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忍睹的情景。至于“公园里种棉花”,确是花工们想出的“绝妙办法”,更是对“文化大革 命”期间倒行逆施的绝妙的讽刺。接着作者又写了自己家里一棵十姐妹的遭遇。十姐妹“种 在一只破漏的脸盆里,平时也不去管理”,“倒也长得很好”,人对花付出很少,花回报人却 相当慷慨,而且“开得红艳艳的一大片”,吓得作者把它放在“谁也看不见”的“北窗外的 屋面上”,想看时“便开窗向外探头,看完了再把窗关得紧紧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文 化大革命”期间作者一家人拥有一盆美丽花朵却不能尽情欣赏的紧张心情。“种花竟然和做 贼差不多,十分可笑,也十分可悲”,深刻地揭露了“四人帮”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倒行 逆施的罪行,表达了作者愤慨的心情。后来十姐妹随作者全家一起下放到黄海之滨,因“受 不了那海滨的严寒和那贫瘠的盐碱地,第一年没有开花,第二年竟然死去”,说明花也需要 适宜的生存环境,不给花适宜的生存环境,就不可能欣赏到花的美丽 第三部分(从“死去的‘十姐妺’也早已得到了平反昭雪”至结尾),写“我”又燃起 了对花的喜爱之情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生的感悟。文章先写“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死去的 十姐妹’也早已得到了平反昭雪”,“我又想到了种花”,“以纪念死去的‘十姐妹”。这 里的“十姐妹”不是具体所指,已含有象征意义,它象征了美好事物和纯真人性。然后写 看到樱花后产生的对人生的感悟:“我突然感到人生是走着一个大圆圈,桃花与樱花呼应, 童年与老年碰头。等到两头相遇时,一个圆圈就画圆了,一个句号就形成了。等桃花与樱 花见面时,她们会手拉手向世界谢幕,并对人生作出总结:人呀,没有花的世界是痛苦而 寂寞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从小到老,不可缺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三、写作特点分析 1.紧扣中心,托物言志,结构谨严 作者紧扣花开花落,借以抒发对花的喜爱之情,坦言对人生的感悟。文章先叙写“我” 在自家庭院中见到樱花时的兴奋与喜悦,然后转入对花开花落的追忆,追叙了“我”小时 候村庄上家家都有花,“我”上学时穿过的田间小道,走过的大堤都有花,强调了爱花是人 的天性,与贫富无关:点明自己爱花是受了大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对花“有意见”的原因, 指出了人的心境能影响赏花的情趣,但“花儿总是美丽的”。又追叙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造反派砸花木盆景、苏州公园里不敢种花的那段历史,深刻揭露“四人帮”摧残美好事物 与纯真人性的罪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花的喜爱仍始终不渝,偷偷地种了一棵十 姐妹。最后又回到现在,叙写在朋友的催促下种下了樱花、桂花,见到樱花开放,自然产 生了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感悟,总结了全文,深化了主题,结构十分谨严。 2.语言含蓄深刻,庄谐并用。 本文语言含蓄深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如“谁也没有想到,到了‘文化 大革命’期间,连花也招了劫”,“种花竟然和做贼差不多,十分可笑,也十分可悲”。又如, 人在走出灾难,吃饱肚皮之后就想看花,你生活困难,你心情不好,那是你的事,与花 何涉”这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点明了赏花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表达了作者 对花非议的激愤之情。“说不定那些‘子入太庙每事问’的人,倒也很喜欢花花世界和花天54 忍睹的情景。至于“公园里种棉花”,确是花工们想出的“绝妙办法”,更是对“文化大革 命”期间倒行逆施的绝妙的讽刺。接着作者又写了自己家里一棵十姐妹的遭遇。十姐妹“种 在一只破漏的脸盆里,平时也不去管理”,“倒也长得很好”,人对花付出很少,花回报人却 相当慷慨,而且“开得红艳艳的一大片”,吓得作者把它放在“谁也看不见”的“北窗外的 屋面上”,想看时“便开窗向外探头,看完了再把窗关得紧紧的”,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文 化大革命”期间作者一家人拥有一盆美丽花朵却不能尽情欣赏的紧张心情。“种花竟然和做 贼差不多,十分可笑,也十分可悲”,深刻地揭露了“四人帮”黑白颠倒、是非混淆、倒行 逆施的罪行,表达了作者愤慨的心情。后来十姐妹随作者全家一起下放到黄海之滨,因“受 不了那海滨的严寒和那贫瘠的盐碱地,第一年没有开花,第二年竟然死去”,说明花也需要 适宜的生存环境,不给花适宜的生存环境,就不可能欣赏到花的美丽。 第三部分(从“死去的‘十姐妹’也早已得到了平反昭雪”至结尾),写“我”又燃起 了对花的喜爱之情及由此产生的对人生的感悟。文章先写“文化大革命”结束了,“死去的 ‘十姐妹’也早已得到了平反昭雪”,“我又想到了种花”,“以纪念死去的‘十姐妹’”。这 里的“十姐妹”不是具体所指,已含有象征意义,它象征了美好事物和纯真人性。然后写 看到樱花后产生的对人生的感悟:“我突然感到人生是走着一个大圆圈,桃花与樱花呼应, 童年与老年碰头。等到两头相遇时,一个圆圈就画圆了,一个句号就形成了。等桃花与樱 花见面时,她们会手拉手向世界谢幕,并对人生作出总结:人呀,没有花的世界是痛苦而 寂寞的。”意思是说,一个人从小到老,不可缺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三、写作特点分析 1.紧扣中心,托物言志,结构谨严。 作者紧扣花开花落,借以抒发对花的喜爱之情,坦言对人生的感悟。文章先叙写“我” 在自家庭院中见到樱花时的兴奋与喜悦,然后转入对花开花落的追忆,追叙了“我”小时 候村庄上家家都有花,“我”上学时穿过的田间小道,走过的大堤都有花,强调了爱花是人 的天性,与贫富无关;点明自己爱花是受了大环境的影响;分析了对花“有意见”的原因, 指出了人的心境能影响赏花的情趣,但“花儿总是美丽的”。又追叙了“文化大革命”期间 造反派砸花木盆景、苏州公园里不敢种花的那段历史,深刻揭露“四人帮”摧残美好事物 与纯真人性的罪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我”对花的喜爱仍始终不渝,偷偷地种了一棵十 姐妹。最后又回到现在,叙写在朋友的催促下种下了樱花、桂花,见到樱花开放,自然产 生了对人生的哲理性的感悟,总结了全文,深化了主题,结构十分谨严。 2.语言含蓄深刻,庄谐并用。 本文语言含蓄深刻,强烈地表达了作者鲜明的爱憎。如“谁也没有想到,到了‘文化 大革命’期间,连花也招了劫”,“种花竟然和做贼差不多,十分可笑,也十分可悲”。又如, “人在走出灾难,吃饱肚皮之后就想看花,你生活困难,你心情不好,那是你的事,与花 何涉”这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方法,点明了赏花是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表达了作者 对花非议的激愤之情。“说不定那些‘子入太庙每事问’的人,倒也很喜欢花花世界和花天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