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适应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的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提高 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创造参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以开发促发展、促政革、促创新 -必须突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个重要任务。坚持把发挥全省不同区域比较优势作为优化生产力布局的 重要途径,巩固提升滇中核心地位和细射带动作用的同时,着力培有新的经济增长极,支持山风、民族地 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统筹谋划全省跨行政区划 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加强区域闻经济联动,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章发展目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 要目标是: 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以上,力争实现翻番。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年均增长15既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以 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7男以上,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一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以文化、 旅游、物流为重点的三产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力争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左右 非公经济比重力争达到50%左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一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公路总里程达到22,3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5000公里,新增蓄水库容 25亿立方米,电力装机容量达到7950万千瓦 一科教水平明显提升。高中阶段教有毛入学率达到8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有年限达到12.5年,研究 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每1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提高到0.53件, 人民生活全面改善.人口自然增长半控制在5.3%以内.5年新增城慎就业11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 控制在5%以内。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店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 保人数分别达到350万人和1250万人。力争解决全省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间题. 一资液节约环境保护明显加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清费比重达到30%左右,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排放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确保国家下达的 “十二五”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圆满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5%,森林蓄积量达到17亿立方米。 一改苹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等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桥头堡建设取得 重大进展,开放合作平台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国际大通道建设全面推进,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云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二:走出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道略 第五章政策导向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趣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实施扩大内 西部大开发和“两强一堡”战略,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避,明确重大政策导向。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 性,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张预期的关系,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变 被动应对为主动适应,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在继续保持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努力扩大消费,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省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适应国内外环境和条件的新变化、新要求,进一步提高 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创造参与合作与竞争的新优势,以开发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必须突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这个重要任务。坚持把发挥全省不同区域比较优势作为优化生产力布局的 重要途径,巩固提升滇中核心地位和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支持山区、民族地 区、边境地区和贫困地区加快发展,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统筹谋划全省跨行政区划 的区域经济新格局,加强区域间经济联动,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第四章发展目标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 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以上,力争实现翻番。全社会固定资 产投资年均增长 15%以上,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16%以 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 17%以上,价格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结构调整成效显著。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二产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2 个百分点左右,以文化、 旅游、物流为重点的三产占生产总值比重提高 2 个百分点以上,城镇化率力争年均提高 2 个百分点左右, 非公经济比重力争达到 50%左右,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公路总里程达到 22.3 万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 5000 公里,新增蓄水库容 25 亿立方米,电力装机容量达到 7950 万千瓦。 ——科教水平明显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85%,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12.5 年,研究 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1.5%,每 1 万人口发明专利授权数提高到 0.53 件。 ——人民生活全面改善。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 5.3‰以内。5 年新增城镇就业 110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控制在 5%以内。努力实现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10%以上。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 保人数分别达到 350 万人和 1250 万人。力争解决全省城乡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明显加强。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30%左右,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 排放量、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确保国家下达的 “十二五”节能减排等约束性指标圆满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 55%,森林蓄积量达到 17 亿立方米。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财税金融、要素价格等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桥头堡建设取得 重大进展,开放合作平台和机制进一步完善,国际大通道建设全面推进,互利共赢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 云南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二:走出云南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道路 - 第五章 政策导向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必须突出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持实施扩大内需、 西部大开发和“两强一堡”战略,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明确重大政策导向。 ——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科学性和预见性,增强针对性和灵活 性,正确处理好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变 被动应对为主动适应,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调整优化需求结构。在继续保持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努力扩大消费,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和省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