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社会接触和国家印象:以刻板印象为研究视角 卜安康、周坤(200,《大学生的国家科技成就刻 熊超(2009,《传媒在我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的 板印象》,《社会心理科学》第3-4期,72-78页 作用》,《济宁学院学报》第1期,52-54页。 蔡浩、西林、买合甫来提·坎吉(2009,《维吾尔 徐小鸽(199,《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 族大学生的民族刻板印象》,《新疆社科论坛》第1期,题,《新闻与传播研究》第2期,36-46页 77-81页 王沛(1999,《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论述》, 蔡骐、杨静(200,《关于涵化理论的历史考察和《心理科学》第4期,342-345页。 方法论反思》,《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 王艳(2007,《表征变迁、大众传播与改写中的刻 期,84-87页 板印象——以媒介对高校教师的报道为例》,《现代传 陈晶、佐斌、周少惠(200,《5-16岁儿童对中播》第3期,125-127页。 国人形象的评价与喜好研究》,《心理科学》第4期 张洪英、高丽娟(2005,《刻板印象稳定性的理论 833-835页 分析》,《理论学刊》第3期,106-108页 程曼丽(200,《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张昆、徐琼(2007,《国家形象刍议》,《国际新 《国际新闻界》第3期,5-10页。 闻界》第3期,11-16页 杜秀芳(200,《国外刻板印象研究新进展》, 佐斌、陈晶、周少惠(2003,《城市儿童对中国人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第6期,105 的印象及其信息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3 期,第188-191页 贺雯、梁宁建(2008,《元刻板印象的研究及其进 佐斌、张阳阳、赵菊、王娟(2000,《刻板印象内 展》,《心理科学》第3期,759-761页 容模型:理论假设及研究》,《心理科学进展》第1期 金兼斌(2006,《大众传媒中的大学形象》,《国138-145页 际新闻界》第2期,27-31页 Alport, G. W.(1954/1979),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康初莹(2007,《电视广告中人物角色表现的刻板(25 anniversary ed.) Reading,MA: Addison-We 印象调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Alexis S. Tan. (1982), Television Use And Social Ster- 第4期,78-82页。 ecotypes, Journalism Quarterly, 59(1),119-122 柯惠新、郑春丽、吴彦(2007,《中国媒体中的俄 Alexis Tan, Yuki Fujioka Nancy Lucht(1997),N 罗斯国家形象一—以对(中国青年报》的内容分析为 ative American Stereotypes, Ty portrayals, And Personal 例,《现代传播》第5期,31-34页 Contact,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4 李春凯、杨立状、罗娇、刘燕吉、唐菁华、郭秀艳(2),265-284. (200,《上海人刻板印象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宁 Alexis Tan, Yuki Fujioka& Gerdean Tan (2000),Tel- 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期,140-144页 evision Use, Stereotypes Of African Americans And Opinion 李少南(2005,《香港人对日本与南韩的刻板印 On Affirmative action: An Affective Model of Policy Reason- 象》,《中国传媒报告》第3期,22-30页。 ing, Communication Monographs, 67(4),362-371 李锐、凌文辁(2008,《自我刻板化及其影响因素 Bandura, A.(1986),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与效果》,《心理科学进展》第4期,623-630页 And Actio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 NJ 廖圣清、李晓静、张国良(2005,《中国大陆大众 Prentice-Hall 传媒公信力的实证研究》,《新闻大学》春季号,19 Bandura, A.(2002),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as 27页 刘康(2009,《全球传媒与中国国家形象》,《新Efts(2ed,p121-153). Mahwah,N:E- 闻与传播研究》第6期,7-10页 baum 罗伟(2008,《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模型及方法 Brown, J. D.(2003), Social Psychology Theory Ane 综述》,《社会心理科学》第6期,527-532页 Research. Boston: McGraw hill 孙利(2008,《武汉青少年对中国人印象的调查研 Buchanan, W& Cantril, H.(1965), National Stereo- 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1期,68-70页, types, 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 1"edi- 夏倩芳、张明新(2007,《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tion,W. Schramm(eds.), University ofⅢ linois, Urbana 1979-2005年中国大陆主流报纸新闻中的党员形象与精 Daniel Bar-TaL.(1997),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英形象》,《新闻与传播研究》第2期,29-41页。 谢晓娟(2004,《论软权利中的国家形象及其塑Int.J. Intercultural rel,21(4),491-523. 造》,《理论前沿》第19期,19-21页。 Dominic Lasorsa, Jia Dai(2007), When News Re- ?1994-2016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卜安康、周坤 ( 2007) ,《大学生的国家科技成就刻 板印象》,《社会心理科学》第 3 - 4 期,72 - 78 页。 