 过去我们对教师角色的认识或多或少存在着问题,时至今口重新明确教师的角 色是非常有必要的。 现代教师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我们从人们对教师角色的隐喻入手加以 分析。 任何比喻都有值得肯定的,也有应该否定的的。像《别开生面的情书》就 傅道春主编:《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94-95页。 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