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近年来,我国大学掀起了一股″考证热",秘书证、会计证、口译证、报关证、程序员证… 大学生们纷纷忙着报考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大学生考证也受到了学校的鼓励和支 持,据媒体报道,有些大学在校内设立了各种培训班,有些大学将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内容列 为选修课,让学生既能选修学分,又能参加资格考试。大学校园里的″考证热″虽然顺应了市 场经济对人才的现实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出的要求,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然而,任何事 情过了头就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将少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对付专业课, 而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获取各种证书,"考证"已成为部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大学 教育有沦为”考证教育″的趋势。实际上,"考证热”在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必然使 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忽视甚至荒废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7]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 基础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不同于技能培训机构,大学教育不等于"技能教育 更不等于”考证教育"。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大学并不是贩卖证书的机关″,这句话值 得我们深思。我国大学应该引导学生和社会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大学毕业生,让”考证 热"尽快降温。 怪象之七:中国大学的学术行为失范现象 我国大学的学术行为失范已不是什么个别现象。这些失范行为在大学内部的大量发生 确实对大学知识殿堂的声誉及其庄重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不仅一些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 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甚至某些个别教授、博导,也有学术行为失范现象发生。而近年来, 更值得关注的是愈演愈烈的以单位、集体的名义进行的学术行为失范活动。这种学术行为失 范较突出的表现:一是某些尚未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为获得授予权以花样翻 新的手法来”打点”某些评委和一些特定人群:二是某些己经获得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出于各种 隐情,向一些特定人群(往往是政界和财界的掌权者)提供学历和学位(主要是博士学位) 此二者看似不同,但实质则一样,它们都是一种实质上的贿赂行为。而前一种贿赂行为的目 的,显然又是为了获得后一种贿赂的资本,以获取更大的利益。与那种作为个人的学术行为 失范活动相比,这种以单位、集体的名义进行的学术行为失范活动显然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危近年来,我国大学掀起了一股"考证热",秘书证、会计证、口译证、报关证、程序员证…… 大学生们纷纷忙着报考各种各样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大学生考证也受到了学校的鼓励和支 持,据媒体报道,有些大学在校内设立了各种培训班,有些大学将职业技能资格考试内容列 为选修课,让学生既能选修学分,又能参加资格考试。大学校园里的"考证热"虽然顺应了市 场经济对人才的现实能力和职业技能提出的要求,有一定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然而,任何事 情过了头就必然会产生负面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将少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对付专业课, 而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用来获取各种证书,"考证"已成为部分大学生校园生活的主题,大学 教育有沦为"考证教育"的趋势。实际上,"考证热"在提高大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也必然使 一些大学生急功近利,忽视甚至荒废了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7]大学教育的根本,在于 基础知识的灌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大学不同于技能培训机构,大学教育不等于"技能教育", 更不等于"考证教育"。 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过:"大学并不是贩卖证书的机关",这句话值 得我们深思。我国大学应该引导学生和社会以全面发展的眼光去评价大学毕业生,让"考证 热"尽快降温。 怪象之七:中国大学的学术行为失范现象 我国大学的学术行为失范已不是什么个别现象。这些失范行为在大学内部的大量发生, 确实对大学知识殿堂的声誉及其庄重性产生了不良的影响。不仅一些在校的本科生、研究生 考试作弊、抄袭论文;甚至某些个别教授、博导,也有学术行为失范现象发生。 而近年来, 更值得关注的是愈演愈烈的以单位、集体的名义进行的学术行为失范活动。这种学术行为失 范较突出的表现:一是某些尚未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为获得授予权以花样翻 新的手法来"打点"某些评委和一些特定人群;二是某些已经获得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出于各种 隐情,向一些特定人群(往往是政界和财界的掌权者)提供学历和学位(主要是博士学位)。 此二者看似不同,但实质则一样,它们都是一种实质上的贿赂行为。而前一种贿赂行为的目 的,显然又是为了获得后一种贿赂的资本,以获取更大的利益。与那种作为个人的学术行为 失范活动相比,这种以单位、集体的名义进行的学术行为失范活动显然会造成更大的社会危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