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加载图片...
开展业务的行业和区域、希望开展的业务品种和希望达到的业务开展的规模和速度。在银行 的贷款政策文件中都开宗明义地指出,贷款业务的发展必须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并对 银行贷款业务开展的指导思想、发展领域等进行战略性的规划。 贷款工作规程及权限划分。贷款工作规程是指贷款业务操作的规范化程序。贷款程序通 常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贷前的推销、调查及信用分析阶段。这是贷款科学决策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银行接受贷款申请以后的评估、审查及贷款发放阶段。这是贷款的决策和具体发 放阶段,是整个贷款过程的关键:第三阶段是贷款发放以后的监督检查、风险监测及贷款本 息收回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关系到贷款能否及时、足值收回的重要环节。 贷款的规模和比率控制。评判银行贷款规模是否适度和结构是否合理,可以用一些指标 来衡量。主要有:(1)贷款/存款比率。这一指标放映银行资金运用于贷款的比重以及贷款 能力的大小。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得超过75%。(2)贷款/资本比率。该 比率反映银行资本的盈利能力和银行对贷款损失的承受能力。我国中央银行根据《巴塞尔协 议》规定的国际标准,确定商业银行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 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不得低于4%。(3)单个企业贷款比率。该比率是指银行给最大一家客 户或最大十家客户的贷款占银行资本金的比率,它反映了银行贷款的集中程度和风险状况。 我国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最大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金的15%,最大十家 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金的50%。(4)中长期贷款比率。这是银行发放的一年期 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与一年期以上的各项存款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了银行贷款总体的流动 性情况,这一比率越高,流动性越差;反之,流动性越强。根据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规定, 这一比率必须低于120%。 贷款地区是指银行控制贷款业务的地域范围。银行贷款的地区与银行的规模有关。大银 行因其分支机构众多,在贷款政策中,一般不对贷款地区作出限制:中小银行则往往将其贷 款业务限制在银行所在城市和地区,或该银行的传统服务地区。 贷款的担保。贷款担保政策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担保的方式.如《中华人民 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人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留置以及定金:(2) 规定抵押品的鉴定、评估方法和程序:(3)确定贷款与抵押品的价值的比率、贷款与质押品 的比率:(4)确定担保人的资格和还款的能力的评估方法与程序等等。 贷款定价。银行贷款的价格一般包括贷款利率、贷款补偿性余额(回存余额)和对某些 贷款收取的费用(如承担费等),因此,贷款定价己不仅仅是一个确定贷款利率的过程。在 贷款定价过程中,银行必须考虑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贷款的期限、贷款管理费用、存 款余额、还款方式、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资产收益率目标等多种因素。 贷款档案是银行贷款管理过程的详细记录,体现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信贷人员的素质, 可反映贷款的质量,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决定贷款的质量。一套完整的贷款档案管理制 度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1)贷款档案的结构及其应包括的文件:(2)贷款档案的保管责任 人:(3)明确贷款档案的保管地点,对法律文件要单独保管,应保存在防火、防水、防损的 地方:(4)明确贷款档案存档、借阅和检查制度。 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贷款发放出去之后,贷款的日常管理对保证贷款的质量尤 为重要,故应在贷款政策中加以规定。同时,银行应制定有效的贷款回收催收制度。 不良贷款的管理。