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的行为不仅于社会有利,而且 于宇宙有利。他的精神境界最高,他生活于最高的人生境界,取得了“人作为人的最 高成就”,这样的价值比道德价值又高出一个层次,是“超道德价值” 10.为什么说"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的学科叫做“伦理学”,为什么把伦理学也说成哲学? 注意下文:“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 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 是给予他这种觉解。"这种道德原理,则是哲学的一部分。并不是把伦理学说成哲学 只是说道德原理也是哲学 11.“道德行为”“道德习惯”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 是行为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有道德行为:反之,是不 道德的行为。不涉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没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或不是在道德意识支 配下的行为,称为非道德行为 道德习惯,也称“道德行为习惯”,是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指个人的某种道 德行为已经不需要意志努力,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环境和 教育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训练、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贯性、稳定性等特点 12.什么是人与宇宙同一?为什么说在人与宇宙的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也就是他到了理智世界,他的行为 完全符合宇宙规律,达到“人道与天道”合一,人与宇宙合一,也就是中国哲学所说的“天 人合 宇宙是物质的,人与宇宙同一,也就超越了理智。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 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只是由于人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达到天人 合一,也就超越了主观,超越了理智。 13.冯友兰先生认为,天地境界的人,“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 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这样说来,人生境界不同的 人,实际上还不是那么一回事,那有什么意义呢? 人不但有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且有精神生活的要求,人有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 生活在天地境界的人,精神上达到了最高境界,人生有了最崇高的意义。另一方面, 人生境界高,他做事,当然比别人做得好,更有利于社会,更有利于宇宙。 14.怎样理解中国的圣人,中国的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既然向来如此,为什 么说未来的哲学才可能是既入世而又 出世的? 既入世而又出世,意思是,既投身到社会里,又能超越人世。这跟宗教不一样, 宗教是一味追求出世,而逃避现实。也不像西方哲学那样,讲究入世而不能超脱人世 中国的圣人,如孔子孟子,都置身于社会斗争之中,又以天地境界为自己的人生境界 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是“天民”,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正是既入世又出世 的表现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他的行为不仅于社会有利,而且 于宇宙有利。他的精神境界最高,他生活于最高的人生境界,取得了“人作为人的最 高成就”,这样的价值比道德价值又高出一个层次,是“超道德价值”。 10.为什么说“道德境界,也是哲学的产物”?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 发展规律的学科叫做“伦理学”,为什么把伦理学也说成哲学? 注意下文:“道德行为,并不单纯是遵循道德律的行为;有道德的人也不单纯是 养成某些道德习惯的人。他行动和生活,都必须觉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学的任务正 是给予他这种觉解。”这种道德原理,则是哲学的一部分。并不是把伦理学说成哲学, 只是说道德原理也是哲学。 11.“道德行为” “道德习惯”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 道德行为是人们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能够进行道德评价的行为。 是行为主体自由选择的结果。有益于他人或社会的行为,是有道德行为;反之,是不 道德的行为。不涉及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没有道德意义的行为,或不是在道德意识支 配下的行为,称为非道德行为。 道德习惯,也称“道德行为习惯”,是个体稳定的道德行为方式。指个人的某种道 德行为已经不需要意志努力,可以自然而然地完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环境和 教育的影响下,经过长期的训练、培养而形成的。具有一贯性、稳定性等特点。 12.什么是人与宇宙同一?为什么说在人与宇宙的同一中,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天地境界的人,他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也就是他到了理智世界,他的行为 完全符合宇宙规律,达到“人道与天道”合一,人与宇宙合一,也就是中国哲学所说的“天 人合一”。 宇宙是物质的,人与宇宙同一,也就超越了理智。庄子认为“天地与我并生,而 万物与我为一”,人与天本来合一,只是由于人的主观区分才破坏了统一。达到天人 合一,也就超越了主观,超越了理智。 13.冯友兰先生认为,天地境界的人,“他做的都只是平常人所做的事,但是由 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意义”。这样说来,人生境界不同的 人,实际上还不是那么一回事,那有什么意义呢? 人不但有物质生活的要求,而且有精神生活的要求,人有对于超越人世的渴望, 生活在天地境界的人,精神上达到了最高境界,人生有了最崇高的意义。另一方面, 人生境界高,他做事,当然比别人做得好,更有利于社会,更有利于宇宙。 14.怎样理解中国的圣人,中国的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既然向来如此,为什 么说未来的哲学才可能是既入世而又 出世的? 既入世而又出世,意思是,既投身到社会里,又能超越人世。这跟宗教不一样, 宗教是一味追求出世,而逃避现实。也不像西方哲学那样,讲究入世而不能超脱人世。 中国的圣人,如孔子孟子,都置身于社会斗争之中,又以天地境界为自己的人生境界, 意识到自己是宇宙的一员,是“天民”,为宇宙的利益而做各种事,正是既入世又出世 的表现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