蔡浩、西林、买合甫来提·坎吉 ( 2009) ,《维吾尔 族大学生的民族刻板印象》,《新疆社科论坛》第 1 期, 77 - 81 页。 蔡骐、杨静 ( 2005) ,《关于涵化理论的历史考察和 方法论反思》,《吉首大学学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 第 4 期,84 - 87 页。 陈晶、佐斌、周少惠 ( 2007) ,《5 - 16 岁儿童对中 国人形象的评价与喜好研究》,《心理科学》 第 4 期, 833 - 835 页。 程曼丽 ( 2007) ,《大众传播与国家形象塑造》, 《国际新闻界》第 3 期,5 - 10 页。 杜秀芳 ( 2004) ,《国外刻板印象研究新进展》,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 》 第 6 期,105 - 108 页。 贺雯、梁宁建 ( 2008) ,《元刻板印象的研究及其进 展》,《心理科学》第 3 期,759 - 761 页。 金兼斌 ( 2006) ,《大众传媒中的大学形象》,《国 际新闻界》第 2 期,27 - 31 页。 康初莹 ( 2007) ,《电视广告中人物角色表现的刻板 印象调查》,《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4 期,78 - 82 页。 柯惠新、郑春丽、吴彦 ( 2007) ,《中国媒体中的俄 罗斯国家形象———以对 《中国青年报》的内容分析为 例》,《现代传播》第 5 期,31 - 34 页。 李春凯、杨立状、罗娇、刘燕吉、唐菁华、郭秀艳 ( 2009) ,《上海人刻板印象的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宁 波大学学报 ( 人文科学版) 》第 1 期,140 - 144 页。 李少南 ( 2005) ,《香港人对日本与南韩的刻板印 象》,《中国传媒报告》第 3 期,22 - 30 页。 李锐、凌文辁 ( 2008) ,《自我刻板化及其影响因素 与效果》,《心理科学进展》第 4 期,623 - 630 页。 廖圣清、李晓静、张国良 ( 2005) ,《中国大陆大众 传媒公信力的实证研究》,《新闻大学》春季号,19 - 27 页。 刘康 ( 2009) ,《全球传媒与中国国家形象》,《新 闻与传播研究》第 6 期,7 - 10 页。 罗伟 ( 2008) ,《职业性别刻板印象研究模型及方法 综述》,《社会心理科学》第 6 期,527 - 532 页。 孙利 ( 2008) ,《武汉青少年对中国人印象的调查研 究》,《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第 1 期,68 - 70 页。 夏倩芳、张明新 ( 2007) ,《新闻框架与固定成见: 1979 - 2005 年中国大陆主流报纸新闻中的党员形象与精 英形象》,《新闻与传播研究》第 2 期,29 - 41 页。 谢晓娟 ( 2004) ,《论软权利中的国家形象及其塑 造》,《理论前沿》第 19 期,19 - 21 页。 熊超 ( 2009) ,《传媒在我国国家形象塑造过程中的 作用》,《济宁学院学报》第 1 期,52 - 54 页。 徐小鸽 ( 1996) ,《国际新闻传播中的国家形象问 题》,《新闻与传播研究》第 2 期,36 - 46 页。 王沛 ( 1999) ,《刻板印象的社会认知研究论述》, 《心理科学》第 4 期,342 - 345 页。 王艳 ( 2007) ,《表征变迁、大众传播与改写中的刻 板印象———以媒介对高校教师的报道为例》,《现代传 播》第 3 期,125 - 127 页。 张洪英、高丽娟 ( 2005) ,《刻板印象稳定性的理论 分析》,《理论学刊》第 3 期,106 - 108 页。 张昆、徐琼 ( 2007) ,《国家形象刍议》,《国际新 闻界》第 3 期,11 - 16 页。 佐斌、陈晶、周少惠 ( 2003) ,《城市儿童对中国人 的印象及其信息来源》,《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第 3 期,第 188 - 191 页; 佐斌、张阳阳、赵菊、王娟 ( 2006) ,《刻板印象内 容模型: 理论假设及研究》,《心理科学进展》第 1 期, 138 - 145 页。 Allport,G. W. ( 1954 /1979) ,The Nature Of Prejudice ( 25th anniversary ed. ) Reading,MA: Addison - Wesley. Alexis S. Tan. ( 1982) ,Television Use And Social Ster￾eotypes,Journalism Quarterly,59 ( 1) ,119 - 122. Alexis Tan,Yuki Fujioka & Nancy Lucht. ( 1997) ,N￾ative American Stereotypes,Tv Portrayals,And Personal Contact,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74 ( 2) ,265 - 284. Alexis Tan,Yuki Fujioka & Gerdean Tan. ( 2000) ,Tel￾evision Use,Stereotypes Of African Americans And Opinion On Affirmative Action: An Affective Model Of Policy Reason￾ing,Communication Monographs,67 ( 4) ,362 - 371. Bandura,A. ( 1986 ) ,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Englewood Cliffs,NJ: Prentice - Hall. Bandura,A. ( 2002)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Mass Communication. In J. Bryant & D. Zillman ( Eds. ) ,Media Effects ( 2nd ed. , pp. 121 - 153 ) . Mahwah, NJ: Erl￾baum. Brown,J. D. ( 2003) ,Soci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Research. Boston: McGraw Hill. Buchanan,W & Cantril,H. ( 1965) ,National Stereo￾types,Process And Effects of Mass Communication,1st edi￾tion,W. Schramm ( eds. )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 Daniel Bar - Tal. ( 1997) ,Formation And Change Of Ethnic And National Stereotypes : An Integrative Model, Int. J. Intercultural Rel,21 ( 4) ,491 - 523. Dominic Lasorsa,& Jia Dai. ( 2007) ,When News Re- ·49· 大学生的媒介使用、社会接触和国家印象: 以刻板印象为研究视角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