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0 中华外科杂志2015年9月第53卷第9期Chin J Sur,September2015,Vol.53,No.9 者取侧卧位或3/4侧俯卧位,后背尽量靠近手术床 尽可能避开神经受压迫的部位, 边缘,同侧肩部向下牵拉,以方便术者操作。头架固 (8)关:硬脑膜必须严密缝合,硬膜外无须放 定使头部略转向切口侧,这样可以使小脑由于本身 置引流。关颅前需用温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硬脑膜下 的重力而离开岩骨,无须使用脑压板 腔。一品再次检春术野是否有出血,二是防止低颅氏 (2)皮肤切口:平行并紧贴发迹内缘的直切 和顿内积气 冲洗时应检查垫片有无脱落。硬脑胶 或若经到突根部的横切口,长约6-7cm,其13位 无法严密缝合时可用肌肉片及人工硬脑膜修补。硬 于抄骨降突商骨连线之上.2/3位于其下方。为保 脑膜外可用骨屑伴胶水或钛板修补颅骨缺损。肌肉 留良好血供,应避免过度电凝,只需用乳突牵开器迅 需逐层紧密缝合,伤口内不放置引流。 速撑开伤口,便能有效止血,无须使用头皮夹 3. 疗效评价 (3)骨窗:骨窗应尽可能向外贴近乙状窦。通 参考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疼痛缓解程度评分方 常骨窗直径只需2-3cm,但应充分暴露横窦和乙 法)以及日本微血管减压术外科协会倡议的联合 状窦夹角。为了防止损伤静脉突,可在离静脉窦是 疼 缓解程度与并发症严重程度综合评估疗效的方 远处钻孔,随后咬开颅骨,逐渐向横窭和乙状窦方向 法 ,我们推荐采用联合疼痛缓解程度与并发症 扩大骨窗。为使骨窗尽可能靠近乙状窦,必要时可 重程度综合评估疗效的方法,这样更加符合临床实 以打开乳突气房,但必须及时用骨蜡封堵 际及患者的真实感受。具体方法如下: (4)硬脑膜剪开:切开硬脑膜充分暴露横窦乙 (1)疼痛缓解评分 状宽夹角与面听神经主干之间的区域。可“V”或 0分:完全无痛。 “U”形剪开硬脑膜,以乙状窦后缘为底边,上端起 1分:偶尔轻度疼痛,不需药物止痛。 自横窦乙状窦夹角,充分暴露横乙状窦夹角与面 2分:中度疼痛,药物可控制 听神经主干之间的区域。硬脑膜切开的中点以对应 3分:药物不可控制的疼痛,无效 小脑裂外侧端为佳,切口过分靠近头端或者尾端都 (2)手术并发定评分 不利于三叉神经根的充分暴露,也不方便手术操作。 0分,无并发定。 (5)入路:采用经小脑裂入路。自小脑背外侧 1分:轻微颅神经并发症或小脑并发症,无阳性 向腹内侧解剖。切开硬脑膜后,充分剪开蛛网膜、打 体征,日常生活无影响 开小脑裂、自外向内解剖,可直达三叉神经根进人 2分:中重度质神经并发症或小脑并发症,有阳 区。通常不需要使用甘露醇或行腰穿释放脑脊液 性体征,日常生活有影响 由无须使用脑压板牵拉,避免持续压迫对脑组织带 (3)总分(疼痛缓解评分+手术并发驻评分) 来的摄宝。过度牵拉环可能将岩静脉从其进人岩 0分:很好。 实处撕裂,这会引起灾难性后果 1分,好 (6)责任血管识别:三叉神经根的任何部位都 2分:一般 可能有责任血管。由于三叉神经颅内段的无髓鞘部 35分:失败 分较长,其抵御周围血管压迫能力差,其神经根的任 4.术后管理 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神经血管压迫 因此,行三叉 频内出血是微血管城压术后24h内出现的最 神经根减压术时要暴露该神经根的颅内段全长。任 何与三叉神经后根存在解剖接触的血管都可能是责 任血管。 需注意的是,超过5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频繁呕吐、意识障碍等,应立即复查CT并采取相应 存在多根血管压迫或者多个部位压迫,术中强调全 错施列。发生术后低颜压时,应取平卧位或头低 程探查避免责任血管遗漏。 高位,伴随恶心呕吐者,头偏向 一侧,避免误 并积 】洁压.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则是通过将责任 极对症处理。术后出现颅神经受损表现(周用性面 血管从三叉神经根分离移位而实现减压的目的。可 瘫、麻木、口唇疱疹、感觉减退、听力下降等),应注 以采用聚四氟乙烯棉固定、悬吊,胶水黏附等方法移 意眼角膜及口腔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在患者健侧 位责任血管,确保血管不再压迫和接触三叉神经根 耳边交流,避免噪音刺激等 。