贷款发放以后,如果在贷后检查中发现不良贷款的预警信号,或在贷 款质量评估中被列入关注级以下贷款,都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 2)贷款政策的影响因素 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在制定该行的贷款管理政策时,一股要考虑以下因素:有关法律、法 规和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银行的资本金状况:银行负债结构: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 济周期:银行贷款人员的素质。 40开展业务的行业和区域、希望开展的业务品种和希望达到的业务开展的规模和速度。在银行 的贷款政策文件中都开宗明义地指出,贷款业务的发展必须符合银行稳健经营的原则,并对 银行贷款业务开展的指导思想、发展领域等进行战略性的规划。 贷款工作规程及权限划分。贷款工作规程是指贷款业务操作的规范化程序。贷款程序通 常包含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贷前的推销、调查及信用分析阶段。这是贷款科学决策的基础; 第二阶段是银行接受贷款申请以后的评估、审查及贷款发放阶段。这是贷款的决策和具体发 放阶段,是整个贷款过程的关键;第三阶段是贷款发放以后的监督检查、风险监测及贷款本 息收回的阶段。这一阶段也是关系到贷款能否及时、足值收回的重要环节。 贷款的规模和比率控制。评判银行贷款规模是否适度和结构是否合理,可以用一些指标 来衡量。主要有:(1)贷款/存款比率。这一指标放映银行资金运用于贷款的比重以及贷款 能力的大小。我国商业银行法规定银行的这一比率不得超过 75%。(2)贷款/资本比率。该 比率反映银行资本的盈利能力和银行对贷款损失的承受能力。我国中央银行根据《巴塞尔协 议》规定的国际标准,确定商业银行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不得低于 8%,核心资本 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不得低于 4%。(3)单个企业贷款比率。该比率是指银行给最大一家客 户或最大十家客户的贷款占银行资本金的比率,它反映了银行贷款的集中程度和风险状况。 我国中央银行规定,商业银行对最大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金的 15%,最大十家 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银行资本金的 50%。(4)中长期贷款比率。这是银行发放的一年期 以上的中长期贷款余额与一年期以上的各项存款余额的比率。它反映了银行贷款总体的流动 性情况,这一比率越高,流动性越差;反之,流动性越强。根据目前我国中央银行的规定, 这一比率必须低于 120%。 贷款地区是指银行控制贷款业务的地域范围。银行贷款的地区与银行的规模有关。大银 行因其分支机构众多,在贷款政策中,一般不对贷款地区作出限制;中小银行则往往将其贷 款业务限制在银行所在城市和地区,或该银行的传统服务地区。 贷款的担保。贷款担保政策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1)明确担保的方式.如《中华人民 共和国担保法》规定的担保方式有:保证人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留置以及定金;(2) 规定抵押品的鉴定、评估方法和程序;(3)确定贷款与抵押品的价值的比率、贷款与质押品 的比率;(4)确定担保人的资格和还款的能力的评估方法与程序等等。 贷款定价。银行贷款的价格一般包括贷款利率、贷款补偿性余额(回存余额)和对某些 贷款收取的费用(如承担费等),因此,贷款定价已不仅仅是一个确定贷款利率的过程。在 贷款定价过程中,银行必须考虑资金成本、贷款风险程度、贷款的期限、贷款管理费用、存 款余额、还款方式、银行与借款人之间的关系、资产收益率目标等多种因素。 贷款档案是银行贷款管理过程的详细记录,体现银行经营管理水平和信贷人员的素质, 可反映贷款的质量,在一些情况下,甚至可以决定贷款的质量。一套完整的贷款档案管理制 度通常应包括以下内容:(1)贷款档案的结构及其应包括的文件;(2)贷款档案的保管责任 人;(3)明确贷款档案的保管地点,对法律文件要单独保管,应保存在防火、防水、防损的 地方;(4)明确贷款档案存档、借阅和检查制度。 贷款的日常管理和催收制度。贷款发放出去之后,贷款的日常管理对保证贷款的质量尤 为重要,故应在贷款政策中加以规定。同时,银行应制定有效的贷款回收催收制度。 不良贷款的管理。贷款发放以后,如果在贷后检查中发现不良贷款的预警信号,或在贷 款质量评估中被列入关注级以下贷款,都应当引起充分的重视。 2)贷款政策的影响因素 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在制定该行的贷款管理政策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因素:有关法律、法 规和国家的财政、货币政策;银行的资本金状况;银行负债结构;服务地区的经济条件和经 济周期;银行贷款人员的素质。 40
<<向上翻页向下翻页>>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