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13307130356曾吴天 FINEl10038.01中外建筑与环境艺术 跳跃着!五色的光潮、变化着的光潮、没有色的光潮……”。在这里,摇光曳影、目迷五色、 杂然纷呈的炫目都市景象出现了,上海的都市景观不再仅仅是历史的鞭笞场,而是真正的成 为了文人的审美对象。需要指出的是,这代人虽然颇具都市情怀的审美,在他们的骨子里任 然是带有乡土情怀的审美,至少是对以前那种城市审美的留恋。就如《倾城之恋》中所写: “胡琴咿咿哑哑的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晩,拉过来又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 罢。”在灯红酒绿的夜晩依然存留着一种凄美的韵味,苍凉也罢,低沉也罢,这一代人毕竞 还没有完全接受都市情怀的城市审美,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是对乡土情怀的眷恋。 当代上海城市审美:追求富于文化寓意的人文景观 时过境迁,在当今的上海已再难看到饱含乡土情怀的审美,当代人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 都市情怀的审美方式。当然,上海的这种都市情怀的审美也有其特点,这种审美更多地关注 城市的人文景观,而这些人文景观多包含文化寓意。这其中的文化寓意杂然纷呈,但贯穿古 今、融合中西的文化特点尤为突出。这段话在新沪城八景中就有体现,根据评选,新八景是 外滩晨钟、豫园雅韵、摩天览胜、旧里新辉、十里霓虹、佘山拾翠、枫泾寻画和淀湖环秀。 其中前五景都是人文景观,后三景虽然是自然景观,但显然也少了沪城老八景的那种野趣和 雅韵,那种淳朴和自然,属于带有人文特征的自然景观。由此可以表明当代沪人更加追求人 文景观。在文化景观的文化寓意上,仅凭“外滩晨钟”之名似乎就能使人联想到二十世纪初 作为当时中外交流桥头堡的上海。尽管已过百年,这些西方复古主义建筑依然是上海“海纳 百川,融合东西”精神的文化符号。旧里新辉虽然也指石库门建筑,但这里更突出一个“新” 字,石库门建筑无非只是一个空空的躯壳而已。与其说有一点对传统习俗的眷恋,还不如说 是追求都市审美中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合的寓意,因为这里的石库门实在是有其名而无 其实。与此类似的还有豫园雅韵,借一座传统江南风格的庭院和周围的商业建筑连成一片, 成为了现代建筑衬托下传统文化的符号。总体来讲,新八景是带有都市情怀的审美,以人文 景观为主,而且在这些景观的背后都蕴含着或融合东西或贯穿古今的文化寓意,但这些文化 景观多带有历史传承的意义 除去这些带有历史传承性质的文化景观,另外一些新建的富于文化寓意的景观在上海也 不少见,而且他们确实成了上海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换言之,他们在某种意义上符合沪人贯 穿古今、融合中西的文化审美特征。景观之中最有代表的还是建筑,上海大剧院建筑设计就 引用带有中国传统寓意的中国九宫格,配以西式晶莹剔透的全玻璃外墙,弧形屋顶造型呈大 鹏展翅状,给人以强烈的动感。上面的西方古典式的户外剧场和空中花园,形似聚宝盆,还 ①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78页13307130356 曾昊天 FINE110038.01 中外建筑与环境艺术 跳跃着! 五色的光潮、变化着的光潮、没有色的光潮……”。 ①在这里,摇光曳影、目迷五色、 杂然纷呈的炫目都市景象出现了,上海的都市景观不再仅仅是历史的鞭笞场,而是真正的成 为了文人的审美对象。需要指出的是,这代人虽然颇具都市情怀的审美,在他们的骨子里任 然是带有乡土情怀的审美,至少是对以前那种城市审美的留恋。就如《倾城之恋》中所写: “胡琴咿咿哑哑的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又过去,说不尽的苍凉的故事……不问也 罢。”在灯红酒绿的夜晚依然存留着一种凄美的韵味,苍凉也罢,低沉也罢,这一代人毕竟 还没有完全接受都市情怀的城市审美,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依然是对乡土情怀的眷恋。 三、当代上海城市审美:追求富于文化寓意的人文景观 时过境迁,在当今的上海已再难看到饱含乡土情怀的审美,当代人也不知不觉地接受了 都市情怀的审美方式。当然,上海的这种都市情怀的审美也有其特点,这种审美更多地关注 城市的人文景观,而这些人文景观多包含文化寓意。这其中的文化寓意杂然纷呈,但贯穿古 今、融合中西的文化特点尤为突出。这段话在新沪城八景中就有体现,根据评选,新八景是 外滩晨钟、豫园雅韵、摩天览胜、旧里新辉、十里霓虹、佘山拾翠、枫泾寻画和淀湖环秀。 其中前五景都是人文景观,后三景虽然是自然景观,但显然也少了沪城老八景的那种野趣和 雅韵,那种淳朴和自然,属于带有人文特征的自然景观。由此可以表明当代沪人更加追求人 文景观。在文化景观的文化寓意上,仅凭“外滩晨钟”之名似乎就能使人联想到二十世纪初 作为当时中外交流桥头堡的上海。尽管已过百年,这些西方复古主义建筑依然是上海“海纳 百川,融合东西”精神的文化符号。旧里新辉虽然也指石库门建筑,但这里更突出一个“新” 字,石库门建筑无非只是一个空空的躯壳而已。与其说有一点对传统习俗的眷恋,还不如说 是追求都市审美中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精神融合的寓意,因为这里的石库门实在是有其名而无 其实。与此类似的还有豫园雅韵,借一座传统江南风格的庭院和周围的商业建筑连成一片, 成为了现代建筑衬托下传统文化的符号。总体来讲,新八景是带有都市情怀的审美,以人文 景观为主,而且在这些景观的背后都蕴含着或融合东西或贯穿古今的文化寓意,但这些文化 景观多带有历史传承的意义。 除去这些带有历史传承性质的文化景观,另外一些新建的富于文化寓意的景观在上海也 不少见,而且他们确实成了上海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换言之,他们在某种意义上符合沪人贯 穿古今、融合中西的文化审美特征。景观之中最有代表的还是建筑,上海大剧院建筑设计就 引用带有中国传统寓意的中国九宫格,配以西式晶莹剔透的全玻璃外墙,弧形屋顶造型呈大 鹏展翅状,给人以强烈的动感。上面的西方古典式的户外剧场和空中花园,形似聚宝盆,还 ①穆时英:《上海的狐步舞》,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 年版,第 78 页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