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证明提供信息。 5.学校管理工作评价是对学校管理工作的过程、状态和效果做出价值判断。 三、简答题(请在题后空白处对各题进行简明、准确的阐述,每题10分,共60分) 1.根据评价目的,教育评价可大体分为哪两类?这两类评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根据评价目的,教育评价可大体分为如下两类:一是主要以诊断、改进、促进提高教育活动 质量为目的的评价;二是主要以分等、鉴定、区分优劣为目的的评价。(2分)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在评价方法上,前者(以诊断、改进、促进提高教育活动质量为目的的 评价)通常为形成性评价,一般不区分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后者(以分等、鉴定、区分优劣为目 的的评价)通常为终结性评价,一般要对评价对象做出鉴别、分出等级或者决定奖惩。(2分) 在评价主体上,前者通常是评价者和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或评价对象共同收集、分析评价信 息,被评者的参与度较高,评价者和被评者随时处于沟通状态;后者通常是被评者处于被动的 受评地位,评价主体往往是上级、领导或专家等。(2分) 在评价信息收集渠道上,前者往往采取现场观察、访谈等方式,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分析、表 达评价意见;后者往往采取量化的方式对评价对象的成就进行判断、打分,得出孰优孰劣的结 论。(2分) 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前者往往是通过评价诊断教育计划、方案以及教育过程与活动中的 问题,为方案或计划的改进,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提高方案或计划的质 量,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质量。而后者一般要对评价对象作出鉴别、分出等级或者决定 奖惩。(2分) 2.他人评价中评价者误差心理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他人评价中评价者误差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1)知觉定势的影响,如晕轮效应、逻辑误 差、情绪效应、投射效应;(2)频数和次序效应,即评价对象某种特征出现的次数和次序是影响 心理产生误差的重要因素;(3)肯定效应;(4)群体效应,即从众效应、权威效应、关系效应等。 (每点2.5分) 3.访谈法的优缺点是什么? 访谈法的优点有:其一,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其二,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其三,调查 过程具有互动性。其缺点有:其一,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经费,其二,标准化程度低,难以统计,其 三,某些因素影响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优点、缺点各占5分) 939证明提供信息。 5. 学校 理工作 校管 工作 状态 三、简答题(请在题后空白处对各题进行简明、准确的阐述,每题 0分,共 0分) 1.根据评价目的,教育评价可大体分为哪两类?这两类评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根据评价目的,教育评价可大体分为如下两类:一是主要以诊断、改进、促进提高教育活动 质量为目的的评价;二是主要以分等、鉴定、区分优劣为目的的评价。 2分) 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在评价方法上,前者(以诊断、改进、促进提高教育活动质量为目的的 评价)通常为形成性评价,一般不区分评价对象的优劣程度;后者(以分等、鉴定、区分优劣为目 的的评价)通常为终结性评价,一般要对评价对象做出鉴别、分出等级或者决定奖惩。 2分) 在评价主体上,前者通常是评价者和教育活动的参与者或评价对象共同收集、分析评价信 息,被评者的参与度较高,评价者和被评者随时处于沟通状态 F后者通常是被评者处于被动的 受评地位,评价主体往往是上级、领导或专家等。 2分) 在评价信息收集渠道上,前者往往采取现场观察、访谈等方式,以定性描述的方式分析、表 达评价意见;后者往往采取量化的方式对评价对象的成就进行判断、打分,得出孰优孰劣的结 论。 在评价结果的使用上,前者往往是通过评价诊断教育计划、方案以及教育过程与活动中的 问题,为方案或计划的改进,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以便提高方案或计划的质 量,提高正在进行的教育活动的质量。而后者一般要对评价对象作出鉴别、分出等级或者决定 奖惩。 2分) 2. 评价者误差心 他人评价中评价者误差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l)知觉定势的影响,如晕轮效应、逻辑误 差、情绪效应、投射效应 )频数和次序效应,即评价对象某种特征出现的次数和次序是影响 心理产生误差的重要因素 )肯定效应川的群体效应,即从众效应、权威效应、关系效应等。 (每点 3. 访谈 是什 访谈法的优点有:其一,具有较好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其二,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其三,调查 过程具有互动性。其缺点有:其一,需要较多的时间和经费,其二,标准化程度低,难以统计,其 三,某些因素影响调查结果的一致性和真实性。 (优点、缺点各占 5分) 939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