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EARCH ON LIBRARY SCIENCE /3 据库、检索式的构造,并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对相关检索结果进行格式处理)、分析检索结果(筛选核心资源)、检 索过程总结(主要思路、主要观点、参考文献)、调研报告完成心得6大板块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灵活运 用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做到举一反三,增强课程在实际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教学体系 教学形式 团队协作 表达陈述 信息素养概述 课堂实践与辅导 载体表现 信息及需求识别 分组讨论与汇报 主题展示 有效获取信息 主题分析 课堂作业及点评 背景描述 有效评价信息 信息检索 课程文献调研报告 信息伦理与道德 检索分析 工具与技术应用 过程总结 完成心得 图1 《信息素养与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与形式 3.4教学成效与收获 《信息素养与实践》在教学中,结合信息素养自身的体系,充分应用通识教育的思想,使得课程基本满足不同 学科学生对信息的掌握能力,为学生自身的探究式学习培养了一种敏锐的意识、一种应用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 许多学生都表示课程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信息的窗户,学习到很多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对毕业设计、专业课程作 业和PP(本科生研究计划)项目报告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日后的学习中,会有意识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 通过小组汇报和讨论,学生之间增强了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表达分析能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评价信息中, 许多学生希望图书馆继续开设这样的课程,并扩大课程规模。学生们通过口碑相传,不断提高课程在本科生中的 影响力。按照学校对通识课程教学的评价结果《信息素养与实践》在全校通识课程均在中等偏上级别,成为最受 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2013年12月,通过从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教材建设、教学研究和对学校整体通识教育所 做的贡献等方面评审,课程负责人最终荣获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贡献奖二等奖,这成为该通识课程教学成效的 一个重要体现,而且,2014年《信息素养与实践》将迎来课程建设评审验收,该荣誉的获得也为课程验收提供了 直接评判参考。 4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为学生综合、全面了解知识的总体状况提供了专业之外的视角,更有助 于培养和发展综合素质。随着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完善,终身学习、科研创新、建构主义逐渐成为高 校信息素养教学设置的理论基础。其中,终身学习强调信息素养对人发展的价值意义、科研创新体现信息素养 对社会进步的价值意义,而建构主义反映信息素养的实践基础,强调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培养和塑造。为此,从通 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出发《信息素养与实践》还需不断改革课程的体系,提升与通识教育的贯彻和关联,应用新 技术和新方法,完善课程教学方式,进一步凸现通识教学对人才培养体系的隐性支撑作用。 4.1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再定位 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在其著作《大学的理想》中,提到大学教育是自由教育,它使科学的、方法的、有序的、 原理的和系统的观念进入受教育者的心灵,使他们学会思考、推理、比较和辨析的。1945年,哈佛大学发布《自 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红皮书,将培养完整的人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并指出完整的人需要具备有效思考、 ?1994-2014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All rights reserved.http://www.cnki.net据库、检索式的构造,并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对相关检索结果进行格式处理) 、分析检索结果 ( 筛选核心资源) 、检 索过程总结 ( 主要思路、主要观点、参考文献) 、调研报告完成心得 6 大板块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学生灵活运 用教学中所教授的内容,做到举一反三,增强课程在实际学习、生活和实践活动中的应用。 图 1 《信息素养与实践》课程教学体系与形式 3. 4 教学成效与收获 《信息素养与实践》在教学中,结合信息素养自身的体系,充分应用通识教育的思想,使得课程基本满足不同 学科学生对信息的掌握能力,为学生自身的探究式学习培养了一种敏锐的意识、一种应用的能力。通过课程学习, 许多学生都表示课程为他们打开了一扇信息的窗户,学习到很多受益终生的学习方法,对毕业设计、专业课程作 业和 PRP ( 本科生研究计划) 项目报告都有很大的帮助,在日后的学习中,会有意识地利用图书馆的各类资源。 通过小组汇报和讨论,学生之间增强了团队协作、自主学习、表达分析能力,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评价信息中, 许多学生希望图书馆继续开设这样的课程,并扩大课程规模。学生们通过口碑相传,不断提高课程在本科生中的 影响力。按照学校对通识课程教学的评价结果,《信息素养与实践》在全校通识课程均在中等偏上级别,成为最受 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2013 年 12 月,通过从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教材建设、教学研究和对学校整体通识教育所 做的贡献等方面评审,课程负责人最终荣获上海交通大学通识教育贡献奖二等奖,这成为该通识课程教学成效的 一个重要体现,而且,2014 年 《信息素养与实践》将迎来课程建设评审验收,该荣誉的获得也为课程验收提供了 直接评判参考。 4 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通识教育不同于专业教育,通识教育为学生综合、全面了解知识的总体状况提供了专业之外的视角,更有助 于培养和发展综合素质。随着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不断成熟与完善,终身学习、科研创新、建构主义逐渐成为高 校信息素养教学设置的理论基础[4]。其中,终身学习强调信息素养对人发展的价值意义、科研创新体现信息素养 对社会进步的价值意义,而建构主义反映信息素养的实践基础,强调对人的价值观念的培养和塑造。为此,从通 识教育的本质和发展出发,《信息素养与实践》还需不断改革课程的体系,提升与通识教育的贯彻和关联,应用新 技术和新方法,完善课程教学方式,进一步凸现通识教学对人才培养体系的隐性支撑作用。 4. 1 信息素养通识教育再定位 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在其著作 《大学的理想》中,提到大学教育是自由教育,它使科学的、方法的、有序的、 原理的和系统的观念进入受教育者的心灵,使他们学会思考、推理、比较和辨析[5]。1945 年,哈佛大学发布 《自 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红皮书,将培养完整的人作为通识教育的主要目的,并指出完整的人需要具备有效思考、 RESEARCH ON LIBRARY SCIENCE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