同时积极给子解痉,扩 聚四氟乙烯棉的作用仅是为了防止血管弹回造成对 血管、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时, 神经再次压迫,因此,垫片的位置和数量应该适当 应采取平卧位头高30°,禁忌鼻腔、耳道的填塞、冲 万方数据生堡处型苤盍!!!!堡!旦笠!!鲞筮!塑垦!i!』!!垡:!!P!!翌!堕!!!!:!!!:墅:盟!:皇 者取侧卧位或3/4侧俯卧位,后背尽量靠近手术床 边缘,同侧肩部向下牵拉,以方便术者操作。头架固 定使头部略转向切口侧,这样可以使小脑由于本身 的重力而离开岩骨,无须使用脑压板。 (2)皮肤切口:平行并紧贴发迹内缘的直切口 或者经乳突根部的横切口,长约6~7 em,其1/3位 于枕骨隆突一颧骨连线之上,2/3位于其下方。为保 留良好血供,应避免过度电凝,只需用乳突牵开器迅 速撑开伤口,便能有效止血,无须使用头皮夹。 (3)骨窗:骨窗应尽可能向外贴近乙状窦。通 常骨窗直径只需2—3 em,但应充分暴露横窦和乙 状窦夹角。为了防止损伤静脉窦,可在离静脉窦最 远处钻孔,随后咬开颅骨,逐渐向横窦和乙状窦方向 扩大骨窗。为使骨窗尽可能靠近乙状窦,必要时可 以打开乳突气房,但必须及时用骨蜡封堵。 (4)硬脑膜剪开:切开硬脑膜充分暴露横窦乙 状窦夹角与面听神经主干之间的区域。可“V”或 “u”形剪开硬脑膜,以乙状窦后缘为底边,上端起 自横窦乙状窦夹角,充分暴露横窦乙状窦夹角与面 听神经主干之间的区域。硬脑膜切开的中点以对应 小脑裂外侧端为佳,切口过分靠近头端或者尾端都 不利于三叉神经根的充分暴露,也不方便手术操作。 (5)人路:采用经小脑裂入路。自小脑背外侧 向腹内侧解剖。切开硬脑膜后,充分剪开蛛网膜、打 开小脑裂、自外向内解剖,可直达三叉神经根进入 区。通常不需要使用甘露醇或行腰穿释放脑脊液, 也无须使用脑压板牵拉、避免持续压迫对脑组织带 来的损害。过度牵拉还可能将岩静脉从其进人岩上 窦处撕裂,这会引起灾难性后果。 (6)责任血管识别:三叉神经根的任何部位都 可能有责任血管。由于三叉神经颅内段的无髓鞘部 分较长,其抵御周围血管压迫能力差,其神经根的任 何部位都有可能发生神经血管压迫。因此,行三叉 神经根减压术时要暴露该神经根的颅内段全长。任 何与三叉神经后根存在解剖接触的血管都可能是责 任血管。需注意的是,超过50%的三叉神经痛患者 存在多根血管压迫或者多个部位压迫,术中强调全 程探查避免责任血管遗漏。 (7)减压:微血管减压术的原则是通过将责任 血管从三叉神经根分离移位而实现减压的目的。可 以采用聚四氟乙烯棉固定、悬吊、胶水黏附等方法移 位责任血管,确保血管不再压迫和接触三叉神经根。 聚四氟乙烯棉的作用仅是为了防止血管弹回造成对 神经再次压迫,因此,垫片的位置和数量应该适当, 尽可能避开神经受压迫的部位。 (8)关颅:硬脑膜必须严密缝合,硬膜外无须放 置引流。关颅前需用温生理盐水彻底冲洗硬脑膜下 腔,一是再次检查术野是否有出血,二是防止低颅压 和颅内积气。冲洗时应检查垫片有无脱落。硬脑膜 无法严密缝合时可用肌肉片及人工硬脑膜修补。硬 脑膜外可用骨屑伴胶水或钛板修补颅骨缺损。肌肉 需逐层紧密缝合,伤口内不放置引流。 3.疗效评价 参考巴罗神经学研究所疼痛缓解程度评分方 法一纠以及日本微血管减压术外科协会倡议的联合 疼痛缓解程度与并发症严重程度综合评估疗效的方 法一6|,我们推荐采用联合疼痛缓解程度与并发症严 重程度综合评估疗效的方法,这样更加符合临床实 际及患者的真实感受。具体方法如下: (1)疼痛缓解评分: 0分:完全无痛。 1分:偶尔轻度疼痛,不需药物止痛。 2分:中度疼痛,药物可控制。 3分:药物不可控制的疼痛,无效。 (2)手术并发症评分: 0分:无并发症。 1分:轻微颅神经并发症或小脑并发症,无阳性 体征,日常生活无影响。 2分:中重度颅神经并发症或小脑并发症,有阳 性体征,日常生活有影响。 (3)总分(疼痛缓解评分+手术并发症评分): 0分:很好。 1分:好。 2分:一般。 3~5分:失败。 4.术后管理 颅内出血是微血管减压术后24 h内出现的最 严重的并发症,需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神志、 呼吸、瞳孑L、肢体活动等,一旦有顽固性头痛、剧烈而 频繁呕吐、意识障碍等,应立即复查CT并采取相应 措施口7|。发生术后低颅压时,应取平卧位或头低足 高位,伴随恶心呕吐者,头偏向一侧,避免误吸并积 极对症处理。术后出现颅神经受损表现(周围性面 瘫、麻木、口唇疱疹、感觉减退、听力下降等),应注 意眼角膜及口腔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在患者健侧 耳边交流,避免噪音刺激等。同时积极给予解痉、扩 血管、营养神经药物等治疗。术后出现脑脊液漏时, 应采取平卧位头高30。,禁忌鼻腔、耳道的填塞、冲 万方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