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此。 [17刀周昭王晚年荒於国政,人民恨他,传说当他巡行到汉水时,当地人民故意弄了一只 用胶黏的船给他,行至江心,船解体,昭王溺死。征,行,这里指巡狩。复,回。按:这都 是齐进攻楚的藉口。 [18]问,指责问。 [19]寡君,臣子对别国人谦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20]敢,谦词,等於说"岂敢"。 [21)您还是到水边去问吧!其,表委婉的语气词。诸,之於。水滨,水边。 [22]次,军队临时驻扎。陉(xing),山名,在今河南偃城县南。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1]。师退,次于召陵2]。 齐侯陈诸侯之师[3],与屈完乘而观之[4]。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5]!与 不谷同好6],如何?"对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7,辱收寡君8],寡君之愿也。"齐侯 曰:"以此众战9],谁能御之[10]!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11],谁 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12],汉水以为池[13],虽众,无所用之[14!” 屈完及诸侯盟[15]。 []屈完,楚大夫。如,往,到…去。 [2]召(shào)陵,地名,在今河南偃城县东。 [3]齐侯把诸侯之师陈列出来。按:这是向楚示威。 [4]乘(cheng),乘车。 [5]难道为了我?[只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按:这是虚伪的外交辞令。 不谷,不善,诸侯的谦称。两个"是"字都是代词,复指提前的宾语。 [6同好hao),共同友好。 [承蒙您向我国社稷之神求福,意思是您不毁灭我国。惠,敬词,意思是您这样做是 表现了您的恩惠。徼Giāo),求。敝邑,谦称自己的国家。社,土神。稷,谷神。 [8]辱,谦词,意思是您这样做使您蒙受了耻辱。收,收容。 [9]众,名词,指众将士。 [10]御,抵挡。 [11]绥(sui),安抚。 [12]楚国拿方城当作城墙。方城,山名,在今河南葉县南。"方城"是"以"的宾语,提在" 以"前。 [13]结构同上句。池,护城河。 [14]没有用它的地方。 [15]盟,订立盟约。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山 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2]。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3)]。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 启,寇不可玩4]。一之谓甚,其可再乎[5]?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6,其虞虢之谓 也。” []本文写晋侯向虞国借道,宫之奇看出晋的阴谋,力谏虞公。他有力地驳斥了虞公迷 信宗族关系和神权的思想,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应该实行德政,民不和则神不享。这反映 了当时的民本思想。宫之奇,虞大夫。谏Gian),用言语纠正尊长的错误。假,借。假道, 借路,这里专指军队借路,通过别国领土。 [2]晋侯,指晋献公。复,又。僖公二年晋曾向虞借道伐虢,灭下阳。虞,国名,武王 所封,为大(ta)王之子虞仲的后代,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六十里。虢(guó),国名,又名北虢。此。 [17]周昭王晚年荒於国政,人民恨他,传说当他巡行到汉水时,当地人民故意弄了一只 用胶黏的船给他,行至江心,船解体,昭王溺死。征,行,这里指巡狩。复,回。按:这都 是齐进攻楚的藉口。 [18]问,指责问。 [19]寡君,臣子对别国人谦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20]敢,谦词,等於说"岂敢"。 [21])您还是到水边去问吧!其,表委婉的语气词。诸,之於。水滨,水边。 [22]次,军队临时驻扎。陉(xíng),山名,在今河南偃城县南。 夏,楚子使屈完如师[1]。师退,次于召陵[2]。 齐侯陈诸侯之师[3],与屈完乘而观之[4]。齐侯曰:"岂不谷是为?先君之好是继[5]!与 不谷同好[6],如何?"对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7],辱收寡君[8],寡君之愿也。"齐侯 曰:"以此众战[9],谁能御之[10]!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11],谁 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12],汉水以为池[13],虽众,无所用之[14]!" 屈完及诸侯盟[15]。 [1]屈完,楚大夫。如,往,到……去。 [2]召(shào)陵,地名,在今河南偃城县东。 [3]齐侯把诸侯之师陈列出来。按:这是向楚示威。 [4]乘(chéng),乘车。 [5]难道为了我?[只是为了]继承先君的友好关系[罢了]。按:这是虚伪的外交辞令。 不谷,不善,诸侯的谦称。两个"是"字都是代词,复指提前的宾语。 [6]同好(hào),共同友好。 [7]承蒙您向我国社稷之神求福,意思是您不毁灭我国。惠,敬词,意思是您这样做是 表现了您的恩惠。徼(jiāo),求。敝邑,谦称自己的国家。社,土神。稷,谷神。 [8]辱,谦词,意思是您这样做使您蒙受了耻辱。收,收容。 [9]众,名词,指众将士。 [10]御,抵挡。 [11]绥(suí),安抚。 [12]楚国拿方城当作城墙。方城,山名,在今河南葉县南。"方城"是"以"的宾语,提在" 以"前。 [13]结构同上句。池,护城河。 [14]没有用它的地方。 [15]盟,订立盟约。 宫之奇谏假道(僖公五年)[1] 晋侯复假道於虞以伐虢[2]。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3]。虢亡,虞必从之。晋不可 启,寇不可玩[4]。一之谓甚,其可再乎[5]?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6],其虞虢之谓 也。" [1]本文写晋侯向虞国借道,宫之奇看出晋的阴谋,力谏虞公。他有力地驳斥了虞公迷 信宗族关系和神权的思想,指出存亡在人不在神,应该实行德政,民不和则神不享。这反映 了当时的民本思想。宫之奇,虞大夫。谏(jiàn),用言语纠正尊长的错误。假,借。假道, 借路,这里专指军队借路,通过别国领土。 [2]晋侯,指晋献公。复,又。僖公二年晋曾向虞借道伐虢,灭下阳。虞,国名,武王 所封,为大(tài)王之子虞仲的后代,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北六十里。虢(guó),国名,又名北虢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