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入的研究,恰好是出科学家的最佳年龄。而中国大学生4年大学的黄金时间,就是在学英语, 由此错过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最佳时机。[5]针对英语教育出现的这些问题,有人指出 由于英语考试,浪费大量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使中国现在的大学教学质量与日俱下,已 经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最低水平。"此话虽然偏激,但却揭示出我国大学对英语学习不恰当 要求的危害。其实,为考试而学习是没有意义的,英语只能作为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工具 怪象之五:中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学店化″现象 众所周知,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非大众化的精英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 基础知识、能适应专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可如今据报道,台湾研究生过多、研究 所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日前在岛内引起广泛关注。一些专任教师过少的研究所常招收大量 在职专班″学生,目的是"捞钱",所收取的学费是本科生学费的5至6倍。舆论认为,这 问题导致台湾高等教育品质严重下滑,出现了研究所"学店化″现象。据了解,19800年至1998 年,大陆大学在校研究生数量增长了8倍,清华、北大等学校的研究生人数已占到学生总数 的一半。预计到2005年,大陆在校研究生将突破100万。连续几年超过30%的扩招,致使 许多大学的教学设施、师资、科研设备等都跟不上需求,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已经无法适 应社会对优质研究生学位的要求。研究生扩招直接导致了生均导师数量的减少,以前,一位 导师指导2-3名研究生,扩招后,一位导师要指导20-30名研究生,导致部分研究生几乎 处于″放羊"状态。这就是盲目扩招所酿成的苦果。以至有媒体发出了研究生教育该″研究研 究″了的呼吁!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生这一精英化教育已经面临挑战。随着就业观念的调整 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增强,研究生教育必须接受市场竞争的选择。不调整人才培养机制,不挤 掉研究生教育的水分,谁也不能保证内地的研究生教育会不会走上″学店化"的末路,步台湾 研究所的后尘。[6]现在,台湾研究所”学店化"现象以残酷的现实再次提醒我们,研究生教 育的确该"研究研究"了! 怪象之六:中国大学的大学生”考证热"现象入的研究,恰好是出科学家的最佳年龄。而中国大学生4年大学的黄金时间,就是在学英语, 由此错过了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最佳时机。[5]针对英语教育出现的这些问题,有人指出:" 由于英语考试,浪费大量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时间,使中国现在的大学教学质量与日俱下,已 经接近世界高等教育的最低水平。"此话虽然偏激,但却揭示出我国大学对英语学习不恰当 要求的危害。其实,为考试而学习是没有意义的,英语只能作为一种学习和交流的工具。 怪象之五:中国大学的研究生教育"学店化"现象 众所周知,研究生教育是一种非大众化的精英教育,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 基础知识、能适应专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可如今据报道,台湾研究生过多、研究 所师资力量不足的现象日前在岛内引起广泛关注。一些专任教师过少的研究所常招收大量" 在职专班"学生,目的是"捞钱",所收取的学费是本科生学费的5至6倍。舆论认为,这一 问题导致台湾高等教育品质严重下滑,出现了研究所"学店化"现象。据了解,1980 年至 1998 年,大陆大学在校研究生数量增长了8倍,清华、北大等学校的研究生人数已占到学生总数 的一半。预计到 2005 年,大陆在校研究生将突破 100 万。连续几年超过 30%的扩招,致使 许多大学的教学设施、师资、科研设备等都跟不上需求,现行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已经无法适 应社会对优质研究生学位的要求。研究生扩招直接导致了生均导师数量的减少,以前,一位 导师指导 2-3 名研究生,扩招后,一位导师要指导 20-30 名研究生,导致部分研究生几乎 处于"放羊"状态。这就是盲目扩招所酿成的苦果。以至有媒体发出了研究生教育该"研究研 究"了的呼吁!由此可以看出,研究生这一精英化教育已经面临挑战。随着就业观念的调整 和市场人才需求的增强,研究生教育必须接受市场竞争的选择。不调整人才培养机制,不挤 掉研究生教育的水分,谁也不能保证内地的研究生教育会不会走上"学店化"的末路,步台湾 研究所的后尘。[6]现在,台湾研究所"学店化"现象以残酷的现实再次提醒我们,研究生教 育的确该"研究研究"了! 怪象之六:中国大学的大学生"考证热"现象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