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基本上是诚实的:4.大多数人基本上是好的,善良的:9.大多数人是值得信任的。对于这个因 素,中国的平均数最高。第二因素表现了“人情”:12.受人信任时大多数人也将信任对方:33 受人信任时大多数人将作出相应回报。中国的人情交换多数产生在特定的人之间而不是没有 任何联系的一般人之间。在此,中国在“人情”因素上得到的平均数只占中位,介于日美之间, 可以说这一因素对于中国人无代表性。第三个因素的项目表现了信任行为:3.我相信他人: 6.大多数人都相信他人;27.完全信任别人常常带来欢喜的而不是悲惨的结局。对于这三个 项目,中国与日、美相比得到的平均数是低。此外,我们还发现,信任行为与人性两者之间的相 关性为中国最低(r=0.31),美国其次(r=0.49,日本最高(r=0.56,这一结果表明,在中国 对人性善良的信任并非意味着必然采取信任行为。 根据信任解放理论(Y magishi&Yamagishi,I994)的观点,如果外界有更多更好的机会, 人们便乐于脱离依恋关系,因为继续留在关系内必然要付出代价。对此,中国被试的数据分析 得到了支持性结果。从表5可以看出,在一般信任三因子的各项平均数中,一般人高于学生, 在都市长大的人高于在农村长大的人,大都市居民高于小都市居民。这些倾向意味着一般人 和大都市的人比学生和小都市的人更信任他人,因为前者比后者可能面临更多的外界机会。 表5 中国被试分类及一般信任平均数(3因素各项目)比较 总平均 人性善良 人情 信任行为 3.51 3.95 407 270 学生(N=518) (0.63) (0.99, (093) (0.83) 3.76 429 429 289 (0.60) (0.86 (082) (0.95) 一般人(N=140) t(227)=433 t(244.9)=3.91 t(2246=2.76 t(200)=2.18 P<.01 P<.01 P<.01 P<.03 在农村长大 3.55 406 407 270 (N=384 (.64 (095 (096) (0.87) 3.58 3.96 280 419 在都市长大 (0.63) (1.02 (0.85) (085) (N=274 t(594.2)=0.7 t(562.4)=1.23 t(5948)-1.5 t(626)=1.74P<.08 P<.5 P<.21 P<.13 小都市居民 3.53 3.99 408 272 (N=525 (0.65 (098) (094) (0.87) 3.67 415 421 282 大都市居民 (0.58) (0.93 (085) (0.82) (N=138) t(235.3)=235 t(221.6)=1.86 t(2332=1.55 t(225.3)=1.33 P<.02 P<.06 P<.12 P<.19 讨论 第一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国人相信人性善良并不意味着对他人有较高的一般信任,而在美 国和日本,对人性的信任即表示对一般人的信任。与日、美相比,中国人对人性的善良抱有较 强的信念,但这种对人性表面上的高评价并不促进信任行为,这一结果无疑对本研究的第一个 假设提供了实证支持,同时也提示了一般信任量度在测试中国人的时候并非是一次元结构,也 就是说,在测定中国人的一般信任感时,单凭对人性善良的评价是不足以用来定论信任高低 1994-2012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 tp://www基本上是诚实的; 41 大多数人基本上是好的, 善良的; 91 大多数人是值得信任的。对于这个因 素, 中国的平均数最高。第二因素表现了/ 人情0: 121 受人信任时大多数人也将信任对方; 331 受人信任时大多数人将作出相应回报。中国的人情交换多数产生在特定的人之间而不是没有 任何联系的一般人之间。在此, 中国在/ 人情0因素上得到的平均数只占中位, 介于日美之间, 可以说这一因素对于中国人无代表性。第三个因素的项目表现了信任行为: 31 我相信他人; 61 大多数人都相信他人; 271 完全信任别人常常带来欢喜的而不是悲惨的结局。对于这三个 项目, 中国与日、美相比得到的平均数是低。此外, 我们还发现, 信任行为与人性两者之间的相 关性为中国最低( r= 0131) , 美国其次( r= 0149) , 日本最高( r = 0156) , 这一结果表明, 在中国 对人性善良的信任并非意味着必然采取信任行为。 根据信任解放理论( Ymagishi & Yamagishi, 1994) 的观点, 如果外界有更多更好的机会, 人们便乐于脱离依恋关系, 因为继续留在关系内必然要付出代价。对此, 中国被试的数据分析 得到了支持性结果。从表 5 可以看出, 在一般信任三因子的各项平均数中, 一般人高于学生, 在都市长大的人高于在农村长大的人, 大都市居民高于小都市居民。这些倾向意味着一般人 和大都市的人比学生和小都市的人更信任他人, 因为前者比后者可能面临更多的外界机会。 表 5 中国被试分类及一般信任平均数( 3 因素各项目) 比较 总平均 人性善良 人情 信任行为 学生( N= 518) 3151 ( 0163) 31 95 ( 01 99) 41 07 ( 01 93) 21 70 ( 01 83) 一般人( N= 140) 3176 ( 0160) t( 227) = 41 33 P< 101 41 29 ( 01 86) t( 24419) = 3191 P< 1 01 41 29 ( 01 82) t( 2241 6) = 2176 P< 1 01 21 89 ( 01 95) t( 200) = 2118 P< 1 03 在农村长大 ( N= 384) 3155 ( 164) 41 06 ( 01 95) 41 07 ( 01 96) 21 70 ( 01 87) 在都市长大 ( N= 274) 3158 ( 0163) t( 59412) = 017 P< 1 5 31 96 ( 11 02) t( 56214) = 1123 P< 1 21 41 19 ( 01 85) t( 626) = 1174P< 1 08 21 80 ( 01 85) t( 5941 8) = 11 5 P< 1 13 小都市居民 ( N= 525) 3153 ( 0165) 31 99 ( 01 98) 41 08 ( 01 94) 21 72 ( 01 87) 大都市居民 ( N= 138) 3167 ( 0158) t( 2351 3) = 21 35 P< 102 41 15 ( 01 93) t( 22116) = 1186 P< 1 06 41 21 ( 01 85) t( 2331 2) = 1155 P< 1 12 21 82 ( 01 82) t( 2251 3) = 11 33 P< 1 19 讨论 第一调查的结果表明: 中国人相信人性善良并不意味着对他人有较高的一般信任, 而在美 国和日本, 对人性的信任即表示对一般人的信任。与日、美相比, 中国人对人性的善良抱有较 强的信念, 但这种对人性表面上的高评价并不促进信任行为, 这一结果无疑对本研究的第一个 假设提供了实证支持, 同时也提示了一般信任量度在测试中国人的时候并非是一次元结构, 也 就是说, 在测定中国人的一般信任感时, 单凭对人性善良的评价是不足以用来定论信任高低 75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