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害。它不仅会"造就”一群不学无术的博士、硕士,以及教授、博导,还极大地破坏了社会公 正,败坏了学术的声誉,实在是应该给予更加严格的管束。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人们纷纷 对作为个人的学术行为失范予以口诛笔伐,而对这类以单位、集体的名义进行的学术行为失 范活动虽心知肚明却显得无可奈何。[8]从学术的长远发展看,这显然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更 大的,更加令人不安的学术变异性的"流行″病毒 怪象之八:中国大学在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现象 2003年华东师大二附中与上海交大联手,在国内率先将部分大学必修课搬到高三年级, 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华东师大二附中开展的这一探索对于打破现行 的中、高等教育的相互割裂,培养高素质学生具有重大意义。其主要理由是:由于大学教师 的学识、视野和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借用大学师资无疑将有助于加强高中教学、推动 高中师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另一方面,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生源,提高了高中教育的 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大学的教育水平。另外,目前的高考制度确实存在不少弊端,其 中之一就是考生的学习能力、品德修养等等在试卷上是不可能反映出来的,说是”择优录取 其实有很大的盲目性,而大学教师走进高中课堂授课,在传授知识之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 补这方面的不足。[9]这种所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的问题,表面上看,它能改变中 学封闭、关门的办学模式,更积极主动地争取大学的支持,大学也能更多地参与基础教育的 教学改革。实质上,它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依据此理类推,中学可以在小学、小学可以在幼 儿园开设"先修课程",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混淆了不同阶段教育的任务,而且更 为严重的是违背了教育与人的发展相适应的规律 怪象之九:中国大学的师资选聘″唯文凭化"现象 现在我国大学把教师中的博士学位数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许多学校想方设 法,采取各种手段争取提高这个指标,如要求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要求新任教师必须具 备博士资格,从别的学校去挖人等等,务必使这一指标超过别人,以提高学校的档次。王义害。它不仅会"造就"一群不学无术的博士、硕士,以及教授、博导,还极大地破坏了社会公 正,败坏了学术的声誉,实在是应该给予更加严格的管束。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人们纷纷 对作为个人的学术行为失范予以口诛笔伐,而对这类以单位、集体的名义进行的学术行为失 范活动虽心知肚明却显得无可奈何。[8]从学术的长远发展看,这显然是一种社会危害性更 大的,更加令人不安的学术变异性的"流行"病毒。 怪象之八:中国大学在中学开设大学先修课现象 2003 年华东师大二附中与上海交大联手,在国内率先将部分大学必修课搬到高三年级, 开设"大学先修课程"。对此,有关专家认为,华东师大二附中开展的这一探索对于打破现行 的中、高等教育的相互割裂,培养高素质学生具有重大意义。其主要理由是:由于大学教师 的学识、视野和教育方法具有一定的优势,借用大学师资无疑将有助于加强高中教学、推动 高中师资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而另一方面,一流的大学需要一流的生源,提高了高中教育的 水平,实际上也就是提高了大学的教育水平。另外,目前的高考制度确实存在不少弊端,其 中之一就是考生的学习能力、品德修养等等在试卷上是不可能反映出来的,说是"择优录取" 其实有很大的盲目性,而大学教师走进高中课堂授课,在传授知识之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 补这方面的不足。[9]这种所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的问题,表面上看,它能改变中 学封闭、关门的办学模式,更积极主动地争取大学的支持,大学也能更多地参与基础教育的 教学改革。实质上,它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依据此理类推,中学可以在小学、小学可以在幼 儿园开设"先修课程",这不仅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混淆了不同阶段教育的任务,而且更 为严重的是违背了教育与人的发展相适应的规律。 怪象之九:中国大学的师资选聘"唯文凭化"现象 现在我国大学把教师中的博士学位数作为衡量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许多学校想方设 法,采取各种手段争取提高这个指标,如要求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要求新任教师必须具 备博士资格,从别的学校去挖人等等,务必使这一指标超过别人,以提高学校的档次。王义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