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俄语“名词+名词”短语结构的认知语义分析 因此,往往会出现歧义。俄语传统语法中对该类型词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二格的语 法形式和意义、词组中的语法联系以及名词定语与形容词定语的区别(如ym oona/roponckHe yTHhl)等方面,而对该结构的歧义潜能和生成限制条件研究关注 较少。因此,本文将分析俄语中该类型词组的认知语义特点,总结其生成限制条件 并与汉语中的N1(的)N2结构进行对比 从构式角度看“名词+名词”结构 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由构式( KOHCTpyKIIF)组成。构式是经过后天习得并储存 在人脑中的模块化的语言知识单位,它可以是实体性的词素、词、习语,也可以是 图式性的短语结构或句式。构式具有整体性,其整体的构式义不能从其组成部分得 到完全预测。人用语言进行交际就是调用已经习得的各种构式。 从构式语法角度看,俄语中的NN2短语就是一个典型的图式性构式。鉴于该 构式中存在表示所属关系的名词二格,类似英语的所有格, PaxwmhHa(2010)等语 言学家将其称为属格构式( reHMTHBHa KOHCTpyKIu)。该构式的基本形式为:NN2 前者为名词中心语,后者为名词二格非一致定语。但这一构式的构式义不是很容易 确定,因为N1和N2之间的语义关系复杂多样,而这些语义关系又是隐性的,很难 进行概括。它们主要体现为人际关系(如6 pat IleT,彼得的哥哥)、物-拥有者关 系(如 co6aKa Iouep,女儿的狗)、参数-客体关系(如 CKopocTb Yul,子弹的速 度)、部分-整体关系(如 Baron noema,火车车厢)、度量-客体关系(如 remap Jeca, 一公顷森林)、容器客体关系(如 KyBIIHH MOJIOKa,一罐牛奶)、事物时空关系(如 lecHS TOia,年度歌曲)、主体-直接客体关系(如 nocraBnmHK pb6,鱼的供应商) 主体间接客体关系(如 noctaBIHK Bopa,皇家供应商)、行为主体关系(如pocr romola,城市的发展)等 E B. PaxwIHHa(2010:252)在考察了属格构式中的各种语义关系之后认为,属 格构式的基本构式义可概括为N1和N2两事物之间具有稳定、持久的联系。两事物 间是否能建立稳定、持久的语义联系,是这一构式能够成立的首要条件。因此,N1 和N2要有兼容的义素。比如,* oRena bOIl不成立,难以理解,正是因为它们之 间难以找到兼容义素,建立稳定的联系。* Bop ctapyxh也不能成立,是因为虽然“小 偷”和“老太太”之间虽然有可能建立联系(小偷偷了老太太的钱),但这种联系并 非持久的。而 nIoMOILHHK Ipe3HehTa, ctpoHreJIb IOMa可以成立,正是因为N1和 N2具有稳定、持久的联系 汉语中属格构式的基本形式为:N1(的)N20,如“小明的书包”、“学生领袖” “石头房子”、“俄罗斯(的)首都”、“物理教师”等。按汉语语法中的分类,这一结 构属于名词作定语的定心词组(邵敬敏,2007:189)。总体来看,汉语属格构式比俄 语 “名词+名词”短语结构的认知语义分析 因此,往往会出现歧义。俄语传统语法中对该类型词组的研宄主要集中在二格的语 法形式和意义、词组中的语法联系以及名词定语与形容词定语的区别(如 ropofla/ropoflCKHeynHUBi) 等方面,而对该结构的歧义潜能和生成限制条件研宄关注 较少。因此,本文将分析俄语中该类型词组的认知语义特点,总结其生成限制条件 并与汉语中的N! (的)N2结构进行对比。 二、从构式角度看“名词+名词”结构 构式语法认为,语言由构式(KOHCTpyKipiH) 组成。构式是经过后天习得并储存 在人脑中的模块化的语言知识单位,它可以是实体性的词素、词、习语,也可以是 图式性的短语结构或句式。构式具有整体性,其整体的构式义不能从其组成部分得 到完全预测。人用语言进行交际就是调用已经习得的各种构式。 从构式语法角度看,俄语中的NiN2 短语就是一个典型的图式性构式。鉴于该 构式中存在表示所属关系的名词二格,类似英语的所有格,PaxjuiHHa (2010)等语 言学家将其称为属格构式(reHHTHBHaaKOHCTpyKipM)。该构式的基本形式为:N1N2, 前者为名词中心语,后者为名词二格非一致定语。但这一构式的构式义不是很容易 确定,因为Ni* N2之间的语义关系复杂多样,而这些语义关系又是隐性的,很难 进行概括。它们主要体现为人际关系(如 6p aT nera,彼得的哥哥)、物-拥有者关 系 (如 co6aKafl〇qepH,女儿的狗)、参数-客体关系(如 CKopocTbnynH,子弹的速 度)、部分-整体关系(如 B a r o H n o e sfla,火车车厢)、度量-客体关系(如 r e K T a p n e c a, 一公顷森林)、容器-客体关系(如 KyBIIIHHMOJIOKa,一罐牛奶)、事物-时空关系(如 necHanwa,年度歌曲)、主体-直接客体关系(如 nocTaBmHKpM6ti,鱼的供应商)、 主体-间接客体关系(如 nocTaBmHKflBopa,皇家供应商)、行为-主体关系(如 p ocT r o p o a a,城市的发展)等。 E.B.PaxmiHHa (2010: 2 5 2 )在考察了属格构式中的各种语义关系之后认为,属 格构式的基本构式义可概括为 \1和 \ 2两事物之间具有稳定、持久的联系。两事物 间是否能建立稳定、持久的语义联系,是这一构式能够成立的首要条件。因此, Nj 和 N2要有兼容的义素。比如,—OfleawaBOflM不成立,难以理解,正是因为它们之 间难以找到兼容义素,建立稳定的联系。*B〇pcTapyxH也不能成立,是因为虽然“小 偷”和 “老太太”之间虽然有可能建立联系(小偷偷了老太太的钱),但这种联系并 非持久的。而 n〇M〇m;HHK npesHfleHTa, CTpoHTeja fl〇Ma可以成立,正是因为N i和 N2具有稳定、持久的联系。 汉语中属格构式的基本形式为: Ni (的)N2® ,如 “小明的书包”、“学生领袖”、 “石头房子”、“俄 罗 斯 (的)首都”、“物理教师”等。按汉语语法中的分类,这一结 构属于名词作定语的定心词组(邵敬敏,2007: 189)。总体来看,汉语属格构式比 77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